孙玲;刘寿东
消痔灵注射液作为临床治疗痔疮的一线用药,因其具有注射操作简单、临床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而轻、治疗费用低等优点,深受临床欢迎[1,2],但近年来因注射消痔灵注射液出现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现象时有报道,其中过敏反应偶见[3,4]。我院近6年来在注射消痔灵针剂后发生过敏反应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持旺;苗祥文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建设质控小组,加强药品管理,可有效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为了提高药剂科管理水平,建立药品质控管理小组,严格规范药品流通的各个流程。结果建立完善的药剂科质量管理体系,并结合质控小组的活动,可有效提高药品质量管理,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结论通过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提高临床用药质量及服务质量相当重要。
作者:陶磊;田才君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按照冠心病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14d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心电图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76.7%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表现不明显(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健;王小渠;李伯庆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评价鹿瓜多肽注射液使用的合理性,提出风险管理建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调查分析骨科住院鹿瓜多肽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对其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调查用药940例,尚未见不良反应发生。鹿瓜多肽注射液在应用时存在超适应证、超剂量、溶媒选择不当、联合用药存在风险等问题。结论应制定干预措施,规范鹿瓜多肽注射液的使用,实现安全用药。
作者:熊光宗;张健;段雯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护肝宁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医院就诊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内科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护肝宁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ALT、AsT及TBiL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肝宁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疗效确切,可改善肝功能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小波;施彩红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肝素辅助剖宫产并肌瘤剔除术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3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6例。试验组接受小剂量肝素辅助剖宫产并剔除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小剂量肝素治疗同时行剖宫产。对比2组产妇分娩相关情况、术后产妇恢复情况及分娩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分娩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试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后恶露消失时间及产后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及产后贫血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剂量肝素辅助剖宫产并剔除术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可改善产妇的预后。
作者:刘建芳;宇光锋;王久宏;张占山;黄彦林;武乐;冯海涛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对患儿血清白介素( IL)-1β、IL-2、IL-6、IL-10、C反应蛋白( 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小儿手足口病患儿205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3例给予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102例给予阿昔洛韦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2、IL-6、IL-10、CRP及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L-1β、IL-2、IL-6、IL-10、CRP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1β、IL-2、IL-6、IL-10、CRP及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 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血清IL-1β、IL-2、IL-6、IL-10、CRP及TNF-α水平及全身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冉涛;贾艳敏;赵伟;许丽娟 刊期: 2015年第25期
2014年4月我科收治1例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VKHD)患者,给予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时间长短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 )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4例MPP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02例,A组阿奇霉素治疗时长≤5d,B组阿奇霉素治疗时间﹥5d,其中B组按照阿奇霉素单次疗程又分为6d亚组和7d亚组,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退热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B组患儿治疗后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6d亚组与A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中7d亚组在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阿奇霉素7d疗程治疗MPP患儿可显著缩短咳嗽及住院时间,且用药安全,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郭军荣;王明方;高阁欣;张春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针对性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抑郁程度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患者严格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措施和分级护理,但试验组额外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和抑郁症状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NFA和sDs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NFA和sDs评分均呈降低变化,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可有效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和抑郁症状的改善。
作者:黎云;万玉艳;胡春香;吕宪民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在伴有前牙畸形的牙周炎患者中应用牙龈环切辅助牙周炎正畸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伴有前牙畸形的牙周炎患者208例(患牙208颗)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104例。对照组在排齐整平阶段不配合牙龈环切治疗,研究组在排齐整平阶段配合牙龈环切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间牙根长、牙冠长、患牙压入长度(CEJ-AC)及冠根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6个月的治疗后,研究组牙根长、牙冠长、CEJ-AC及冠根比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牙龈环切辅助牙周炎正畸压入治疗可有效地改善伴有前牙畸形的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攀;任伯义;季洪超;杜军峰;邵延彬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上下关节腔联合注射透明质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21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6例。试验组于上下关节腔联合注射透明质酸治疗,对照组仅单纯关节上腔注射。评价2组VAs评分、Helkimo临床功能障碍指数和大张口指数。治疗有效率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颞下颌关节功能及治疗并发症综合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Helkimo指数和大张口指数均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和Helkimo指数均降低,大张口指数均升高,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上下关节腔联合注射透明质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萌;刘佩萱;陈敏霞;张永刚;朱艳霞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降脂红曲微粉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 VEGF)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依据2011年版欧洲血管外科学会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诊断、筛查、治疗、预防指南,分析患者危险因素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降脂红曲微粉胶囊口服治疗,治疗时间6个月。治疗前后晨空腹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VEGF水平,采用超声造影显示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增强的强度、密度及斑块面积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颈动脉斑块增强的强度、密度及斑块面积较前明显减少,且观察组颈动脉斑块增强的强度、密度及斑块面积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脂红曲微粉可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VEGF水平,减少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起到稳定颈动脉斑块的目的。
作者:杨俊慧;何玉涛;袁艾丽;许振宇;刘彦青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了解该院不良反应( ADR)发生的特点、规律及给患者造成的危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2014年1~12月上报的85份ADR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 ADR多发生于年龄﹥60岁以上的患者(40.0%);静脉注射给药途径引发ADR较多(61.2%);引发ADR的药品种类以中药制剂(48.2%)和抗菌药物(30.6%)居多,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多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4.7%)和消化系统反应(20.0%)居多。结论医院需加强中药制剂及抗菌药物的ADR监测,注意观察中老年患者的用药过程,注意不易观察及慢性ADR的监测,提高上报质量,关注用药安全性。
作者:嵇小彦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分析消化瘀方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子宫肌瘤患者120例按照就诊的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观察组给予消化瘀方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晨空腹抽取2组肘静脉血检测患者孕酮、雌二醇水平。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行经天数、月经量。结果治疗后2组孕酮、雌二醇含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月经期短于治疗前,月经量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瘀方与聚焦超声刀联合治疗子宫肌瘤可明显下调患者孕酮及雌二醇含量,减少行经天数,减少经量,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作者:及霞;高如峰;及跃朋;于婕;杨晓燕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配合瑞替普酶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酸激酶同功酶( CK-MB)、肌酸激酶( CK)、心肌肌钙蛋白I( cTnI)、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AsT)、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及心肌肌钙蛋白T( cTnT)进行检测。对患者进行simpson检测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射血分数( EF)变化情况。对比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后CK-MB、CK、cTnT、AsT、sOD、cTnI水平均有明显提升,观察组经治疗后sOD水平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而观察组CK-MB、CK、cTnT、AsT、sOD及cTnI水平提升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经治疗后EF明显升高,而LVEDd及LVEsd明显减小,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瑞替普酶联合谷胱甘肽治疗sTEMI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低,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作者:王景志;于丽;李俊岭;姬国敏;苑志刚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比较小夹板固定与外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外支架固定法,研究组采用小夹板固定。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8.2%高于对照组的87.3%,并发症发生率为1.8%低于对照组的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能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疗效优于外支架固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翰鹏;高鹏;李福明;李莉;姜磐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并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并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给予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强心汤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高于对照组的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拟强心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并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永红;唐丽敏;陶利勇;毕丽梅;吴爱萍;王子辉;李艳军 刊期: 2015年第25期
胆总管结石是位于胆总管内的胆道系统结石,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18岁以上年龄段的人群中患病率达8%左右,且胆总管结石由于胆囊结石继发引起的发病率还在逐年上升[1]。在临床治疗中较多应用的治疗手段包括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前或术后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EsT)取石[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在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中微创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应用腹腔镜联合小切口对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焱;赵宝生;赵晨光;段昆朋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自拟降炎平衡方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甘露醇、甘油果糖降低颅内压、新凝灵注射液止血、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奥美拉唑防治应激性溃疡等对症处理,入院后24h内均给予鼻饲管置管,鼻空肠营养。发病24h后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降炎平衡方,鼻饲营养管置管肠内注入;对照组同期给予等剂量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鼻饲注入。分别于发病后24h及治疗后第3、5天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及血小板计数( PLT)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PT、APTT、Fib及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第3天PT及APTT升高,治疗后第5天降低;治疗后第3天Fib及PLT降低,治疗后第5天回升。治疗后第3天及第5天PT及APTT低于对照组,Fib及PL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拟降炎平衡方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可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及纤溶功能异常,恢复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动态平衡。
作者:韩峰;孟良军;贺英;张国欣;郭秉权 刊期: 2015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