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药联合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并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王永红;唐丽敏;陶利勇;毕丽梅;吴爱萍;王子辉;李艳军

关键词:陈旧性心肌梗死并难治性心力衰竭, 曲美他嗪, 自拟强心汤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并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并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给予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强心汤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高于对照组的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拟强心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并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新活素与硝酸甘油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新活素与硝酸甘油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2组均给予吸氧、控制感染、控制心律失常等一般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新活素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B型脑利钠肽( BN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63.33%;治疗后2组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新活素治疗心力衰竭较硝酸甘油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降低患者的BN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彦宁;赵荣格;李小静;夏俊萍;路娜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大剂量纳洛酮联合奥扎格雷对急性脑梗死血脂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剂量纳洛酮联合奥扎格雷对急性脑梗死血脂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2组均根据病情予以降血糖、调血压、控制颅内压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大剂量纳洛酮联合奥扎格雷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纳洛酮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的血脂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三酰甘油( TC)、总胆固醇( TG)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ND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ADL)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剂量纳洛酮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傅建堂;康荣芹;郝瑞;孙树成;张青山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注射用头孢他啶致过敏反应1例

    患者,男,64岁,于2014年4月26日因右胸闭合性损伤来我院急诊治疗。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6.5℃,脉搏70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10/85mm Hg(1mm Hg =0.133kPa)。经检查给予注射用头孢他啶(海南海灵化学制药生产批号:1403010)2g 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症治疗,输液2min后患者诉头晕、心慌。立即停止输液,急测脉搏84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未测,给予缓慢滴注生理盐水100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mg静脉推注,20min后患者症状好转,脉搏72次/min,呼吸20次/min。继续其他药物治疗,未再发生类似过敏反应。

    作者:钱艳萍;孔飞飞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自拟降炎平衡方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凝血系统的影响

    目的:观察自拟降炎平衡方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甘露醇、甘油果糖降低颅内压、新凝灵注射液止血、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奥美拉唑防治应激性溃疡等对症处理,入院后24h内均给予鼻饲管置管,鼻空肠营养。发病24h后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降炎平衡方,鼻饲营养管置管肠内注入;对照组同期给予等剂量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鼻饲注入。分别于发病后24h及治疗后第3、5天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及血小板计数( PLT)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PT、APTT、Fib及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第3天PT及APTT升高,治疗后第5天降低;治疗后第3天Fib及PLT降低,治疗后第5天回升。治疗后第3天及第5天PT及APTT低于对照组,Fib及PL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拟降炎平衡方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可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及纤溶功能异常,恢复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动态平衡。

    作者:韩峰;孟良军;贺英;张国欣;郭秉权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临床药师参加急诊医学病房会诊的作用评价

    目前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十分严重。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无适应证用药、重复给药、选用药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及适应证不适宜等[1]。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我院制定了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并于2013年1月起安排临床药师(每周2次),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收集整理、抗菌药物等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及时干预不合理用药问题,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现将临床药师对急诊医学病房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丁圣楠;程磊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血清UA、ALB及sFas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联合射频消融( RFA)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血清尿酸( UA)、白蛋白( ALB)及sFa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肝癌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给予TACE联合RFA治疗,对照组仅给予TACE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UA、ALB及sFas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UA、ALB及sFas水平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UA和ALB水平均有所增加,血清sFas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有效恢复患者血清UA和ALB水平,降低sFas水平。

    作者:崔海涛;赵红梅;吴艳萍;董菁;张炫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联用大剂量纳洛酮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及生活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联用大剂量纳洛酮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及生活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4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配合内科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纳洛酮。比较2组患者神经及生活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经治疗后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联用大剂量纳洛酮有助于脑出血患者神经及生活功能的恢复,能明显提高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同星;李萌盟;岳淑霞;高华;郭永锋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反馈训练联合针对性手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时效性分析

    目的:探讨反馈训练联合针对性手术方法用于胫腓骨骨折的时效性。方法将22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试验组给予反馈训练联合针对性手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针对性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骨痂生长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骨痂生长情况分别选择患者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3周和第4周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第1~4周骨痂生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9.86±1.25)周短于对照组的(11.17±1.38)周,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反馈训练联合针对性手术方法用于胫腓骨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董爱军;王海滨;邹海军;张子贞;林景春;刘文卯;王礼栓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消痔灵注射液致过敏反应4例

    消痔灵注射液作为临床治疗痔疮的一线用药,因其具有注射操作简单、临床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而轻、治疗费用低等优点,深受临床欢迎[1,2],但近年来因注射消痔灵注射液出现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现象时有报道,其中过敏反应偶见[3,4]。我院近6年来在注射消痔灵针剂后发生过敏反应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持旺;苗祥文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针对性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Hcy、PAI-1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对性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Hcy、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115例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入该院检查的健康体检者80例为健康组。对观察组进行降血压、降糖、降脂、改善脑循环等治疗,分别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健康组血清Hcy、PAI-1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Hcy、PAI-1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cy、PAI-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cy、PAI-1水平较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性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清Hcy、PAI-1水平。

    作者:宋增平;白冰;贾立川;张娟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高黏度骨水泥PVP与单侧入路PKP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目的:比较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与单侧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给予高黏度骨水泥PVP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侧入路PKP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手术时间、VAs评分、术中出血量、注入骨水泥量、椎体后凸成角及椎体平均高度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黏度骨水泥PVP与单侧入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相似的疗效。

    作者:孟永生;武永庆;刘梦军;郭庆良;袁静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临床本科教学合理用药教育初探

    不合理用药现象如今非常普遍,如何提高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水平,是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医学生是临床医师的后备力量,绝大对数将会处于临床工作的第一线,也将是药物治疗的决定者,医学生对合理用药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合理用药的意识和行为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本文从3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医学生的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王春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农村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状态及影响因素与对策

    目的:分析农村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的焦虑水平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疾病相关压力问卷、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问卷对208例农村CHB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农村CHB患者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为62.5%,焦虑指数高于国内常模( P﹤0.05),肝炎病史、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年限、学历、经济压力、家庭关系、性别、疾病相关压力、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等为农村CHB患者焦虑指数的影响因素。结论农村CHB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与患者病史较长,学历层次较低、疾病相关知识缺乏、经济压力较重、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等因素密切相关,需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措施,以缓解焦虑等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作者:荆春明;宗绪山;郝晓丽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小夹板固定与外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小夹板固定与外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外支架固定法,研究组采用小夹板固定。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8.2%高于对照组的87.3%,并发症发生率为1.8%低于对照组的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能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疗效优于外支架固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翰鹏;高鹏;李福明;李莉;姜磐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快速康复护理联合中药治疗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护理联合中药治疗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术后加用中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记录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肛门排气时间、补液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73%,肛门排气时间、补液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联合中药治疗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东娜;刘艳玲;赵利;孙丽明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丁苯肽联合通心络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丁苯肽联合通心络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4月-2013年9月诊治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均应用抗血小板和改善脑血液循环药物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单纯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肽软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均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丁苯肽联合通心络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管储备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春丽;吴香梅;金怡;王楠;宋岳涵;宋闰宇;程鹏玲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2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4例。观察组给予尿激酶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观察2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管再通率和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佘学兵;赵俊杰;张明;邓刘伟;李文娟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阿奇霉素治疗时长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影响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时间长短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 )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4例MPP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02例,A组阿奇霉素治疗时长≤5d,B组阿奇霉素治疗时间﹥5d,其中B组按照阿奇霉素单次疗程又分为6d亚组和7d亚组,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退热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B组患儿治疗后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6d亚组与A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中7d亚组在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阿奇霉素7d疗程治疗MPP患儿可显著缩短咳嗽及住院时间,且用药安全,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郭军荣;王明方;高阁欣;张春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α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可用于临床镇静、镇痛、麻醉辅助,减少麻醉药剂量,围术期降低应激引起的神经内分泌,减少寒颤,稳定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右美托咪定还可降低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发生,提供可唤醒能力的镇静、有利于手术中及术后进行神经学检查和治疗,为麻醉医师提供了新的选择[1]。本文分析了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兰;申海芳;何军霞;张杰;牛光亚;赵伟;杨鸿燕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临床用药差错成因及药师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对临床用药差错成因进行分析,并对药师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该院2009年2月-2013年2月药剂科发生的用药差错情况进行登记,对差错成因进行分析总结,并探讨积极、有效的药师干预方法。结果共发生172例用药差错,其中医师导致102例,药师导致43例,护理人员因素19例,患者因素8例;未对患者造成伤害167例(97.1%),造成轻微伤害5例(2.9%),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伤害事件。结论针对临床用药出现差错的原因,实施有效的药师干预方法,进而有效降低用药风险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关会卿;范崇威 刊期: 2015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