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资讯网
目的:研究并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6月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78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分流组、断流组及分流断流联合组各26例,针对3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分流组、断流组以及分流断流联合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门静脉压力均得到了显著的降低,其中,分流组以及分流断流联合组压力降低效果更加理想,分流组、分流断流联合组与断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流断流联合术是首选治疗方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卢安安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观察近端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 PFN 术,观察组实施 PFNA 术。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 线透视时间均比对照组减少,并发症率更低,组间差异均具显著性(P ﹤0.05)。术后2组均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 PFN 术与 PFNA 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具有良好效果,但 PFNA 术的内固定创伤更小,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了手术质量。
作者:王志强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本院近年肾病综合征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儿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状况,为本院临床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经验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09年1月-2014年9月本院儿科收治的45例肾病综合征合并泌尿系感染患儿中段尿培养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本组45例肾病综合征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儿,中段尿培养菌株鉴定出病原菌48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3株,革兰氏阳性菌5株,所占病原菌比例分别为89.5%和10.4%。主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氨苄青霉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均﹥50%。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结论对于肾病综合征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儿,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其高度敏感性及适宜的价格,推荐为经验用药的首选。
作者:余咏文;张强英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绝经后妇女应用雌激素配伍米索前列醇安全取出宫内节育器(IUD)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3年中妇科门诊绝经后要求取环的70例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无用药禁忌证,取环前给予雌激素(戊酸雌二醇1mg 或结合雌激素片0.625mg)、每天1次、连服7d,取环前2h 于阴道后穹窿置于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常规取环。观察2组患者的宫颈软化程度,术中全身不良反应,术中疼痛,取环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用药后宫颈松弛软化的有效率达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57%(P ﹤0.05);观察组取环时的疼痛程度重度、中度疼痛率低于对照组,轻度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取环成功率大幅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31例(88.57%),对照组无全身不良反应21例(60.00%)(P ﹤0.05);观察组取环顺利程度高,手术时间短;对照组取环顺利程度低,手术时间长。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雌激素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可明显改善宫颈条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绝经后妇女取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丛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病中严重的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肺外结核,由于其病理复杂,症状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及致残率高。颅脑 CT 及 MRA 作为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重要手段,对判断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是通过静脉输注顺磁性造影剂,从而缩短组织中质子的 T1及 T2驰豫时间,来增强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的,静脉输注造影剂为高压自动注射,注射速度快、压力大,加之机床的移动等,易引起造影剂渗漏,发生率1%~2%[1]。钆喷酸葡胺注射液是 MRA 中常用造影剂,一旦发生渗漏,其对局部组织刺激性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热、痛,更严重者可引起静脉血栓和皮肤组织坏死,给患者造成生理和心理的痛苦。2014年11月我科对1例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外渗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儿患肢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文娟;高翠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分析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 IL-6和 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医院在2012年9月-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清 IL-6和 IL-10水平(IL-6和 IL-10)。结果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 IL-6以及 IL-1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丹红注射液和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缓解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降低血清 IL-6和 IL-10,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朱永栋;李伟;李茂龙;薛路;高利涛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评价 CRUSADE 评分系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出血风险进行评估的准确性及高出血风险患者应用 PPIs 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于医院心内科并急诊病房住院的 ACS 病例572例,按照 CRUSADE 评分对这些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将其中的高危出血组随机分为 PPIs 治疗组及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服用双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用)1年,随访观察期间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主要、次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RUSADE 评分高危组相较于低中危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而高危出血风险组加用 PPIs 的后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主要及次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虽有所增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RUSADE 评分系统对于 ACS 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出血风险有良好的评估价值。对高出血风险患者加用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有效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且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无显著增加。
作者:赵新闻;綦素霞;王松梅;孔光明;司君利 刊期: 2015年第26期
患者,男,38岁,因“外伤脾脏切除术后2d,意识障碍1d”入院。既往肝炎病史不详,否认神经及精神病史。患者于2012年5月16日中午饮酒后与其父亲争执,父亲失手致其脾脏破裂,于当日下午3时在当地医院急诊行脾脏切除术,手术顺利,术中发现患者肝脏表面不光滑,质硬,术中取肝脏活检,病理诊断:肝硬化。术后予以护肝、抗感染、止血等治疗。17日中午12时突然出现出现双手震颤、烦躁不安、语言含糊、大汗、幻觉,考虑诊断“肝性脑病”,予以吸氧、门冬氨酸鸟氨酸抗肝昏迷及甘露醇脱水等治疗,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17日下午急诊转院至我院,急诊科以“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收住我科。入院后体格检查:神志恍惚,体温36.7℃,脉搏76次/ min,呼吸21次/ min,血压131/78mm Hg,慢性肝病面容,可见肝掌及蜘蛛痣,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腹部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肌软,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扑翼样震颤阴性。入院后检查肝功能:ALT 67U/ L,AST 104U/L,TBIL 16.6μmol/ L,DBIL 7.6μmol/ L,ALB 32.8g/ L,GLB 36.3g/ L,ALP 320U/ L,GGT 156U/ L。血生化:钾3.9mmol/ L,钠133mmol/ L,氯96mmol/ L,钙2.1mmol/ L,肌酐75μmol/ L,血氨57μmol/ L,血糖5.7mmol/ L。血常规:白细胞3.8×109/ L,红细胞4.1×1012/ L,血小板计数95×109/ L,中性粒细胞63%,HBsAb(﹢)、anti-HCV(-)。肝脏彩超:(1)肝边不光整,肝质不均,门静脉1.4cm,考虑肝硬化。(2)脾脏缺失。脑电图:正常。向患者家属追问病史,患者既往有长期大量饮酒史(饮酒20年,500~800g/ d)术前及手术当日仍在饮酒。结合病史及检查,考虑酒精戒断综合征可能性大,予以吸氧、安定等治疗,患者于18日上午神志完全恢复正常,但双手仍细震颤,对所发生的事情记忆不清。
作者:谢迎春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比较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例患者随机分为 A、B、C、D 4组各50例,A 组予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片;B 组仅予缬沙坦;C 组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D 组仅予厄贝沙坦。疗程为8周。观察、比较4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A、C 组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 B、D 组,A、B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D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有眩晕、头痛、乏力、恶心等,各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 B 组2例、C 组1例、D 组1例。结论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均优于单一用药,且安全性好,耐药性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赵荣军;常雪君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调查医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4年6、9月份住出院手术病历非手术病历12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频次、用药天数、围手术前抗感染给药时机、联合用药使用抗生素进行审核分析。结果围手术预防病历均使用了抗菌药,手术病历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93.33%(56/60),非手术病历的使用率为63.33%(38/60),用药的起点高,时间长。结论提高抗菌药物使用水平,保证合理用药安全、经济、有效。
作者:徐敏;陈瑞云;陈翠花;王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高校应该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务必德育为先。药剂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贯穿始终,全面提高药学专业的学生素质,培养出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药学专业人才。
作者:彭翔;刘映;曹轩;唐国涛 刊期: 2015年第26期
显微手外科是一个重要的临床科室,由于意外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手部损伤也越来越常见,多数的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其心理也遭受极大的创伤。临床研究显示,显微手外科患者在实施手术治疗后均会出现有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从而严重的影响术后的康复[1]。因此,加强显微手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该病的特殊性,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或管理过程中应格外重视,从而提高护理的效果和质量[2]。本研究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显微手外科护理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该病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徐娟;吴昌群;张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医院收治的抑郁症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氟西汀组各36例,治疗8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疼痛量表(MOSPM)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2组 HAMD、MOSPM 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1),度洛西汀组 MOSPM 总分较氟西汀组下降更显著(P ﹤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伴疼痛症状的抑郁症均有效,但以度洛西汀疗效更好。
作者:施玉梅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替硝唑冲洗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腹部术后伤口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医院普外科行不同手术后腹部伤口感染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替硝唑冲洗联合特定电磁波仪进行理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11±2.6)d 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7±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平均住院花费(412±58.2)元,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23±116.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替硝唑冲洗联合特定电磁波在治疗腹部伤口感染方面具有显著疗效,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付钧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吲哚布芬治疗不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司匹林组及吲哚布芬组各45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缩短,且吲哚布芬组较阿司匹林组改善更加显著(P ﹤0.05);吲哚布芬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P ﹤0.05);吲哚布芬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吲哚布芬治疗不稳定型冠心病的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心绞痛频率,并缩短发作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安素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在临床工作上比较常见,在手外伤中的发生率较高,常合并有肌腱和骨组织的外露,因拇指占手部功能的50%以上,因此如何恢复拇指的功能及外形,成为临床工作的重难点。创伤性拇指皮肤、软组织的缺损一旦造成,应以尽量保留手指长度为其治疗原则,为了能使受创指腹感觉功能恢复良好应选择有血供可靠的吻合神经皮瓣,为恢复供区的外观及功能损失降至低。目前可供修复的方法有很多,各有其优缺点。我院对23例拇指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拇指桡侧侧方血管链筋膜皮瓣术分别修复拇指指腹、背侧及桡侧软组织缺损,收到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云鹏;张净宇;高顺红;于俊;胡宏宇;张文龙;于泽洋 刊期: 2015年第26期
急性肺栓塞主要是由于人体静脉系统、右心腔或者肺血管系统的各种内源性和外源性栓子发生脱落后进入肺动脉,从而使肺动脉及其分支发生阻塞,导致肺循环障碍[1]。急性肺栓塞的发病率较高,在临床上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同时也是病死率和误诊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肺栓塞在临床上主要以急诊情况就医,由于其临床特征较为复杂多变,并且没有特异性症状及体征,发生误诊、漏诊的几率较高。因此,临床医师应正确认识和诊断该病,争取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误诊率,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笔者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急性肺栓塞的认识,避免误诊,提高抢救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正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黄蜂蜇伤是常见的一种动物咬伤,以伤口局部疼痛、肿胀为主要表现,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比较少见。我院收治黄蜂蛰伤致过敏性休克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丽梅;黄建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玻璃体切割联合腔内填充术的开展,使得复杂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残存视力得以保存或部分恢复,术中往往将硅油或气体注入眼内,为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术后要求患者采取持续面向下俯卧强迫体位,利用硅油、气体的表面张力及上浮力顶压视网膜,使视网膜复位,同时减少白内障、角膜变性、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由于患者采取一种体位,且持续时间长,无论是对其生理、心理都带来极大的消耗[1]。作者分析了44例玻璃体切割联合腔内填充术后不舒适的表现及原因,制定并评价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兰;刘卫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对减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除去失访的13例患者,其余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给克霉唑阴道片1枚,阴道用药,观察组同时予中药煎液阴道外用灌洗。随访6个月,比较2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9.6%,对照组总有效率73.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内复发11例,复发率25.6%;对照组随访6个月复发28例,复发率71.8%,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中医外洗能显著降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后的复发率,但仍需扩大样本进一步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王海燕;周艳;党慧敏 刊期: 2015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