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临床疗效

向荣梅

关键词:胃炎, 儿童, 幽门螺杆菌, 中西医结合,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4年汉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患儿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转阴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幽门螺杆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且不良反应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石症患者102例,依麻醉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和异丙酚麻醉,研究组给予瑞芬太尼和异丙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诱导时间、麻醉效果、安全性和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清醒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诱导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和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和清醒时间,体内无积蓄,安全性好。

    作者:朱勇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阿坝州人民医院接受无痛人工流产的女性2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予以丙泊酚麻醉,研究组予以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苏醒后5、30min 宫缩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意识和定向力恢复时间、丙泊酚用量及镇痛效果。结果研究组苏醒后30min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镇痛,促进女性意识和定向力恢复。

    作者:曹洪森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单切口与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单切口与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情况及滤过泡(功能型滤过泡、包裹型滤过泡、缺如型滤过泡、弥漫扁平型滤过泡、微小型滤过泡)形成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眼压、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眼压低于对照组,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功能型滤过泡形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包裹型滤过泡、缺如型滤过泡、弥漫扁平型滤过泡、微小型滤过泡形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优于单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可降低患者眼压,改善患者视力。

    作者:唐敏;吴柄东;胡洋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美罗培南联合替加环素治疗新生儿重症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联合替加环素治疗新生儿重症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替加环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美罗培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98例患儿细菌学检查结果均为阳性,其中革兰阳性菌24株(24.5%),革兰阴性菌60株(61.2%),真菌14株(14.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美罗培南联合替加环素治疗新生儿重症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简于群;单志红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利奈唑胺联合广谱抗菌药物治疗老年意识障碍并吸入性肺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联合广谱抗菌药物治疗老年意识障碍并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0月高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意识障碍并吸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广谱抗菌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利奈唑胺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替考拉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常规异常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32例患者中出现3例(9.38%)血小板计数减少,1例(3.13%)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结论利奈唑胺联合广谱抗菌药物治疗老年意识障碍并吸入性肺炎的疗效显著,但易发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应用该药治疗时应密切监测血常规变化并给予对症处理。

    作者:刘会玲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卡培他滨片辅助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片辅助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濮阳市红十字医院收治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综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卡培他滨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消化道反应、血液学毒性、周围神经感觉障碍)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卡培他滨片辅助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小。

    作者:董艳萍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规范化管理在新生儿红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在新生儿红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宁夏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新生儿红臀患儿2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109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规范化管理。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痊愈时间。结果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儿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规范化管理在新生儿红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儿痊愈时间。

    作者:吴蕾;张婧娴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5- FU)+亚叶酸钙(CF)治疗,观察组给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毒副作用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好,毒副作用发生率稍高但是可以控制。

    作者:蒋永丰;刘小红;龙晓彬;张建军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MRI 肝脏快速容积成像技术序列与增强 CT 扫描对肝脏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 MRI 肝脏快速容积成像技术(MRI - LAVA)序列与增强 CT 扫描在肝脏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平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肝脏结节性病变患者,均经手术病理学证实,均采用 MRI - LAVA 序列与增强 CT 扫描,对两种方法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比较病灶﹥3cm 及≤3cm 的诊断准确率。结果≤3cm 肝脏结节性病灶有31个,增强 CT 扫描诊断出19个(61.29%),MRI - LAVA 序列诊断出27个(87.10%),两者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3cm 肝脏结节性病灶10个,增强 CT 诊断出9个(90.00%),MRI - LAVA 序列诊断出9个(90.00%),两者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肝脏结节性病变临床诊断中,采用 MRI - LAVA 序列诊断有利于发现更多的肝脏结节性病变,同时对≤3cm 小结节性病变诊断准确率较高。

    作者:冯黎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重度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重度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吉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手足口病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发热、皮肤疱疹、四肢抖动、睡眠易惊)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四肢抖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皮肤疱疹、睡眠易惊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重度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万玲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老年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专科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予以 CNP。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视力﹥0.8的比例、护理满意度评分(环境设施评分、服务态度评分、护理过程评分、护理结果评分、护理满意度总体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0.8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环境设施评分、服务态度评分、护理过程评分、护理结果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总体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NP 在老年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改善患者视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少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长埫口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采用 SAS 13.0生成随机数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半年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作者:丁涛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丁胺卡那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丁胺卡那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于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给予丁胺卡那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丁胺卡那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刘红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小组负责制优质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小组负责制优质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遂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予以小组负责制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服务质量、病区管理、消毒隔离及健康教育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组负责制优质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谢起凤;刘清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坦度螺酮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0月于临汾市荣军康复医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8例,分成试验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坦度螺酮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连线、持续操作、数字序列、空间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连线、持续操作、数字序列、空间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坦度螺酮联合奥氮平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愈后效果。

    作者:陈粉桃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于苏州市立医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美国麻醉师协会( ASA)Ⅰ级,妊娠6~12周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各30例。Ⅰ组患者予以氟比洛芬酯+丙泊酚麻醉,Ⅱ组患者予以枸橼酸芬太尼+丙泊酚麻醉,Ⅲ组患者予以丙泊酚麻醉。观察3组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麻醉给药前(T0)、开始手术时(T1),扩宫口时(T2)、吸宫时(T3)、术毕(T4)、清醒(T5)、清醒后15min(T6)的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体动次数和程度、呼吸抑制评分。结果3组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 VA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Ⅲ组患者 VAS 评分高于Ⅰ、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R 的时间与麻醉方法有交互作用(P ﹤0.05),SpO2的时间与麻醉方法无交互作用(P ﹥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时间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Ⅲ组患者 T1~6时间点 HR 高于Ⅰ、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Ⅰ组患者 T1~3时间点 SpO2高于Ⅱ、Ⅲ组,T4 SpO2低于Ⅱ、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Ⅱ组患者 T1、T3 SpO2低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Ⅰ、Ⅱ组患者体动次数和程度优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Ⅰ组患者呼吸抑制评分优于Ⅱ、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联合丙泊酚 TCI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术中体动次数、减轻呼吸抑制程度,且安全性高。

    作者:潘建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饶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包茎、包皮过长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 组、B 组、C 组,各30例。A 组采用一次性包皮缝合器手术方法治疗,B 组采用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C 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比较3组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 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短于 B 组、C 组,术中出血量少于 B 组、C 组,术中 VAS 评分、术后 VAS 评分低于 B 组、C 组,术后包皮外观满意率高于 B 组、C 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B 组、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具有出血量少、围术期疼痛轻、切口愈合快等优点,手术操作简单便捷、安全微创,切除整齐美观,术后不影响工作,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徐欢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于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就诊的符合要求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前后血、尿淀粉酶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尿淀粉酶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淀粉酶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作者:彭连红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预见性护理降低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降低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温县妇幼保健院行自然分娩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予以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产妇产后2、24h 出血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2、24h 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降低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闫会贤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高危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3月武鸣县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11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来我院儿科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286例设为对照组,通过设计问卷调查方案对患儿出生时情况、生活环境、喂养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引发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观察组患儿锌和铁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非顺产、早产、窒息、非母乳喂养、人均居住面积小、城市居住、被动吸烟、养宠物、母孕期疾病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微量元素缺乏、早产、城市居住、体质量轻、窒息、伴新生儿疾病、非母乳喂养、被动吸烟、养宠物、母孕期疾病及滥用抗生素与激素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

    作者:潘海玲 刊期: 2015年第2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