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还原型谷胱甘肽辅治 STEMI对患者血清 HMGB-1蛋白、SAA、APN 水平的影响

于丽;王景志;李俊岭;姬国敏;苑志刚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 瑞替普酶,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 血清学检测
摘要: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辅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对患者血清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蛋白)、人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脂联素( AP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2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2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瑞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HMGB-1蛋白、SAA、APN水平。结果2组治疗前血清HMGB-1蛋白、SAA、AP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血清HMGB-1蛋白、SAA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清APN水平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波动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辅治STEMI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MGB-1蛋白、SAA水平和提高APN水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股骨颈、粗隆间骨折手术脊麻用药剂量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粗隆间骨折开放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脊麻合理用药剂量。方法52例ASAⅠ~Ⅲ级老年患者,采用L3~4腰—硬联合麻醉,脊麻采用0.4%等比重的左旋布比卡因,根据不同脊麻用药量分成A组(10mg)29例和B组23例(≤8mg)。对比不同剂量脊麻用药老年患者的呼吸循环不良事件发生率,给出老年患者脊麻合理用药量。结果不同年龄组间,脊麻前后心率和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麻完成后30min内收缩压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年龄分组,Ⅱ亚组较Ⅰ亚组手术时间缩短,麻醉诱导期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脊麻后疼痛缓解率均达到100%,均能满足手术顺利完成,A组、B组疼痛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脊麻后循环波动发生率为21.7%(5/23)明显低于A组的65.5%(1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A组(10mg),Ⅱ亚组较Ⅰ亚组更容易出现循环波动(P<0.05);在B组(≤8mg),Ⅱ亚组循环波动高于Ⅰ亚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同年龄段用药后心率失常、呼吸抑制和硬膜外追加用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5岁以上老年患者,≤6mg的左旋布比卡因脊麻更安全;小于75岁的老年患者,10mg的左旋布比卡因脊麻用量应列为禁忌。同时术前积极处理合并的基础性疾病,尽量缩短开放手术时间。重新定义麻醉诱导期,重在积极处理脊麻后循环波动,防止二次循环波动发生。

    作者:费建平;雷月;张代玲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彩超、CT和动态增强 MRI用于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诊断的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彩超、CT和动态增强MRI诊断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5年1月来院就诊的子宫内膜癌疑似病例129例,分别给予彩超、CT和动态增强MRI检查,并与术后病理诊断比较,分析各项检查的临床诊断差异。结果 MRI诊断具有高的灵敏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诊断正确率,CT诊断次之,彩超诊断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项检查诊断特异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I具有佳的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诊断效果,CT次之,彩超差,但彩超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可用于子宫内膜癌术前的首选检查和大规模筛查。

    作者:王青月;贾振伟;朱艳霞;刘胜辉;许军成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不同时间高压氧辅助阿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膜炎对患者血清 sIL-6 R、TNF-α、VEGF 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高压氧辅助阿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膜炎对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sIL-6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288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均采用高压氧辅助阿昔洛韦进行治疗,根据患者治疗时机分为观察组(发病72h内进行高压氧治疗)96例和对照组(发病72h后进行高压氧治疗)192例。检测并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sIL-6R、TNF-α、VEGF水平。结果2组治疗前血清sIL-6R、TNF-α、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2组血清sIL-6R、TNF-α、VEGF水平均显著性的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发病72h内采取高压氧辅助阿昔洛韦治疗疗效优于发病72h后治疗。

    作者:李健;张东玲;卢蕊;任江彬;王玉红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自抗菌药诞生至今,已经救治了无数的细菌感染患者,抗菌药的发明在人类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滥用抗菌药不仅能危害人体健康,还会对人体免疫应答产生不良影响,大的危害在于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加快,这将导致抗菌药作用减弱。笔者对中心内使用抗菌药的处方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抗菌药致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用药安全性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家驷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潜伏性结核菌感染对女性内生殖系统的影响

    目的:观察潜伏性结核菌感染(LTBI)对女性内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66例不孕症患者据PPD试验结果分为潜伏性结核菌感染组(A组)36例,非潜伏性结核菌感染组(B组)30例。对比2组月经情况和超声检查子宫、输卵管及子宫内膜情况。结果2组月经周期和月经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显示2组子宫形态、子宫内膜正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输卵管正常、双侧输卵管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TBI对患者月经量、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腔形态无明显不良影响;但可造成患者双侧输卵管梗阻,从而导致不孕。

    作者:杨玉杰;朱艳霞;张彦玲;曹雅君;杨静华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健脾化瘀方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肝癌肝移植复发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方联合介入手术用于肝癌肝移植复发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4例肝癌肝移植后复发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2组均行介入治疗,试验组另辅以健脾化瘀方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存活率及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12.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瘀方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肝癌肝移植后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可靠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涛;陈超;张红玉;王艳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玻璃酸钠联合塞来昔布及神经妥乐平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塞来昔布及神经妥乐平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神经妥乐平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塞来昔布及神经妥乐平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俊华;王怀举;宋德明;白艳霞;关力山;邓洪余;杨荣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对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究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时对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 AL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6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3例。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密切护理,试验组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对照组重建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比较2组治疗疗效及手术前后ALP水平。结果试验组优良率为93.20%高于对照组的7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AL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于术后1、2周以及术后3月测得的ALP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折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患者术后血清ALP水平上升更明显,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卫友;张立喜;王静;张子春;李雪武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

    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到实验动物者,在描述中应符合以下要求:(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交待;(3)遗传背景;(4)微生物学质量;(5)明确体质量;(6)明确等级;(7)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8)明确性别;(9)有无质量合格证;(10)有对饲养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要求、湿度要求);(11)所有动物数量准确;(12)详细描述动物的健康状况;(13)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4)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我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该院住院患者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用药情况。方法采用用药金额排序法和限定日剂量法对2013年7月-2014年6月住院患者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随机抽取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的100例患者病历,分析用药是否合理。结果2013年7月-2013年12月以及2014年1月-2014年6月期间用药金额大的均是血必净注射液,DDDs排序第一的分别是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和苦碟子注射液。100份病例中有4例为不合理用药,其中2例超说明书适应证范围,2例无指征使用,不良反应以皮疹瘙痒居多。结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用量数字此消彼长,大部分药物同步性较好,但仍有少数患者为超说明书使用和不合理的配伍,产生的不良反应大多是变态反应。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广泛使用,但是仍然需要临床医师和药师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加强监督,密切注意该类药物不良反应,真正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李晓敏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中药熏洗治疗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切口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8例肛肠疾病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474例和对照组214例,观察组给予中药1号和2号协定方熏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熏洗。对比2组第1、2疗程疗效。结果观察组第1、2疗程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用中药1号、2号协定方熏洗治疗肛肠疾病患者的术后切口,能有效减轻术后肛门疼痛、水肿及促进创面愈合。中药熏洗操作简单易行,迅速起效,无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洁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改良双切口双钢板与单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改良双切口双钢板与单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96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开始下地负重时间及固定疗效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开始下地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固定治疗的优良率为86.73%高于对照组的83.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双切口双钢板与单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改良双切口双钢板在骨折愈合时间、开始下地负重时间方面均优于单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明;董泽凯;王冬梅;武卫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薄芝糖肽注射液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灵芝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常见的有赤芝、紫芝、薄树芝等。薄芝糖肽注射液是由GC1菌株经液体发酵培养法制得的灵芝属薄树芝干燥菌丝体粉末中提取制得的灭菌水溶液[1],其组分为多糖和多肽。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表明,薄芝糖肽可促进免疫细胞中DNA的合成及细胞增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加速免疫应答过程,促进自然杀伤细胞( NKC)、LAK 细胞、Tc 细胞和白介素2( IL-2)、白介素3(IL-3)、干扰素的产生,加强和扩大免疫监视及免疫增强作用[2]。薄芝糖肽因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调节心血管系统活性、护肝解毒、镇静、降血糖等方面的作用,临床用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萎缩性肌强直,前庭功能障碍、高血压等引起的眩晕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癫痫、失眠症;亦常用于抗肿瘤、肝炎的辅助治疗[3,4]。

    作者:郝晓菁;赵喜荣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重组血小板生成素与小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免疫学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重组血小板生成素与小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免疫学作用。方法将300例特发性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A、B、C组各100例。 A组给予重组血小板生成素治疗,B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C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观察3组患儿治疗前后白介素-10(IL-10)、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血清IL-10、CTLA-4和TGF-β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IL-10、CTLA-4和TGF-β1水平均有上升,且A、C组上升幅度均大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A组血清IL-10、CTLA-4和TGF-β1水平虽然均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组血小板生成素和小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均可改善特发性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免疫功能。

    作者:杨建荣;王海玲;高秀丽;方平昌;卢丽燕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药学监护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药学监护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200例N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药学监护。对比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NS患者时,药学监护应用可明显提高NS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润娥;郑立平;武超;李录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并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并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6例冠心病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ESS )评分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E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并脑梗死,可提高患者的ESS评分,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旭辉;何素华;狄静;王竹海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卡泊芬净联合胸腺肽及小剂量复方新诺明治疗肺孢子菌肺炎25例体会

    肺孢子菌肺炎是由肺孢子菌引起的急性肺炎,初常见于早产儿、器官移植及肿瘤、免疫缺陷的患者[1]。肺孢子菌肺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病程进展快,易发展为低氧血症、呼吸衰竭,误诊率和病死率均高[2]。高剂量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复方新诺明)是治疗肺孢子菌肺炎的一线药物,但是,有些患者表现对磺胺耐药或有应用磺胺药物的禁忌证。因此,如何提高治疗肺孢子菌肺炎的特异性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3]。我院应用卡泊芬净联合胸腺肽及小剂量复方新诺明治疗肺孢子菌肺炎2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月霞;相巧丽;姚彦芬;马强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2种方法治疗穿髓型牙齿楔状缺损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2种不同方法治疗穿髓型牙齿楔状缺损的效果。方法将240颗穿髓型楔状缺损牙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20颗。 A组采用玻璃纤维桩加强牙颈部抗力的同时充填唇颊侧洞型和牙合面洞型(加强充填法)治疗。 B组经根管治疗,保留楔状缺损上方颊侧悬突牙体组织,颊、舌根管内采用LuxaPost 高强度玻璃纤维桩、LuxaCore双固化冠核复合树脂及金属全冠修复缺损牙体组织。对比2组修复成功率和失败发生情况。结果2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B充填物脱落和根尖周炎发生率低于A组,但2组总体修复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加强牙颈部抗力的同时充填唇颊侧洞型和牙合面洞型(加强充填法)治疗穿髓型牙齿楔状缺损的效果较好,且与经根管治疗,保留楔状缺损上方颊侧悬突牙体组织,颊、舌根管内采用LuxaPost高强度玻璃纤维桩、LuxaCore双固化冠核复合树脂及金属全冠修复缺损牙体组织的治疗效果相当,但未经冠修复,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平燕;成亚珍;蔡志宇;张艳;王丹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旋转点下移的外踝上皮瓣修复前足背皮肤缺损的临床分析

    前足背损伤由于局部软组织菲薄,损伤后易形成肌腱骨质外露的创面,局部需行血运丰富可靠的皮瓣修复早已形成共识[1]。游离的股前外皮瓣修复对显微外科技术要求较高,难以在基层普及应用,且组织较臃肿,影响穿鞋,外观不佳,需二期手术整形。自2011年3月至今我科采用旋转点下移的外踝上皮瓣修复前足背皮肤缺损11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正畸粘接剂的应用探讨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正畸粘接剂是复合树脂,其粘接强度较好,缺点是细菌易积聚在复合树脂周围导致釉质脱矿,且操作过程要求严格。玻璃离子能与牙齿表面发生化学结合,能预防釉质脱矿,吸收和缓释氟离子,操作过程不必严格隔湿,无需酸蚀。另外有文献指出玻璃离子即使酸蚀后粘接强度也仅为2.4~5.5MPa,粘接强度太低[1]。20世纪80年代,口腔领域引入了一种新型的正畸粘接材料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剂,结合了传统玻璃离子和复合树脂的优点,是在玻璃离子中加入少量树脂单体后形成的产物,有化学固化和光固化两种类型[2]。下面就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正畸粘接剂的粘接性能、预防釉质脱矿、释氟性、抑菌性进行阐述。

    作者:冯良;杨士杰;陈萍;耿建平;杜娜;平燕;宋洁 刊期: 2015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