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
目的:探讨血清sICAM-1、PCT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0月我院就诊的10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入我院检查的健康者80例为健康组,对比观察2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sICAM-1)、降钙素原( PCT)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sICAM-1、PCT水平均显著性的高于健康组( P<0.05)。结论血清sICAM-1、PCT与急性胰腺炎具有相关性,可作为急性胰腺炎诊断的血清学检查指标,其对疾病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耀辉;何丽彩;张江丽;王银平;苏旭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新福菌素加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鼻咽癌的急性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Ⅱ~Ⅲ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治疗组采用新福菌素联合奈达铂治疗,对照组采用奈达铂治疗。对比2组口腔黏膜、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口干反应和皮肤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在口腔黏膜反应、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反应等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口干反应、皮肤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福菌素加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鼻咽癌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增加了患者口腔黏膜反应、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但经对症处理及早给予护理干预后均可耐受,能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张少群;苏建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肺孢子菌肺炎是由肺孢子菌引起的急性肺炎,初常见于早产儿、器官移植及肿瘤、免疫缺陷的患者[1]。肺孢子菌肺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病程进展快,易发展为低氧血症、呼吸衰竭,误诊率和病死率均高[2]。高剂量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复方新诺明)是治疗肺孢子菌肺炎的一线药物,但是,有些患者表现对磺胺耐药或有应用磺胺药物的禁忌证。因此,如何提高治疗肺孢子菌肺炎的特异性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3]。我院应用卡泊芬净联合胸腺肽及小剂量复方新诺明治疗肺孢子菌肺炎2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月霞;相巧丽;姚彦芬;马强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不同给药方法实施麻醉在神经外科躁动患者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神经外科急重症躁动需要行磁共振检查患者随机分为续断滴定组和MRI兼容输液泵持续给药组各90例。对比2组复苏时间、重复扫描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复苏时间和重复扫描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发生呼吸抑制2例(2.2%),经举颌仰头处理后,恢复自由呼吸,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不同给药方法实施丙泊酚麻醉对神经外科躁动患者磁共振检查的影响无差异,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相同,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实用。
作者:刘忠虎;齐淑玲;张福军;吴洁;李振刚;田云;刘福尧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与肾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红细胞压积、血黏度、阻力指数(RI)、脐动脉舒张压血流峰速比值(S/D)、24h尿蛋白量、24h尿肌酐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与肾功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降低血压、控制水肿、保护肾脏、控制蛋白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裴艳霞;张晓艳;李建才;杨玉梅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粗隆间骨折开放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脊麻合理用药剂量。方法52例ASAⅠ~Ⅲ级老年患者,采用L3~4腰—硬联合麻醉,脊麻采用0.4%等比重的左旋布比卡因,根据不同脊麻用药量分成A组(10mg)29例和B组23例(≤8mg)。对比不同剂量脊麻用药老年患者的呼吸循环不良事件发生率,给出老年患者脊麻合理用药量。结果不同年龄组间,脊麻前后心率和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麻完成后30min内收缩压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年龄分组,Ⅱ亚组较Ⅰ亚组手术时间缩短,麻醉诱导期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脊麻后疼痛缓解率均达到100%,均能满足手术顺利完成,A组、B组疼痛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脊麻后循环波动发生率为21.7%(5/23)明显低于A组的65.5%(1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A组(10mg),Ⅱ亚组较Ⅰ亚组更容易出现循环波动(P<0.05);在B组(≤8mg),Ⅱ亚组循环波动高于Ⅰ亚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同年龄段用药后心率失常、呼吸抑制和硬膜外追加用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5岁以上老年患者,≤6mg的左旋布比卡因脊麻更安全;小于75岁的老年患者,10mg的左旋布比卡因脊麻用量应列为禁忌。同时术前积极处理合并的基础性疾病,尽量缩短开放手术时间。重新定义麻醉诱导期,重在积极处理脊麻后循环波动,防止二次循环波动发生。
作者:费建平;雷月;张代玲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高剂量人免疫球蛋白辅治重度小儿过敏性紫癜对患者免疫学指标变化。方法将20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额外给予高剂量人免疫球蛋白。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CD4+T细胞数、CD8+T细胞数和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4+T细胞数和CD4+/CD8+比值均升高,CD8+T细胞数均降低,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IgG、IgA、IgM和IgE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gG、IgM、IgE水平均降低(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gA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人免疫球蛋白辅治重度小儿过敏性紫癜可有效提高CD4+T细胞水平,降低CD8+T细胞和血清IgA水平,从而升高CD4+/CD8+比值,恢复患者免疫水平。
作者:刘云华;刘景芬;孙宝会;甄风玲;张立胜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三联活菌片联合高频短时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血清转铁蛋白(TRF)、C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联合三联活菌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频短时蓝光治疗。分别在2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血清TRF、CRP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TRF、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TRF水平明显升高,血清CRP水平明显下降,且试验组波动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三联活菌片联合高频短时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治疗,能有效的降低血清CRP水平和升高血清TRF水平,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翠丽;张洁;刘云华;王玉梅;索海红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分别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娠并高血压剖宫产对孕妇血压及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6例妊娠并高血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采取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采取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2组患者于治疗前后测定血压及血清泌乳素水平。结果研究组血压下降率为9.7%(10/103)低于对照组的29.1%(30/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前血清泌乳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均明显升高(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分别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娠并高血压剖宫产后血清泌乳素水平均较手术前高,但小剂量罗哌卡因使血压下降更低。
作者:侯宏伟;郑和艳;冯玉梅;张爽;马娇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经眼底检查、眼底血管荧光造影( FFA)、光相干断层扫描( OCT)检查确认的RVO继发性黄斑水肿21例21只眼行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1、12周的佳矫正视力、非接触眼压( NCT )、FFA表现以及OCT所测量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结果21只眼中治疗后1周视力对比术前提高两行以上的有20只眼(95.2%)。治疗后12周视力仍提高两行以上的有19只眼(90.5%),其中为CRVO的1只眼出现了视力回退。 CMT治疗前OCT测量的平均厚度为(562.34±137.8)μm,治疗后第1、12周的平均厚度分别为(275.32±77.3)μm、(189.23±43.5)μ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第1、12周N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只眼中治疗后未出现眼压明显升高的情况。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雷珠单抗治疗RVO继发性黄斑水肿能有效提高视力,减轻黄斑水肿,并且无明显眼压升高等并发症。但部分病例可能会出现视力回退,需要重复注射,因此远期疗效及并发症仍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及长期随访。
作者:陈玮;赵晓春;郭颖;刘进清;叶基森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和C组各80例。 A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 B组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 C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3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结果 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和C组(P<0.05)。治疗后第1、3、6个月,3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Barthe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A组波动幅度大于B、C组( P<0.05)。治疗后3组VEGF水平升高,hs-CRP水平降低,且A组波动幅度大于B组和C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降低患者炎性反应水平,促进患者新生血管形成,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和通心络胶囊,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晓娟;陈欢;孙丽娟;齐磊;杨春磊;白小亮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膀胱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40例行TURP治疗后膀胱痉挛的患者中,存在术前不稳定性膀胱20例(50.0%),存在术前低顺应性膀胱11例(27.5%),在术前尿流动力学检查中未发现膀胱功能异常9例(22.5%)。术后24h内出现首次膀胱痉挛21例(52.5%),术后48h内出现首次膀胱痉挛11例(27.5%),术后72h内出现首次膀胱痉挛8例(20.0%)。患者膀胱痉挛发作时予强痛定100mg肌内注射和654-210mg肌内注射,膀胱痉挛疼痛缓解后予消炎痛栓100 mg直肠给药,每天2次,预防膀胱痉挛发作,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术前膀胱功能异常、术中对膀胱的损伤及止血不彻底、术后导尿管水囊对膀胱颈的牵拉刺激及导尿管堵塞等均是膀胱痉挛的危险因素,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膀胱痉挛的发生。
作者:林英立;李艳丽;戚景光;梁杰;杨宁;吴刚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罹患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患病率及发病特点。方法连续纳入我院血透室2005年7月-2014年7月MHD患者135例,其中男70例,女65例。测定血清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结果 MHD并发SHPT共59例(43.70%),其中<65岁者47例(34.81%),>65岁者12例(8.89%);其iPTH范围7~2230(347.28±29.43)pg/ml;透析龄>3年39例(28.89%),透析龄<3年20例(14.81%)。高磷血症61例(45.19%),血磷水平0.79~4.03(1.84±0.57) mmol/L,低钙血症30例(22.22%),血钙1.66~2.83(2.23±0.21)mmol/L;钙磷乘积>55mg/dl的患者36例(26.67%),钙磷乘积(49.28±16.21)mg/dl。结论 MHD患者罹患SHPT的发病率高、预后差,基层医院亟待规范化筛查及治疗。
作者:孙占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120例。以在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者为研究组,未应用纳洛酮治疗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及大剂量纳洛酮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同星;李萌盟;岳淑霞;高华;郭永锋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自拟降炎平衡方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 PCT)及C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入院后2组患者均给予对症处理,发病24h后观察组经鼻饲注入自拟降炎平衡方煎剂,对照组同期给予同等剂量的葡萄糖生理盐水鼻饲注入。分别于发病后24h及治疗后第3、5天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5ml,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TNF-α、IL-6、PCT及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TNF-α、IL-6、PCT和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PCT及CRP水平呈先升后降趋势,且观察组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 P<0.05)。结论炎性反应程度与颅脑损伤程度关系密切。自拟降炎平衡方可抑制体内炎性反应水平,调节机体炎性应激反应,有助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病情恢复。
作者:韩峰;孟良军;贺英;张国欣;郭秉权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2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观察组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血色素( Hb )、子宫体积、病灶体积、痛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Hb高于对照组,子宫体积、病灶体积均小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较好,可显著缩小子宫体积及病灶体积,缓解痛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红莉;尤玉晓;冯乔;董春梅;李冠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水平与肺癌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就诊的肺癌患者198例的临床资料,经手术联合化疗后痊愈98例为无复发组,复发100例为复发组,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YFRA21-1、NSE、TK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CYFRA21-1、NSE和TK1等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随访,复发组患者上述肿瘤血清标志物水平均较无复发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检测血清CYFRA21-1、NSE和TK1水平可判断肺癌是否复发。
作者:李立军;刘利;李猛;蔡伟;何金良;刁俊侠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比较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重型颅脑创伤患者63例随机分为限制性输血组30例和开放性输血组33例。限制性输血组于血红蛋白<70g/L时开始输注去白红细胞悬液以维持血红蛋白浓度于相应的水平,一次输注2~4个单位;开放性输血组于血红蛋白<100g/L时开始输注去白红细胞悬液以维持血红蛋白浓度于相应的水平,输血剂量同限制性输血组。比较2组患者输血率、人均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及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结果限制性输血组输血率、人均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及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放性输血组(P<0.05)。结论限制性输血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输血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既有助于节约血资源,又减少了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且受到了患者、医护人员和血站工作人员的欢迎,获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巍;张巧敏;李秋平;崔艳玲;赵永红;王岩;齐敏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与替比夫定治疗轻度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孕妇妊娠后期肝功能及母婴传播的影响差异。方法选取240例轻度乙型肝炎孕妇,按照治疗药物分为拉米夫定组、替比夫定组各120例。比较2组的孕妇妊娠后期肝功能以及母婴传播的情况。结果2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等指标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HBV-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婴儿出生时及生后1年的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治疗轻度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孕妇妊娠后期肝功能无显著影响,但是对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显著。虽然2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但值得临床应用,对其疗效尚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许剑萍;李健霞;董建霞;钱静;张玉萍;李建;邵彦青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9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新活素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培哚普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心率、每搏量、左室射血分数和每分输血量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新活素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室重构,改善了患者的心衰症状,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鲁奇;许浩军;翟旭鹏;汪娜;刁彦辉;张继伟;赵迎新;王永红 刊期: 2015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