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拉米夫定与替比夫定治疗轻度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孕妇妊娠后期肝功能及母婴传播的影响

许剑萍;李健霞;董建霞;钱静;张玉萍;李建;邵彦青

关键词:拉米夫定, 替比夫定,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轻度, 肝功能, 母婴传播
摘要:目的:比较拉米夫定与替比夫定治疗轻度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孕妇妊娠后期肝功能及母婴传播的影响差异。方法选取240例轻度乙型肝炎孕妇,按照治疗药物分为拉米夫定组、替比夫定组各120例。比较2组的孕妇妊娠后期肝功能以及母婴传播的情况。结果2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等指标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HBV-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婴儿出生时及生后1年的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治疗轻度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孕妇妊娠后期肝功能无显著影响,但是对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显著。虽然2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但值得临床应用,对其疗效尚需进一步探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曲安奈德与透明质酸下颌关节上下腔联合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曲安奈德与透明质酸下颌关节上下腔联合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效果。方法将21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曲安奈德和透明质酸进行上下腔联合注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8周疼痛直观模拟标尺( 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0%高于对照组的8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第1、4、8周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曲安奈德与透明质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均具有很好的止痛作用,但在早期止痛效果方面,曲安奈德比透明质酸表现更为优异,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陈萌;刘佩萱;陈敏霞;张永刚;朱艳霞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药学监护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药学监护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200例N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药学监护。对比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NS患者时,药学监护应用可明显提高NS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润娥;郑立平;武超;李录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超早期尿激酶动脉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超早期动脉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63例。 A组采用超早期尿激酶动脉溶栓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B组单用动脉溶栓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第1、7、14、21天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不同时间点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总有效率为90.5%明显高于B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血管全部成功再通占100%,未成功再通为0例,B组血管成功32例占50.8%,未成功再通31例占4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发生脑出血1例(1.59%),转院治疗后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而A组未有脑出血发生。2组均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采用超早期动脉溶栓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ACI,临床疗效值得肯定,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艳芹;李素荣;赵玉涛;杨迎花;张伟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重组血小板生成素与小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免疫学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重组血小板生成素与小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免疫学作用。方法将300例特发性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A、B、C组各100例。 A组给予重组血小板生成素治疗,B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C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观察3组患儿治疗前后白介素-10(IL-10)、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血清IL-10、CTLA-4和TGF-β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IL-10、CTLA-4和TGF-β1水平均有上升,且A、C组上升幅度均大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A组血清IL-10、CTLA-4和TGF-β1水平虽然均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组血小板生成素和小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均可改善特发性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免疫功能。

    作者:杨建荣;王海玲;高秀丽;方平昌;卢丽燕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经腹超声诊断孕中期胎盘前置状态41例体会

    前置胎盘是由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子宫颈内口处,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是引起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1]。前置胎盘是引起妊娠期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超声检查是目前胎盘定位的首选,扫查途径可经腹部、经会阴或经阴道[2]。阴道超声是普遍公认的检查前置胎盘的金标准,但阴道超声检查时间长且专业要求高,很多医师因此使用腹部超声筛选排除前置胎盘。

    作者:曹丽萍;李春蕾;刘素芳;吕海英;刘淑颖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2种方法治疗穿髓型牙齿楔状缺损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2种不同方法治疗穿髓型牙齿楔状缺损的效果。方法将240颗穿髓型楔状缺损牙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20颗。 A组采用玻璃纤维桩加强牙颈部抗力的同时充填唇颊侧洞型和牙合面洞型(加强充填法)治疗。 B组经根管治疗,保留楔状缺损上方颊侧悬突牙体组织,颊、舌根管内采用LuxaPost 高强度玻璃纤维桩、LuxaCore双固化冠核复合树脂及金属全冠修复缺损牙体组织。对比2组修复成功率和失败发生情况。结果2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B充填物脱落和根尖周炎发生率低于A组,但2组总体修复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加强牙颈部抗力的同时充填唇颊侧洞型和牙合面洞型(加强充填法)治疗穿髓型牙齿楔状缺损的效果较好,且与经根管治疗,保留楔状缺损上方颊侧悬突牙体组织,颊、舌根管内采用LuxaPost高强度玻璃纤维桩、LuxaCore双固化冠核复合树脂及金属全冠修复缺损牙体组织的治疗效果相当,但未经冠修复,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平燕;成亚珍;蔡志宇;张艳;王丹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M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M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2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高于对照组的62.2%(P<0.05)。治疗前2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24h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浆白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且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三酰甘油降低,血浆白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MN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文岗;王映林;尹保奇;李庆华;包红梅;王兆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不同时间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对患者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对患者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根据手术距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3组,即手术距发病时间<4d的为A组(132例),手术距发病时间4~14d的为B组(126例),手术距发病时间14~30d的为C组(72例),分别于发病时和发病后40d时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血清Cys-C、Caspase3、MMP-9水平。结果 A、B、C 3组刚发病时均具有较高的血清Cys-C、Caspase3、MMP-9水平,且3组间相差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发病后40d时3组血清Cys-C、Caspase3、MMP-9水平均较发病时显著性的降低( P<0.05);发病后40d时A组和B组血清Cys-C、Caspase3、MMP-9水平显著性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在手术距发病时间<4d和手术距发病时间4~14d时间段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优于手术距发病14~30d的血管内介入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生;张国欣;刘雅丽;赵湘萍;徐翔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与甲磺酸加贝酯的配伍禁忌分析

    随着医学发展新药不断的研制及应用,不同种类药物的配伍使用在临床中越来越多,在临床合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与甲磺酸加贝酯的过程中,发现这两种药物在连续静脉滴注时输液管内产生混浊现象,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色各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脑脊液中红细胞、蛋白质含量与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红细胞和蛋白质含量与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1月我院行颅脑损伤手术患者204例,其中104例患者术后并发脑积水为脑积水组,100例未并发脑积水为无脑积水组。对比观察2组患者术后第1、3、5、7、14、21、28天脑脊液中红细胞、蛋白质的含量。结果颅脑损伤术后第1~28天,脑积水组红细胞和蛋白质波动幅度大于无脑积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的患者脑脊液中红细胞和蛋白质的变化较无脑积水患者大,临床上可监测2者含量辅助判断是否伴有脑积水。

    作者:李嘉;赵东海;李皎尧;吴宪泽;孙广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及CT分析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见于早产儿,因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导致进行性肺不张,临床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病程发展快,早期病死率高,特别在基层医院对此病认识不足,不引起重视,容易误诊,甚至出现医疗纠纷。所以对此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治疗甚为重要。现将本院2010年9月-2015年2月发现的29例具有典型X线及CT表现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总结如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作者:姚红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卡泊芬净联合胸腺肽及小剂量复方新诺明治疗肺孢子菌肺炎25例体会

    肺孢子菌肺炎是由肺孢子菌引起的急性肺炎,初常见于早产儿、器官移植及肿瘤、免疫缺陷的患者[1]。肺孢子菌肺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病程进展快,易发展为低氧血症、呼吸衰竭,误诊率和病死率均高[2]。高剂量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复方新诺明)是治疗肺孢子菌肺炎的一线药物,但是,有些患者表现对磺胺耐药或有应用磺胺药物的禁忌证。因此,如何提高治疗肺孢子菌肺炎的特异性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3]。我院应用卡泊芬净联合胸腺肽及小剂量复方新诺明治疗肺孢子菌肺炎2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月霞;相巧丽;姚彦芬;马强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经微创管道系统 X-Tube腰椎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经微创管道系统X-Tube腰椎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密切护理,观察组给予微创管道系统X-Tube辅助下腰椎髓核摘除术,对照组选择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管道系统X-Tube腰椎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显著,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安茂辉;张焕永;周国强;张强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美罗培南佐治重症肺炎对患者 T细胞亚群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美罗培南佐治重症肺炎对患者T细胞亚群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4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另给予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美罗培南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CD3+、CD4+、CD8+T细胞数和CD4+/CD8+比值均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3+、CD4+及CD4+/CD8+比值均升高,而CD8+T细胞数均降低,且试验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各项评价指标及总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美罗培南佐治重症肺炎可显著改善患者T细胞亚群,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彦涛;兰兴敏;邹祥;康薇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阿奇霉素较长疗程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较长疗程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2例MP患儿进行较长疗程的阿奇霉素治疗,疗程为7d,检测并比较患儿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 CRP)和人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水平,并评价疗效。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阿奇霉素治疗,显效74例(72.55%),有效24例(23.53%),无效4例(3.92%),总有效率为96.08%。10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后CRP降低,免疫球蛋白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计出现不良反应11例(10.78%),其中胃肠道反应5例、局部疼痛感3例,皮疹3例,不良反应较为轻微,经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 CRP和人免疫球蛋白可作为肺炎支原体早期诊断和监测治疗的有效指标,阿奇霉素较长疗程治疗MP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郭军荣;王明方;高阁欣;张春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女性腹部结核病24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断

    结核性腹膜炎属于肺外结核,常合并有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核、女性内生殖器结核,以上统称为腹部结核病[1]。近年来该病发病有明显上升趋势。女性腹部结核病多发生于20~40岁,青年多见,也常见于绝经后老年妇女,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其三联征“腹胀、腹水、盆腹腔包块”和卵巢恶性肿瘤表现相似,临床极易被误诊为卵巢癌。本文通过对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24例女性腹部结核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诊断方法、鉴别诊断进行讨论,目的是使基层临床医师加强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付建珍;赵鼎英;张红漫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奥氮平与喹硫平分别联合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及行为能力的影响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喹硫平分别联合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及行为能力的影响差异。方法将30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100例。 A组给予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B组给予喹硫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C组仅给于单纯多奈哌齐治疗。对比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CASI、ADAS-cog和ADL评分。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CASI、ADAS-cog及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上述评分均有降低,且A、B组降低幅度均大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治疗后各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与喹硫平分别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均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和行为能力。

    作者:董学峰;于永革;田晏升;康克楠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1例分析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物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1)导致死亡;(2)危及生命;(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4)导致显著的或永久性人体伤残或器官功能损伤;(5)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情况者[1]。为了解我院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减少或避免重复发生,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发挥临床药学监测工作的指导作用,现将我院2013~2014年收集上报的11例严重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作者:熊鹏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低磷血症9例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29岁。因“腹泻8h,全身乏力1h”来我院急诊。患者于8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不适,腹泻6次黄色稀水样便,量中等。发热T 39.3℃。外院予左氧氟沙星、泮托拉唑、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输液退热后出现全身大汗淋漓,四肢麻木、胸闷呼吸困难,当地予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抗过敏后转来我院。既往体健。 T 38.3℃,来院后查血常规WBC 8.5×109/L,N 0.788。血生化示:血磷0.08mmol/L,血钾2.93mmol/L,血镁0.57mmol/L,予奈替米星抗炎,核黄素磷酸钠、生理盐水氯化钾等补磷补钾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复查血电解质血磷0.36 mmol/L,血钾4.68mmol/L,血镁0.63mmol/L,后自动离院。

    作者:戴建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葛根素注射液致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葛根素注射液是一种有效成分为黄酮苷的中药注射剂[1]。该注射剂是将葛根中提取得到的天然产物经过相关制剂工艺制成,因葛根中的黄酮苷含量过低,现多用化学合成得到。葛根素注射液是一种血管扩张药,能够使脑血管平滑肌及冠状动脉舒张、心肌耗氧量及血管阻力减小等,常用于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突发性耳聋等疾病[2]。近年来,葛根素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的案例时有报道[3]。为研究葛根素注射剂所导致的不良反应的特点,回顾性分析了我院64例发生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患者的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扬检 刊期: 2015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