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剑萍;李健霞;董建霞;钱静;张玉萍;李建;邵彦青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9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新活素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培哚普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心率、每搏量、左室射血分数和每分输血量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新活素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室重构,改善了患者的心衰症状,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鲁奇;许浩军;翟旭鹏;汪娜;刁彦辉;张继伟;赵迎新;王永红 刊期: 2015年第28期
患者,女,64岁,以冠心病收入院,予前列地尔及丹参注射液已经静脉滴注7d,查体:血压110/60mm Hg,第8天上午,当静脉滴注前列地尔组液体时(已滴入约70~80ml)突然出现寒颤,周身发冷,测血压160/90mm Hg,神清,口唇发绀,心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心电图示:干扰大,HR 109次/min,立即停止静脉滴注,患者寒颤未见缓解,予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检测,急检血常规、心肌肌钙蛋白I( cTnI)、B型钠尿肽( BNP)等指标结果均正常无变化,遂嘱患者吸氧,保暖,25min后,患者寒颤加重,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予甲强龙静脉滴注抗敏,奥美拉唑静脉滴注保护胃黏膜,约30min后,患者寒颤缓解。近年来,临床发现前列地尔注射液与中药联合应用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1],本例为前列地尔注射液与注射用丹参(冻干)合并使用的情况,发生严重过敏样反应,滴注30min内,出现了全身性损害(寒颤、周身发冷)、胃肠系统损害(恶心、呕吐),2种药品皆为怀疑药品,中药注射剂引起过敏样反应机制已经很明确,现重点分析前列地尔注射液不良反应情况。
作者:班向东;徐克芬;韩峰超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比较彩超、CT和动态增强MRI诊断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5年1月来院就诊的子宫内膜癌疑似病例129例,分别给予彩超、CT和动态增强MRI检查,并与术后病理诊断比较,分析各项检查的临床诊断差异。结果 MRI诊断具有高的灵敏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诊断正确率,CT诊断次之,彩超诊断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项检查诊断特异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I具有佳的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诊断效果,CT次之,彩超差,但彩超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可用于子宫内膜癌术前的首选检查和大规模筛查。
作者:王青月;贾振伟;朱艳霞;刘胜辉;许军成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高剂量人免疫球蛋白辅治重度小儿过敏性紫癜对患者免疫学指标变化。方法将20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额外给予高剂量人免疫球蛋白。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CD4+T细胞数、CD8+T细胞数和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4+T细胞数和CD4+/CD8+比值均升高,CD8+T细胞数均降低,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IgG、IgA、IgM和IgE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gG、IgM、IgE水平均降低(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gA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人免疫球蛋白辅治重度小儿过敏性紫癜可有效提高CD4+T细胞水平,降低CD8+T细胞和血清IgA水平,从而升高CD4+/CD8+比值,恢复患者免疫水平。
作者:刘云华;刘景芬;孙宝会;甄风玲;张立胜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5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3例和对照组102例。观察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退热时间、疮疹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2%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疗效确切,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冉涛;贾艳敏;赵伟;许丽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水平与肺癌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就诊的肺癌患者198例的临床资料,经手术联合化疗后痊愈98例为无复发组,复发100例为复发组,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YFRA21-1、NSE、TK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CYFRA21-1、NSE和TK1等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随访,复发组患者上述肿瘤血清标志物水平均较无复发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检测血清CYFRA21-1、NSE和TK1水平可判断肺癌是否复发。
作者:李立军;刘利;李猛;蔡伟;何金良;刁俊侠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介入溶栓术治疗超早期急性闭塞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BNP、Hcy及PPAR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200例,均采用介入溶栓治疗,其中发病3h以内进行治疗的100例为试验组,发病3~6h内进行治疗的100例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BNP、Hcy及PPARγ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BNP、Hcy及PPAR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2组血清BNP、Hcy及PPARγ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性的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发病3h内介入溶栓术治疗超早期急性闭塞性脑梗死能有效的降低患者血清BNP、Hcy及PPARγ水平。
作者:朱峰;刘晨溪;姬中庆;刘强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总结构建基层医院优质护理长效运行机制的经验体会。方法对我院2010年以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和咨询专家,确定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的难点及在护理管理上的可控点。结合基层医院实际情况,从护理要素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三个环节构建基层医院优质护理长效运行机制。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4月及2014年5-10月消化内科护理人员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优质护理长效运行机制管理干预效果。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对实施优质护理长效运行管理的护理单元的全体护理人员及病房患者进行护士及患者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护士总满意度评分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优质护理长效运行机制的构建和应用有利于优质护理服务有效开展和持续改进。
作者:梁红;刘光碧;张洪敬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并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6例冠心病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ESS )评分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E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并脑梗死,可提高患者的ESS评分,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旭辉;何素华;狄静;王竹海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血清sICAM-1、PCT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0月我院就诊的10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入我院检查的健康者80例为健康组,对比观察2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sICAM-1)、降钙素原( PCT)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sICAM-1、PCT水平均显著性的高于健康组( P<0.05)。结论血清sICAM-1、PCT与急性胰腺炎具有相关性,可作为急性胰腺炎诊断的血清学检查指标,其对疾病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耀辉;何丽彩;张江丽;王银平;苏旭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自拟降炎平衡方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 PCT)及C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入院后2组患者均给予对症处理,发病24h后观察组经鼻饲注入自拟降炎平衡方煎剂,对照组同期给予同等剂量的葡萄糖生理盐水鼻饲注入。分别于发病后24h及治疗后第3、5天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5ml,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TNF-α、IL-6、PCT及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TNF-α、IL-6、PCT和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PCT及CRP水平呈先升后降趋势,且观察组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 P<0.05)。结论炎性反应程度与颅脑损伤程度关系密切。自拟降炎平衡方可抑制体内炎性反应水平,调节机体炎性应激反应,有助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病情恢复。
作者:韩峰;孟良军;贺英;张国欣;郭秉权 刊期: 2015年第28期
患者女,42岁。于2013年9月10日至我院门诊就诊,患者于入院前半月因咳嗽至上海某医院就诊,当时无痰,无发热,无胸痛,无盗汗。查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胸廓正常,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及干湿性啰音。予头孢类抗生素等治疗,效果不佳,1周后行胸部CT检查发现右肺肿块,边界不清,未见卫星灶,遂进一步查PET-CT见右肺糖代谢异常增高灶,占位性病变(3.0cm ×2.6cm),考虑恶性病变可能性大,即行手术切除肿块,术后病理报告示肉芽肿性病变,符合隐球菌性肉芽肿(右下肺),侵犯第7肋骨。术后无不适,出院后至本院行氟康唑抗真菌治疗1月后,好转出院。
作者:胡明露;屠春林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臭氧辅治霉菌性阴道炎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12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达克宁栓和伊曲康唑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臭氧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IL-8、IL-10及TNF-α的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IL-8、IL-10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辅治霉菌性阴道炎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L-8、IL-10及TNF-α水平,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燕;许艳玲;赵春梅;刘海会;曹炳航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对维持性肾透析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 TC)、白蛋白( ALB)、前白蛋白( P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血液透析中心进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各30例。4组均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其中,高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40 mg口服,每天1次;中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mg口服,每天1次;低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mg口服,每天1次。对照组患者未给予任何他汀类药物服用。治疗观察时间为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LDL、TC、ALB、PA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4组LDL、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LDL和T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剂量越大,LDL、TC水平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LDL、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4组ALB、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ALB、P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剂量越大,ALB、PA水平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ALB、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够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脂蛋白水平,增加血清ALB水平的合成,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临床作用效果存在明显差别。
作者:李志超;汤传海;张立芳;赵敏;张玲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对比手术与非手术方法治疗高龄腰椎狭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200例腰椎狭窄患者分为A、B组,A组予以非手术治疗,B组予以手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并发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腰痛病情恢复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 P<0.05)。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前2组Fairbank J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airbank JC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 P<0.05)。结论对于老年腰椎狭窄,手术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Fairbank JC评分较高,但并发症较多。但是,对于那些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或无法接受手术的患者,非手术治疗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宋洁一;李永胜;张超;刘彩霞;王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硫普罗宁肠溶片是恢复肝脏功能、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药物,其不良反应中偶有瘙痒、皮疹、皮肤发红等,无严重过敏反应。笔者所报道的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但口服硫普罗宁肠溶片后曾出现严重过敏反应3次,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症状缓解,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杰;马俊英;康会霞;董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较长疗程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2例MP患儿进行较长疗程的阿奇霉素治疗,疗程为7d,检测并比较患儿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 CRP)和人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水平,并评价疗效。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阿奇霉素治疗,显效74例(72.55%),有效24例(23.53%),无效4例(3.92%),总有效率为96.08%。10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后CRP降低,免疫球蛋白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计出现不良反应11例(10.78%),其中胃肠道反应5例、局部疼痛感3例,皮疹3例,不良反应较为轻微,经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 CRP和人免疫球蛋白可作为肺炎支原体早期诊断和监测治疗的有效指标,阿奇霉素较长疗程治疗MP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郭军荣;王明方;高阁欣;张春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丁苯肽联合通心络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4月-2013年9月诊治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均应用抗血小板和改善脑血液循环药物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单纯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肽软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5.0%;治疗后2组患者的ESS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丁苯肽联合通心络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春丽;吴香梅;金怡;王楠;宋岳涵;宋闰宇;程鹏玲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2种方法治疗乳腺增生伴癌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200例乳腺增生伴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皮下乳腺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美容效果和随访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美容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后,观察组患者局部复发率、再住院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皮下乳腺切除术治疗乳腺增生伴癌症安全性较高、操作简单、预后较好,不但能够满足患者形体要求还能保留其乳腺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更午;段玉然;张世耀;邵慧平;陈桂霞;张建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高压氧辅助阿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膜炎对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sIL-6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288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均采用高压氧辅助阿昔洛韦进行治疗,根据患者治疗时机分为观察组(发病72h内进行高压氧治疗)96例和对照组(发病72h后进行高压氧治疗)192例。检测并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sIL-6R、TNF-α、VEGF水平。结果2组治疗前血清sIL-6R、TNF-α、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2组血清sIL-6R、TNF-α、VEGF水平均显著性的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发病72h内采取高压氧辅助阿昔洛韦治疗疗效优于发病72h后治疗。
作者:李健;张东玲;卢蕊;任江彬;王玉红 刊期: 2015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