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超;汤传海;张立芳;赵敏;张玲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较长疗程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2例MP患儿进行较长疗程的阿奇霉素治疗,疗程为7d,检测并比较患儿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 CRP)和人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水平,并评价疗效。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阿奇霉素治疗,显效74例(72.55%),有效24例(23.53%),无效4例(3.92%),总有效率为96.08%。10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后CRP降低,免疫球蛋白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计出现不良反应11例(10.78%),其中胃肠道反应5例、局部疼痛感3例,皮疹3例,不良反应较为轻微,经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 CRP和人免疫球蛋白可作为肺炎支原体早期诊断和监测治疗的有效指标,阿奇霉素较长疗程治疗MP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郭军荣;王明方;高阁欣;张春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自拟强心汤佐治陈旧性心肌梗死并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并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给予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强心汤治疗。治疗后对比2组6min步行距离、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经(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6min步行距离、LVEDd、LVESd和LVE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6min步行距离延长,LVEF升高,LVEDd和LVESd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强心汤佐治陈旧性心肌梗死并难治性心力衰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永红;唐丽敏;陶利勇;毕丽梅;吴爱萍;王子辉;李艳军 刊期: 2015年第28期
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到实验动物者,在描述中应符合以下要求:(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交待;(3)遗传背景;(4)微生物学质量;(5)明确体质量;(6)明确等级;(7)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8)明确性别;(9)有无质量合格证;(10)有对饲养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要求、湿度要求);(11)所有动物数量准确;(12)详细描述动物的健康状况;(13)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4)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8期
患者,男,56岁。主因发现表面抗原阳性4年,黑便1d,呕血(500ml)1h于2014年2月21日入院。于2010年体检发现表面抗原阳性,余检查结果不详,未正规诊治。近1个月余,口服治疗乙肝偏方,于入院前1d夜间出现黑便,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未诊治。2014年2月21日14∶00左右出现呕血,量约500ml,为进一步治疗,急诊以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收住我科。入院查体:体温35.6℃,脉搏7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2/68mm Hg。贫血面容,平车推入,神清语利,精神差,入院后呕血,3次共约1300ml,血压一度降至55/36mm Hg,全身汗出,查血红蛋白71g/L,白蛋白22.6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7.6U/L,钠141.6mmol/L,氯113.7mmol/L,血糖9.7 mmol/L,血氨60μmol/L。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大。给予禁食水、留置三腔两囊管并胃肠减压、以500g重物持续牵引;兰索拉唑、卡络磺钠、白眉蛇毒血凝酶、门冬氨酸鸟氨酸等药物输入;并给予血浆、去白悬浮红细胞,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持续泵入。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2d后患者意识模糊,难以唤醒,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急查血氨45μmol/L,血红蛋白71g/L。考虑肝性脑病,给予生理盐水+食醋保留灌肠;门冬氨酸鸟氨酸加量至10g,8小时每1次;2d后患者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急查血氨42μmol/L,血红蛋白98g/L,白蛋白38.5g/L,钠118mmol/L氯88.4mmol/L。血糖8.53mmol/L。患者近日尿量较多,与特利加压素促进排钠排水有关,考虑为低钠性昏迷,故将特利加压素减量,及时给予补钠。1d后患者意识清,能正确回答问题,复查电解质示:钠133.3mmol/L,氯98.3mmol/L。继续给予止血、保肝、支持、抗炎等治疗。病情稳定,请肝胆外科会诊,建议转科行脾脏切除手术治疗。患者于3月11日转肝胆外科继续治疗。
作者:孙涛涛;周俊卿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M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M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2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高于对照组的62.2%(P<0.05)。治疗前2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24h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浆白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且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三酰甘油降低,血浆白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MN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文岗;王映林;尹保奇;李庆华;包红梅;王兆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自抗菌药诞生至今,已经救治了无数的细菌感染患者,抗菌药的发明在人类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滥用抗菌药不仅能危害人体健康,还会对人体免疫应答产生不良影响,大的危害在于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加快,这将导致抗菌药作用减弱。笔者对中心内使用抗菌药的处方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抗菌药致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用药安全性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家驷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比较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重型颅脑创伤患者63例随机分为限制性输血组30例和开放性输血组33例。限制性输血组于血红蛋白<70g/L时开始输注去白红细胞悬液以维持血红蛋白浓度于相应的水平,一次输注2~4个单位;开放性输血组于血红蛋白<100g/L时开始输注去白红细胞悬液以维持血红蛋白浓度于相应的水平,输血剂量同限制性输血组。比较2组患者输血率、人均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及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结果限制性输血组输血率、人均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及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放性输血组(P<0.05)。结论限制性输血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输血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既有助于节约血资源,又减少了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且受到了患者、医护人员和血站工作人员的欢迎,获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巍;张巧敏;李秋平;崔艳玲;赵永红;王岩;齐敏 刊期: 2015年第28期
患者,女,64岁,以冠心病收入院,予前列地尔及丹参注射液已经静脉滴注7d,查体:血压110/60mm Hg,第8天上午,当静脉滴注前列地尔组液体时(已滴入约70~80ml)突然出现寒颤,周身发冷,测血压160/90mm Hg,神清,口唇发绀,心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心电图示:干扰大,HR 109次/min,立即停止静脉滴注,患者寒颤未见缓解,予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检测,急检血常规、心肌肌钙蛋白I( cTnI)、B型钠尿肽( BNP)等指标结果均正常无变化,遂嘱患者吸氧,保暖,25min后,患者寒颤加重,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予甲强龙静脉滴注抗敏,奥美拉唑静脉滴注保护胃黏膜,约30min后,患者寒颤缓解。近年来,临床发现前列地尔注射液与中药联合应用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1],本例为前列地尔注射液与注射用丹参(冻干)合并使用的情况,发生严重过敏样反应,滴注30min内,出现了全身性损害(寒颤、周身发冷)、胃肠系统损害(恶心、呕吐),2种药品皆为怀疑药品,中药注射剂引起过敏样反应机制已经很明确,现重点分析前列地尔注射液不良反应情况。
作者:班向东;徐克芬;韩峰超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比较重组血小板生成素与小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免疫学作用。方法将300例特发性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A、B、C组各100例。 A组给予重组血小板生成素治疗,B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C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观察3组患儿治疗前后白介素-10(IL-10)、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血清IL-10、CTLA-4和TGF-β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IL-10、CTLA-4和TGF-β1水平均有上升,且A、C组上升幅度均大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A组血清IL-10、CTLA-4和TGF-β1水平虽然均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组血小板生成素和小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均可改善特发性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免疫功能。
作者:杨建荣;王海玲;高秀丽;方平昌;卢丽燕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药学监护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200例N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药学监护。对比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NS患者时,药学监护应用可明显提高NS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润娥;郑立平;武超;李录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红细胞和蛋白质含量与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1月我院行颅脑损伤手术患者204例,其中104例患者术后并发脑积水为脑积水组,100例未并发脑积水为无脑积水组。对比观察2组患者术后第1、3、5、7、14、21、28天脑脊液中红细胞、蛋白质的含量。结果颅脑损伤术后第1~28天,脑积水组红细胞和蛋白质波动幅度大于无脑积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的患者脑脊液中红细胞和蛋白质的变化较无脑积水患者大,临床上可监测2者含量辅助判断是否伴有脑积水。
作者:李嘉;赵东海;李皎尧;吴宪泽;孙广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不同给药方法实施麻醉在神经外科躁动患者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神经外科急重症躁动需要行磁共振检查患者随机分为续断滴定组和MRI兼容输液泵持续给药组各90例。对比2组复苏时间、重复扫描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复苏时间和重复扫描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发生呼吸抑制2例(2.2%),经举颌仰头处理后,恢复自由呼吸,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不同给药方法实施丙泊酚麻醉对神经外科躁动患者磁共振检查的影响无差异,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相同,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实用。
作者:刘忠虎;齐淑玲;张福军;吴洁;李振刚;田云;刘福尧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方联合介入手术用于肝癌肝移植复发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4例肝癌肝移植后复发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2组均行介入治疗,试验组另辅以健脾化瘀方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存活率及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12.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瘀方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肝癌肝移植后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可靠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涛;陈超;张红玉;王艳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预防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2例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6例。对照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睡前服用。治疗后随访2组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外周血管病变等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的应用可明显预防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艳敏;李喜涛;刘新宝;何娜;牛亚敏;杨娅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辅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对患者血清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蛋白)、人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脂联素( AP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2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2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瑞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HMGB-1蛋白、SAA、APN水平。结果2组治疗前血清HMGB-1蛋白、SAA、AP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血清HMGB-1蛋白、SAA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清APN水平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波动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辅治STEMI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MGB-1蛋白、SAA水平和提高APN水平。
作者:于丽;王景志;李俊岭;姬国敏;苑志刚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对比曲安奈德与透明质酸下颌关节上下腔联合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效果。方法将21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曲安奈德和透明质酸进行上下腔联合注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8周疼痛直观模拟标尺( 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0%高于对照组的8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第1、4、8周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曲安奈德与透明质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均具有很好的止痛作用,但在早期止痛效果方面,曲安奈德比透明质酸表现更为优异,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陈萌;刘佩萱;陈敏霞;张永刚;朱艳霞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对比不同方法在不全中隔子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医院收治的不孕患者120例。分别采用二维阴道超声(2D-TVS)、三维阴道超声(3D-TVS)、输卵管造影术(HSG)检查诊断不全中隔子宫。对比3种检查方法诊断不全中隔子宫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宫腔镜检查结果显示120例患者中有不全中隔子宫42例。2D-TVS检查出39例,3D-TVS检查出不全中隔子宫45例,HSG检查出不全中隔子宫33例。诊断价值比较:3D-TVS、2D-TVS及HSG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TVS诊断不全中隔子宫的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师朝岭;张冉;郭卫东;刘超;曹亚坤;张丽华 刊期: 2015年第28期
英文缩略语有3种情况:(1)公知公用的英文缩略语可以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等。(2)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用的缩略语。此类缩略语在摘要和正文中首次出现时均应注明其中文全称,然后圆形括号内注出英文全称及缩写,如双相气道正压(bilevel possitive airway pressure ,BiPAP)。(3)中文病名过长并在文中多次出现者,为方便书写及增加文章的可读性而采取缩略语形式,处理方法同第二种情况。如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hist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 ,HNL)。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膀胱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40例行TURP治疗后膀胱痉挛的患者中,存在术前不稳定性膀胱20例(50.0%),存在术前低顺应性膀胱11例(27.5%),在术前尿流动力学检查中未发现膀胱功能异常9例(22.5%)。术后24h内出现首次膀胱痉挛21例(52.5%),术后48h内出现首次膀胱痉挛11例(27.5%),术后72h内出现首次膀胱痉挛8例(20.0%)。患者膀胱痉挛发作时予强痛定100mg肌内注射和654-210mg肌内注射,膀胱痉挛疼痛缓解后予消炎痛栓100 mg直肠给药,每天2次,预防膀胱痉挛发作,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术前膀胱功能异常、术中对膀胱的损伤及止血不彻底、术后导尿管水囊对膀胱颈的牵拉刺激及导尿管堵塞等均是膀胱痉挛的危险因素,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膀胱痉挛的发生。
作者:林英立;李艳丽;戚景光;梁杰;杨宁;吴刚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比较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与射频消融术(RFA)治疗持续性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经阴道镜及活检病理证实为CINⅠ患者137例随机分为LEEP治疗组69例和RFA治疗组68例,对高危型HPV阳性患者术后均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治愈率、病变持续率及手术残留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P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RFA治疗组(P<0.05),复发率低于RFA治疗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手术简便、廉价,患者无痛苦,术后恢复快,是目前治疗持续性CINⅠ安全有效的方法,只要掌握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步骤,可获得满意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林丽;宋洁;张飒爽;魏杏茹;李润红;刘维杰 刊期: 2015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