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清肠消痈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

秦乃宏

关键词:阑尾炎, 抗菌药, 中西医结合
摘要:目的:探讨自拟清肠消痈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壶关县中医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自拟清肠消痈汤联合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自拟清肠消痈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肌疲劳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肌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肌疲劳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有创组与无创组,各43例。有创组患者予以有创正压通气治疗,无创组患者予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72h 实验室指标〔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呼吸困难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 FVC)〕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无创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有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有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PaO2、PaCO2、呼吸频率、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呼吸困难评分、FEV1%、FEV1/ FV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72h 无创组患者 PaO2、FEV1%、FEV1/ FVC 高于有创组,PaCO2、呼吸频率、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呼吸困难评分低于有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肌疲劳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气分析指标,且并发症少。

    作者:严琼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59例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进贤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患者5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例患者中21~60岁者50例(84.7%);给药剂量200~400mg 有30例(50.8%);静脉滴注51例(86.4%),口服7例(11.9%),滴眼1例(1.7%);累及皮肤及其附件19例(32.2%),过敏性休克11例(18.6%),累及神经系统10例(16.9%);停药后症状消失40例(67.8%),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康复10例(16.9%),对症治疗后康复9例(15.3%)。结论使用左氧氟沙星时必须严格掌握药物适应证,结合患者性别、年龄、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等合理使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玮玲;沈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1月于永修县三溪桥镇卫生院行剖宫产的产妇21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产妇予以缩宫素治疗,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母草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4、24h 出血量、产前及产后24h 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4、24h 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产前两组产妇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产后24h 研究组产妇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对产妇血红蛋白水平及红细胞计数影响小,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徐莉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护理干预在促进剖宫产产妇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促进剖宫产产妇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2年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尿道护理及母乳喂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排尿时间、自然排尿成功率、并发症(压疮、血尿、头痛、呕吐、乳房肿胀、乳汁不足)发生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排尿时间优于对照组,自然排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血尿、头痛、呕吐、乳房肿胀、乳汁不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VAS、SDS、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在促进剖宫产产妇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产妇排气、排尿时间,提高自然排尿成功率,减轻产妇疼痛,缓解产妇抑郁、焦虑情绪,且并发症少。

    作者:徐灵英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新沂市中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及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与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心电图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周及3个月观察组 SBP、DBP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够更好地控制血压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陆林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高尿酸血症合并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一例分析

    高尿酸血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对心脑血管的负面影响逐渐受到重视,长期高尿酸血症可导致外周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甚至导致严重的病变。目前,高尿酸血症对血管损害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但控制尿酸水平能减轻高尿酸血症对血管的损害。现对1例高尿酸血症合并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的病历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作者:王茂竹;李法琦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切口妊娠患者6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观察其声像图表现。结果单纯孕囊型46例(有2例漏诊),混合性包块型16例,蜂窝型4例,诊断准确率为97.1%,漏诊率为2.9%。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可靠、简便、准确的检查方法,可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作者:陈晓华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北京市仁和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段振平;尚敏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熟三七治疗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失血性贫血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目的:探讨熟三七治疗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失血性贫血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遂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依据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于术前3d ~术后15d 予以琥珀酸亚铁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熟三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第3天、7天以及第15天的血常规,包括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同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统计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术前1d 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7、15d 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15d 观察组患者血细胞比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8%,低于对照组的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熟三七可有效改善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患者发生的失血性贫血状况,提高患者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水平,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肖根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甲强龙与氢化可的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甲强龙与氢化可的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6月入住湖北省新华医院的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62例,随机分为甲强龙组30例和氢化可的松组32例。甲强龙组给予甲强龙治疗,氢化可的松组给予氢化可的松治疗,比较两组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肺活量(FVC)〕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后第3天两组 FEV1、FVC、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第10天两组 FEV1、FVC、PaO2、Pa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强龙与氢化可的松治疗 COPD 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显著,甲强龙改善肺功能的效果优于氢化可的松。

    作者:尹琴;张继先;伏振;梅丽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输液泵在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输液泵在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于南京市江宁医院接受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的产妇119例,随机分为人工调节组(58例)与输液泵调节组(61例)。人工调节组患者采用人工调节催产素,输液泵调节组患者采用输液泵调节催产素。观察两组引产成功率、剖宫产率及产妇分娩期并发症(强直性宫缩、产后出血、急产、宫颈裂伤)发生情况。结果输液泵调节组引产成功率高于人工调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剖宫产率,强直性宫缩、产后出血、急产、宫颈裂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输液泵在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且并发症少。

    作者:潘形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医生小词典--盲法

    盲法(blinding/ masking)是指在药品临床试验中为避免研究者和/或受试者因已知道不同试验分组所用药物类型而对有关评价产生影响(偏倚)的一种方法。盲法主要分为单盲试验(Single BlindTrial)、双盲试验(Double Blind Trial)及双盲、双模拟试验(Double Blind,Double Dummy Trial)。单盲研究中研究者知道不同试验组所用药物而受试者不了解该情况;双盲研究中研究者和受试者双方都不知道研究的具体情况,需要第三者负责安排、控制整个试验,主要用于药物临床研究;双盲、双模拟试验是在双盲研究中为试验药与对照药各准备一种安慰剂,且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用药外观与给药方法上一致。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非离子型碘造影剂致过敏性休克74例文献分析

    本研究分析非离子型碘造影剂致过敏性休克74例文献,对其一般资料、药物分布情况、非离子型碘造影剂造成过敏性休克的前驱症状、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时间及因果关系、转归进行总结。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临床应用存在一定风险,有必要加强其安全性监测。同时在药品生产企业应积极开展系统、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探索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在临床使用中的风险因素及保护性因素,进一步完善药品说明书,为控制临床使用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林利芬;徐利君;陈赛贞;徐珊珊;徐红燕;田自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不同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在腹部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在腹部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于贺州市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0.4μg/ kg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复合麻醉,观察组患者予以0.8μg/ kg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0.8μg/ kg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在腹部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苏醒及拔管时间,且不良反应少,降低了腹部手术的麻醉风险。

    作者:陈再兴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罗哌卡因局麻与自控镇痛泵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局麻与自控镇痛泵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内蒙古阿拉善盟中心医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髋部骨折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自控镇痛泵镇痛,观察组患者手术缝皮前予以罗哌卡因局麻。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镇痛效果、术后镇静效果满意率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胃疼、头晕、嗜睡、眩晕、尿潴留、皮肤瘙痒)发生情况。结果时间与方法无交互作用(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2、4、8、12、24h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2、24h 术后镇静效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局麻与自控镇痛泵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相当,但罗哌卡因的镇静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周瑾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多西他赛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5氟尿嘧啶(5- Fu)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5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5- Fu 化疗,化疗有效者至少治疗4~6个化疗周期或一直治疗至病情进展(PD)为止。结果50例患者中46例(92.0%)可以评价客观疗效,总缓解率为48.0%。白细胞计数下降发生率为20.0%;血小板计数降低发生率为10.0%,无需血小板输注。此外,有20.0%患者出现轻度静脉炎。50例患者经积极处理好转,未见严重的全身感染和治疗相关死亡。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和5- Fu 治疗进展期胃癌有效,毒副作用可耐受,临床使用安全。

    作者:王卉卉;张炜宇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南昌市第二医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护理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改善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1个月和2个月的血压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和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血压达标率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佳的降压效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心健康。

    作者:张艳慧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莫西沙星联合萘普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萘普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莫西沙星联合萘普生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痰菌转阴情况、X 线表现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6、9个月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X 线表现改善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萘普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痰菌转阴率和 X 线表现改善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简于群;单志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探讨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溧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 I 类切口手术患者11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查阅患者的出院病历,分析其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112例患者在围术期二联用药占33.53%,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频率高,用药时间在术前2~24h 的比例高,用药疗程≤3d 的比例高。结论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抗菌药物的用药时机不当、品种高选等问题,有待于加强管理。

    作者:倪雪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我院2014年第二季度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2014年第二季度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情况,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西药房2014年第二季度的处方48560张,根据国家“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及医院相关规定进行不合理处方分析。结果48560张处方中合理处方有48098张(99.05%),不合理处方有462张(0.95%),其中,不合理处方类型主要包括总量超量(46.10%)、无适应证用药(22.29%)、无医师签章(21.65%)、用法用量错误(6.93%)、书写不规范(5.84%);主要涉及妇科(13.64%)、心内科(12.99%)、神经内科(8.87%)、儿科(8.01%)、门诊干部保健科(8.01%)、呼吸内科(5.63%)、泌尿科(5.19%)、内分泌科(4.98%)、骨科(4.76%)、消化内科(3.90%);科室正/副主任签章占43.00%,主治医师签章占28.00%,住院医师签章占29.00%。结论我院门诊西药房处方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及时、合理地进行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郑晓莹;宋静 刊期: 2015年第3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