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医院药剂科参与促进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0月于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医院药剂科干预下予以抗菌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住院时间、药物费用、给药时间、药物品种)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更换药品、联合用药)。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给药时间短于对照组,药物费用、药物品种少于对照组,更换药品率、联合用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院药剂科参与促进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给药时间,减少药物品种及药物费用,降低更换药品率及联合用药率。
作者:张洪琼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1月于永修县三溪桥镇卫生院行剖宫产的产妇21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产妇予以缩宫素治疗,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母草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4、24h 出血量、产前及产后24h 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4、24h 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产前两组产妇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产后24h 研究组产妇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对产妇血红蛋白水平及红细胞计数影响小,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徐莉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麻疹治疗中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治疗的麻疹患儿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4.62%),并发症发生率(5.12%)低于对照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麻疹治疗中,有助于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儿病痛,可行性高。
作者:盛自勉;张丽娜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研究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月收治的被诊断为胆囊癌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0例。联合组给予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术后心率、中心静脉压、苏醒时间、苏醒评分、药物使用剂量、麻醉评分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血压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麻醉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姜龙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比较甲强龙与氢化可的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6月入住湖北省新华医院的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62例,随机分为甲强龙组30例和氢化可的松组32例。甲强龙组给予甲强龙治疗,氢化可的松组给予氢化可的松治疗,比较两组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肺活量(FVC)〕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后第3天两组 FEV1、FVC、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第10天两组 FEV1、FVC、PaO2、Pa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强龙与氢化可的松治疗 COPD 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显著,甲强龙改善肺功能的效果优于氢化可的松。
作者:尹琴;张继先;伏振;梅丽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进贤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患者5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例患者中21~60岁者50例(84.7%);给药剂量200~400mg 有30例(50.8%);静脉滴注51例(86.4%),口服7例(11.9%),滴眼1例(1.7%);累及皮肤及其附件19例(32.2%),过敏性休克11例(18.6%),累及神经系统10例(16.9%);停药后症状消失40例(67.8%),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康复10例(16.9%),对症治疗后康复9例(15.3%)。结论使用左氧氟沙星时必须严格掌握药物适应证,结合患者性别、年龄、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等合理使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玮玲;沈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诱发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简阳市人民医院2011年8月—2015年2月确诊并收治的62例先天性心脏病诱发心律失常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儿应用普罗帕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4h 发作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4h 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4h 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普罗帕酮联合美托洛尔可显著改善患儿心律失常症状,降低心律失常的发作频率,且安全性好。
作者:李立学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肌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肌疲劳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有创组与无创组,各43例。有创组患者予以有创正压通气治疗,无创组患者予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72h 实验室指标〔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呼吸困难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 FVC)〕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无创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有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有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PaO2、PaCO2、呼吸频率、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呼吸困难评分、FEV1%、FEV1/ FV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72h 无创组患者 PaO2、FEV1%、FEV1/ FVC 高于有创组,PaCO2、呼吸频率、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呼吸困难评分低于有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肌疲劳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气分析指标,且并发症少。
作者:严琼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对比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在妇产科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4年于东台市中医院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522例,按麻醉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261例)与对照组(261例)。观察组给予左旋布比卡因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感觉减退时间(T0)、无痛时间(T1)、术前末次给药至感觉恢复时间(T2)、手术结束前末次给药至双下肢麻木感完全消失时间(T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改良的运动阻滞量表(Brom age)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妇产科手术硬膜外麻醉中左旋布比卡因麻醉效果优于罗哌卡因,且药物起效时间短、作用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可有效缓解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
作者:王小军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熟三七治疗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失血性贫血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遂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依据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于术前3d ~术后15d 予以琥珀酸亚铁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熟三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第3天、7天以及第15天的血常规,包括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同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统计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术前1d 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7、15d 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15d 观察组患者血细胞比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8%,低于对照组的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熟三七可有效改善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患者发生的失血性贫血状况,提高患者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水平,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肖根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自拟清肠消痈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壶关县中医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自拟清肠消痈汤联合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自拟清肠消痈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秦乃宏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比较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全麻对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5月于泸州市中医医院进行全麻开腹手术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各90例。芬太尼组给予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维库溴铵及丙泊酚诱导麻醉,并以芬太尼维持麻醉;舒芬太尼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维库溴铵及丙泊酚诱导麻醉,并以舒芬太尼维持麻醉。比较两组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以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舒芬太尼组呼吸功能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吞咽反射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芬太尼组,躁动发生率低于芬太尼组,躁动程度轻于芬太尼组(P <0.05)。结论相比于芬太尼,采用舒芬太尼全麻,苏醒期恢复迅速,拔管时间缩短,且躁动情况也能明显改善。
作者:李婧;唐韬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盲法(blinding/ masking)是指在药品临床试验中为避免研究者和/或受试者因已知道不同试验分组所用药物类型而对有关评价产生影响(偏倚)的一种方法。盲法主要分为单盲试验(Single BlindTrial)、双盲试验(Double Blind Trial)及双盲、双模拟试验(Double Blind,Double Dummy Trial)。单盲研究中研究者知道不同试验组所用药物而受试者不了解该情况;双盲研究中研究者和受试者双方都不知道研究的具体情况,需要第三者负责安排、控制整个试验,主要用于药物临床研究;双盲、双模拟试验是在双盲研究中为试验药与对照药各准备一种安慰剂,且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用药外观与给药方法上一致。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凤翔县医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优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作者:刘向红;王转利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2014年吉安县中医院收治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加巴喷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瘙痒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瘙痒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瘙痒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巴喷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朱绍军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比较不同首剂量依托咪酯在无痛胃镜镇静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武警四川总队医院2015年1—4月预约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依托咪酯首剂0.1mg/ kg(A 组),0.2mg/ kg(B 组),0.3mg/ kg(C 组),0.4mg/ kg(D 组),每组40例,复合使用咪达唑仑1mg 及舒芬太尼5μg。观察比较4组患者不良反应和苏醒时间。结果 C、D 组患者肌颤发生率高于 A、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与 B、C、D 组追加依托咪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4组患者呼吸抑制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组患者在胃镜检查中均未出现血压(BP)下降>30%情况。C、D 组患者苏醒时间长于 A、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首剂量0.2mg/ kg 依托咪酯脂肪乳剂复合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良好。
作者:曾义;郑膨 刊期: 2015年第30期
本研究分析非离子型碘造影剂致过敏性休克74例文献,对其一般资料、药物分布情况、非离子型碘造影剂造成过敏性休克的前驱症状、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时间及因果关系、转归进行总结。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临床应用存在一定风险,有必要加强其安全性监测。同时在药品生产企业应积极开展系统、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探索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在临床使用中的风险因素及保护性因素,进一步完善药品说明书,为控制临床使用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林利芬;徐利君;陈赛贞;徐珊珊;徐红燕;田自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促进剖宫产产妇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2年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尿道护理及母乳喂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排尿时间、自然排尿成功率、并发症(压疮、血尿、头痛、呕吐、乳房肿胀、乳汁不足)发生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排尿时间优于对照组,自然排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血尿、头痛、呕吐、乳房肿胀、乳汁不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VAS、SDS、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在促进剖宫产产妇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产妇排气、排尿时间,提高自然排尿成功率,减轻产妇疼痛,缓解产妇抑郁、焦虑情绪,且并发症少。
作者:徐灵英 刊期: 2015年第30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内科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导致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因素包括免疫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感染因素、精神因素。目前临床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细胞治疗、介入治疗以及外科治疗。
作者:杨泽云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萘普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莫西沙星联合萘普生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痰菌转阴情况、X 线表现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6、9个月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X 线表现改善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萘普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痰菌转阴率和 X 线表现改善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简于群;单志红 刊期: 2015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