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建;王青山;袁琛;谢东方
目的 探讨低频和高频有氧运动对老年大鼠骨骼肌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的Wistar大鼠20只,其中青年大鼠(A组)5只,老年大鼠15只,随机将15只老年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B组)5只、低频有氧运动组(C组)5只、高频有氧运动组(D组)5只.A组和B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C组和D组大鼠分别行低频、高频有氧运动,共8周.第8周运动结束后立刻测量各组大鼠腓肠肌处皮温,并处死大鼠测定腓肠肌质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表达,同时观察大鼠腓肠肌形态变化情况.结果 C组和D组大鼠腓肠肌肌纤维明显增粗,间隙变小,形态较A、B组规则;4组VEGF表达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8.37,P<0.05),各组两两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腓肠肌内GDNF表达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5.03,P<0.05),除C、D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外(P>0.05),其余各组两两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腓肠肌质量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33.46,P<0.05),除C、D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外(P>0.05),其余各组两两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腓肠肌/大鼠体质量比值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28.34,P<0.05),除C、D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外(P>0.05),其余各组两两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和高频有氧运动可显著提高老年大鼠的腓肠肌质量,并提高大鼠腓肠肌组织内VEGF和GDNF的表达,延缓老年大鼠腓肠肌的衰老性改变.
作者:张文玉;曹艳;屠其雷;邹文开;杨静;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病人,女,50岁.因“自觉腹部包块3月余”入院.病人1年前曾于当地医院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切片经我院病理科会诊为神经纤维瘤.病人既往子宫肌瘤病史5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18年,无其他基础疾病史.查体:腹部平坦,上腹部正中见长约15 cm纵形手术瘢痕;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右腹部可触及直径约10 cm质韧包块,边界欠清,活动度差.行上腹部增强CT:右侧腹膜后区域可见巨大占位性病变,病变大小约67.8 mm×100.0 mm×122.2 mm,病变边缘较光整,病变将胰腺压向后方(图1).积极术前准备,取上腹部旁正中切口,长约25 cm,术中见:腹腔轻度粘连,十二指肠前方及升结肠和横结肠系膜后方可扪及直径约10 cm质硬肿瘤,结肠及十二指肠与肿瘤粘连不能分离,遂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术+回肠部分切除术.
作者:王志强;何向阳;查立超;曲腾飞;吕彦朋;邱法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二维超声测量胎儿肺及胸腔的相关参数评价胎儿肺部发育的价值.方法 选择行产前超声检查、孕20~40周孕妇356例,在四腔心切面上测量左右肺的横径及前后径并描记左右肺面积、心脏面积、胸廓面积及胸围,计算心脏面积/总肺面积;在左右肺大矢状面测量左右肺纵径,计算左、右肺体积及总肺体积.应用Bivariate相关分析法分析左右肺纵径、总肺面积、总肺体积、心脏面积、胸廓面积、胸围及心脏面积/总肺面积与孕周的相关性;绘制孕20~40周胎儿左右肺纵径、总肺面积、总肺体积、心脏面积、胸廓面积及胸围的生长曲线图.结果 获得孕20~40周胎儿左右肺纵径、总肺面积、总肺体积、心脏面积、胸廓面积及胸围的参考值范围.左右肺纵径、总肺面积、总肺体积、心脏面积、胸廓面积、胸围与孕周存在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左肺纵径Y=0.120 5X+0.188 1,r=0.829;右肺纵径Y=0.193 9X-0.278 2,r=0.893;总肺面积Y=0.814 9X-10.021 0,r=0.824;总肺体积Y=4.068 2X-72.848 0,r=0.910;心脏面积Y=0.713 2X-11.229 0,r=0.915;胸廓面积Y=1.563 9X-21.852 0,r=0.916;胸围Y=0.728 6X-0.652 0,r=0.905.不同孕周胎儿心脏面积/总肺面积在稳定范围内(0.56~0.77).各参数值随孕周增加而增长;肺面积及心脏面积在20~29周增长速度较快,胸廓面积在29周后增长速度较快,左右肺纵径及总肺体积在整个孕周基本呈匀速增长.结论 应用二维超声可精确测量胎儿肺及胸腔的相关参数,对评估胎儿肺部发育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连芝;杨宗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多原发恶性肿瘤指同一宿主的单个或多个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发恶性肿瘤.本文报道多原发恶性肿瘤病人1例,自2010年始先后发生胆囊癌、结肠癌、食管癌、胃癌,于我院行积极手术治疗.随访至今,病人一般状况良好,无肿瘤转移、复发.本文通过对该病例的分析,进一步明确多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作者:杨景;杨振杰;贾广香;于耀;胡骁;孙传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FOXA2基因过表达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根据人叉头蛋白A2(FOXA2)mRNA的序列,设计合成FOXA2基因的引物,扩增获得全长FOXA2,构建腺病毒表达载体,进一步获得腺病毒Ad5.FOXA2.应用腺病毒Ad5.FOXA2感染胃癌细胞系,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FOXA2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应用Western blot、甲基噻唑基四唑(MTT)、细胞划痕实验等方法,检测FOXA2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结果 成功构建了携带FOXA2的腺病毒Ad5.FOXA2.Ad5.FOXA2感染胃癌细胞系研究显示,Ad5.FOXA2组FOXA2蛋白表达是对照组和Ad5.GFP组的3.85倍;各组FOXA2 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96,P<0.05).MTT检测显示,Ad5.FOXA2抑制了胃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Western blot检测显示,Ad5.FOXA2抑制了c-Myc、β-catenin、Cyclin D1以及PCNA蛋白的表达.结论 腺病毒Ad5.FOXA2抑制胃癌细胞生长,其作用是通过抑制c-Myc、β-catenin、Cyclin D1和PCNA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李佳璇;于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小儿毛细支管炎的病原体感染情况及构成特点.方法 应用9项呼吸道病原联合试剂,对424例确诊为毛细支管炎的病儿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 424例病儿中共检出病原体阳性病儿263例,男女病儿的病原体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毛细支气管炎以冬春季高发,主要感染病原体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夏秋季主要感染病原体为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9种联合检测病原体中,单一检出第一位的病原体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其次分别为肺炎支原体和副流感病毒;混合感染以两重病原混合感染多见.结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体,支原体感染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混合感染的增多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杨丽;陶玲;田圆圆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腰腿痛的发生率也逐年升高.引起腰腿痛的原因很多,其中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是其发生的主要病因.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其发病机制,有望为延缓、修复、甚至扭转椎间盘退行性变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本文对椎间盘退行性变与相关生物分子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据此展望其发展趋势.
作者:蔡挪亚;陈伯华;董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双硫仑样反应发生的特点、分布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双硫仑样反应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双硫仑样反应病人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生原因、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及急救措施.结果 双硫仑样反应主要发生于31~50岁中青年人,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x 2=31.270,P<0.05);其发生原因与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硝基咪唑类药物及饮酒或服用含乙醇制品等有关;其不良反应涉及皮肤、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等,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头痛头晕等,严重者表现为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神志不清、昏迷等.58例病人经积极抢救治疗,30~180 min症状缓解,无死亡病例.结论 应用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药物病人用药过程中及停药后1周内禁止服用含乙醇制品.
作者:韩建建;王青山;袁琛;谢东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子宫肉瘤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裸鼠40只,建立子宫肉瘤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As2O3低、中、高剂量组及生理盐水(NS)组、异环磷酰胺(IFO)组5组,每天将相应剂量(1.0、2.5、5.0 mg/kg) As2O3、NS及IFO腹腔注射入裸鼠体内,连用10d.停药后处死裸鼠,取肿瘤组织称瘤质量,比较各组抑瘤率;同时检测各组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 pase-3)与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基因的表达.结果 As2O3各剂量组裸鼠一般情况可,与NS组裸鼠差别不大,IFO组裸鼠一般状态不佳.As2O3各剂量组及IFO组瘤质量均小于NS组,As2O3高剂量组及IFO组瘤质量小于As2O3中、低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F=108.368,P<0.05).As2O3各剂量组及IFO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NS组,As2O3各剂量组细胞凋亡率高于IFO组,As2O3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高于中、低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F=778.240,P<0.05).As2O3各剂量组细胞caspase-3基因表达高于NS组及IFO组,差异有显著性(F=30.670,P<0.05).As2O3高剂量组细胞p-ERK基因的表达阳性率低于NS组,差异有显著性(Z=-2.063,P<0.05).结论 As2O3对人子宫肉瘤裸鼠皮下移植瘤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可能通过上调细胞中caspase-3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凋亡,而通过下调p-ERK基因表达影响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生长.
作者:王淑霞;于丽;何信佳;王海冀;张业玲;赵园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仪联合冲击波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肩痛病人9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中药熏蒸组、冲击波组以及中药熏蒸与冲击波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病人.3组病人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与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中药熏蒸组以自拟组方并运用国产智能熏蒸仪进行中药熏蒸治疗,冲击波组运用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治疗,联合治疗组采取中药熏蒸与冲击波联合治疗.3组均以2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3组病人的疼痛治疗有效率、肩关节活动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 疗程结束时,联合治疗组的肩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中药熏蒸组的73.3%与冲击波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28、2.967,P<0.05);疗程结束时3组病人的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前屈、后伸、外展、外旋、内旋)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62~3.819,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后肩痛病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采取中药熏蒸与冲击波联合治疗方案能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谈雪梅;何俊;焦素芹;马静;彭冬祥;吴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周围神经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周围神经损伤后,不仅会在其直接损伤部位产生炎症反应、神经纤维脱髓鞘变性等病理过程,也会对受累脊髓节段造成不同程度影响.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受损程度与感觉运动功能损害关系密切.本文就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内部神经元死亡、神经营养因子变化、胶质反应以及康复训练的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崔晓娟;朱文文;李脉超;安普天;李俊;金利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青岛市孕产妇梅毒感染情况,为切断母婴间梅毒的传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月 2015年12月青岛市各区市妇幼保健机构及各医疗机构孕产妇291 195例,均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检测,阳性者再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检测.结果 孕产妇梅毒感染率为1.80‰,3年间感染率无明显变化(P>0.05).感染梅毒孕产妇年龄多在20~34岁,流动户籍者居多,文化程度普遍较低(x 2=29.08~110.12,P<0.01).结论 青岛市孕产妇梅毒感染处于较低水平,应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多元化健康教育,以大限度减少梅毒母婴传播的发生.
作者:尹亚童;葛翠翠;袁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单侧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MPTC)的临床病理特点,并了解单侧MPTC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 比较单侧MPTC(127例)和双侧MPTC(80例)病人的临床特点;将单侧MPTC病人分为全甲状腺切除术组(70例)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组(57例),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分析术后复发或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侧MPTC的临床病理因素与双侧MPT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MPTC不同方式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有显著性(t =9.063,P<0.05).多因素分析示,甲状腺包膜侵犯(OR =26.392,95%CI=2.373~344.254,P<0.05)和手术方式(OR =0.041,95%CI=0.003~0.436,P<0.05)是单侧MPTC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单侧MPTC的临床病理因素与双侧MPTC相比无差异;甲状腺全切除术可以有效降低单侧MPTC术后复发或转移率,尤其对癌灶侵出包膜病人.
作者:迟曰梅;罗丹;李彩霞;王新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青岛市医养结合实施的现状,分析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访谈法,对青岛市医养结合实施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青岛市医养结合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护理保险费用的结算管理办法不完善、养老机构现有床位入住率不高、养老服务队伍总量不足及结构不合理、养老机构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运作程度低等.结论 青岛市需要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作者:杨文杰;曹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应用多途径超声动态监测能有效减少肌瘤残留,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利于术后病人恢复,减少肌瘤的复发,指导病人术后再次妊娠时间,减少子宫破裂等不良产科事件的发生.本文对多途径超声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曹佃霞;姚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PTEN基因表达对大细胞肺癌H66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合成PTEN基因的siRNA,构建PTEN基因过表达质粒.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H661细胞,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PTEN蛋白在肺大细胞癌H661细胞中的表达;采用划痕实验检测PTEN基因对肺大细胞癌H66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PTEN基因对肺大细胞癌H66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PTEN基因对H661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转染pPTEN(过表达PTEN基因)质粒组中PTEN表达增加,PTEN RNAi组PTEN表达降低.划痕实验结果显示,PTEN RNAi组H661细胞迁移能力增强,细胞计数较阴性对照组增多(t=2.05,P<0.05);pPTEN质粒组细胞迁移能力较对照组和PTEN RNAi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3.30,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PTEN RNAi组细胞侵袭能力较对照组增强(t=2.03,P<0.05);pPTEN质粒组较对照组侵袭能力降低(t=2.95,P<0.05).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PTEN RNAi组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增强(t=3.15,P<0.05);PTEN质粒组较对照组增殖能力降低(t=2.07,P<0.05).结论 PTEN基因表达与肺癌的侵袭迁移能力密切相关,PTEN基因有望成为治疗肺癌侵袭迁移的潜在靶点.
作者:林高阳;高大登;袁方;刘振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对宫内窘迫胎鼠心肌组织自由基和病理组织学的影响,探讨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对宫内窘迫胎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孕鼠15只,随机分为缺血低氧再灌注组(I/R组)、假手术组(Sham组)、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治疗组(T/M组),每组5只.于妊娠第19天以35 g/L水合氯醛(10 mL/kg)腹腔注射麻醉,应用无损伤动脉钳钳夹双侧子宫、卵巢血管20 min建立缺血低氧宫内窘迫模型.拆除动脉夹恢复血供,并逐层关腹.缺血前30 min,T/M组以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45 mg/kg腹腔注射,Sham组和I/R组均给予9 g/L氯化钠注射液(45 mg/kg).Sham组只进行开关腹手术,不钳夹子宫卵巢动脉.各组均于手术后24 h计算胎鼠死亡率;每组随机取10只胎鼠心肌组织制备标本,检测心肌组织的丙二醛水平;行苏木精-伊红染色,高倍镜下观察胎鼠心肌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I/R组胎鼠死亡率明显高于Sham组,T/M组胎鼠死亡率较I/R组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x 2=12.938,P<0.05).与Sham组比较,I/R组胎鼠心肌组织丙二醛含量显著增高,T/M组胎鼠心肌组织丙二醛活性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F=174.9,P<0.05).T/M组胎鼠心肌组织病理改变较I/R组轻.结论 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能够减轻宫内窘迫胎鼠心肌损伤,对缺血低氧心肌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陈彦;都治香;祁美玉;张铭娜;赵敏英;张立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HA)与CD44对卵巢癌细胞Nanog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RT-PCR、序列测定等方法检测SKOV-3细胞Nanog基因的表达.在SKOV-3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HA、抗CD44抗体和HA,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及细胞核内Nanog蛋白的表达.结果 SKOV-3细胞中存在Nanog基因.SKOV-3细胞培养液中加入HA后Nanog蛋白表达增加,加入抗CD44抗体和HA后Nanog蛋白表达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意义(F=1 419.356、1 181.229,P<0.05).结论 HA、CD44可促进卵巢癌细胞Nanog基因表达,可能在卵巢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褚杰;纪新强;朱迎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年龄增长,认知功能衰退是老年人生活的常见现象.运动给老年人带来许多认知行为方面的好处,包括记忆力、注意力、处理速度和执行功能的提高.中老年人定期运动,有利于降低痴呆风险,且运动对年龄相关的认知衰退具有预防作用.运动可以改善大脑功能,防止整个生命周期的认知衰退.本文综述不同运动方式对老年人的脑功能和结构以及认知功能表现的影响.
作者:程海昉;张丽;胡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我国癌症病人弓形虫感染情况及感染风险.方法 检索2017年3月以前公开发表的关于我国癌症病人弓形虫感染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相关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文献23篇,纳入癌症病人6 196例,对照人群7 85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癌症病人弓形虫血清学阳性率为18.1%(95 %/oCI=14.2~22.1),远高于对照人群的5.8%(95%CI=4.3~7.2);癌症组弓形虫感染风险是对照组的3.19倍(OR =3.19,95%CI=2.63~3.87).结论 癌症病人弓形虫血清学阳性率远高于正常人群,临床上治疗癌症病人时,应留意弓形虫继发感染,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殷晴;李群;秦晓红;张晓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