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晶晶;杨观涛;黄宇玲
目的:通过疏血通注射液应用于 PCI 术后,观察 ISR 相关因子变化,探讨疏血通注射对冠脉造影介入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医院2010-2013年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后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疏血通缓慢静点,连续治疗2周。记录并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1(PAI-1)、D-二聚体(DD)、血浆凝血酶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浆内皮素(ET1)、血栓烷 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La)及血清高敏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通过2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 ﹤0.05),即2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DD、INR、ET1、TXB2、hs-CRP 水平明显减低,PAI-1、PT、APTT、6-keto-PGFLa水平明显升高;各项指标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 ﹤0.05),即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疏血通在 PCI 术后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内皮功能、纤溶活性,抑制炎性增生,从而可预防冠脉 PCI 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对于 PCI 术后ISR 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并且在应用疏血通后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立宾;薛红;吴晓;胡亚茹;甄胜达;张郁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产后出血(PPH)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亦是高风险事件,有研究报道1996-2000年死亡的孕产妇中产后出血约50%,可见产后出血对产妇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2]。造成产妇产后出血事件的主要原因在于产妇自身溶凝血功能异常、生殖道创伤及宫缩乏力所致,其中宫缩乏力是主要原因,而产后持续性失血不仅会影响机体预后康复,更是会诱发心力衰竭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3]。产后出血的治疗首先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是临床上常用的抗产后出血药物[4]。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因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孕妇40例,均给予欣母沛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明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鹿瓜多肽注射剂是一种中药复合制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风湿性疾病、各种骨折以及强直性脊柱炎等,此外,还可用于治疗腰腿疼痛及修复损伤等。随着鹿瓜多肽注射剂在临床上被广泛的应用,同时使用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就使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在随之增多。笔者通过对89例鹿瓜多肽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目的在于找出不良反应的原因,避免在以后使用中重复发生,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晓霞 刊期: 2015年第32期
胆囊息肉(PLG)是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病变的总称,常见于中老年人,以男性居多,多数患者无典型症状,少数患者表现为腹胀,腹部不适,上腹隐痛或钝痛,消化不良和厌油腻等。一般可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但是由于临床上影像学检查难以确定息肉的性质,故统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目前可以肯定肌腺瘤、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应视为绝对良性病变,而腺瘤样息肉则被归为癌前病变[1]。故对胆囊息肉做到早期准确诊断,确定息肉性质,从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就变得十分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86例胆囊息肉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病诊断与治疗经验,以期为临床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徐世武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观察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 COPD 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患者均予吸氧、止咳、化痰、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氨茶碱,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比较2组肺功能与 MRC、ADL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 FEV1、FVC 和 FEV1/ FVC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 MRC、ADL 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 COPD 效果良好,有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肺部功能和呼吸功能并增强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左仁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在门诊静脉输液中,婴幼儿的静脉穿刺难度比较大,原因主要是血管的情况,比如血管的粗或细,直或弯,充盈或塌陷,是否滑动等。其次是婴幼儿易哭闹,乱动,不予配合。在穿刺过程中,如果头皮静脉穿刺困难,便要选择四肢,而大隐静脉是全身长的静脉,在内踝前方的位置比较表浅而恒定,易看易摸,是输液和注射的常用部位[1]。在进行大隐静脉穿刺时,一人固定好患儿的被穿刺肢体,尤其是同侧膝关节,操作者就可以进行穿刺。在临床实践中,婴幼儿采用大隐静脉穿刺,存在诸多优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研究分析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2013-2014年医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2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保乳治疗组和改良根治治疗组各60例。比较2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保乳治疗组平均术中出血约(288.40±25.56)ml ,平均手术时间(155.53±23.56)min,平均住院天数(12.50±1.50)d。改良根治治疗组术中出血约(423.60±29.56)ml,平均手术时间(195.53±26.30)min,平均住院天数为(18.50±1.50)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保乳治疗组5年生存率为85.00%,改良根治组5年生存率为8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保乳手术及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均取得良好手术效果,但保乳手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黎国栋;吴洪文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介入治疗技术作为一种新兴医疗技术,现已日趋成熟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越来越多的人对微创手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也随之增加。由于介入手术室涉及科室与病种多样,发生医院感染概率较大[1],因此做好介入手术室的感染控制,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内容。
作者:郁洁;王志鹏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观察滋肾调冲法对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失调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医院所收治的66例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失调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前者予以滋肾调冲法治疗,后者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加以观察与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9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2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基础体温均优于本组治疗前;研究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基础体温等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失调患者予以滋肾调冲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行与应用。
作者:张吾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实施人本位整体护理新模式,重视人是一个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的综合体,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高度关注患者,观察患者的各种状态等,做好患者治疗处置等并发症发生[1]。尽量满足和缓解疾病给患者各方面的需求和改变,促进患者康复。医疗护理质量不断提高,减少医疗纠纷,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高静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测定脂联素及 IL-6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中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其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在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单胎妊娠24~28周的孕妇70例,进行糖耐量试验,依据结果分为 GDM 组30例,孕妇糖耐量正常组(NGT)40例,对照组40名非孕健康妇女,应用 ELISA 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血清脂联素及 IL-6水平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耐量正常组(NGT)孕妇血清 APN 含量降低,GDM 组表现更低,差异显著(P ﹤0.05);血清 IL-6水平糖耐量正常孕妇﹤未孕健康妇女组﹤ GDM 组(P 均﹤0.05);血清脂联素与IL-6水平呈负相关(r =-0.543,P ﹤0.05)。结论脂联素、IL-6做为炎性细胞因子参与了 GDM 发病机制,导致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使血糖升高,引起 GDM 发生发展。
作者:杜会娟;李丽雅;王健;宋月轻;秦姗 刊期: 2015年第32期
肺炎支原体(MP)是目前临床上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在儿科住院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临床表现往往轻重不一。而且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后,除引起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外,往往可引起多个系统的损害,其中合并心肌损害较为常见,故目前临床上较为重视。笔者分析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3例,对其临床特征和诊治经过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辉;齐占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不同院前急救模式应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医院符合标准的急性左心衰患者108例,按照急救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实施先治疗后转运的急救模式,对照组实施边转运边治疗的急救模式,观察2组患者急救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7.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离开现场时、急救车上及到医院时3个时间段中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各个时间段血压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先治疗后转运的急救模式,有效的初步控制了患者的病情发展,减少了转运的风险,降低了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薛文成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通过健康体检中的超声影像学检查,早期发现无症状性肝胆疾病。方法对石家庄地区19527例农村居民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并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19527例例体检人群中,肝胆疾病的检出率分别为脂肪肝19.8%、肝囊肿4.4%、肝血管瘤1.9%、胆囊炎0.8%、胆囊结石1.6%、胆囊息肉1.9%。结论针对肝胆疾病应定期进行超声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治疗,以及早期行为干预,以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尹明贵;王志敏;房军领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经皮肾镜微造瘘碎石取石术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一项微创新技术,该项手术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我科2014年3~11月,对6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经过精心术前术后护理,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素琴;孙景利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比较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与硬膜外麻醉(CEA)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月医院接受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6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 组)和单纯硬膜外麻醉(CEA 组)各30例。观察2组孕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至手术开始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术中孕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不良反应发生率、新生儿1min Apgar 评分。结果与CEA 组比较,CSEA 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至手术开始时间较短,而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及术中孕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长于或优于 CEA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新生儿1min Ap-gar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时间短于单纯应用硬膜外麻醉,但恢复时间较长,临床可视患者情况而应用。
作者:陈日亮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洋地黄中毒的临床特点,以减少洋地黄中毒的发生率。方法结合2例洋地黄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分析洋地黄中毒的作用机制、诱发因素及中毒的临床特征,进而熟悉其处理方法。结果洋地黄治疗量与中毒量相近,又受心脏状况、电解质及药物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临床上经常发生洋地黄中毒。结论了解洋地黄中毒的诱发因素及中毒的临床表现,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剂量是用好该类药物的关键。
作者:刘道喜;王伺伟;唐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了解医院 DHPs-CCB 使用情况,为临床高血压病的合理治疗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医院2011-2013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信息,统计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金额、DHPs-CCB 的 DDDs 和 DDDc 等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3年 DHPs-CCB 的使用金额占所有抗高血压药物使用金额的38.10%、36.62%和34.49%。左旋氨氯地平始终占据使用金额首位。各种 DHPs-CCB 用药金额和用药人数同步性良好。结论医院 DHPs-CCB 的使用符合亚洲医学临床治疗高血压的发展方向。
作者:陆杰 刊期: 2015年第32期
药学服务(PC)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1993年,美国医院药师协会对药学服务作了统一定义[1]:PC 是直接地、负责地提供与药物治疗相关的监护,其目的是让患者达到明确的治疗目标,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药师是以药学专业知识为基础,具有一定临床医学知识,能够熟悉药物性能与作用、了解疾病治疗要求和特点并参与合理用药方案设计及保障合理用药目的实现的临床专业技术人员。
作者:谢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治疗的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医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共10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抗菌药物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临症消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7%高于对照组的76.47%,且发热等临症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儿咳嗽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2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应用匹多莫德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儿临症消退时间,安全性较高。
作者:赵忠宁 刊期: 2015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