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9527例农村居民肝胆疾病的体检分析

尹明贵;王志敏;房军领

关键词:肝胆疾病, 体检, 村民
摘要:目的:通过健康体检中的超声影像学检查,早期发现无症状性肝胆疾病。方法对石家庄地区19527例农村居民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并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19527例例体检人群中,肝胆疾病的检出率分别为脂肪肝19.8%、肝囊肿4.4%、肝血管瘤1.9%、胆囊炎0.8%、胆囊结石1.6%、胆囊息肉1.9%。结论针对肝胆疾病应定期进行超声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治疗,以及早期行为干预,以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 HCV-RNA 载量、抗-HCV 和 ALT 联合检测对丙型肝炎患者的意义

    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其病原体为丙型肝炎病毒( HCV),属于 RNA 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输血、针刺、吸毒等,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严重者会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1]。目前实验室诊断主要依靠抗-HCV 及 HCV-RNA 的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存在于肝细胞内,由于 HCV 在肝细胞内复制对肝细胞膜的通透性产生病理性改变,ALT 就从细胞内溢出到循环血液中去,肝细胞的受损程度与血清 ALT 有直接关系,它是体现肝细胞损害和坏死的高特异性、高灵敏度指标[2]。本文对HCV 感染患者血清中的 HCV-RNA 载量、抗-HCV 及 ALT 的活性浓度进行检测,用以探讨 HCV 感染患者血清 HCV-RNA 载量、抗-HCV 及 ALT 浓度的关系。

    作者:翟秀英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胆囊息肉的临床诊疗分析

    胆囊息肉(PLG)是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病变的总称,常见于中老年人,以男性居多,多数患者无典型症状,少数患者表现为腹胀,腹部不适,上腹隐痛或钝痛,消化不良和厌油腻等。一般可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但是由于临床上影像学检查难以确定息肉的性质,故统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目前可以肯定肌腺瘤、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应视为绝对良性病变,而腺瘤样息肉则被归为癌前病变[1]。故对胆囊息肉做到早期准确诊断,确定息肉性质,从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就变得十分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86例胆囊息肉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病诊断与治疗经验,以期为临床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徐世武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心理护理对高龄肠梗阻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高龄肠梗阻患者中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医院治疗的老年肠梗阻确诊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在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记录2组患者在院期间及出院6个月回访所得抑郁自评分量表(SAS)、焦虑自评分量表(SDS)以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结果,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对2组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出院6个月后 SAS 评分、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龄肠梗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生活质量,对于患者的治疗有着很大的帮助。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子凤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参麦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减毒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并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减毒增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予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疗程为1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可有效调节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外周淋巴细胞群落,并可改善化疗后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均有减毒增效的作用。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临床药师对风湿性心脏病伴高钾血症的药学实践

    临床所见到的电解质紊乱中,高血钾是严重的一种。高血钾对心肌的传导和复极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高血钾降低细胞内、外钾的比例,改变了细胞膜的电位差,可影响心肌细胞的收缩功能和心脏的传导系统,导致各种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传导阻滞,严重时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1]。若血钾﹥6.5mmol/ L 即属内科抢救急症。血钾浓度升高到5.7mmol/ L 时心电图出现 T 波高尖,双支对称,P 波消失。当血清钾﹥7.5mmol/ L 时,才有可能发生窦室传导,P 波出现振幅减少到消失。当血清钾达12mmol/ L,一部分心肌先被激动而消失,而另一部分心肌尚未去极,此时极易引起折返而导致室性异位节律,表现为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心室颤动,后心脏停搏于舒张期[2]。现就1例发生严重高血钾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高静;杜金凤;韩强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医院儿科诊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3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组沙丁胺醇+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程为1周。观察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用药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3个月后观察组再发率为14.00%,对照组再发率为20.67%;6个月后观察组再发率为8.67%,对照组再发率为27.3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琦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IL-6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测定脂联素及 IL-6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中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其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在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单胎妊娠24~28周的孕妇70例,进行糖耐量试验,依据结果分为 GDM 组30例,孕妇糖耐量正常组(NGT)40例,对照组40名非孕健康妇女,应用 ELISA 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血清脂联素及 IL-6水平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耐量正常组(NGT)孕妇血清 APN 含量降低,GDM 组表现更低,差异显著(P ﹤0.05);血清 IL-6水平糖耐量正常孕妇﹤未孕健康妇女组﹤ GDM 组(P 均﹤0.05);血清脂联素与IL-6水平呈负相关(r =-0.543,P ﹤0.05)。结论脂联素、IL-6做为炎性细胞因子参与了 GDM 发病机制,导致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使血糖升高,引起 GDM 发生发展。

    作者:杜会娟;李丽雅;王健;宋月轻;秦姗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布洛芬缓释胶囊相对人体利用度研究

    目的:探讨布洛芬缓释胶囊相对人体的利用度。方法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口服单剂量参比制剂芬必得胶囊与布洛芬缓释胶囊后血浆的血药浓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单剂量给药试验与多剂量给药试验测得2种药物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布洛芬缓释胶囊参照芬必得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32±7.75)%。结论芬必得胶囊与布洛芬缓释胶囊是生物等效性制剂。

    作者:周懿;蒲平;肖庆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治疗的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医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共10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抗菌药物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临症消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7%高于对照组的76.47%,且发热等临症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儿咳嗽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2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应用匹多莫德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儿临症消退时间,安全性较高。

    作者:赵忠宁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骨胳肌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针对骨胳肌损伤的治疗,找出更好的治疗方案,促进药物治疗的疗效,治愈更多的患者。方法通过医院对患骨胳肌损伤的人群,按几种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分为3组,第一组给予双氯芬酸缓释胶囊,第二组给予双氯芬酸缓释胶囊+红药片,第三组给予美洛昔康片+氯唑沙宗片+红药片。结果第三组在治愈率、好转率优于第一组、第二组(P ﹤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不仅解除了骨胳肌损伤患者的身体痛苦及疾病所产生的忧虑,也得到了社会广泛信任,很值得推广。

    作者:胡荣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不同院前急救模式应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院前急救模式应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医院符合标准的急性左心衰患者108例,按照急救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实施先治疗后转运的急救模式,对照组实施边转运边治疗的急救模式,观察2组患者急救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7.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离开现场时、急救车上及到医院时3个时间段中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各个时间段血压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先治疗后转运的急救模式,有效的初步控制了患者的病情发展,减少了转运的风险,降低了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薛文成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护理措施

    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相当高,常规均予以手术治疗,治愈率高。阑尾切除术操作简单,但如果围术期中护理细节的处理,可能造成术后较高的切口感染率,对手术效果产生较大影响,不利于患者迅速康复。本研究对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以在围术期中根据原因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降低切口感染率。笔者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年在我院普外科接受阑尾切除术治疗的189例患者研究结果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守凤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2013年我院紫杉醇注射液应用情况及合理性调查

    目的:调查医院紫杉醇注射液应用情况及合理性。方法抽取医院2013年所有使用紫杉醇注射液病历,对紫杉醇注射液的应用情况及合理性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评价。结果共抽取182份病历,其分布在胸心外科、胃肠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妇科、肿瘤内科。结论妇科、肿瘤内科的紫杉醇使用较为合理,胃肠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心胸外科紫杉醇注射液的应用基本合理,但在预处理、药物浓度掌控等方面存在不足,有待改进。

    作者:李阳;吴华;胡如波;胡古秀;王旭东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治疗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4年医院接受治疗的脑血管患者5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试验组予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观察2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的 SAS 评分及 QO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试验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治疗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丁岚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FDA:批准 Strensiq 作为首款获得批准治疗药物用于 HPP 患者

    10月23日,美国 FDA 批准 Strensiq(Asfotase Alfa)作为首款获得批准的治疗药物用于围产期、婴儿及幼儿期发作的低磷酸酯酶症(HPP)。低磷酸酯酶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进展性代谢疾病,该病患者的多个人体系统会经历灾难性的影响,导致严重残疾及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该疾病的特征是有缺陷的骨骼矿物化,这可导致佝偻病及导致骨骼畸形的骨软化。Strensiq 获得了突破性治疗药物资格,因为它是首款、也是唯一一款用于围产期、婴儿及幼儿期发作的低磷酸酯酶症治疗的药物。突破性治疗药物项目鼓励 FDA 与申请者一起合作,通过及时建议与互动沟通,帮助快速推进用于严重或危及生命疾病重要新药的开发与审评。除了突破性治疗药物资格,FDA 还授予 Strensiq 孤儿药资格,因为这款药物在美国治疗患者人数不超过20万的疾病。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胃食管反流病诱发哮喘的诊断与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上呼吸道引起咳嗽、烧心、胸闷等症状,反流物可引起、食管、咽喉、气道等组织器官的损害,形成急性或慢性炎症。GERD 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人群中约7%~15%有胃食管反流症状,而北京、上海两地的症状患病率为5.77%,其中糜烂性食管炎的患病率为1.92%,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45~65岁为高峰发病年龄[1]。GERD 虽为良性疾病,但它所引起的反流症状,尤其是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等食管外症状,容易被误诊,不能正确的按胃食管反流病治疗,造成久治不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我们需对 GERD给以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作者:王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药剂科开展处方点评的实践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药剂科开展处方点评的实践方法与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点评前)及2014年2月-2015年2月(点评后)2个时间段内医院妇科门诊处方并进行抽样调查,所有处方均为从医院信息系统获取的电子处方。其中点评前共抽取23147张,点评后共抽取15326张。点评前后处方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抗菌药物、注射剂以及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医院妇科门诊点评后处方存在用法不当、剂量不当、配伍禁忌以及超品种数等4方面情况的处方比例均显著降低,与点评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点评后3种药物类型的使用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同时仅基本药物的使用率降低不明显(P ﹥0.05),而抗菌药物与注射剂的使用率均较点评前显著降低(P ﹤0.05)。结论医院药剂科所开展处方点评的工作实践其价值是值得肯定的,进一步提升了医院妇科门诊用药的规范性与合理性,是一种值得推崇的药学服务模式。

    作者:李明霞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将2014年1~12月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另外加以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加以肠外营养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C 反应蛋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感染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和 C 反应蛋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感染3例(9.67%),对照组感染8例(27.58%);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6.32d,对照组住院时间25.15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要比肠外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炙的治疗上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夏芝辉;闫智杰;韩飚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微创锥颅置管闭式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在脑外科患者中较常见,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清除 CSDH 较常用治疗方法包括钻孔冲洗引流术或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者少用,多以前者为首选,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可达45%[1]。随着微创手术发展和不断完善,现多选用硬通道 YL-1型颅内血肿碎吸针[2]及软通道[3]锥颅引流手术。微创方式引流较钻孔引流更为简单易行,适用于各类老年患者,耐受性好,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感染率低,不易造成对脑组织损伤出血,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院自2008-2015采用软通道锥颅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金和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手术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心理护理组各30例,对比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理功能。结果常规护理组与心理护理组护理后恐惧、抑郁、强迫与偏执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其中心理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各指标评分下降的更加显著( P ﹤0.05)。常规护理组与心理护理组护理后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与护理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其中心理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上述指标下降的更加显著(P ﹤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不仅有利于缓解患者心理状态,同时有利于生理功能的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杨玉连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