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布洛芬缓释胶囊相对人体利用度研究

周懿;蒲平;肖庆

关键词:布洛芬缓释胶囊, 人体利用度, 芬必得, 血药浓度
摘要:目的:探讨布洛芬缓释胶囊相对人体的利用度。方法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口服单剂量参比制剂芬必得胶囊与布洛芬缓释胶囊后血浆的血药浓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单剂量给药试验与多剂量给药试验测得2种药物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布洛芬缓释胶囊参照芬必得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32±7.75)%。结论芬必得胶囊与布洛芬缓释胶囊是生物等效性制剂。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护理措施

    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相当高,常规均予以手术治疗,治愈率高。阑尾切除术操作简单,但如果围术期中护理细节的处理,可能造成术后较高的切口感染率,对手术效果产生较大影响,不利于患者迅速康复。本研究对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以在围术期中根据原因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降低切口感染率。笔者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年在我院普外科接受阑尾切除术治疗的189例患者研究结果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守凤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4个 microRNA 在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代谢过程中发挥作用

    美国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新发现4个 microRNA 在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 Nature Medicine 上的研究中。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将2014年1~12月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另外加以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加以肠外营养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C 反应蛋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感染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和 C 反应蛋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感染3例(9.67%),对照组感染8例(27.58%);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6.32d,对照组住院时间25.15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要比肠外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炙的治疗上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夏芝辉;闫智杰;韩飚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治疗的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医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共10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抗菌药物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临症消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7%高于对照组的76.47%,且发热等临症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儿咳嗽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2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应用匹多莫德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儿临症消退时间,安全性较高。

    作者:赵忠宁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参麦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减毒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并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减毒增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予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疗程为1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可有效调节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外周淋巴细胞群落,并可改善化疗后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均有减毒增效的作用。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miRNA-129与肿瘤研究进展

    microRNA 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长度约为21~25碱基的内源性小型非编码、高度稳定的 RNA,首次发现于线虫中,能够识别特定的目标 mRNA。超过50%的 miRNAs 基因定位在肿瘤相关的脆性位点或基因组区域,提示 miRNA 的表达可能与肿瘤密切相关[1]。对这些基因进行调控,miRNA 则可以发挥促癌或抑癌的作用。根据肿瘤的 miRNAs 的表达谱,显示不同类型的肿瘤 miRNAs 差异表达,它们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耐药性及预后等密切相关。miRNA-129是 miRNA 家族中研究相对较少的一个,我们就 miRNA-129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管刚云;曾四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布洛芬缓释胶囊相对人体利用度研究

    目的:探讨布洛芬缓释胶囊相对人体的利用度。方法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口服单剂量参比制剂芬必得胶囊与布洛芬缓释胶囊后血浆的血药浓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单剂量给药试验与多剂量给药试验测得2种药物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布洛芬缓释胶囊参照芬必得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32±7.75)%。结论芬必得胶囊与布洛芬缓释胶囊是生物等效性制剂。

    作者:周懿;蒲平;肖庆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Norgine 在 UEG Week 2015发布 NER1006三期研究设计情况

    2015年欧洲联合胃肠病学周上,Norgine B. V.宣布该公司正在进行3项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三期研究,这三项研究分别是NOCT、MORA 和 DAYB。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治疗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4年医院接受治疗的脑血管患者5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试验组予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观察2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的 SAS 评分及 QO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试验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治疗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丁岚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心理护理对高龄肠梗阻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高龄肠梗阻患者中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医院治疗的老年肠梗阻确诊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在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记录2组患者在院期间及出院6个月回访所得抑郁自评分量表(SAS)、焦虑自评分量表(SDS)以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结果,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对2组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出院6个月后 SAS 评分、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龄肠梗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生活质量,对于患者的治疗有着很大的帮助。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子凤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综合干预疗法对子宫肌瘤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干预疗法对子宫肌瘤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入院的子宫肌瘤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患者在术前均全部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选择采用腹腔镜手术后配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恢复进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胡世杰;刘静;刘雯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西咪替丁针剂治疗口腔溃疡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针剂与锡类散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西咪替丁针剂治疗、锡类散治疗,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西咪替丁针剂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传飞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与硬膜外麻醉(CEA)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月医院接受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6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 组)和单纯硬膜外麻醉(CEA 组)各30例。观察2组孕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至手术开始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术中孕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不良反应发生率、新生儿1min Apgar 评分。结果与CEA 组比较,CSEA 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至手术开始时间较短,而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及术中孕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长于或优于 CEA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新生儿1min Ap-gar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时间短于单纯应用硬膜外麻醉,但恢复时间较长,临床可视患者情况而应用。

    作者:陈日亮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西那卡塞在慢性肾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治疗中的作用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SHPT)是慢性肾病( CKD)患者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随着 CKD 的进展,骨化三醇生成减少,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表达升高,加之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出现低血钙、高血磷,导致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合成和分泌的增加,从而导致 SHPT 的发生。另外钙敏感受体和维生素 D 受体的下调,也导致 SHPT 的发生发展[1]。已有研究发现,在 CKD 3、4、5期分别约有40%、70%和﹥80%的患者存在 SHPT[2、3],但目前国内外对 SHPT 治疗及iPTH 达标率还不理想。据2011~2014年我国对血液透析患者在线登记结果显示,如果以血清磷1.13~1.78mmol/ L,iPTH以150~300pg/ ml 为达标值,血磷达标率为33%左右,iPTH 达标率24%左右。随着 SHPT 的发生和发展,会导致机体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如肾性骨病、血管及软组织钙化、骨髓纤维化等,因此早期、合理有效的治疗 SHPT 对改善 CKD 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在 SHPT 时,主要表现血磷水平升高、1,25(OH)2维生素 D3水平降低,以及维生素 D 受体(VDR)和钙敏感受体(CaSR)的下调。针对上述问题,目前主要的治疗药物有三大类,第一类磷结合剂:包括含铝磷结合剂、含钙磷结合剂以及新型的不含钙和铝的第三代磷结合剂,如碳酸镧和思维拉姆等。第二大类为非选择性和选择性 VDR 激动剂:包括骨化三醇、帕立骨化醇等,但存在高钙血症和高磷血症风险。第三大类即拟钙剂:如新药西那卡塞,通过增加 CaSR 对钙的敏感性来降低iPTH 水平。

    作者:陈丽平;王保兴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显微技术治疗小儿斜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小儿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8例斜视患儿,根据患儿具体病情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直视下斜视矫正术,观察组行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6周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8%,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平均时间(18.4±10.2)min 明显较对照组的(38.8±13.7)min用时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2±5.2)ml 明显较对照组的(15.7±6.1)ml 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显微技术治疗斜视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同时达到了美观的要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建富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学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巨幼细胞性贫血(MA)和难治性贫血(RA)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医院接收的 MA 患者40例和 RA 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行骨髓形态检验,观察并分析检验结果。结果RA 组粒系、红系病态百分比明显高于 MA 组(P ﹤0.05),有核红细胞 PAS 阳性率高于 MA 组(P ﹤0.05),而 MA 组的红系巨幼变、粒系巨幼变比例明显,且 MA 组除巨幼变中幼红细胞外,巨幼变早幼红细胞、巨幼变原始红细胞大小明显大于 R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诊断 RA 患者应强调淋巴样小巨核细胞现象以及病态造血,而 MA 患者诊断应重点观察巨幼变幼红细胞的胞体、细胞巨幼样变,同时有核红细胞 PAS 阳性也可作为鉴别要点。

    作者:过团文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手术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心理护理组各30例,对比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理功能。结果常规护理组与心理护理组护理后恐惧、抑郁、强迫与偏执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其中心理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各指标评分下降的更加显著( P ﹤0.05)。常规护理组与心理护理组护理后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与护理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其中心理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上述指标下降的更加显著(P ﹤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不仅有利于缓解患者心理状态,同时有利于生理功能的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杨玉连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食管反流的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食管反流的临床效果与满意度。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月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气管切开术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加施食管反流专业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效果与满意度。结果试验组食管反流、呼吸道感染与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成功拔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病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食管反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满意度,具有借鉴性。

    作者:吕惠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骨胳肌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针对骨胳肌损伤的治疗,找出更好的治疗方案,促进药物治疗的疗效,治愈更多的患者。方法通过医院对患骨胳肌损伤的人群,按几种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分为3组,第一组给予双氯芬酸缓释胶囊,第二组给予双氯芬酸缓释胶囊+红药片,第三组给予美洛昔康片+氯唑沙宗片+红药片。结果第三组在治愈率、好转率优于第一组、第二组(P ﹤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不仅解除了骨胳肌损伤患者的身体痛苦及疾病所产生的忧虑,也得到了社会广泛信任,很值得推广。

    作者:胡荣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小儿哮喘的诊疗分析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小儿哮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从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中抽取32例,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非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32例,回顾性对比分析2种类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将3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予以患儿阿奇霉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患儿沙丁胺醇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非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相比,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肺部炎症、发热症状明显,肺啰音、哮鸣音、肺炎等临床症状出现的几率也明显高于非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小儿哮喘同一般哮喘相比病症更为严重且伴有明显临床特征,以阿奇霉素联合沙丁胺醇对其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具备临床可行性。

    作者:张春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