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咪替丁针剂治疗口腔溃疡临床效果观察

唐传飞

关键词:口腔溃疡, 西咪替丁针剂, 锡类散,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西咪替丁针剂与锡类散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西咪替丁针剂治疗、锡类散治疗,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西咪替丁针剂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干预疗法对子宫肌瘤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干预疗法对子宫肌瘤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入院的子宫肌瘤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患者在术前均全部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选择采用腹腔镜手术后配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恢复进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胡世杰;刘静;刘雯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食管反流的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食管反流的临床效果与满意度。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月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气管切开术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加施食管反流专业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效果与满意度。结果试验组食管反流、呼吸道感染与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成功拔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病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食管反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满意度,具有借鉴性。

    作者:吕惠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布洛芬缓释胶囊相对人体利用度研究

    目的:探讨布洛芬缓释胶囊相对人体的利用度。方法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口服单剂量参比制剂芬必得胶囊与布洛芬缓释胶囊后血浆的血药浓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单剂量给药试验与多剂量给药试验测得2种药物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布洛芬缓释胶囊参照芬必得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32±7.75)%。结论芬必得胶囊与布洛芬缓释胶囊是生物等效性制剂。

    作者:周懿;蒲平;肖庆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溶血对心肌酶谱测定的影响

    溶血是指血细胞的一些成份释放进入血清或血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异常标本,血液标本的溶血会导致很多指标发生很大的变化。笔者对比了42例血液标本溶血前后心肌酶谱4项的值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敏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洋地黄中毒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洋地黄中毒的临床特点,以减少洋地黄中毒的发生率。方法结合2例洋地黄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分析洋地黄中毒的作用机制、诱发因素及中毒的临床特征,进而熟悉其处理方法。结果洋地黄治疗量与中毒量相近,又受心脏状况、电解质及药物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临床上经常发生洋地黄中毒。结论了解洋地黄中毒的诱发因素及中毒的临床表现,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剂量是用好该类药物的关键。

    作者:刘道喜;王伺伟;唐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骨胳肌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针对骨胳肌损伤的治疗,找出更好的治疗方案,促进药物治疗的疗效,治愈更多的患者。方法通过医院对患骨胳肌损伤的人群,按几种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分为3组,第一组给予双氯芬酸缓释胶囊,第二组给予双氯芬酸缓释胶囊+红药片,第三组给予美洛昔康片+氯唑沙宗片+红药片。结果第三组在治愈率、好转率优于第一组、第二组(P ﹤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不仅解除了骨胳肌损伤患者的身体痛苦及疾病所产生的忧虑,也得到了社会广泛信任,很值得推广。

    作者:胡荣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我院口服 DHPs-CCB 的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 DHPs-CCB 使用情况,为临床高血压病的合理治疗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医院2011-2013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信息,统计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金额、DHPs-CCB 的 DDDs 和 DDDc 等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3年 DHPs-CCB 的使用金额占所有抗高血压药物使用金额的38.10%、36.62%和34.49%。左旋氨氯地平始终占据使用金额首位。各种 DHPs-CCB 用药金额和用药人数同步性良好。结论医院 DHPs-CCB 的使用符合亚洲医学临床治疗高血压的发展方向。

    作者:陆杰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加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加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2-2014年接诊并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8例,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围手术期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方法对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疗效是确切肯定的。不仅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而且也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普遍欢迎和好评。此法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杨红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微波理疗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喜辽妥)联合微波理疗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根据观察到的静脉炎按数字随机法选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喜辽妥外敷,试验组予喜辽妥外涂配合微波理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喜辽妥外敷配合微波理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喜辽妥外涂治疗组。

    作者:张丽娜;洪霞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抗菌药物滥用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

    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s)是广泛应用临床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从1941年青霉素的发现并使用开始,几十年来,抗菌药物新品种层出不穷,至今已有上百种应用于临床,使各种微生物感染性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也出现了诸多抗菌药物滥用和非合理使用的问题,导致菌群失调、细菌耐药菌株产生、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等,给患者增加新的疾病和危害的同时也加重社会及患者的经济负担。如今,此类问题已经成为临床棘手的难题。笔者从当今抗菌药物滥用现状入手,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旨在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非合理使用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若青;邢筱洁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中药制剂溶出度的研究进展

    药物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药物的溶出度直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是评价药物质量的一个内在指标,也是一种控制药物制剂质量的体外检测方法。目前化学药的许多制剂如:片剂、胶囊剂等早已将溶出度测定作为常规质控方法,但许多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没有溶出度测定的要求。现行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中,除了极个别品种检查溶出度(也是以处方中直接添加的化学药成方为检测指标)外,都是依靠崩解时限检查作为所有片剂、胶囊等在体内吸收的评定标准。这显然是不够完善的,因为崩解仅仅是药物溶出的初阶段,而后面的继续分散和溶解过程,崩解时限检查是无法控制的,而溶出度检查却包括了崩解及溶解过程。这就给中药制剂的规范化研究造成了一定难度,因此有必要增加中药制剂的溶出度测定项目。本文从试验方法、溶出度的影响因素、检测手段和溶出度测定的意义等几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药制剂溶出度的研究情况。

    作者:孟姝;江婷玉;卜春景;刘金权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产后出血(PPH)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亦是高风险事件,有研究报道1996-2000年死亡的孕产妇中产后出血约50%,可见产后出血对产妇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2]。造成产妇产后出血事件的主要原因在于产妇自身溶凝血功能异常、生殖道创伤及宫缩乏力所致,其中宫缩乏力是主要原因,而产后持续性失血不仅会影响机体预后康复,更是会诱发心力衰竭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3]。产后出血的治疗首先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是临床上常用的抗产后出血药物[4]。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因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孕妇40例,均给予欣母沛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明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miRNA-129与肿瘤研究进展

    microRNA 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长度约为21~25碱基的内源性小型非编码、高度稳定的 RNA,首次发现于线虫中,能够识别特定的目标 mRNA。超过50%的 miRNAs 基因定位在肿瘤相关的脆性位点或基因组区域,提示 miRNA 的表达可能与肿瘤密切相关[1]。对这些基因进行调控,miRNA 则可以发挥促癌或抑癌的作用。根据肿瘤的 miRNAs 的表达谱,显示不同类型的肿瘤 miRNAs 差异表达,它们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耐药性及预后等密切相关。miRNA-129是 miRNA 家族中研究相对较少的一个,我们就 miRNA-129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管刚云;曾四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西咪替丁针剂治疗口腔溃疡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针剂与锡类散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西咪替丁针剂治疗、锡类散治疗,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西咪替丁针剂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传飞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心肌酶谱、肌钙蛋白Ⅰ及心电图检查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心肌损害中的临床意义

    肺炎支原体(MP)是目前临床上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在儿科住院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临床表现往往轻重不一。而且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后,除引起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外,往往可引起多个系统的损害,其中合并心肌损害较为常见,故目前临床上较为重视。笔者分析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3例,对其临床特征和诊治经过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辉;齐占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双歧三联活菌制剂的临床应用

    微生态制剂双歧三联活菌片是由长型双歧杆菌以及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组成的活菌制剂。其有效成份是健康人体肠道内正常的生理性细菌,可在人体肠道中生长繁殖,在治疗多种腹泻,高胆红素血症,抗击有害细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就双歧三联活菌制剂的临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郄素会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护理疗效观察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病因有梗阻因素、酒精因素、血管因素等,以恶心呕吐、腹部持续性压痛、腹膜刺激征为主要临床症状[1]。急性胰腺炎发病突然,可并发胰腺脓肿、器官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并发症,但若病情较轻,可不经手术治疗[2]。本院选取病情较轻的胰腺炎患者,采用内科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并通过全方面分析护理方法对疾病发展产生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爱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西那卡塞在慢性肾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治疗中的作用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SHPT)是慢性肾病( CKD)患者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随着 CKD 的进展,骨化三醇生成减少,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表达升高,加之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出现低血钙、高血磷,导致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合成和分泌的增加,从而导致 SHPT 的发生。另外钙敏感受体和维生素 D 受体的下调,也导致 SHPT 的发生发展[1]。已有研究发现,在 CKD 3、4、5期分别约有40%、70%和﹥80%的患者存在 SHPT[2、3],但目前国内外对 SHPT 治疗及iPTH 达标率还不理想。据2011~2014年我国对血液透析患者在线登记结果显示,如果以血清磷1.13~1.78mmol/ L,iPTH以150~300pg/ ml 为达标值,血磷达标率为33%左右,iPTH 达标率24%左右。随着 SHPT 的发生和发展,会导致机体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如肾性骨病、血管及软组织钙化、骨髓纤维化等,因此早期、合理有效的治疗 SHPT 对改善 CKD 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在 SHPT 时,主要表现血磷水平升高、1,25(OH)2维生素 D3水平降低,以及维生素 D 受体(VDR)和钙敏感受体(CaSR)的下调。针对上述问题,目前主要的治疗药物有三大类,第一类磷结合剂:包括含铝磷结合剂、含钙磷结合剂以及新型的不含钙和铝的第三代磷结合剂,如碳酸镧和思维拉姆等。第二大类为非选择性和选择性 VDR 激动剂:包括骨化三醇、帕立骨化醇等,但存在高钙血症和高磷血症风险。第三大类即拟钙剂:如新药西那卡塞,通过增加 CaSR 对钙的敏感性来降低iPTH 水平。

    作者:陈丽平;王保兴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FDA:批准 Strensiq 作为首款获得批准治疗药物用于 HPP 患者

    10月23日,美国 FDA 批准 Strensiq(Asfotase Alfa)作为首款获得批准的治疗药物用于围产期、婴儿及幼儿期发作的低磷酸酯酶症(HPP)。低磷酸酯酶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进展性代谢疾病,该病患者的多个人体系统会经历灾难性的影响,导致严重残疾及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该疾病的特征是有缺陷的骨骼矿物化,这可导致佝偻病及导致骨骼畸形的骨软化。Strensiq 获得了突破性治疗药物资格,因为它是首款、也是唯一一款用于围产期、婴儿及幼儿期发作的低磷酸酯酶症治疗的药物。突破性治疗药物项目鼓励 FDA 与申请者一起合作,通过及时建议与互动沟通,帮助快速推进用于严重或危及生命疾病重要新药的开发与审评。除了突破性治疗药物资格,FDA 还授予 Strensiq 孤儿药资格,因为这款药物在美国治疗患者人数不超过20万的疾病。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高频超声与 X 线钼靶在乳腺微钙化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 X 线钼靶与高频超声检查在乳腺微钙化病变诊断中效能。方法收集经手术或组织学病理证实的乳腺微钙化病变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乳腺 X 线钼靶与高频超声检查,比较高频超声、X 线钼靶、X 线钼靶+高频超声3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35例乳腺微钙化病变患者中,术后经病理证实,恶性病变24例,良性病变11例;高频超声检出26例,其中恶性病变检出率为87.5%(21/24)明显高于良性检出率45.5%(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频超声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 X 线钼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X 线钼靶特异度、阳性预测略高于高频超声,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频超声+ X 线钼靶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高频超声、钼靶超声,且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 X 线钼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高频超声具有较好的灵敏度,X 线钼靶具有较好的特异度,二者联合检测更能提高检测的诊断效能。

    作者:高桂花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