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伟;佟敏;李春辉;李巧明;贾立川
目的 分析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沈阳市2011年1月-2013年12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报告92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女比例0.65:1;19 ~30岁214例(23.26%)人数多;用药剂型为注射剂834例(90.65%);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系统-器官: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91例(42.57%)、胃肠道损害183例(19.85%)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84例(9.13%).结论 临床上应安全、合理使用左氧氟沙星类药物,加强不良反应监测.
作者:班向东;王新;林瑞红 刊期: 2015年第34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残留或滞留、凝血功能障碍等.重视产前保健、正确处理产程、加强产时产后观察是预防及处理产后出血的关键.本文结合护理多年工作经验将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作者:高会珍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联合麻醉下行胸腹腔镜微创手术在新辅助放化疗治疗食管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3例.2组患者均给予胸腹腔镜微创手术及新辅助放化疗,试验组选择联合麻醉,对照组选择全身麻醉治疗,检测2组患者麻醉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麻醉苏醒时间和麻醉药物维持用量等指标.根据患者麻醉后临床表现评估麻醉效果.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药物维持用量小于对照组,麻醉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联合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胸腹腔镜微创手术在新辅助放化疗治疗食管癌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价值.
作者:边兴花;曹文功;郝亮;张丽红;韩燕斌;徐志富;王锡丽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综合护理对妊娠并糖尿病(GDM)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G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综合护理包括心理、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常规针对等,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别比较2组患者妊娠末期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孕妇体质量增加情况、焦虑及抑郁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孕期增重、FPG及2hPG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发病率及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妊高征、羊水过多、出现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GDM患者进行针对性综合护理可降低产妇及新生儿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作者:高志;祝军辉;闫君蕊;徐光玲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降钙素原水平在成人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变化特点.方法 将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120例按照7d内是否机械通气分组,试验组60例7d内进行了机械通气,对照组60例7d内未机械通气.在机械通气前和机械通气7d后测定2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白细胞数(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试验组机械通气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为(0.268±0.04) ng/ml高于对照组的(0.145±0.01) ng/ml(P <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WBC高于对照组,血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降钙素原水平较高,对降钙素原水平进行及时的检测,可供成人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诊断和及时治疗参考.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在绒毛膜羊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0-2014年10月诊断胎膜早破患者135例,入院后分别给予双抗体夹心ELILSA法检测血清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6水平.产后均给予胎膜病理检查,确定绒毛膜羊膜炎诊断及病变严重程度.以血清CRP、IL-6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预测判断患者临床预后及血清CRP、IL-6水平与绒毛膜羊膜炎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结果 产后组织学诊断无羊膜炎者67例,绒毛膜羊膜炎组患者109例,其中,Ⅰ级75例,Ⅱ级26例,Ⅲ级8例.羊膜炎组患者血CRP及IL-6水平均高于无羊膜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CRP、IL-6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预测判断患者绒毛膜羊膜炎发生(AUG)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5;0.683),以CRP水平≥34.81 mg/L为截断点,判断患者绒毛膜羊膜炎诊断的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53.16%.以IL-6水平≥45.82ng/L为截断点,判断患者绒毛膜羊膜炎诊断的灵敏度为81.37%,特异度为56.83%.结论 胎膜早破患者血清CRP、IL-6水平明显升高,血清CRP、IL-6水平与绒毛膜羊膜炎病情程度存在一定关系,血清CRP、IL-6水平升高对于诊断绒毛膜羊膜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作者:王月英;申丽红;韩专叶;张建平 刊期: 2015年第34期
患者,女,60岁,2014年4月11日因乙状结肠癌行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后行奥沙利铂200mg+亚叶酸钠0.2g+氟尿嘧啶1.0g化疗2周期,第2次化疗输注奥沙利铂后出现明显口唇麻木,喉部压迫感,呼吸困难,指端麻木不适,指端肌肉痉挛等严重不良反应.6月9日为进一步治疗入院,体检:体温36.8℃,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5/70m Hg,精神食欲可,无明显不适.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评估病情后制定治疗方案,因不能耐受奥沙利铂,此次拟予伊立替康200mg+亚叶酸钠0.2g+氟尿嘧啶1.0g方案化疗.
作者:黄凌莉;魏青;王蕾;丁选胜;童本定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比较爆破模式超声乳化吸除术与无缝线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硬核白内障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给予爆破模式超声乳化吸除术,对照组给予无缝线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视力、散光水平及内皮细胞计数变化,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视力均有上升,散光水平和内皮细胞计数均降低,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爆破模式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较无缝线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显著,且治疗并发症更少.
作者:龙景梅;陈巧梅;边海霞;刘金祥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辅治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对患儿血清TNF-α、IL-23、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2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与利巴韦林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地塞米松治疗,2组均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TNF-α、IL-23、IL-17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23、IL-17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维生素C、利巴韦林与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更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23、IL-17水平.
作者:陈敏;陈淑红;侯林涛;张雅枝;李萌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精神科住院患者退药原因,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利用医院的HIS系统,对病区药房201 1年1月-2012年12月的7个精神科住院部退药单232份按照退药原因和所退药品类别进行分析.结果 退药单232例中主要退药原因有修改医嘱、药品录入错误、药品不良反应,药品药费过高等.所退药品类别中以中枢神经系统药品居多.结论 提高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意识,规范退药行为,确保临床安全用药.
作者:王仰国;邹寻;叶平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双黄连颗粒佐治小儿支原体肺炎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黄连颗粒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Th9和IL-9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血清Th9细胞数和血清IL-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黄连颗粒佐治支原体肺炎患儿可明显提高患儿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宁;徐征;赵兰花;张立华;王玉欣 刊期: 2015年第34期
阿托伐他汀钙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选择性、竞争性抑制剂,通过阻断HMG-CoA而显著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同时具有稳定动脉硬化斑块等降脂以外的作用,2001年5月被美国脂质教育项目(NCEP)列为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1],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和脑动脉硬化等疾病.阿托伐他汀钙作为一种新型降脂类药物,其不良反应报告(ADR)也呈增加趋势,现将我院18例阿托伐他汀钙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彦平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病案是指按照相应的规范和要求,客观的、完整的、联系性的记载了患者的病情变化、诊疗经过、治疗护理结果和终转归情况等,是临床医疗、疾病预防、教学科研、医疗保险、经济统计等的基础性原始资料;并由医疗机构的病案管理部门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保存和管理,包括纸质病历、电子文档、医学影像检查胶片、病理切片等.随着医院的发展和医疗模式的转变,病案管理工作中的种种问题日益突出[1].我院是一家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是南通大学的教学医院,全年的存档病历在40 000多份,再加上医学影像检查胶片和病理切片等,病案信息的数量相当大,管理要求非常高.随着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住院的患者数量迅速增加,医院信息科档案室现有的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临床、科教、患者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需求,也不能适应医院的快速发展[2].怎样使病案价值利用的大化得到实现,目前已成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江苏省医疗系统制定的病案管理规范作为指导,结合我院病案信息管理的具体情况和存在问题,设计并初步实现了病案信息管理系统.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燕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螺内酯治疗糖尿病肾病并舒张期心力衰竭(心衰)对患者心功能变化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糖尿病肾病并舒张期心衰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螺内酯20mg/d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心脏功能指标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BNP水平低于治疗前,6-min步行距离大于治疗前,QOL评分低于治疗前,SF-36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血肌酐、血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内酯能改善糖尿病肾病并舒张期心衰患者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艳伟;佟敏;李春辉;李巧明;贾立川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佐治急性冠脉综合征(AS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值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2组血清CRP、CK-MB、cTnT水平低于治疗前,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西医治疗加服麝香保心丸治疗ACS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侯云峰;马振勇;张顺旺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9例难治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新活素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培哚普利治疗,治疗前后进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脑利钠肽(BNP)检测,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hs-CRP和BNP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衰患者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hs-CRP和BNP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在难治性心衰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鲁奇;许浩军;翟旭鹏;汪娜;刁彦辉;张继伟;赵迎新;王永红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析药剂师如何在临床中引导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该院药剂处方2500张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与完善,另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再重新抽取药方2500张,分析合理用药前后的用药情况.结果 实施合理用药措施之后的合理用药率为89.4%明显高于实施合理用药措施前的7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充分发挥药剂师在临床用药中的作用,可及时监测并改善临床中用药不合理的状况.
作者:王丁;魏雪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评价唑来膦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钙尔奇D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疗效、骨密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唑来膦酸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唑来膦酸组患者L2~4股骨颈及大转子内侧骨处的骨密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L2~4,股骨颈及大转子内侧骨密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唑来膦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解皓;李海涛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不同剂量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大剂量硫辛酸治疗,常规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常规剂量硫辛酸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2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运动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检测2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3组治疗前后运动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常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较大剂量硫辛酸治疗DPN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干;徐昌辉;冯婷婷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高频单药组方与灌肠结合常规西医治疗慢性肾衰竭(CRd对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8例CRF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血清CRP、IL-6及TNF-α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CD;、CD4+/CD8+、lgG、lgM的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CD4、CD;/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8+、lgG、l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单药组方与灌肠结合常规西医治疗CRF能有效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并控制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继华;赵胜元;孙富芝;李斌;周红梅 刊期: 2015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