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内外复合妊娠自然转归(附1例报告)

李高振;李健;张雪茹;杨月华

关键词:复合妊娠, 诊断,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探讨宫内外复合妊娠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院1例宫内外复合妊娠自然转归至宫内妊娠足月剖宫产的病人进行分析.结果 宫内外复合妊娠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超声为首选的辅助检查;MRI可对异位妊娠部分进行精确测量及定位,对血流敏感,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结论 宫内外复合妊娠临床罕见.提高综合诊断水平,早期发现并治疗对于宫内外妊娠的自然转归相对有利.
齐鲁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米索前列醇联合哌替啶及异丙嗪用于生育前无痛人工流产效果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并哌替啶、异丙嗪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2011年12月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者1 940例,分为实验组及3个对照组,实验组800例,术前2h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术前经静脉缓慢注射哌替啶75 mg,异丙嗪25 mg;对照1组680例,术前经静脉缓慢注射哌替啶75 mg,异丙嗪25 mg;对照2组260例,术前2h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对照3组200例,术前及术中不应用任何药物,常规行人工流产手术.比较各组病人疼痛程度、失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宫颈扩张及手术时间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手术时间及阴道出血量与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x2=936.061、59.886,F=1 247.409、38.656,P<0.01).结论 米索前列醇并哌替啶、异丙嗪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肯定,此方法应用方便,安全有效,经济实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杨玲;李国华;刘召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通道法前列腺电切术在高危前列腺增生症中应用

    目的 探讨通道法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通道法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病人89例的临床资料,对病人手术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血红蛋白(Hb)及血清钠变化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继发性出血等进行分析以评价手术安全性;对手术前与手术后3个月、1年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生命体征平稳,无低钠血症发生,Hb无明显变化,术中出血量少,手术用时少,膀胱冲洗液转清时间早,随访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1年I-PSS、Qmax、QOL、RUV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457.542~7 829.355,P<0.05),术后3个月与1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通道法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兴森;吴永珍;魏利军;吴文强;蒲世年;蔡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颅眶间变型浆细胞瘤1例

    病人,女,49岁,因头晕、头痛、恶心半月就诊.查体:眼睑无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双眼视力正常,眼球运动正常;眼底检查示双侧视盘水肿;四肢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查体无定位体征.颅脑MRI示左侧额颡部及左眶内占位性病变,增强扫描示病变明显均匀强化,并可见脑膜尾征(图1、2).胸部X线片及腹部B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考虑脑膜瘤.于2012年1月2日行颅眶联合手术切除肿瘤.

    作者:李辉;吕春雷;孙丽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潮气呼吸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婴幼儿哮喘中应用价值

    目的 了解潮气呼吸支气管舒张试验在o~3岁支气管哮喘病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0~3岁支气管哮喘病儿(哮喘组)和支气管肺炎病儿(肺炎组)各40例,行潮气呼吸支气管舒张试验.试验前后检测两组病儿肺功能,记录达峰容积比(VPEF/VE)、达峰时间比(TPTEF/TE)、潮气量(VT/kg)和呼吸比(Ti/Te).结果 哮喘组TPTEF/TE、VPEF/VE和Ti/Te均低于肺炎组,VT/kg高于肺炎组,差异有显著性(t=3.038~3.433,P<0.05).哮喘组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肺炎组,差异有显著性(x 2=14.528,P<0.01).哮喘组支气管舒张试验的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由于样本量较少,各年龄段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潮气呼吸支气管舒张试验适用于0~3岁婴幼儿哮喘的鉴别诊断,试验敏感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作者:陈伟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PRF用于阻生齿拔除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置于阻生齿拔牙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2月175例病人(192颗阻生齿)作为PRF组,2012年1 12月180例病人(212颗阻生齿)作为对照组.两组阻生齿均为下颌第三磨牙.PRF组病人采用微创拔牙技术拔除阻生齿,并同时置入PRF团块.对照组病人采用微创拔牙技术拔除阻生齿,并常规处理.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第7天的临床症状,如疼痛、肿胀、开口受限及发热等的发生情况.结果 PRF组病人术后轻度痛12例,轻度肿胀8例,轻度开口受限1例.对照组轻度痛69例,轻度肿胀83例,轻度开口受限26例,发热9例.两组4项临床症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 2=7.07~80.32,P<0.01).结论 PRF可以起到减轻阻生齿拔除术后症状的作用.

    作者:张铁刚;梁立山;朱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单亲家庭青少年厌食症病人防御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

    目的 探讨单亲家庭青少年厌食症病人防御方式特点,并分析其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文版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防御方式问卷,对24例单亲家庭青少年厌食症病人(研究组)及30例正常青少年(对照组)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成熟防御方式及神经症防御机制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322、2.138,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父亲教养方式存在明显的惩罚过多,缺乏情感温暖理解,干涉过多,过度保护(t=2.228~2.324,P<0.05);母亲教养方式缺乏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过多,差异有显著性(t=2.423、2.663,P<0.05).研究组母亲拒绝否认与其不成熟防御机制呈正相关,父亲惩罚严厉、过度偏爱、拒绝否认与其防御机制呈正相关(r=0.232~0.276,P<0.05).结论 不成熟防御方式和神经症防御方式是单亲家庭青少年厌食症病人的特点,是父母教养方式缺陷的结果.

    作者:郭乃爽;梁静;范勇;张文忠;曾波涛;孟祥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胃肠道肿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胃肠道肿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7 209例胃肠道肿瘤手术病人的术前状态、肿瘤病理学因素和手术方法等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心脏病、糖尿病、营养不良、ASA评分、肿瘤部位、肿瘤TNM分期、联合脏器切除、术中输血、手术时间及手术失血量与胃肠道肿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共有7个变量为胃肠道肿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肿瘤部位(直肠、小肠、结肠)、ASA评分(Ⅱ级、Ⅲ级、Ⅳ级)、心脏病、营养不良、糖尿病、手术时间和手术失血量.结论 应针对胃肠道肿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上述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必要的临床干预.

    作者:王浩;周岩冰;曹守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于联合量化的口腔科库房管理模式的研究

    目的 探讨基于联合量化的库房管理模式对口腔科库房管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基于联合量化的库房管理模式对口腔科库房进行管理.结果 联合量化的库房管理模式提高了我院口腔科库房管理效率,库存物资种类从200多种下降到50多种,库房运营成本从每个月15万元以上下降到每月6万元以下.科室人员对库房管理的满意率达到100%.结论 基于联合量化的口腔科库房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科室库房的管理水平,降低医疗成本.

    作者:王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选择性组织切除并消痔灵注射对直肠前突型便秘效果

    目的 了解选择性组织切除术(TST)并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前突型便秘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TST并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前突型便秘病人57例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57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近期(1个月内)痊愈56例,显效1例;术后远期(3个月后)痊愈55例,显效2例.无手术出血、肛门狭窄、肛门失禁、后腹膜及盆腔感染、直肠阴道瘘、性交痛等并发症.结论 TST并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前突伴直肠黏膜内套叠引起便秘排便梗阻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于周满;王淑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皮肤黑素瘤细胞3种Smad的表达

    目的 探讨Smad2、Smad3、Smad4在皮肤黑素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蛋白印迹方法,分别检测人皮肤黑素瘤A375细胞和人正常黑素细胞中Smad2、Smad3、Smad4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A375细胞中Smad2、Smad3、Smad4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人正常黑素细胞(t=2.361~4.214,P<0.01).结论 在黑素瘤细胞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中Smad2、Smad3、Smad4均出现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皮肤黑素瘤发病.

    作者:郁博;张斌;苏磊;潘敏;臧运书;陈宏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床药师个体化用药服务模式探索

    目的 探索临床药师个体化用药服务模式.方法 基于现有的药学服务模式,以个体化用药指导为方向,临床药师通过对病人用药教育、协助医师完成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技术支持以及完成相关培训工作,实施个体化用药服务.结果 开展个体化用药服务,能够提高病人用药的依从性、保证临床合理用药,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结论 开展临床药学个体化用药服务,可以为病人提供更优、更适宜的医疗保健服务.

    作者:梁瑜;孟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TK1与CA153及CEA联合检测对乳癌诊断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糖类抗原153(CA153)与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诊断乳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16例乳房良性疾病病人、105例乳癌病人、1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TK1、CA153、CEA的含量.结果 乳癌病人血清TK1、CA153、CEA水平均显著高于乳房良性疾病病人和健康体检者(F=3.38~3.62,P<0.05);乳癌病人TK1、CA153、CEA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三项指标单独检测阳性率(x 2=13.89~14.97,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TK1、CA153、CEA对乳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李萍;刘艳凤;张少强;陈增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泛影葡胺短期口服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水肿致梗阻效果

    目的 探讨口服泛影葡胺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空肠吻合口水肿致梗阻的效果.方法 临床确诊为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空肠吻合口水肿致梗阻病人7例,口服泛影葡胺注射液,X线透视下明确梗阻部位,观察泛影葡胺通过水肿吻合口情况.结果 5例病人成功解除吻合口水肿所致梗阻时间为(4.60±0.55)d,恢复饮食,未再发生水肿、梗阻;2例梗阻症状缓解.结论 口服泛影葡胺可作为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空肠吻合口水肿致梗阻的治疗措施,可短期内解决水肿所致梗阻.

    作者:刘兆鹏;张建立;崔建;王政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与血浆Hcy和叶酸及Vit B12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叶酸、维生素B12(Vit B12)与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相关性.方法 对77例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其中BPSD组40例,非BPSD组37例)进行血浆Hc y、叶酸及Vit B12测定,以同期常规体检的健康老年人3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BPSD组和非BPSD组血浆Hcy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199.64,q=19.9、11.4,P<0.01),且BPSD组高于非BPSD组,差异有显著性(q=8.1,P<0.01).BPSD组和非BPSD组血浆叶酸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F=35.17,q=-6.5、-7.8,P<0.05),而BPSD组与非BPS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q=1.4,P>0.05).BPSD组及非BPSD组血浆Vit B12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F=350.99,q=-26.0、-17.2,P<0.01),且BPSD组显著低于非BPSD组(q=8.4,P<0.01).结论 Hcy、叶酸和Vit B12水平降低可能参与BPSD的发病.

    作者:郑占杰;王金东;孔伶俐;崔维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常用心理测评量表

    慢性肝病严重的并发症是肝性脑病,肝性脑病发生前先出现轻微肝性脑病(MHE),此时给予合理治疗可大大改善预后.MHE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主要根据心理智能测试来诊断.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几种MHE测评量表进行综述.

    作者:罗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肉毒毒素A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应用及展望

    肉毒毒素A现已在众多医学领域得到广泛运用,而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还缺少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文就肉毒毒素A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应用及展望综述如下.

    作者:张龙丹;俞律峰;邹德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DWIBS在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BS)在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术后疗效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恶性实体瘤介入治疗后病人21例,CT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所有病人行常规MRI及全身DWIBS检查,对DWIBS图像进行3D-MIP重建并进行黑白翻转处理,观察介入治疗后肿瘤组织信号特点,DWIBS检查局部病灶阳性率及远处转移率.结果 DWIBS图像不受介入治疗后各种高密度物质的影响,残存、复发肿瘤组织及远处转移灶于DWIBS原始图像上呈明显高信号,类PET像上较周围正常结构呈明显低(黑)信号.18例病人DWIBS检查发现局部肿瘤残存或复发,局部病灶阳性率为85.7%.2例病人发现新发远处转移病灶.结论 DWIBS能清晰显示肿瘤病灶活性的改变,可准确判断肿瘤介入治疗后病灶坏死程度及肿瘤复发,尤其适用于CT检查阴性的病人.

    作者:李学达;张玉媛;杨莉莉;张伟;徐芹艳;李子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自制内眦采血器用于小鼠采血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自制内眦采血器用于小鼠内眦取血的效果.方法 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只,分别采用自制采血器及普通毛细管行内眦定量取血5次.比较两组采血成功率、采血相关损伤率和采血相关死亡率.结果 两组均未发生采血相关死亡;实验组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 2=6.522,P<0.05);两组采血相关损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自制内眦采血器制作容易,采血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值得在动物实验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召波;董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干预对手外伤病人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和负性情绪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手外伤病人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手外伤病人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1、4周的康复锻炼依从性;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病人的负性情绪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4周的康复锻炼依从性好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10.040、10.297,P<0.05).观察组出院时负性情绪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11.318、5.304,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能提高手外伤病人的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降低病人负性情绪.

    作者:何小燕;叶红构;路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跗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拇甲瓣供区创面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拇甲瓣切取术后供区修复方法,以更大程度地保留拇趾的功能.方法 用以跗外侧动脉为蒂的跗外侧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拇甲瓣创面,该皮瓣以跗外侧动脉和足背动脉及其伴行的的静脉为蒂,皮瓣内含有足背外侧皮神经可恢复受区的感觉;皮瓣的供区植皮修复.结果 移植的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外观功能良好.结论 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拇甲瓣供区创面,具有成活率高、皮瓣薄不用二期修形等特点.

    作者:申立林;蔺翠霞;孙雪生;李新霞;朱涛;李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齐鲁医学杂志

齐鲁医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青岛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