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东;郑占杰;孔伶俐
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因、临床特征、治疗和转归.方法 2010年8月-2013年7月,我科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儿3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1岁10例,1~7岁26例;潜在性中毒7例,轻度中毒18例,中度中毒11例.临床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立即给予祛除毒物及有效解毒剂治疗,平均住院2~10 d,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小儿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多由误服农药或误食被农药污染的食物及接触农药引起,病情转归与接触农药的种类、剂量及就诊时间有很大关系.一旦发现有可疑有机磷农药中毒现象应立即就诊,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青岛市社会养老新的模式.方法 对青岛市养老事业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青岛市养老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严峻挑战.结论 青岛市应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新模式.
作者:孙少萍;邵柏;王蜀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壮筋续骨汤对大鼠股骨骨折后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影响及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 取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在股骨中段切断股骨制备骨折模型,用壮筋续骨汤灌胃治疗.以大体解剖学和病理学方法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GH和IGF-1的水平.结果 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骨折伤后7d骨折断端主要为纤维肉芽组织,14d为纤维性骨痂组织,21d为纤维软骨性骨痂组织,28 d治疗组骨痂重塑质量明显优于模型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血清GH和IGF-1水平在骨折术后7、14、21、28 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13.64、21.42,q=2.15~16.19;P<0.05),而模型组与治疗组在7、14、21d无显著差异,仅在28 d治疗组明显高于模型组(t=6.48、5.49,P<0.05).结论 壮筋续骨汤可能通过降低GH和IGF-1的降解速率、维持较高水平而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张淑玲;周缜;宁驰;祝汉忠;邹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应用CRRT联合HP治疗RM伴急性肾损伤病人12例,给予恰当的护理,观察治疗前、治疗12、24 h后病人血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肌酐(Cr)水平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24 h后病人血Mb、CK、Cr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F=4.75~9.68,P<0.05).结论 应用CRRT联合HP治疗RM伴急性肾损伤,可明显改善肾功能.
作者:朱月华;王冲;张爱芳;马瑞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构建携带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为肿瘤靶向性基因治疗研究提供工具.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hUMSCs,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hUMSCs细胞免疫表型.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表达IL-18基因的慢病毒转染至hUMSCs,利用RT-PCR及Western方法检测IL-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在体外分离和培养了hUMSCs,FACS检测结果显示,hUMSCs表达CD29、CD44和CD105,而不表达CD34和CD45,符合hUMSCs的表型.成功构建携带IL-18基因的hUMSCs,RT-PCR及Western方法检测结果显示,IL-18基因转染至hUMSCs并能稳定表达.结论 构建了携带IL-18基因的hUMSCs并稳定表达IL-18,为肿瘤靶向性基因治疗实验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实验工具.
作者:王琳;李福年;柳晓义;姜丹丹;吕志栋;曲慧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Ⅱ~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3型β微管蛋白(TUBB3)基因表达及其与术后辅助化疗效果相关性.方法 Ⅱ~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88例,均进行根治性手术及术后采用长春瑞滨+顺铂方案化疗,应用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TUBB3 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TUBB3基因表达水平与病人预后的关系.结果 TUBB3 mRNA低表达者无瘤生存期与高表达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总生存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205,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UBB3 mRNA高表达(RR=0.453,95%CI:0.267~0.768,P<0.05)、肿瘤分期(RR=1.629,95%CI:1.158~2.293,P<0.05)为病人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TUBB3 mRNA可能是预测Ⅱ~ⅢA期NSCLC术后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检测TUBB3 mRNA表达有助于NSCLC病人的个体化治疗.
作者:郑志强;唐怀好;张文峰;王勇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细胞分化抑制因子1(Id1)和HtrA1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卵巢上皮癌组织(其中化疗敏感、耐药各20例)、10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Id1和HtrA1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卵巢上皮癌临床病理参数关系.结果 Id1和HtrA1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和22.5%,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阳性表达率(均为4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57、4.372,P<0.05);与正常卵巢组织(30.0%和6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8.295、5.357,P<0.05).Id1和HtrA1在卵巢上皮癌耐药组中的阳性率为95.0%和5.0%,与敏感组(60.0%和4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914、14.824,P<0.05).卵巢癌病人术前CA125水平、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均与Id1和HtrA1的表达密切相关(x2=4.215~10.753,P<0.05).卵巢上皮癌组织中Id1和HtrA1的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186,P>0.05).结论 Id1和HtrA1与卵巢上皮癌形成可能有关,且Id1高表达和HtrA1低表达与卵巢上皮癌的化疗耐药关系密切.
作者:王金兰;朱存静;段玉英;田甜;戴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学习压力与职业院校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安徽省8 050名职业院校学生进行自我伤害行为的问卷调查,对学习压力与职业院校学生自我伤害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职业院校学生总体自我伤害报告率为33.5%,其中男生自我伤害报告率为38.5%,女生自我伤害报告率为28.9%.学习成效压力、学习竞争压力和重度的家庭期望压力是造成学生自我伤害的主要因素,学习前景压力和学习气氛压力对其影响次之,学习条件压力和课业负担压力对学生自我伤害的影响小.结论 学习压力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自我伤害行为产生负性影响.因此,在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应积极开展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减压工作,这对减少职业院校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友余;孟秀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及腹膜通透性对腹膜透析病人腹透液清蛋白丢失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透析时间达6个月的腹膜透析病人68例,其中糖尿病病人38例,非糖尿病病人30例.根据腹膜平衡实验,将病人分为两组,高转运与高平均转运的病人36例为高通透性组,低转运与低平均转运病人32例为低通透性组.同时检测各组病人24 h腹透液清蛋白及血浆清蛋白、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肌酐水平.结果 高通透性组较低通透性组腹透液清蛋白丢失量明显增多(t=2.118,P<0.05),血浆清蛋白明显下降(t=2.374,P<0.05).糖尿病组较非糖尿病组腹透液清蛋白丢失量明显增多(t=2.887,P<0.05),血浆清蛋白明显降低(t=2.278,P<0.05).结论 糖尿病与腹膜高通透性均可造成病人腹透液清蛋白丢失量增加,从而导致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升高.
作者:万美燕;韩昆;崔永军;邹作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锁定钢板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髓内钉周围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锁定钢板系统(LISS或LCP)治疗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髓内钉周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分类为B1型骨折),分为髓内钉全部取出或保留髓内钉主钉两组.术后均随访12个月以上,观察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7例病人骨折均顺利愈合,并恢复行走功能.结论 使用锁定钢板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髓内钉周围骨折,尤其对于原有粗隆间骨折未完全愈合的病人,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术中应保留原有的短重建髓内钉主钉,髓内钉侧骨折可以用单层和(或)双层皮质的锁定螺钉固定,必要时可辅助钛缆加强固定的稳定性,治疗结果是满意的.
作者:王强;刘利民;沈惠良;胡怀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堵管率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活动主题进行要因分析,制定并落实质量改进措施,并对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后PICC导管堵管率由15.15%降低到2.26%(x2 =9.028,P<0.01),病人平均住院费由(4.2±0.5)万元降至(4.0±0.6)万元(t=2.070,P<0.05),平均住院日由(20.0±1.2)d缩短至(18.0±1.0)d(t =2.570,P<0,05),病人满意度由95.78%提高到99.72%(x2=11.040,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降低PICC导管堵管率,延长导管使用寿命,降低病人住院费用及平均住院日,提高病人满意度,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作者:刘波;孙秀杰;张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测量牙列缺损病人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前后的咀嚼效率,探讨后牙咬合对数(POPs)与咀嚼效率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牙齿数目和POPs将54例牙列缺损病人分为A、B、C、D共4组.A组:22例全牙列者,平均8.50个POPs;B组:10例单颌至少10颗牙者,平均6.80个POPs;C组:7例单颌至少10颗牙齿者,平均3.57个POPs;D组:15例单颌少于10颗牙齿者,平均1.73个POPs.通过咀嚼人工食物,以称质量法测量病人修复治疗前后的咀嚼效率.结果 修复治疗前后相比较,A组病人的咀嚼效率均高于B、C、D组(F=31.389、15.574,q =-8.971~ 3.192,P<0.05),B组高于D组(q=-2.314、-2.331,P<0.05).B、C、D组修复治疗后X50均值低于治疗前(t =-5.310~-3.189,P<0.05).结论 牙列中POPs越多,咀嚼效率越高;可摘局部义齿可提高牙列缺损病人的咀嚼效率.
作者:李健宁;张倩;邵明超;李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文介绍了医院数字化图书馆的特点,分析医院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并从经费、人员素质、安全、移动化等方面对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作者:董利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颈椎影像学检查中对寰枢关节的关注日益增多.本文主要综述了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解剖基础、临床表现、影像诊断及临床应用,旨在加深对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正确认识,以利于临床选择恰当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林红雨;王琦;刘桂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新辅助化疗与辅助化疗对乳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SF-36),分别于治疗前后对118例接受新辅助化疗和改良根治术的乳癌病人及120例接受改良根治术和辅助化疗的乳癌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后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皆明显低于治疗前(t=2.187~7.146,P<0.01);治疗后新辅助化疗组病人生理健康方面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4个维度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精力维度评分明显高于辅助化疗组(t =2.419~3.881,P<0.01).结论 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癌病人较接受辅助化疗者可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真;曲慧利;王新刚;柳晓义;刘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临床用药对草酸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134例应用草酸铂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55例)和空白组(38例).观察组从化疗开始每日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20 mg静脉滴注,共14 d;对照组化疗同步每日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2.4 g静脉滴注,共14 d;空白组化疗同时不应用任何神经保护药物.4周期化疗后评价3组病人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及分度情况.结果 各组均未发生4度周围神经毒性反应.观察组2、3度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20%和2.44%,较对照组(29.09%和7.27%)和空白组(28.95%和10.53%)明显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07、2.890,P<0.05).对照组与空白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草酸铂引起的周围神经毒性反应临床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防治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瞳光;杜利力;于晓丽;孔鲁;韩灵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Galanin及Galanin 2型受体(GalR2)在前列腺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50例前列腺增生(BPH)、50例未转移前列腺癌(PCa)及30例发生骨转移前列腺癌(BM)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alanin及GalR2的表达,并进行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结果 BPH组、PCa组和BM组Galanin阳性表达分别为9、34、25例;GalR2阳性表达分别为40、7、2例.PCa组及BM组Galanin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BPH组(x2 =25.50、32.75,P<0.01),而PCa组与B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H组GalR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PCa组及BM组(x2=43.72、40.43,P<0.01),而PCa组与B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Ca组及BM组内,Galanin与GalR2的表达均呈显著负相关(rs=-0.55、-0.77,P<0.01).结论 Galanin在前列腺癌组织有较高的阳性表达;GalR2在BPH组织有较高的阳性表达,而在恶性肿瘤组织中低表达.Galanin在前列腺癌组织可能通过与GalR2之外的两种受体相结合从而发挥生物学作用;Galanin与GalR2蛋白的联合检测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振宇;高健刚;姜波;侯四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CL)组织EB病毒(EBV)感染情况,以及EBV基因型别和LMP1编码基因的变异情况,初步探讨ENKTCL的发生与E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75例ENKTCL组织标本中EBER1的转录,筛选鉴定出EBV阳性标本;PCR技术检测EBV 1/2分型,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检测EBV C/D分型和F/f分型;PCR技术检测LMP1缺失型和野生型基因.结果 75例瘤组织中有67例ERER1阳性,阳性率为89.3%.56例EBV阳性标本的EBV基因分型结果:1型80.4%,2型19.6%;F型87.5%,f型12.5%;C型66.1%,D型33.9%.48例EBV阳性肿瘤组织标本中,野生型8例(16.7%),缺失型40例(83.3%).结论 本地区ENKTCL存在高水平EBV感染;肿瘤组织中感染的EBV的主要基因型别为1型、F型和C型;LMP1基因缺失型可能在ENKTCL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王海娟;李慧;王笑峰;王云;邢晓明;罗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基底膜蛋白多糖对成骨细胞增殖及其分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随机分为基底膜蛋白多糖抑制剂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低氧状态下基底膜蛋白多糖抑制剂组(C组)、低氧状态下对照组(D组).各组分别进行相应处理,培养24、48、72、96 h.采用细胞增殖检测方法(CCK-8法)和ELISA法,检测并比较各组成骨细胞增殖和分泌BMP-2的变化.结果 培养24、48 h,A组与B组比较、C组与D组比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4.51~18.04,P<0.05);培养72 h,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培养96 h内,A组与B组比较、C组与D组比较成骨细胞分泌BMP-2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 =6.61~30.50,P<0.05).结论 在成骨细胞增殖早期基底膜蛋白多糖对成骨细胞增殖活性有显著影响,并对成骨细胞分泌BMP-2有促进作用.
作者:马金龙;褚言琛;张成栋;邹云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治疗骨性关节炎时同时行滑膜切除术对术后失血及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并拟行单侧TKR的病人37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92例,TKR时切除滑膜;对照组182例,TKR时保留滑膜.测定并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输血率,计算隐性失血量;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膝关节协会临床评分及功能评分(KSS)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两组病人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引流量、隐性失血量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137、2.238,P<0.05),两组输血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24 h、3d及4周VAS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4周、12个月KSS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24个月时两组KSS、浮髌试验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TKR治疗骨性关节炎同时切除滑膜会增加术后出血,但对远期临床结果无明显影响.
作者:宁纪斌;田少奇;杨旭;赵鑫;孙康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