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吴秀云;孙瑞菊;曹静静

关键词:糖尿病,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摘要: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高致残率、致死率已使糖尿病成为继心脑血管、恶性肿瘤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因为糖尿病的控制与患者的饮食、运动、生活习惯悉悉相关,所以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外,健康教育也非常重要,现将我科这5年来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报告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84例需实施手术的老年患者,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及异丙酚维持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及异丙酚维持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麻醉后,治疗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三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外科在2010-2012年收治的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8.3%,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焦虑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大豆异黄酮与乳酸菌联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大豆异黄酮联合微生态制剂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反复发作的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来我院治疗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5例使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组35例使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加服大豆异黄酮.治疗6周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3个月定期随访.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16.67%)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豆异黄酮与乳酸菌活菌胶囊联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比单独使用乳酸菌活菌胶囊效果更好.

    作者:姚雪梅;卢梅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MRI在乳腺肿瘤诊断方面的探讨

    目的 探讨MRI技术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2012年我院外科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的62例乳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随即行钼靶X线、MRI影像检查与病理结果(金标准)比对,比较其诊断结果.结果 钼靶X线检测的灵敏度为81.5%,特异度为79.2%;MRI检测的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88.9%.结论 MRI用于乳腺疾病方面的检测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助于对乳腺肿瘤做出准确的诊断.

    作者:蒋英;梁晓雨;郑彦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门诊心血管疾病患者药物咨询案例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知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医疗常识的重要性,药物咨询也成为了临床药学工作上的一项重要内容.心血管疾病作为全球性的疾病,每年发病率及病死率都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本研究就我院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患者药物咨询案例进行了分析,为药学服务提供必要依据.

    作者:鞠玲卉;康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照观察

    目的 探讨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采用喹硫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两组的疗程相同.采用潘氏量表及不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效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总有效率63.2%,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4周末疗效明显,潘氏量表(PANSS)评定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2周末疗效明显,PANSS评定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ANSS评定总分在治疗前、1周末、2周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周末、6周末、8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安全,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余升晋;刘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以人为本的护理在小儿内科病房单元的实用性探讨

    目的 在对小儿内科病房单元患儿护理中秉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并对其实用性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小儿内科2010年9月-2011年9月的4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患儿进行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时,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融入其中.再对两组患儿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进行对比.结果 在对观察组患儿进行以人文本的护理后,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73.5±11.2)高于对照组(41.1±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护理时,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为患儿以及患儿家属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护理,让患儿缩短恢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颜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对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患者96例,对其分别采取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脉成像以及冠脉造影检查,并以冠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对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脉成像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价,并对比分析.结果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符合率为81.25%,双源CT冠脉成像诊断符合率为83.33%.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均具有显著优势,临床医生可依据具体情况对两种检查方法进行选择,以提高诊断率,为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赵中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乙型肝炎患者合理用药问答

    目的 保障乙型肝炎患者用药安全、合理、规范.方法结合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文献、药品说明书等创建本文咨询文本.结果 无本文时,医师难于回答相关咨询,创建问答标准后,患者满意率95%.结论 药学专业人员应找到难点和特别需要的咨询点,创新服务项目,可更好地满足临床医师及患者需要,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吴孝林;曹晓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肝胆患者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肝胆患者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肝胆手术的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术前准备、应用抗生素以及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肠胃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为(32.5±10.8)h,首次排气时间为(43.7±15.6)h;对照组为(46.4±16.0)h、(67.3±16.8)h.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77.27%),复发率(2.27%)低于对照组(1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做好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如术前准备、应用抗生素以及肠内营养支持对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勇;陈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全部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LVEF指标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5%(31/40),对照组总有效率47.5%(19/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头晕1例,无咳嗽;对照组中头晕2例,咳嗽2例.结论 缬沙坦能减慢心率,还能降血压,有助于缩小左室内径,另外还能增加患者心搏出量,因此,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王海山;吴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及愈后.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治经验,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积极的抢救,24例患者中治愈8例,好转10例,未愈4例,死亡2例.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重,发展迅速,为减少病死率,应早期积极治疗.

    作者:郎跃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与预后之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救治过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94例,对患者在病发后48h内的血糖改变状况进行详细记录,并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结果 当患者发生急性颅脑损伤情况时,48h内对患者的血糖测量值进行记录,发现当患者血糖值>10mmol/L时,病死率与致伤、致残率明显偏高.结论 利用急性颅脑损伤者的血糖变化值情况是可以对患者病情发展以及致死、致伤结果做出较为准确的预见,治疗中就能够及时采用适当的治疗和干预措施,血糖变化情况是与临床预后之间有较为明显的关联性.

    作者:马金良;李振举;王剑伟;于春雷;张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10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抗炎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2年5月于我院住院的CHF患者81例,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25例,Ⅲ级32例,Ⅳ级24例,同时测定38例健康对照者.测定血清IL-6、hs-CRP、IL-10水平.结果 CHF各组患者IL-6、hs-CRP、IL-10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且随心功能分级越高,增加越明显.IL-6分别与IL-10、hs-CRP呈正相关(r=0.550,P<0.05;r=0.783,P<0.05);IL-10与hs-CRP无明显相关性(r=0.187,P>0.05).结论 CHF患者炎性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均升高,但抗炎细胞因子相对升高不足,CHF患者存在细胞因子调节紊乱.

    作者:吴艳君;王俊;徐小平;谢红珍;陈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成年人活动义齿修复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成年人活动义齿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活动和固定义齿修复患者各60例,两组在修复前均对口腔余留牙、基牙的牙周情况进行观察,固定义齿修复组给予固定义齿修复,活动义齿修复组给予活动义齿修复,对比两组患者在义齿修复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复诊情况及修复12个月后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 修复1个月内,活动义齿修复组复诊118次,平均2.0次;固定义齿修复组由于临时固定试戴,复诊107次,平均1.8次.修复1个月内两组复诊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1~6个月,活动义齿修复组复诊41次,平均0.7次;固定义齿修复组复诊34次,平均0.6次.修复6个月内两组复诊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6~12个月,活动义齿修复组复诊72次,平均1.2次;固定义齿修复组复诊13次,平均为0.2次,修复6~12个月两组复诊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义齿修复组和固定义齿修复组在义齿初戴时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7±2)分和(39±3)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6±2)分和(27±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成年牙列缺损患者,行活动义齿修复的适用范围广,修复效果显著,且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侯兴奇;朱继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效果,为晚期乳腺癌的化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我院收治的35例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具体用量:多西紫杉醇75mg/m2静脉滴注,d1;奥沙利铂25mg/m2静脉滴注,d1~d3.21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并记录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3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4例(11.43%),部分缓解(PR)14例(40.00%),疾病稳定(SD)13例(37.14%)和疾病进展(PD)4例(11.43%),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1.43%和88.57%.该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中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高(54.29%),其次依次为血小板减少(34.29%)和血红蛋白减少(22.86%),其余多为胃肠道反应,多为1~2级.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较好,患者可耐受,不良反应较低,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秦青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联合甘露醇在难治性肝硬化腹腔积液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治疗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持续静脉泵入小剂量呋塞米(速尿)联合甘露醇对难治性肝硬化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7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5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每天单次或分次静脉注射呋塞米160mg+甘露醇125ml,缓慢2h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甘露醇125ml,缓慢2h静脉滴注.连续应用14d进行总的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14d后,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 86.21%.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5.1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小剂量呋塞米+甘露醇对存在利尿剂抵抗的难治性肝硬化腹腔积液疗效显著.

    作者:李爱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门诊急性腹泻患者治疗体会

    目的 对门诊急性腹泻患者治疗体会进行总结,探究治疗急性腹泻的佳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2-2013年肠道门诊就诊的急性腹泻患者23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单用左氧氟沙星)82例,B组(左氧氟沙星联合培菲康)90例,C组(单用培菲康)58例.治疗后均在患者用药72h后门诊或电话随访.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B组总有效率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培菲康治疗急性腹泻疗效确切,并在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及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疗效得到了肯定.

    作者:朱庆华;陶张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在防治婴幼儿腹泻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口服轮状病毒对于降低婴幼儿腹泻发病频率、发病严重程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儿科2011年2月-2012年2月进行预防接种的520例婴幼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260例.对照组婴幼儿给予安慰剂,干预组婴幼儿给予口服轮状病毒疫苗.1年后采用电话随访或门诊随访调查两组婴幼儿腹泻发病率、平均腹泻发病次数、平均腹泻时间、重症腹泻比例等指标.结果 干预组婴幼儿腹泻发病率、平均腹泻发病次数、平均腹泻时间、重症腹泻比例分别为13.1%、(2.8±1.1)次、(4.6±1.1)d、5.9%,对照组婴幼儿腹泻发病率、平均腹泻发病次数、平均腹泻时间、重症腹泻比例则为36.5%、(4.1±1.3)次、(8.2±1.8)d、10.5%,干预组婴幼儿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轮状病毒在婴幼儿腹泻的防治中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涂梅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儿科门诊支原体肺炎患儿阿奇霉素治疗分析

    目的 总结支原体肺炎患儿阿奇霉素用药经验,提高治疗效果,大幅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儿用药依从性.方法 分析2012年3月-2012年11月我院门诊部200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观察组50例采用单独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对照组150例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维生素B6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治疗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92.00%)低于对照组(99.33%),不良反应发生率(38.00%)高于对照组(4.00%),人均治疗天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维生素B6治疗,治愈率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减少,提高患儿用药依从性,对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德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