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RI在乳腺肿瘤诊断方面的探讨

蒋英;梁晓雨;郑彦强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学, X线, 乳腺肿瘤, 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MRI技术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2012年我院外科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的62例乳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随即行钼靶X线、MRI影像检查与病理结果(金标准)比对,比较其诊断结果.结果 钼靶X线检测的灵敏度为81.5%,特异度为79.2%;MRI检测的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88.9%.结论 MRI用于乳腺疾病方面的检测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助于对乳腺肿瘤做出准确的诊断.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

    目的 对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患儿,分为两组,静脉滴注组患儿50例,使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口服组患儿50例,使用口服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出现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关系不大,采用静脉滴注或者口服都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和皮疹、胃肠道反应和发热等不良反应,因此,无论使用何种给药方式应用阿奇霉素进行临床治疗,都应该对使用阿奇霉素导致的常见不良反应进行必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作者:牟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药剂科PDCA循环发现问题及计划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 检查药剂科工作质量,发现问题,持续改进,提高工作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应用卫生部质量管理PDCA循环原理,将药剂科5次PDCA检查发现问题、计划(对策)、实施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药剂科5次PDCA检查发现问题全部及时解决,已让全体药师牢固树立质量管理PDCA循环理念.结论 药剂科进行质量管理5次PDCA循环改进,可显著提高工作质量,确保用药安全,可逐步杜绝用药安全隐患.

    作者:罗明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的应用体会

    目的 对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在超前镇痛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术前给予地佐辛治疗,观察组42例术前给予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BC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静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利用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进行超前镇痛可发挥良好协同作用,促使术后镇痛时间有效延长,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可大幅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吴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述儿科护理人员的配置现状及应对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医疗设备也在不断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医院的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纠纷也逐渐增加.儿科以其特殊性,对护理的要求也就相对特殊,与其他科室相比,儿科的护理风险也相对较高.要降低儿科的护理风险,减少患儿家属与护理人员的纠纷,就要对儿科的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和科学的管理.本文对儿科护理人员的配置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并就目前的儿科护理人员的配置现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儿科的护理质量,减小儿科的护理风险,降低护患之间的纠纷.

    作者:孟亚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析医院用药安全隐患及对策

    分析医院用药安全隐患,加强医院计算机药学合理用药信息系统维护,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杜绝不合理用药及纠纷.查找隐患,创新思路,研究医院计算机药学合理用药信息系统维护快捷方法,研究对策,应用对策,观察效果.狠抓对策落实,可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黄光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碳素棒外固定支架治疗跟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与探讨碳素棒外固定支架治疗跟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08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跟骨开放性骨折患者43例,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实施碳素棒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均随访7~19个月,大部分患者伤口愈合时间短,2周均可拆线.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跟骨开放性骨折采取碳素棒外固定支架治疗操作简单,康复快,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疗效比钢板内固定好.

    作者:蒋宇平;吴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高致残率、致死率已使糖尿病成为继心脑血管、恶性肿瘤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因为糖尿病的控制与患者的饮食、运动、生活习惯悉悉相关,所以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外,健康教育也非常重要,现将我科这5年来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报告如下.

    作者:吴秀云;孙瑞菊;曹静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运用中药汤剂联合传统西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TI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2年神经内科收治的TIA患者19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两组患者在传统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配合我院自行研制的中药汤剂进行综合治疗,7d为一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两组分别从恶化率、总有效率、远期复发率指标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恶化率、总有效率、远期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TIA,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恶化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艳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012年盐城市二、三级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采购与监管分析

    2010年实行以省为单位药品集中采购,运行3年多以来,盐城市二、三级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采购发展状况良好.本文就2012年度盐城市二、三级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采购现状以及如何进一步做好监管服务工作进行阐述.

    作者:杜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我院临床药品基数管理与小药柜合理应用

    药品基数是每个医院临床科室必不可少的,所以药品基数的合理储存、应用与管理也非常重要.药品基数极大地方便了科室的使用,也为医生对部分严重患者的抢救工作争取了宝贵时间,随着我院的发展,药品的基数管理储存也显现出一定的问题,本文就我院基数管理以及小药柜的使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提出一些整改措施.

    作者:周洋;杨玲;徐可;袁瑶;李小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静脉抗菌药物处方审方参考单元的创建和应用分析

    目的 创建审核静脉滴注处方参考单元,提高审核处方能力,保障患者静脉用药安全合理.方法 以中国药典2005年版临床用药须知、药品说明书等为依据创建审核静脉滴注处方参考单元,结合我院2008年1月8日至2008年4月30日审核处方实例进行分析.结果 应用审核静脉滴注处方参考单元前和后,一名主管药师审核抗生素静脉滴注处方平均速度分别为120组/h、240组/h,已审核处方存在问题率分别为0.400%、0.026%.结论 审方参考单元可指导药师快捷审核处方,提高审核处方能力,对保障患者静脉用药安全合理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段利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沙丁胺醇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婴幼儿喘息重度发作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对婴幼儿喘息重度发作患儿采用沙丁胺醇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的临床措施和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33例喘息重度发作患儿,按照患儿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临床治疗方案,将33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15例,给予氨茶碱口服治疗,观察组患儿18例,给予沙丁胺醇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普米克令舒是治疗婴幼儿喘息重度发作的良好药物,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覃炳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门诊心血管疾病患者药物咨询案例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知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医疗常识的重要性,药物咨询也成为了临床药学工作上的一项重要内容.心血管疾病作为全球性的疾病,每年发病率及病死率都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本研究就我院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患者药物咨询案例进行了分析,为药学服务提供必要依据.

    作者:鞠玲卉;康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外周动静脉快速同步换血治疗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为提高外周动静脉快速同步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给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提供安全可靠、简单方便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NICU 2010年3月-2013年3月的14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均采用外周动静脉快速同步换血,比较换血前后胆红素水平、电解质、血压、心率、动脉血氧分压、呼吸等.结果 换血前后胆红素对比显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TBS)、间接胆红素(IBILI)换出率分别为45.7%、45.3%,置换出的主要是IBILI,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前2例血培养阳性者,换血后转为阴性.心电监护在换血过程中保持稳定,Na+、K+、Cl-、Ca2+等电解质换血前后均无明显变化.除1例入院时胆红素高达734.6μmol/L且已为核黄疸警告期和1例换血前已有痉挛期表现者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外,其余生长发育良好.结论 外动静脉快速同步换血疗法胆红素置换率高,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傅建平;杨磊;胡安辉;袁水生;胡小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半夏泻心汤和逍遥散并用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和逍遥散并用在慢性胆囊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5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和逍遥散并用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显效率(66.67%)高于对照组总显效率(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对照组复发率为22.86%(8/35),观察组复发率为4.00%(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和逍遥散并用治疗慢性胆囊炎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有效预防复发,近、远期疗效均优异,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杜自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联合甘露醇在难治性肝硬化腹腔积液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治疗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持续静脉泵入小剂量呋塞米(速尿)联合甘露醇对难治性肝硬化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7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5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每天单次或分次静脉注射呋塞米160mg+甘露醇125ml,缓慢2h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甘露醇125ml,缓慢2h静脉滴注.连续应用14d进行总的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14d后,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 86.21%.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5.1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小剂量呋塞米+甘露醇对存在利尿剂抵抗的难治性肝硬化腹腔积液疗效显著.

    作者:李爱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9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刘宝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心得

    目的 总结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心得.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3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理论给予中药汤剂进行施治;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两组患者治疗4周以后,分别从疗效、血清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L-2、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L-2、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贾相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处方合理性与合理用药指标间的关系探析

    目的 对处方合理性与合理用药指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3年8月为186位患者开具的用药处方310张,根据患者病情分析所开具处方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处方合理性与合理用药指标间关系进行总结.结果 31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发生率高的是药物用法用量(33.3%),之后为联合用药(25.0%);患者正确用药与教育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药费、年龄以及抗生素使用种类与处方用药合理密切相关.结论 处方合理性与合理用药指标间有密切联系.我院在门诊药物应用中基本合理,在抗生素应用水平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祝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成年人活动义齿修复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成年人活动义齿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活动和固定义齿修复患者各60例,两组在修复前均对口腔余留牙、基牙的牙周情况进行观察,固定义齿修复组给予固定义齿修复,活动义齿修复组给予活动义齿修复,对比两组患者在义齿修复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复诊情况及修复12个月后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 修复1个月内,活动义齿修复组复诊118次,平均2.0次;固定义齿修复组由于临时固定试戴,复诊107次,平均1.8次.修复1个月内两组复诊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1~6个月,活动义齿修复组复诊41次,平均0.7次;固定义齿修复组复诊34次,平均0.6次.修复6个月内两组复诊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6~12个月,活动义齿修复组复诊72次,平均1.2次;固定义齿修复组复诊13次,平均为0.2次,修复6~12个月两组复诊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义齿修复组和固定义齿修复组在义齿初戴时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7±2)分和(39±3)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6±2)分和(27±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成年牙列缺损患者,行活动义齿修复的适用范围广,修复效果显著,且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侯兴奇;朱继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