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

牛家兰

关键词:脑卒中, 偏瘫, 超早期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超早期(0~24h)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脑卒中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超早期护理干预,评定入院时、干预4周和12周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状况,分析其Barthel指数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脑卒中患者给予超早期护理干预后,其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干预4周、12周后,患者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干预12周后高于干预4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护士长管理效能的措施探讨

    随着社会进步,医学科学飞速发展,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及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医学模式不断的转化,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病区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护士长是护理管理的主体,提高护理质量则迫在眉睫,而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效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效能.

    作者:谢少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010-2012年我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消毒灭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2012年消毒灭菌及环境卫生学监测资料.结果 采集样本5707份,合格5433份,合格率95.20%.样本量与其合格率整体呈上升趋势,空气合格率由86.76%升至97.48%;物体表面合格率由87.77%升至96.90%;医务人员手合格率由87.18%升至91.67%;使用中消毒液浓度合格率由91.89%升至95.45%;使用中灭菌剂浓度合格率由83.33%升至97.87%;紫外线灯合格率由83.85%升至98.38%;消毒物品合格率由85.71%升至94.44%(P<0.01).灭菌物品、灭菌剂、透析水及透析液在每年的生物监测中,合格率均为100.00%.结论 该院消毒灭菌工作质量及环境卫生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作者:葛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观察及护理对策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是指在发病后超早期时间窗内,应用溶栓药物进行血管再通,以恢复脑血流.常用溶栓剂有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rt-PA)、尿激酶等.其中rt-PA具有纤维蛋白特异性,仅与血栓中的纤维蛋白原结合,对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无明显纤溶作用[1],故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溶栓治疗要求争分夺秒,严格按操作流程进行,否则可引起脑出血、再灌注损伤、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我科从2012年4月-2013年4月对收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8例进行了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现将病情观察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志红;宁鸿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将76例Wagner分级1~3级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入院后均取溃疡处的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静脉抗炎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3周内溃疡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为65.8%(25/38)高于对照组的36.8%(1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Wagner分级1~3级各级的溃疡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硫辛酸注射液在对Wagner分级1~3级的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可促进足溃疡愈合,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丽君;刘英;江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3周.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可明显改善患儿症状,安全有效疗.

    作者:张伟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赖氨匹林静脉滴注和肌内注射退热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赖氨匹林静脉滴注和肌内注射2种给药途径在退热中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发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赖氨匹林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赖氨匹林肌内注射.比较2组用药2h后退热效果.结果 2组退热效果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作为赖氨匹林常见的2种给药途径,无论是静脉滴注还是肌内注射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在具体的运用中可根据患者的要求,选择给药途径,以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胸腰椎结核患者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腰椎结核的手术治疗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 2006年9月-2012年6月采用脊柱前路或前后联合入路作结核病灶清除及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12例,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下肢肌力恢复正常,后突畸形基本纠正.12例患者均治愈,无复发病例.结论 胸腰椎结核积极手术治疗是彻底治愈该病的重要手段,手术中彻底的病灶清除是治愈该病的前提条件.

    作者:何兴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清Tracp5b、IL-11与WB-DWI联合检测在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比分析联合检测血清Tracp5b、IL-11与WB-DWI在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02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骨转移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用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血清白介素11(IL-11)水平,乳腺癌骨转移组再通过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检查,比较2组血清Tracp5b、IL-11水平,并比较联合检测血清Tracp5b、IL-11与WB-DWI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敏感度和阳性参考值.结果 骨转移组Tracp5b、IL-1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racp5b检测敏感度为77.5%,阳性预测值为100%.血清IL-11检测敏感度为79.4%,阳性预测值为100%.WB-DWI检查敏感度为87.3%,阳性预测值为100%.血清Tracp5b、IL-11检测敏感度与WB-DWI检查敏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组的敏感度为95.4%高于WB-DWI的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Tracp5b、IL-11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优于WB-DWI诊断敏感度,降低了乳腺癌骨转移的漏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兰珂;魏素志;张延;左江华;杨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剂量多巴胺用于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多巴胺用于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9例新生儿窒息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缺血缺氧性脑病(HIE)(64.5%)和心功能损害(29.0%)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HIE(81.6%)和心功能损害(4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肾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6.1%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小剂量多巴胺用于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经济、实用,对患儿的疼痛可起到较好的减缓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华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内蒙古地区育龄妇女对出生缺陷知识认知程度及地域差异分析

    目的 分析内蒙古地区育龄妇女对出生缺陷知识认知情况和地域差异.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内蒙古地区12个盟市的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育龄妇女来自东部地区的比例为36.5%,中部地区为30.1%,西部地区为33.4%;中部地区的育龄妇女除了对B型超声、优生检测和叶酸的补充时间认知较低,其他知识均较高(P<0.05);出生缺陷认知率较低地区,其出生缺陷率较高.结论 内蒙地区育龄妇女的出生缺陷认知水平偏低,尤其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可能与其育龄妇女的认知情况有关.

    作者:张星光;苏俐;郭淑怡;乌斯琴图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47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对147例临床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结果 147例患者中痊愈55例,显效41例,有效27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83.67%.治疗后症状积分为(6.5±1.3)分低于治疗前的(17.9±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高,严重影响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需要接受治疗.治疗方法很多,各有利弊,临床需要做出正确选择.

    作者:宋彦茹;卢叶青;路静;任胜巧;杨晓明;张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麻醉方式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方式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手术治疗老年患者,比较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效果影响.结果 12例实施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治疗效果为优;41例妇科手术、下肢骨折、普外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其中优35例,良6例;上肢骨折臂丛、颈丛麻醉患者8例中,麻醉效果优7例,良1例;局部实施麻醉的肛肠患者25例,麻醉效果优15例,良6例,差4例.结论 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不断衰退,身体组织功能下降,对麻醉药物的吸收及利用较差,在临床治疗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身体症状,对患者实施治疗,有利于患者麻醉术后能快速恢复.

    作者:明文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宜针刺治疗的眼病分析

    禁忌证是适应证的反义词,是指不适宜采用某种药物治疗或某种方法治疗的疾病或情况或特定的人群,或治疗后反而会引起不良后果,在具体给药上或针刺治疗上应予禁止或顾忌.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针刺治疗眼科疾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军玲;张彬;庞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VSD技术联合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1例观察与护理

    随着社会经济和生产的发展,交通事故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其中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是临床常见的创伤之一,如治疗不当则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患者痛苦,还可致使有望保存的肢体截肢.随着显微镜外科技术的发展,早期合理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可使该类损伤得以成功保肢,并获得满意功能康复[1~3].我科于2012年6月收治交通事故患者致右上肢毁损伤1例,急诊右上肢再植术,待肢体存活5d后,采用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获得较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陆琴;罗祺;张莎;徐娇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20例外科疾病心理护理分析

    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外科收治手术患者120例,笔者对其进行系统的围术期心理护理,得到较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宝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急腹症患儿的观察与护理

    小儿急腹症具有发病急骤、进展快、病情严重、变化多端和复杂性强等特点,且由于小儿心智尚未成熟,常难以正确全面地描述病情.此外,幼儿的耐受能力较弱,无法度量身体的疼痛感,危重患儿更是难以叙述病情发展[1].在此情况下,急腹症患儿易被误诊,导致佳诊断和治疗时机的延误,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现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76例急腹症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文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妇科急症出血37例

    目的 观察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妇科急症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妇科急症出血患者37例,均使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确诊选择性血管造影后,使用明胶海绵或铜圈栓塞出血动脉,与此同时做好相应护理,观察止血效果.结果 37例患者栓塞均取得成功,止血效果达100%,取得较好疗效,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状.结论 对妇科急症出血患者进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强患者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邢振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性消化道出血2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对肝硬化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52例肝硬化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予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予垂体后叶素注射液,共维持72h.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上具有安全性好、疗效确切和治愈率高等特点,具有广泛的推广空间.

    作者:胡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钠肽(BN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脑钠肽(BN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比较单纯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与CCP急性加重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组)治疗前血浆BNP值,及CCP急性加重期组治疗前后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O2)及右室/左室内径比值(RVDS/LVDS)、BNP值、LVEF%值.结果 治疗前CCP急性加重期组BNP值显著高于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CCP急性加重期组血浆BNP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NP是反映CCP急性加重期的敏感指标,BNP浓度对CCP急性加重有较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作者:石云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2例妇产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终止妊娠20例,紧急避孕12例,异常子宫出血2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其他疾病5例.所有患者均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米非司酮治疗后,终止妊娠患者20例中有效率为95.0%(19/20),紧急避孕12例中有效率为83.3%(10/12),异常子宫出血29例中有效率为86.2%(25/29),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中有效率为83.3%(5/6),其他疾病5例中有效率为80.0(4/5).结论 在治疗妇产科疾病上,米非司酮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低,有着广泛的适应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