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部不合理西药处方的分析研究

刘洪;龚山

关键词:门诊医疗设施, 处方, 药物, 门诊部, 医院
摘要:目的 对门诊部不合理西药处方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的6734张西药处方,对之中存在的不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6734张西药处方中出现795张不合理药方,其百分比为11.8%.其不合理性主要为出现商品名、用法用量不当、处方书写不规范以及重复用药等.结论 我院门诊部西药处方中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必须加强管理,以对其合理性进行提高.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川崎病发病机制中的探讨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川崎病(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06-2010年,我院采用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检测47例KD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及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治疗、年龄相近的2000例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分析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 47例KD患儿中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患儿12例,阳性率25.5%,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治疗、年龄相近的2000例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患儿212例,阳性率1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KD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有可能是导致KD发病的诱因.

    作者:毕金娥;王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胃肠减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胃肠减压患者的护理措施,提高疗效.方法 对我科2012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需行胃肠减压的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结果 肠梗阻41例,胆管手术76例,胃癌、食管癌13例,其他腹部手术20例,胰腺炎患者15例,患者自行拔出胃管2例,胃管脱落5例,胃管引流不畅13例.结论通过到位精心的胃肠减压的护理措施,该类患者并发症减少大大提高了疗效.

    作者:冯永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中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提高此疾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西药的方式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中药的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是一种极为有效地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文雯;朱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院2012年门诊降糖药的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降糖药物单用、联合用药情况及用药是否合理.方法 整理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降糖药物品种、用药频次、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药品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用口服降糖药物处方占32.8%,单独使用胰岛素处方占24.86%,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物联用占42.34%.口服调血糖药物以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磺脲类为主,胰岛素类以诺和灵30R、50R为主.结论 我院使用降糖药物比较合理.

    作者:朱喜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及法玛新治疗胃癌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 总结临床上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及法玛新治疗胃癌的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4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及法玛新治疗方案,并针对患者的情况采取相应临床护理对策.结果 本研究中47例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及法玛新治疗的胃癌患者,经过临床上积极应对与护理,其中显效28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高达89.4%.结论 加强胃癌患者治疗期间地护理,不仅可以预防及减轻化疗治疗产生的毒副作用,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提高治疗效果,故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军;刘宝丽;王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对通过硬膜外神经阻滞诊治椎间盘突出患者所做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92例疑似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将92例确定是椎间盘突出者分组:护理病症组和常规病症组.给予常规病症组患者常规类护理.给予护理病症组优质护理和方案化护理.分析护理病症组和常规病症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病症组的护理有效率为84.78%;常规病症组的有效率为56.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秀的护理措施对通过硬膜外神经阻滞诊治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腰部恢复更有益.

    作者:钟小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诊断和收治的3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患儿进行控制感染、治疗支气管痉挛、喘息和吸氧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20例患儿中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18例患儿中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以及发热消失均较对照组消失的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治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厄贝沙坦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厄贝沙坦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冯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门诊处方中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考察我院门诊病房中抗生素使用现状,通过分析抗生素处方不合理开具的原因,指导今后工作中的正确使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9月-2012年4月我院门诊每月5、15和25日的处方,排除节假日,共计8266张处方.对其抗生素处方开具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266张处方中涉及抗生素的处方共2904张,占35.13%.2904张涉及抗生素的处方中属于不合理使用的有1260张,占43.39%.排名前三位的原因分别是溶媒选择不当(30.63%)、选药不当(29.52%)和无用药指征(21.19%);排名前三位的药物分别是氨基糖苷类(33.22%)、头孢菌素类(30.82%)和青霉素类(16.09%).结论 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和用药规范知识.

    作者:李峰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慢性肺心病患者4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吸氧、利尿和使用血管扩张剂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14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药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孙建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院门诊药房2010-2012年降糖药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与发展趋势,为医院药品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降糖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年度降糖药的销售金额呈逐年递增趋势,且趋势增强;各类降糖药中,口服药为我院门诊销售的主要剂型,但注射剂的增长更为明显;预混胰岛素是我院使用多的一类胰岛素;销售金额排序中,甘舒霖30R位居第1位,吡格列酮、格列齐特分列2、3位;用药频度排序中,格列齐特、二甲双胍分别占据第1、2位;瑞格列奈不管是从用药金额还是用药频度来说其增幅均位居各降糖药之首.结论 临床选用胰岛素促泌剂的倾向仍较大,二甲双胍的使用应得到更多的提倡.

    作者:苏云霞;郭良君;孔飞飞;傅明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联合疗法治疗脑梗死的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运用中医疗法配合西医传统疗法治疗脑梗死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93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疗法治疗;治疗组在传统疗法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以及针灸治疗,7d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然后比较两组治疗后1、6、12个月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1、6、12个月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联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远期疗效明显,较好地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艳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炎琥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炎琥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炎琥宁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炎琥宁组患儿给予炎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发热、咳嗽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体温变化情况等.结果 对照组和炎琥宁组患儿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4.2%、95.8%;炎琥宁组患儿临床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琥宁组患儿发热及咳嗽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体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体温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炎琥宁组患儿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利巴韦林,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降低体温.

    作者:赖光禄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二甲双胍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单纯采用二甲双胍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质子泵抑制剂与二甲双胍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2型糖尿病病情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糖尿病相关症状消失时间、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持续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用药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停药后糖尿病病情复发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梁小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疗效观察.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4月-2011年5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组25例患者中,治愈17例,显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2%;对照组25例患者,治愈7例,显效12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76%.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心脏病是高血压的严重危害之一,通过本文的临床观察总结得出,将血压控制在参考范围值内,可以改善患者左心室伤害.

    作者:王川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治疗组选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运用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的方法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0d.两组患者治疗后分别从临床疗效、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发生、血糖达标时间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清晨空腹、早餐后2h、晚餐前0.5h以及睡前的血糖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胰岛素使用剂量、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鲍世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运用综合性临床措施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探究

    目的 探讨综合性临床措施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8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140例,其中70例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其余70例产妇使用综合性临床措施进行临床护理,作为观察组.分别观察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分娩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临床措施可有效降低产科产妇的剖宫产率以及分娩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梦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应用胰岛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应用胰岛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6月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早期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C肽,2h C 肽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FPG、2hPG、HbA1c、空腹C肽和2hC肽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HbA1c、空腹C肽和2hC肽的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高血糖症状,缓解胰岛素抵抗,保护B细胞,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善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门诊部不合理西药处方的分析研究

    目的 对门诊部不合理西药处方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的6734张西药处方,对之中存在的不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6734张西药处方中出现795张不合理药方,其百分比为11.8%.其不合理性主要为出现商品名、用法用量不当、处方书写不规范以及重复用药等.结论 我院门诊部西药处方中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必须加强管理,以对其合理性进行提高.

    作者:刘洪;龚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剂量氟康唑在预防早产儿真菌性感染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小剂量氟康唑在预防早产儿真菌性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3年4月我院治疗的早产儿6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与各项专科护理,观察组在以上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口服小剂量氟康唑,观察组早产儿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真菌性感染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早产儿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对口服氟康唑胃肠道耐受性良好.结论 应对早产儿积极采用小剂量氟康唑治疗,可有效降低早产儿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且安全可靠,药物耐受性良好.

    作者:吴琦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