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激酶联合欣维宁与派通欣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比较

韩艳敏;张大海;齐连华;刘桂兰

关键词:心肌梗死, 急性, 尿激酶, 欣维宁, 派通欣
摘要:目的 探讨尿激酶联合欣维宁与派通欣溶栓应用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ST段抬高型AMI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给予尿激酶联合欣维宁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联合派通欣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75.93%(41/54)高于对照组的72.22%(3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鼻黏膜出血、牙龈出血、严重心律失常及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激酶联合欣维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优于尿激酶联合派通欣,疗效明确,安全性方面相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脾切除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外伤后脾切除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55例外伤性脾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用自制表格调查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外伤性脾切除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明显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的不适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提高救治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玲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甲钴胺片致颜面部水肿1例

    患者,男,56岁.主因右足麻木10d就诊,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过敏史.查体:T 36.3℃,R 18次/min,P 76次/min,BP 130/80mm Hg(1mm Hg=0.133kPa).神清,语利,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未见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深浅感觉正常,跟膝腱反射均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考虑为周围神经病变,给予维生素B1片20mg,复方丹参片3片,甲钴胺片(弥可保)0.5mg,均为口服,均每天3次.服药1d后患者出现颜面部水肿,无瘙痒感,患者未在意,继续服药,服药2d后患者自觉右足麻木稍减轻,仍有颜面部水肿,遂再次就诊,考虑与药物有关,第3天停服维生素B1片、复方丹参片,仍有颜面部水肿,第4天停服甲钴胺片后,颜面部水肿消退.第6天患者因仍感右足麻木,再次服用甲钴胺片,又出现上述症状.遂认为颜面部水肿为甲钴胺片引起.患者改为继续口服维生素B1片、复方丹参片治疗后,未再出现颜面部水肿.

    作者:赵换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护患团队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医护患团队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110例采用医护患团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比较治疗前后SDS、HAMD评分和血糖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FPG、2h PG及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PG、2h PG及HbA1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SDS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SDS和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患团队护理模式应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中,为患者提供了全面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抑郁状态,降低了血糖水平,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护理领域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段洁明;解坤;马华;邵彦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庆大霉素保留灌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生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骨盆底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骨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3年2月该院阴道分娩产妇30例作为顺产组,剖宫产产妇30例作为剖宫产组.比较2组产后12周盆腔器宫脱垂(SUI)、压力性尿失禁(POP)的发生率、1年后2组产妇的盆底功能情况.结果 产后12周顺产组SUI、POP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顺产组性生活质量下降,阴道疼痛、干燥,尿道症状,便秘及其他症状比例低于剖宫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在骨盆底功能的影响上差异不大,骨盆底功能不应成为孕产妇选择分娩方式考虑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瑞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诊科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急诊科医疗纠纷发生情况和原因,探讨降低乃至避免医疗纠纷发生率的措施和方法.方法 2008年2月-2013年2月该院急诊科发生医疗投诉纠纷事件116例,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查与统计,根据纠纷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思想、提升治疗水平、规范化书写病历、提高医德医风、改善就医环境.结果 在干预措施有效作用下,医疗投诉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于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水平造成的纠纷也逐年下降.结论 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加强服务意识,加强技术水平和医德医风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从而大限度地减少急诊科医疗投诉纠纷,降低事故发生率.

    作者:周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尿激酶联合欣维宁与派通欣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尿激酶联合欣维宁与派通欣溶栓应用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ST段抬高型AMI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给予尿激酶联合欣维宁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联合派通欣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75.93%(41/54)高于对照组的72.22%(3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鼻黏膜出血、牙龈出血、严重心律失常及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激酶联合欣维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优于尿激酶联合派通欣,疗效明确,安全性方面相似.

    作者:韩艳敏;张大海;齐连华;刘桂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的探讨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各国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骨质疏松为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加速了骨质疏松的恶化速度,造成长期的严重疼痛和功能障碍,另一方面,骨质疏松易引起骨折,甚至致残,大大增加了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的难度[1].探讨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对指导临床预防、诊断、治疗该病具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薄德峰;李瑞霄;曹文功;田永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自拟舒胆益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1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舒胆益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76例BRG患者分为治疗组116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舒胆益胃汤治疗.对照组给予铝镁二甲硅油咀嚼片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舒胆益胃汤治疗BRG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霍贵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宫腔镜对不孕症宫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对诊断不孕症患者宫内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90例不孕症患者的宫腔镜检查结果.结果 390例不孕症患者的宫腔镜检查结果中,宫腔形态正常210例(53.85%);宫内病变180例(46.15%),180例宫内病变病变患者中,其中子宫内膜息肉65例(36.11%),子宫畸形55例(30.56%),宫腔粘连35例(19.44%),子宫内膜病变15例(8.33%),宫内异物1例(0.56%),黏膜下肌瘤9例(5.00%).结论 采用宫腔镜检查诊断不孕症患者宫内病变准确、有效,可将宫腔镜检查作为不孕症患者的第一线筛查手段.

    作者:吴凤梅;李俊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钙磷比例均衡糖尿病饮食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钙磷比例均衡糖尿病饮食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将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40例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糖尿病饮食,试验组给予钙磷比例均衡糖尿病饮食.半年后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NORLAND公司,美国)检查骨密度(BMD),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FPG和2hPG、美国DSI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放免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和C-肽(C-P)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BMD明显高于治疗前,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PG、2hPG、HbA1c、FINS、C-P及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2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使用钙磷比例均衡糖尿病饮食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

    作者:欧怡;肖冬梅;谢勇丽;吴思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科感染性伤口的护理体会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交通事故及各类工作意外频发导致骨折及合并大面积创面缺损、感染等病例逐年递增.尽管现代医学发展突飞猛进,但临床上对于大面积创面合并重度感染的治疗仍十分棘手.大量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创面引流是否彻底、有效对疾病的转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负压封闭引流(VSD)能彻底去除腔隙和创面分泌物及坏死组织,操作简单方便,临床效果很好[1].我科2012年8月-2013年1月应用VSD治疗感染性伤口患者39例,经精心护理,临床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费明爱;谢俊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浙江省龙游县人民医院2011年1季度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龙游县人民医院2011年1季度抗生素使用情况.方法 利用药房软件联网系统分析数据,综合分析该院2011年1月1日-3月30日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 抗生素使用率为65.9%(478/725),抗生素使用类别分别是头孢菌素类157例(32.8%)、氟喹诺酮类141例(29.5%)、氨基糖苷类118例(24.7%),其他62例(13.0%);单一使用抗生素215例(45.0%),二联137例(28.7%),三联95例(19.9%),四联31例(6.5%).在478例使用抗生素患者中进行细菌学培养和药敏试验46例(9.6%).结论 我院抗生素总体使用率偏高,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较低,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作者:毛吕晖;张志根;罗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茵栀黄口服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预后观察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患儿进行茵栀黄口服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胆红素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及胆红素每天下降值.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胆红素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胆红素每天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茵栀黄口服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能取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金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奥硝唑在细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阴道给药联合奥硝唑口服治疗细菌性阴道炎(BV)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B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奥硝唑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阴道给药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阴道给药联合奥硝唑口服治疗BV疗效较好,优于单用奥硝唑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金红;董英;李素清;李淑媛;周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易忽视的问题分析

    自从1940年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被提纯以来,抗生素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除抗生素外,人们还通过化学方法合成了抗菌药物,如磺胺类及喹诺酮类药物.尤其在近20年来,抗菌药物得到了飞速发展,几乎各类抗菌药物均有新药上市,在预防、治疗各种疾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临床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有些问题常被忽视,笔者现将在临床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党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对患者满意度和健康达标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通过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内科患者健康教育的达标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3年8月内一科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通过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教育方法.对比2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4%(47/50)高于对照组的78%(39/50),试验组满意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不仅可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达标率,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曾保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超声电导入药物联合留置管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与护理

    目的 探讨超声电导入药物联合留置管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 将80例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超声电导入药物联合留置管注入尿激酶的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留置管注入尿激酶的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积液吸收时间.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0%;胸水吸收时间为(18.0±6.4)d短于对照组的(22.0±5.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电导入药物联合留置管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性留置管注入尿激酶,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建梅;李东玲;王丽娟;包磊;薛娜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对自然流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对自然流产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然流产并做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孕妇8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人工流产并做荧光PCR检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孕妇8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衣原体感染情况.结果 研究组检出率15.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生殖道衣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密切相关,是引起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

    作者:蒙秋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骨盆骨折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观察,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 对88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护理,指导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等.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经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88例骨盆骨折患者均预后较好.结论 骨盆骨折患者的合并症较多,通过严密观察及周密的护理,能有效地降低伤残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杨海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