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玲;武新安;杨煊
目的 观察秋泻灵合剂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治疗组66例.对照组合理饮食,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补液、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蒙脱石散灌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秋泻灵合剂口服.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秋泻灵合剂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显著.
作者:钟群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患者,女性,37岁,双侧腰臀部疼痛3个月入院.患者于妊娠后期出现左侧腰骶部、臀区疼痛,活动后加重,行剖宫产手术,术后左侧疼痛加重,同时伴右侧腰臀部疼痛.考虑致密性骨炎,密切观察,未做特殊处理.后行骶髂关节CT:部分关节面欠光整、炎性改变;HLA-B27阳性;病程中无尿频、尿急、尿痛、腹痛、腹泻,无外周关节及眼部受累.查体:心肺腹未见异常,脊柱呈生理弯曲,左侧骶髂关节及左侧臀部明显压痛,右侧骶髂关节挤压试验阳性,双侧“4”字试验阳性,Schober试验不能完成,枕墙距0cm,后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给予口服柳氮磺吡啶、非甾体消炎药治疗,效果差.疼痛呈持续性加重,且活动后加重,就诊本院.行MRI示:双侧骶髂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不光整,以左侧明显,关节面下骨髓内可见条状、小片状T2高信号,边缘欠清,弥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渐进强化.周围软组织未见肿胀.行左侧骶髂关节穿刺:成熟的骨及软骨组织,骨小梁间纤维血管增生及少许慢性炎细胞侵润,诊断为感染性关节炎,给予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2个月后随访双侧骶髂关节异常信号范围缩小.患者腰臀部疼痛缓解.
作者:陈莉;宁泽;何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对该院2012年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 利用医院HIS系统检索2012年该院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使用金额等,计算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强度(AUD),并对金额、DDDs等进行排序统计,点评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该院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均<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0,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比例由100%降至52.0%.结论 该院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基本合理,在抗菌药物选择上无明显的不合理现象.
作者:邵丽丽;张武标;王晓珉;刘东辉;李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某县农村村级卫生室抗生素应用情况,为指导村级卫生室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县各村级卫生室随机抽取门诊处方各10份,对抗生素的使用率、使用类别、品种、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合理性.结果 抽取328个村级卫生室门诊处方共3280份,抗生素使用率为67.23% (2205/3280),共应用抗生素8类37种,共使用3021例次,人均使用抗生素1.37种;应用例次和使用频度以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其次为喹诺酮类、硝咪唑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单一用药比例为64.35%,二联用药比例为34.97%,三联用药比例为0.68%;不合理用药比例达29.43%,主要表现在无指征用药、用药剂量不当、联合用药不当3个方面.结论 农村村级卫生室抗生素的应用存在明显的滥用和不合理应用现象,应加强对村级卫生室医师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培训指导和监管.
作者:廖远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混悬液Ⅱ对晚期支气管肺癌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晚期支气管肺癌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肠内营养混悬液Ⅱ,每天1000ml,观察时间共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临床获益率.结果 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56.0%高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获益率为68.3%,对照组临床获益率为48.7%.结论 肠内营养混悬液Ⅱ能够使晚期支气管肺癌患者获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肖新发;刘春云;龚享文;陈谦;袁项英;蔡步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75例患者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mg、左氧氟沙星胶囊0.3g、阿莫西林胶囊1.0g三联治疗,观察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Hp根除率为94.67%;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除Hp效果满意,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杨会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患者,男,65岁,2012年4月主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入住我科,4月28日行腹膜透析置管进行透析治疗,于2012年5月15日出院.住院期间大便正常.该患者在家行1.5%PD2L×4袋CAPD治疗,自诉近2月来持续腹泻,平均6~10次/d,为水样便,里急后重不明显,无脓血.查大便常规及细菌培养未检查出致病细菌,先后在外院服用地衣芽孢杆菌胶囊(整肠生),蒙脱石散剂(思密达),双歧杆菌,泻痢停,黄莲素等止泻药,服用后均无效.于8月5日到我院复诊,经仔细询问,得知该患者因天气炎热,未将腹透液加热而直接进行灌注.该患者居住地地处山区,林木众多,地理环境导致其腹透液储存环境阴凉,温度为20℃~ 24℃.体检评估:患者体形瘦弱,身高174cm,体重:67kg,贫血貌,血红蛋白53g/L,白蛋白27.73g/L,营养综合评估SGA:中度;中医查体:脘腹胀闷不舒,肢倦乏力,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考虑其为虚寒性腹泻[1],遂嘱患者将腹透液加热后再进行灌注,避免生冷油腻食物,进易消化饮食.3d后患者复诊诉无腹泻,大便呈糊状,3次/d.电话随访诉大便成形,1~2次/d.
作者:马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右美托咪定(DEX)属于α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新型激动剂,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既能兴奋迷走神经,又能抑制交感神经,故临床多用于高血压、心动过速、心肌耗氧量增大、焦虑、疼痛及烦躁失眠等的治疗.2009年6月右美托咪定在我国上市,由于其独特的药理学特性,已在临床实践中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和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麻醉医师的青睐.
作者:王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粪肠球菌粪药敏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院送检的标本微生物病原学培养分离粪肠球菌68株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培养分离68株粪肠球菌,在18种药物药敏检测中,药物敏感前5位依次为万古霉素100%、呋喃坦啶91.18%、阿莫西秫/棒酸88.24%、复方磺胺甲恶唑73.53%、氨苄青霉素70.89%;耐药药物前5位依次为四环素100%、红霉素97.06%、氯林可霉素94.18%、苯唑青霉素86.76%、青霉素73.53%、克拉霉素60.29%.结论 在临床上按微生物病原学培养及药敏结果用药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病原微生物抗药性的有效措施.
作者:向战兰;邵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肤痔清软膏辅助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次基础上采用肤痔清软膏清洗患处,观察2组临床疗效、体温消退时间、睾丸肿痛消退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和睾丸肿痛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肤痔清软膏辅助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起效快,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张伯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骨折手术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集中护理模式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护理前和手术前后焦虑、抑郁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毕当天和术后3d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折手术患者实施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梁宏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心律失常患者124例,在传统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静脉推注,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中显效73例(58.9%);有效38例(30.6%);无效13例(10.5%),总有效率为89.5%,优于传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低血压、窦性心律过缓为主,在降低胺碘酮滴注速度后症状均缓解或消失.结论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申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手术室是实施外科手术、实施抢救工作的主要场所.护理人员是手术室的主导力量,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忽,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自2010年起,我科结合手术室的实际情况,实行安全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奥氮平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钠对老年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65例,予奥氮平治疗剂量5~ 10mg/d,丙戊酸钠缓释片剂量0.4g/d.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后半年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患者出院后半年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因子的SF-36评分较入院时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奥氮平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钠可显著提高老年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生活满意度相对较治疗前提高.
作者:刘陈先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紫杉醇是从红豆杉树皮或针叶中提取的四环二萜类化合物,为微管解聚抑制剂.自紫杉醇独特的抗肿瘤机制被发现以来,得到了世界各国研究人员的重视,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卵巢癌、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目前还用于治疗进展期及晚期胃癌,另外还用于转移性食管癌、肝癌、鼻咽癌、前列腺癌及头颈部鳞癌等.目前美国已经将该药列为多种肿瘤的一线药物.成为继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后又一重要的抗肿瘤药物.虽然紫杉醇抗肿瘤活性好,但是与其他抗肿瘤药物一样,对药物作用部位选择性差,对正常细胞的识别能力低,造成其不良反应增大.由于其水溶性差,需加入聚氧乙烯蓖麻油助溶,但不良反应严重.不需助溶剂的新型载体对紫杉醇进行载药已经获得初步成果,但仍有不足之处.目前临床应用的紫杉醇制剂有3种,分别是紫杉醇注射液、紫杉醇脂质体注射液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现就不同剂型紫杉醇的特点综述如下.
作者:刘东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3例川崎病急性期患儿随机分为A组32例和B组31例.A组给予IVIG 0.4g· kg-1· d-1,连用5d;B组给予IVIG 2g· kg-1· d-1用1d.观察2组冠状动脉损害(CAL)发生率和急性期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B组退热时间、球结膜充血、手足硬肿及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均短于A组,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G 2g·kg-1·d-1单次静脉输注为治疗川崎病首选方法.
作者:周玲;唐晓燕;杨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患者,38岁,孕3产2.主因孕足月下腹痛7h入院.末次月经2011-08-19,预产期2012-05-26.停经早期无恶心、呕吐、择食等早孕反应,孕6个月初感胎动至住院前1d.孕中、晚期无腹痛及阴道出血史,于7h前出现下腹阵痛,无阴道流液,遂至医院就诊.B型超声提示:宫内死胎,羊水过少,子宫体后方见巨大实性回声团,边界不清.既往患子宫肌腺症10年,于7年前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及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系统回顾无特殊.
作者:王亚平;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与物资、能源一起被称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它是一种既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又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的特殊资源.随着现代信息网络化社会中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信息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1 医学信息是医疗科研的基础和保证1.1 医疗科研人员的工作要遵循一定的科学程序进行科学程序必须具有客观的真实性和现实的可行性.显然,单纯的靠科研人员的个体智能素质和经验的储备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命健康的需求.因此作为一个医疗科研人员学会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检索医学信息资源是其必备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他所研究的项目是否正确有效.而正确有效的科研项目的确立不仅来源于医疗科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经验积累,更重要的是要以全面、准确、及时、实用的医学信息作为其科研的依据.因此,医学信息工作作用发挥的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医疗科研项目的终成果和水平.
作者:于似月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部队编制体制的不断调整,文职护士成为了每个部队医院必不可少的一份子,她们在日常的护理及卫勤保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部队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未来她们将成为卫勤保障的主力军.由于卫勤保障任务具有突发性、多发性、复杂性、艰巨性、危险性、广泛性等特点,它不但在战救技术、装备器材、装备制度上严格要求,对每一位卫勤保障人员的本职能力以及军事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提高卫勤训练中对文职护士综合素质的要求,是确保卫勤保障任务圆满完成至关重要的因素[1].
作者:李小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营养风险患者早期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用NRS-2002进行人院营养风险筛查,跟踪观察记录住院期间营养支持应用情况、营养支持方式和营养支持开始时间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及相关营养支持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及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方式更适合脑卒中患者的早期营养供给,且在提高营养状态及减少并发症方面效果显著,比较起来肠内营养方式更优.结论 对住院患者进行常规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加强对有营养风险患者的临床营养支持管理均有助于营养支持的合理应用,减少并发症,让患者受益.
作者:李改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