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秋泻灵合剂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钟群英

关键词:秋泻灵, 喜炎平, 小儿, 肠炎, 轮状病毒性
摘要:目的 观察秋泻灵合剂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治疗组66例.对照组合理饮食,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补液、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蒙脱石散灌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秋泻灵合剂口服.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秋泻灵合剂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显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左氧氟沙星等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75例患者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mg、左氧氟沙星胶囊0.3g、阿莫西林胶囊1.0g三联治疗,观察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Hp根除率为94.67%;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除Hp效果满意,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杨会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状况分析

    目的 进一步加强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抑制细菌耐药,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法 根据卫生部《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对医院自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的住院患者共2112人进行使用抗生素的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使用抗生素的比率达到73.3%,不合理使用达10.4%.结论 基层医院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现象较普遍,需加强对抗生素的管理,减少抗生素的滥用.

    作者:李丰年;魏志鸿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某院2013年第一季度住院医嘱调查分析

    目的 对住院医嘱进行分析点评,以提高医嘱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该院2013年1~3月住院的风湿性心脏病、急性阑尾炎、2型糖尿病病历各10份,依据《处方管理办法》以及用药合理性原则进行点评,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依据.结果 不合理医嘱主要表现在:溶媒选择不当,其次是药物用法用量不当、重复用药.结论 开展住院医嘱处方点评工作,加强管理,监督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作者:丁凯;杨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组合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护理配合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因其无创、高效、并发症少的特点,日益在临床显现其作用.由于输尿管生理结构特点,决定了镜子必须纤细和可弯曲,由此造成了传统一体式输尿管软镜不可避免的易损性,并带来高昂的维修费用和较长的维修周期,阻碍了手术的广泛使用.应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是可拆卸可组合输尿管软镜,成像稳定清晰,主要核心部件可拆卸更换,解决了一体式输尿管软镜主件易损坏,维修价格昂贵的缺点.

    作者:杨丙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氟尿嘧啶注射液皮损内注射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氟尿嘧啶注射液皮损内注射和皮损外用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将2.5%氟尿嘧啶注射液与2%利多卡因(1:1)的混合液注入疣体,每周1次,连用2次;对照组将2.5%氟尿嘧啶注射液外涂皮损处,每天3次,连用30d.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46.8%高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9.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尿嘧啶治疗多发性跖疣痊愈率高、疗效好、恢复快、痛苦小.

    作者:卢海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对氨基水杨酸片引起急性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26岁,于2013年2月22日以“咳嗽1月余”为主诉入院.患者于2006年诊断为“肺结核”,给予2HRZE/4HR标准化方案(H:异烟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半年,治愈停药.2008年因“肺结核”复发,给予2 HRZES/6HRE标准化方案治疗(S:链霉素)再次治疗8个月,治愈停药.患者本次入院前1个多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低热,给予对症处理,体温降至正常,仍有咳嗽,疑结核复发就诊检查,查痰发现抗酸杆菌,随收住院治疗.查体:体温36.7℃,P 80次/min,R 20次/min,BP 100/70mm Hg(1mm Hg =0.133kPa).左上肺呼吸音稍弱,余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率80次/min,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辅助检查:胸片示左上肺可见条索状高密度影,余肺野纹理增粗,心膈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王迎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伴自知力缺陷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伴自知力缺陷的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伴自知力缺陷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药物联合心理治疗,观察治疗后精神病量表(BPRS)及自知力评分、治疗态度问卷(ITAO)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8周、12周BPRS评分和自知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段ITAO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自知力及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婕;高慧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规律口服避孕药引起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护理干预

    脑静脉窦血栓(CV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不足所有卒中的1%,通常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该病复杂之处还在于80%不能找到病因[1].炎性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均继发于感染病灶,常发生在海绵窦和乙状窦常见病灶;非炎性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病因及危险因素中,有各种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的疾病或综合征,其中长期口服避孕药就是其中的一项危险因素.口服避孕药因其高效、方便而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但关于该药安全性的争论却一直在持续.人们过多方面宣传的是其带给妇女们的额外益处,例如有效控制月经周期,缓解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减少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发生等.所以在全球,口服避孕药成为育龄妇女避孕的佳选择,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人们对口服避孕药的合理应用还甚清楚.近我科室收治1例因不规律口服避孕药物引起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且未发现其他明显致病因素.

    作者:高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围术期应激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宫颈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妇科常规护理及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针对性全面心理干预.2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填写“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2组患者焦虑与抑郁等负性心理并监测BP、HR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值明显低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压及心率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心理干预,患者心理状态稳定,手术负性情绪得以缓解,顺应性增强;同时,降低血压、心率异常波动,提高手术安全性,利于术后心理及身体康复.

    作者:王安杰;韩瑞英;郭俊彩;胡立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快速生物监测自动培养阅读器的使用及探讨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对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每周1次常规生物监测外,对植入性手术器械进行每锅次快速生物监测.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共开展快速生物监测[1]238例次,全部合格,临床无与植入物及灭菌相关感染报导.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选用3M公司的ATTEST.AutoReader快速生物监测自动培养阅读器及配套使用的ATTSET1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灭菌器选用新华公司生产的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测试包采用标准生物监测包.

    作者:林冬枚;张雪枚;林素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进展

    右美托咪定(DEX)属于α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新型激动剂,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既能兴奋迷走神经,又能抑制交感神经,故临床多用于高血压、心动过速、心肌耗氧量增大、焦虑、疼痛及烦躁失眠等的治疗.2009年6月右美托咪定在我国上市,由于其独特的药理学特性,已在临床实践中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和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麻醉医师的青睐.

    作者:王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聚维酮碘在肌内注射链霉素引起局部疼痛肿胀中的应用

    链霉素是治疗结核病不可缺少的用药,此药治疗效果好,但疗程长(3个月),在用药过程中因操作不当使个别患者肌内注射部位出现疼痛肿胀.本科自2009年以来应用1%聚维酮碘治疗肌内注射链霉素引起局部疼痛肿胀患者20余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丽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12月该院呼吸科就诊的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吸入舒利迭,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抗生素使用时间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6周肺功能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应用舒利迭治疗COPD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指标,且使用安全.

    作者:郭晓云;陈诗华;何芳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管状胃与全胃代食管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目的 观察管状胃与全胃食管对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拟行手术的食管癌患者64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管状胃组)和对照组(全胃代食管组)各32例,比较2组手术并发症、病死率、生存率,以及术后3周、6个月、1年时的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ICU监护时间、胃肠减压时间及引流量、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及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反流性食管炎和胸胃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低,且与术后6个月、1年QO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6个月、1年QO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年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管状胃代食管对食管术后患者的近期疗效与与全胃代食管手术相当,但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状况优于全胃代食管手术.

    作者:李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手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 对该院2010年8月-2013年4月手术治疗的40例OSAH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有效率为100%.术后行多导睡眠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及血氧饱和度改善情况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儿童OSAHS可提高其痊愈率,无局部及全身并发症.

    作者:于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VVI临时起搏器的临床护理

    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病例在临床比较多见,其临床症状除典型的心肌梗死表现外,还多以低血压、缓慢心律失常为突出表现,病死率较高.临床上经征得患者及家人同意后可采取溶栓、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使患者病死率大大降低.又因患者多有缓慢心律失常表现,故急诊PCI术中多加行VVI型临时起搏器植入术,给患者正常的心率支持、保障正常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现将我科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16例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行急诊PCI、VVI临时起搏器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毛东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血压患者100例的护理体会

    高血压病是世界患病率较高的慢性病,能引起心、脑和肾等并发症.高的食盐摄入量、肥胖、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遗传等因素都会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难以控制[1].临床上,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合理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适当护理,可有效控制血压.下面将我院对100例高血压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胡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预防和护理下肢骨折及术后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特别是多发外伤、髋关节置换和膝关节手术后较易发生深静脉血栓.我科在2011-2012年,共收治下肢骨折患者482例,其中发生DVT 28例,发生率为5.8%,经过精心护理和及时治疗,均达到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8例,股骨颈骨折12例,粗隆间骨折5侧,胫腓骨骨折6例,膝关节损伤5例.年龄38~92岁,中位年龄57岁.均经双下肢彩超多普勒检查发现DVT.未手术卧床患者12例,手术后患者26例.

    作者:孙小霞;费立娜;付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婴幼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对比

    目的 研究1个月~3岁婴幼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85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分成A组42例和B组43例,A组采取糖皮质激素、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B组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与糖皮质激素、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B组治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与糖皮质激素、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婴幼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更科学.

    作者:潘竑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胎儿娩出后24h内产妇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常见的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笔者对我科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护理观察要点及处理方法,旨在指导临床早期预防、正确处理产后出血,降低产妇死亡率.1 观察及护理1.1 子宫收缩乏力 特别是产妇疲乏,产程时间诞长的产妇,容易出现宫缩乏力,表现为开始时出血量不定,子宫收缩时减少,松弛时增高,出血色红并有血块,有时血液积于宫腔,检查时可有宫底升高,变形甚至子宫轮廓不清.根据产程进展情况,产妇情况,积极做好防范措施,胎盘娩出后常规按摩子宫,遵医嘱应用促进子宫收缩药物,密切观察阴道出血情况.严密观察命征,加强巡视,注意尿量.会阴垫保留用于观察出血量.1.2 软产道损伤 急产,产力过强,巨大儿,软组织弹性差或助产操作不当都很容易造成软产道损伤.应积极寻找损伤部位,彻底止血,并按解剖层次缝合.

    作者:王恒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