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性肝炎的致病原因及防治

吴菊意;焦巧玲

关键词:药物性肝炎, 致病原因, 治疗, 疗效
摘要:肝脏为人体物质代谢的一个重要器官,直接参与到体内药物的整个代谢过程.因人存有一定的个体差异,不合理用药会导致不可避免的药物性肝损害[1].据有关研究报道,我国医院的肝病住院病患中,药物性肝炎占5%~10%,特别是暴发型肝炎的出现多数和药物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了解药物性肝炎的致病原因,以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现回顾分析药物性肝炎56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TUBB3和P-gp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TUBB3和P-gp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UBB3和P-gp蛋白在50例卵巢癌组织和25例正常卵巢组织石蜡标本的表达情况.结果 卵巢癌组织中TUBB3和P-gp的表达阳性率均低于正常卵巢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织中,TUBB3在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gp在卵巢癌组织中病理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BB3和P-gp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TUBB3和P-gp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化疗疗效存在相关性,二者表达对卵巢癌化疗方案的制定、判断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张静;程浩;贾喜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托伐普坦的国内外临床研究进展

    血钠正常范围为135~ 145mmol/L,当<135mmol/L即为低钠血症,低钠血症病情严重程度取决于血钠值及其下降的速度,下降越快,病情越重,若发展缓慢,一般以肌肉痉挛、头痛等症状多见;若快速发展则会导致精神状态改变,如精神混乱、昏迷甚至癫痫发作.慢性低钠血症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站立不稳、步态失调、姿势不正和易跌倒等,另外还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和虚弱等症状,多与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等疾病有关.托伐普坦是世界上首个口服普坦类药物,由日本Otsuka Pharm制药公司开发的口服剂型选择性升压素V2受体拮抗剂,于2009年5月19日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高容量和正常容量低钠血症,包括心力衰竭、肝硬化和SIADH患者,既是目前唯一获准治疗低钠血症的药物,也是中国市场第一个和唯一的V2受体拮抗剂.

    作者:江冬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手术室安全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手术室是实施外科手术、实施抢救工作的主要场所.护理人员是手术室的主导力量,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忽,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自2010年起,我科结合手术室的实际情况,实行安全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奥氮平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钠对老年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奥氮平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钠对老年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65例,予奥氮平治疗剂量5~ 10mg/d,丙戊酸钠缓释片剂量0.4g/d.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后半年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患者出院后半年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因子的SF-36评分较入院时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奥氮平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钠可显著提高老年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生活满意度相对较治疗前提高.

    作者:刘陈先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罗库溴胺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罗库溴胺和琥珀胆碱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肌松效果.方法 选择60例需进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以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做全麻诱导后,治疗组用罗库溴胺0.6mg/kg,对照组用琥珀胆碱2mg/kg快速静脉推注,90s后行气管插管.观察术前气道评估、声门暴露分级及气管插管条件.结果 2组术前气道评估、声门暴露分级及气管插管条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库溴胺是目前全麻诱导气管插管肌松剂的良好选择.

    作者:李志红;赵运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对肺癌的临床诊断研究

    目的 对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对肺癌的临床诊断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从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经过病理学检查并且确诊为肺癌的52位患者,将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同痰切片、活检以及刷检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存在腔内病灶的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同刷检以及活检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同痰切片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存在腔外病灶的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同刷检以及活检有着明显的差异.结论 与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相结合对比刷检以及活检等检查方式,能使漏诊的概率得到减少,在强外病灶的刷检与活检中,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优势比较明显.

    作者:方建平;张桂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快速生物监测自动培养阅读器的使用及探讨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对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每周1次常规生物监测外,对植入性手术器械进行每锅次快速生物监测.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共开展快速生物监测[1]238例次,全部合格,临床无与植入物及灭菌相关感染报导.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选用3M公司的ATTEST.AutoReader快速生物监测自动培养阅读器及配套使用的ATTSET1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灭菌器选用新华公司生产的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测试包采用标准生物监测包.

    作者:林冬枚;张雪枚;林素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喜炎平、热毒宁、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60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喜炎平与热毒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手足口病患儿600例随机分成3组各200例.治疗1组采用喜炎平静脉滴注治疗,治疗2组采用热毒宁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单纯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观察3组用药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及各项化验室指标.结果 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97.0%,治疗2组总有效率为9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5%,且治疗1、2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炎平、热毒宁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值得推广.

    作者:孙淑媛;杨丽萍;张瑞芬;逯旭红;曹从品;卢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69株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药敏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儿童呼吸道分泌物微生物病原学培养分离肺炎克雷伯杆菌69株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肺炎克雷伯杆菌69株,敏感药物前5位依次为亚氨硫毒素100%、氧哌嗪青霉素/Tazobac 94.20%、盐酸环丙沙星92.75%、罗米沙星91.30%、丁氨卡那霉素85.51%.耐药药物前5位依次为氨苄青霉素97.10%、氧哌嗪青霉素76.81%、氨苄青霉素/青霉烷砜69.57%、头孢噻肟62.31%、头孢唑啉60.87%.结论 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有效治疗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病原微生物抗药菌的产生.

    作者:邵怡;向战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几种皮肤消毒方法在降低血管导管相关感染中的应用

    造成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原因很多,如患者的自身因素、插管部位周围皮肤细菌移位生长、导管因素等,其中皮肤表面的微生物是导致中心静脉相关性感染的重要因素[1].经皮肤穿刺置入导管时,破坏了皮肤的屏障作用,导管插入血管后,病原菌可经皮肤伤口侵入皮下组织及血管内也可经导管内腔直接进入血循环,从而引发导管感染[2].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居多.有效地皮肤消毒可降低感染率[3].有研究发现,尽管使用皮肤消毒剂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在穿刺后90min内即会产生微生物的定植和生物膜的形成.另有研究显示,65%的细菌性感染是由生物膜造成.因此,识别和选择能改善皮肤消毒状况的消毒剂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

    作者:柳英;柳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二苯乙烯苷抑制血管平滑细胞增殖和迁移的研究进展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迁移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主要的影响因素[1~3].VSMC分收缩表型和合成表型.收缩表型VSMC胞浆内主要是收缩纤维、游离核糖体及高尔基体,内质网很少,分布于核周区域,主要对机械刺激和化学物质起收缩反应并维持血管壁的张力;合成表型VSMC有少量肌纤维,大量的高尔基体、游离核糖体和粗面内质网,具有合成功能,主要参与细胞外基质的形成和合成血管活性物质,合成表型的VSMC见于生长和修复过程,2种表型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生理条件下,VSMC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中膜厚度相对稳定,当内皮损伤后,VSMC增殖和迁移至血管内膜,导致内膜增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再狭窄[4].

    作者:刘庆;彭鹏;熊国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秋泻灵合剂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秋泻灵合剂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治疗组66例.对照组合理饮食,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补液、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蒙脱石散灌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秋泻灵合剂口服.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秋泻灵合剂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显著.

    作者:钟群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综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颈椎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退行性颈椎病变,好发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随着电脑、电视的普及,学生学业负担的加重,逐渐出现年轻化趋势.不良姿势、长期震动,积累损伤和年龄增长是肯定的发病诱因,其病理变化为:由于颈部长期劳损,颈椎键盘髓核脱水变性,纤维环破裂,椎间盘脱出或突出,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孔及椎管狭窄,神经根或脊髓受压,椎及交感神经刺激,导致临床上复杂多样的表现,笔者运用综合康复治疗颈椎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淑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3例川崎病急性期患儿随机分为A组32例和B组31例.A组给予IVIG 0.4g· kg-1· d-1,连用5d;B组给予IVIG 2g· kg-1· d-1用1d.观察2组冠状动脉损害(CAL)发生率和急性期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B组退热时间、球结膜充血、手足硬肿及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均短于A组,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G 2g·kg-1·d-1单次静脉输注为治疗川崎病首选方法.

    作者:周玲;唐晓燕;杨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骨折手术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

    目的 观察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骨折手术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集中护理模式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护理前和手术前后焦虑、抑郁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毕当天和术后3d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折手术患者实施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梁宏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来医院心内就诊的72例患者,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各种异常心电图类型统计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测阳性率(75.3%)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监测(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检出阳性率高.

    作者:杨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外伤性中枢神经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外伤性中枢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脑外伤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4d,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较治疗前评分均有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神经节苷脂能更有效提高外伤导致颅脑损伤患者的清醒度,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张献敏;杨艮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药品抽验中遇到问题与对策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药品用药安全与有效越来越重视,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保证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指示精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每年都安排国家局局本级药品监督抽验,国家基本药物评价抽验(中央补助地方经费项目)等,同时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药品抽验机制,推进药品快检技术的应用,增加药品抽验的覆盖面和靶向性,抽验覆盖面已由以前的每年覆盖1/3提高到现在的90%左右,笔者结合近几年从事药品监督和抽验工作的实际情况,列举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供大家进一步探讨.

    作者:薛国英;褚素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葛根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葛根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9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4例,除基础治疗外,治疗组予葛根素+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与低分子肝素钠联用可较好的改善脑细胞血液循环,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临床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何雪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国内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也逐年增高,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5%,8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20%[1].随着老龄化的推进,老年痴呆的人口数量也快速增加.受经济状况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年痴呆患者大多在家里由家人照料[2].目前国内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照顾者的感受、体验、压力等方面进行了量性及质性的研究.本文回顾了近10年来,国内关于老年痴呆家庭照顾者的研究,期望更多的研究者能够关注老年痴呆家庭照顾者这个群体.

    作者:范晓丹;张瑞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