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内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研究现状

范晓丹;张瑞丽

关键词:老年痴呆, 家庭照顾者, 老龄化社会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也逐年增高,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5%,8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20%[1].随着老龄化的推进,老年痴呆的人口数量也快速增加.受经济状况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年痴呆患者大多在家里由家人照料[2].目前国内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照顾者的感受、体验、压力等方面进行了量性及质性的研究.本文回顾了近10年来,国内关于老年痴呆家庭照顾者的研究,期望更多的研究者能够关注老年痴呆家庭照顾者这个群体.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眼科急诊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眼科急诊多较为危急,必须在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诊断与处理,如处置不及时则会导致患者的眼睛严重损伤乃至失明,这就需要临床眼科医师及眼科急诊护士熟练了解和掌握急救技巧.笔者总结眼科急诊护理心得体会,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急诊科2009-2010年收治的眼疾患者986例,以眼外伤患者为主;年龄1 ~76岁.

    作者:聂春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甘草酸二铵致血压升高1例

    患者,男,42岁.于2013年6月18日收入我院,主诉咳嗽、咯痰、盗汗,体检发现肺部阴影1月余未治疗.6月16日患者到市某医院行CT示:左上肺见小结节状、斑片状、索条状阴影;实验室检查示:ALT 65.9U/L、AST 212.4U/L、GGT1146.6U/L.门诊以:(1)左上肺继发型结核;(2)肝功能损害收入院.入院后查体:T 36.5℃,P 82次/min,R20次/min,BP120/80mm Hg,B型超声示:脂肪肝.既往有饮酒史20年,平均5~6瓶啤酒/d;吸烟史25年,平均15 ~20支/d.分析肝功能异常,可能与长期酗酒有关.

    作者:段智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系统论方法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脑卒中是指起病急,进而迅速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事件,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脑卒中患者并非仅有脑血管病,还有可能合并糖尿病、心肺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其他疾病,而任何一种病症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全身整个系统的改变,导致整个治疗护理措施发生变化.随着我国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较前有所下降,但致残率却显著增加.此现状也对现代医学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脑卒中系统是一个涉及多种学科的复杂的动态系统,笔者运用系统论方法的原理,探讨系统论方法在脑卒中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塞来昔布与萘丁美酮治疗膝关节疼痛的疗效对比

    目的 观察塞来昔布与萘丁美酮治疗膝关节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76例膝关节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塞来昔布治疗,用药方法为200mg/次,口服,2次/d;对照组给予萘丁美酮治疗,用药方法为500mg/次,口服,2次/d.2组患者均治疗14d,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塞来昔布与萘丁美酮治疗膝关节疼痛的疗效、安全性相当,两药均是治疗膝关节疼痛的理想药物.

    作者:王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自该院2010-2012年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注射用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进行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2例出现皮肤潮红.结论 对重症肺炎患儿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进行治疗效果满意,高效安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罗库溴胺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罗库溴胺和琥珀胆碱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肌松效果.方法 选择60例需进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以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做全麻诱导后,治疗组用罗库溴胺0.6mg/kg,对照组用琥珀胆碱2mg/kg快速静脉推注,90s后行气管插管.观察术前气道评估、声门暴露分级及气管插管条件.结果 2组术前气道评估、声门暴露分级及气管插管条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库溴胺是目前全麻诱导气管插管肌松剂的良好选择.

    作者:李志红;赵运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某院2013年第一季度住院医嘱调查分析

    目的 对住院医嘱进行分析点评,以提高医嘱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该院2013年1~3月住院的风湿性心脏病、急性阑尾炎、2型糖尿病病历各10份,依据《处方管理办法》以及用药合理性原则进行点评,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依据.结果 不合理医嘱主要表现在:溶媒选择不当,其次是药物用法用量不当、重复用药.结论 开展住院医嘱处方点评工作,加强管理,监督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作者:丁凯;杨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雾化吸入疗法缓解肺炎支原体肺炎咳嗽的疗效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疗法缓解肺炎支原体肺炎咳嗽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3月收治的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吸入疗法能够有效缓解肺炎支原体肺炎咳嗽的症状.

    作者:欧阳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戊酸雌二醇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戊酸雌二醇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161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采用戊酸雌二醇,对照组采用己烯雌酚进行人工周期.观察2组用药过程中及停药后月经恢复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戊酸雌二醇可取代己烯雌酚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作者:臧灵琳;张冬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小儿口炎护理体会

    口炎是指口腔黏膜的炎性反应,若病变限于局部如舌、齿龈、口角可称之为舌炎、齿龈炎或口角炎等.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和维生素B、C缺乏等,常由细菌、病毒、真菌或螺旋体感染引起、食具消毒不严;口腔不卫生或由于各种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可引起口炎的发生.口炎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鹅口疮、疱疹性口炎、溃疡性口炎等.

    作者:李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牙合垫联合心理疗法治疗青少年磨牙症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临床治疗青少年磨牙症实践过程中,采用牙合垫联合心理疗法的临床实际治疗效果,从而临床治疗青少年磨牙症的相关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本文以该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青少年磨牙症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1)2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后,总有效率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水平显著的高于牙合垫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水平,且P <0.05,说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总舒适率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舒适率水平显著的高于牙合垫治疗组患者的总舒适率水平,且P<0.05,说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治疗青少年磨牙症的临床实践过程中,与单纯采用牙合垫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牙合垫联合心理疗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青少年磨牙症可靠选择.

    作者:张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的探讨

    目的 调查医院儿科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并探讨其用药合理性.方法 对医院儿科门诊2012年5月-2013年5月的153例患者的用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抗生素用药处方、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判断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153例患者所用抗生素的DDDs位于前三位的依次为头孢克肟颗粒、头孢西丁钠和头孢克洛分散片.除头孢曲松外,其他药物的DUI均≤1.153例患者中共有12例采用联合用药,占全部患者的7.8%.153例患者平均用药时间为(2.6±1.1)d,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医院儿科门诊在抗生素使用方面基本合理,效果良好.

    作者:柏玉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加强医院血库规范化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医院血库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门,其规范化管理非常重要.不仅能够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能够确保血库及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在临床治疗中,输血是抢救伤病患者的一项重要工作.规范合理的输血不仅可以确保降低患者的生命危险,甚至可以使一个人起死回生.同样,如果输血出现问题,也可能危机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加强医院血库规范化管理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作者:李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步长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频发室早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步长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频发室早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5月就诊的80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美托洛尔与步长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美托洛尔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高于对照组的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步长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频发室早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心律失常患者124例,在传统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静脉推注,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中显效73例(58.9%);有效38例(30.6%);无效13例(10.5%),总有效率为89.5%,优于传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低血压、窦性心律过缓为主,在降低胺碘酮滴注速度后症状均缓解或消失.结论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申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会引起很多的并发症,而假性球麻痹便是其中的一种,其主要的症状是吞咽会呈现一定的困难.轻度患者只有在吞咽不顺时才会出现误吸的现象,而重度患者普遍要依靠鼻饲、静脉营养或者胃造漏管、水电解质等辅助才能持续治疗.所以为了有效的防治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的概率,降低病残率,唯有对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进行一系列的较正规的早期康复训练.就目前来说,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方面康复训练是效果明显的一种方法,故笔者将近几年治疗该病的经验总结整理如下.

    作者:钱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恶性腹腔积液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与CIK共培养后对结肠癌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恶性腹腔积液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对SW620结肠腺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分离15例结肠癌患者的腹腔积液培养获得成熟DC,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培养获得CIK细胞,DC细胞与CIK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仪鉴定表型,MTT法检测各组对结肠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结果 恶性腹腔积液中存在DC前体细胞,经体外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后可获得成熟的DC细胞,高表达HLA-DR、CD80、CD83、CD86分子.DC与CIK共培养对SW620结肠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较单独CIK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腹腔积液中存在DC前体细胞在体外诱导培养可获得功能正常的成熟DC细胞,与CIK共培养后可增强其体外杀伤毒性.

    作者:李晶;张娜;杜昱蕾;胡增祥;王新胜;李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引起严重不良反应1例

    患者,男,39岁,因车祸后右小腿擦伤到我院神经外科就诊.经外科清洗包扎后,医师处方开TAT 1500IU肌内注射,皮试.患者到我科进行注射时,护理人员在皮试前仔细询问了患者的药物过敏史,患者陈述1个月前曾注射过TAT.患者做TAT皮试过程中无特殊不适,20min看皮试结果.嘱若有不适及时告知护理人员,询问患者皮试后未感不适,查:皮丘1.5~2cm、无瘙痒,皮丘周围无红晕,皮试判断结果为阳性.给予TAT脱敏注射方法,即分多次小剂量注射药液.

    作者:代秀萍;王丽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全身过敏反应1例

    患者,男,32岁,操作时左手食指不慎被刀具割伤1h就诊.伤口处清创缝合后,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 1500IU(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110420-4,1500IU/支).注射前询问其有无过敏性疾病及过敏史,否认后做破伤风皮试.取0.1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ml(内含15IU)做皮内注射,20min后检查皮试结果阳性.依据病情需要,采用脱敏注射法注射,将TAT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10ml,分1、2、3、4ml共4次肌内注射,每次注射后均观察30min,期间患者无异常表现.第4次注射观察30min后患者诉皮肤瘙痒感,未出现皮疹,注射完毕2h后患者全身皮肤瘙痒感加重,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臀部注射部位触及硬块,阴茎包皮系带处出现大小约2cm×3cm的局部水肿.生命体征平稳,立即予0.9%氯化钠加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10%葡萄糖酸钙10ml加维生素C 1.0g静脉推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患者瘙痒感逐渐缓解,斑丘疹逐渐消退,阴茎包皮水肿逐渐减轻.口服西替利嗪片10mg,1次/d,3d后患者上诉症状完全消失,臀部肿块也逐渐消失.

    作者:申晋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胎儿娩出后24h内产妇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常见的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笔者对我科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护理观察要点及处理方法,旨在指导临床早期预防、正确处理产后出血,降低产妇死亡率.1 观察及护理1.1 子宫收缩乏力 特别是产妇疲乏,产程时间诞长的产妇,容易出现宫缩乏力,表现为开始时出血量不定,子宫收缩时减少,松弛时增高,出血色红并有血块,有时血液积于宫腔,检查时可有宫底升高,变形甚至子宫轮廓不清.根据产程进展情况,产妇情况,积极做好防范措施,胎盘娩出后常规按摩子宫,遵医嘱应用促进子宫收缩药物,密切观察阴道出血情况.严密观察命征,加强巡视,注意尿量.会阴垫保留用于观察出血量.1.2 软产道损伤 急产,产力过强,巨大儿,软组织弹性差或助产操作不当都很容易造成软产道损伤.应积极寻找损伤部位,彻底止血,并按解剖层次缝合.

    作者:王恒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