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种纤维桩挠曲强度及弹性模量的比较研究

朱琳;王雪;王艳

关键词:桩核技术, 挠曲强度, 弹性模量, 力学
摘要:目的 比较临床常用的6种纤维桩挠曲强度及弹性模量的差异,为临床桩核冠修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取Rebilda Post(A组),RelyX Fiber Post(B组),ParaPost Taper Lux(C组),D.T.LIGHT POST(D组),MACRO LOCK POST(E组)及MATCH-POST(F组)各10支,采用三点加荷系统测定其挠曲强度及弹性模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挠曲强度除C组与D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4.84,q=3.11~21.02,P<0.05);弹性模量除A组与D组、B组与E组、B组与F组、E组与F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3.75,q=5.40~15.64,P<0.05).结论 6种纤维桩挠曲强度及弹性模量之间存在差异,MACRO LOCK POST挠曲强度大,Rebilda Post弹性模量与牙本质弹性模量接近.
齐鲁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癌RKO细胞P物质和NK-1免疫细胞化学检测

    目的 探讨P物质及其受体神经激肽1(NK-1)在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系RKO 中的表达及免疫细胞化学定位.方法 将RKO细胞接种于提前放入盖玻片的6 孔板进行细胞培养,细胞融合30%时将盖玻片取出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在RKO 细胞系中P物质和NK-1呈阳性表达,P物质阳性表达多数位于细胞浆;而NK-1阳性表达多数位于细胞浆,少数位于细胞膜.结论 神经内分泌机制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病过程.

    作者:赵岭岭;陈桦;王继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固定矫治病人龈沟液及其sICAM-1含量的检测

    目的 通过对固定正畸病人不同矫治时期牙周临床指标、龈沟液(GCF)及GCF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 的含量进行测定,探讨固定矫治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口腔正畸科门诊牙齿拥挤错病人31例(男12例,女19例,年龄12~17岁),分别于矫治开始前1周,矫治开始后1、4、8周,记录16、21、23、36、41、43牙的近中颊侧共186个位点牙周临床指标,滤取并称量GCF,ELASE法检测sICAM-1的含量.结果 与矫治前1周相比,矫治中各项牙周临床指标和GCF、sICAM-1的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其中牙龈指数(GI)和探诊深度(PD) 矫治开始后1、4、8周与矫治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7.21~8.05,P<0.01);GCF量矫治开始后1、4、8周与矫治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15.18~25.37,P<0.001);GCF中sICAM-1的含量矫治开始后4、8周与矫治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54~14.93,P<0.001).结论 固定正畸对病人牙周组织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杨永洁;王文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心绞痛病人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炎性因子在心绞痛发生与发展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8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2例,采用GC-911 γ计数仪测定法、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其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外周血白细胞(WBC)数量,并以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病人血清中IL-6、IL-8、TNF-α、hs-CRP含量及WBC数均升高(t=2.986~6.069,P<0.01),且UAP组IL-6、IL-8、TNF-α、hs-CRP含量及WBC数高于SAP组(t=2.163~3.255,P<0.05、0.01).UAP组病人的hs-CRP与IL-6及WBC呈正相关(r=0.376、0.366,P<0.05),SAP组病人的hs-CRP与WBC呈正相关(r=0.515,P<0.01).结论 炎症反应参与心绞痛的发生及发展,监测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可为临床病情分级和预后判断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邢聪慧;管军;王旭;刘虹;邵一兵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抑癌基因LKB1在胃癌组织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LKB1在胃癌组织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胃腺癌组织(胃癌组)、1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正常组)和21例癌旁胃黏膜组织(癌旁组)标本LKB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LKB1正常组100.0%强阳性表达,癌旁组61.9%强阳性、38.1%弱阳性表达,胃癌组46.7%弱阳性表达,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60.412,P<0.001).胃癌组LKB1阳性表达与pT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χ2=9.386、4.275,P<0.05),与病人年龄、性别、大体分型、解剖位置及淋巴结有无转移无关(P>0.05).结论 LKB1基因表达与胃癌存在密切关联,检测其在胃癌组织或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可为胃癌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葛明珠;崔涛;梁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实习护生护理记录书写的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护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转化,向护士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以往的带教中普遍存在重操作、轻记录的现象.

    作者:孙文欣;李君;万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举证责任倒置对医生影响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举证责任倒置实施以来,该政策对医生的影响.方法 应用自制问卷,对青岛、西安两地9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共256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举证责任倒置一方面给医生的医疗行为带来了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也给医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发生过纠纷、被起诉的医生,对其以后的行为产生了消极影响.结论 医院除应加强对医生医疗技术、法律知识培训外,还应成立专门的机构来缓解医生的心理压力,解除其心理问题.

    作者:聂晓瑛;姜宏;舒志荣;胡雁;鲍国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白血病儿童家庭环境分析

    目的 了解白血病儿童的家庭环境,为开展家庭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入住我院的白血病病儿60例、住院非白血病病儿60例以及正常儿童600例,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其家庭环境进行评定和分析.结果 白血病儿童家庭亲密度、知识性和娱乐性评分明显低于非白血病病儿以及正常儿童家庭,矛盾性评分明显高于非白血病病儿以及正常儿童家庭,差异均有显著性(F=7.74~8.89,q=2.912~9.891,P<0.01).而非白血病儿童与正常儿童家庭相比,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及控制性10个分量表家庭环境特征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白血病儿童家庭环境存在缺陷,为改善病儿预后和提高健康生活质量,应对其家庭环境进行干预.

    作者:王薇;赵春玲;吴枫;李堂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18F-FDG PET/CT显像在结直肠癌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消化道肿瘤中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居第三位.随着人们生活条件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作者:路晓雯;崔新建;刘林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急性脑梗死改良TOAST分型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改良TOAST分型(M-TOAST)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调查187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分别进行M-TOAST分型与DWI影像学分型,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WI病灶特点与M-TOAST病因分型有关(χ2=242.715,P<0.001).其中,14例皮质-皮质下梗死、22例单侧前循环多发梗死病因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有关(χ2=11.987、33.253,P<0.001);10例皮质梗死病因与心源性栓塞有关(χ2=28.866,P<0.001);59例小穿通支梗死病因与小血管病变有关(χ2=147.406,P<0.001).结论 在脑梗死急性期, DWI影像学表现与M-TOAST分型有关.

    作者:郭星宏;赵仁亮;王雁;张晨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6种纤维桩挠曲强度及弹性模量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临床常用的6种纤维桩挠曲强度及弹性模量的差异,为临床桩核冠修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取Rebilda Post(A组),RelyX Fiber Post(B组),ParaPost Taper Lux(C组),D.T.LIGHT POST(D组),MACRO LOCK POST(E组)及MATCH-POST(F组)各10支,采用三点加荷系统测定其挠曲强度及弹性模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挠曲强度除C组与D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4.84,q=3.11~21.02,P<0.05);弹性模量除A组与D组、B组与E组、B组与F组、E组与F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3.75,q=5.40~15.64,P<0.05).结论 6种纤维桩挠曲强度及弹性模量之间存在差异,MACRO LOCK POST挠曲强度大,Rebilda Post弹性模量与牙本质弹性模量接近.

    作者:朱琳;王雪;王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帕金森病病人的护理体会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步态异常为特征; 起病常隐袭, 缓慢发展,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目前, 只能靠药物或手术治疗控制症状, 尚无法根治.因此,加强对PD病人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薛莉;薛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附139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腔、后腹腔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病人139例.在全麻下用自制气囊建立腹膜腔或后腹膜腔途径,腹腔镜下找到并暴露肾囊肿,用超声刀距离肾实质3~5 mm切除囊壁.结果 139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5~130 min,平均57 min.术中出血量10~60 mL,平均32 mL.术后1~2 d拔除引流管,无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住院4~8 d,平均5.3 d.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3个月,7例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具有多种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可以根据不同的囊肿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是外科治疗肾囊肿的理想术式.

    作者:王旭振;陈强;孙立江;李海清;荆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冈上肌腱钙化关节镜治疗的效果

    目的 探讨冈上肌腱钙化的关节镜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13例冈上肌腱钙化病人,应用关节镜行微创手术清理病灶,评价其术后的疼痛缓解情况,HSS肩关节评分.结果 所有病人术后疼痛得到了即刻缓解.术后随访2~6个月,平均3个月,HSS评分优良率达92.3%,无感染病例.结论 冈上肌腱钙化应用关节镜行微创清理术,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马振华;滕学仁;朱金强;张其亮;胡光亮;戴世友;刘玉新;李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新生儿呼吸衰竭151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呼吸衰竭(RF)病儿的临床发病、治疗、预后等情况.方法 对2008-2009年收入NICU的151例RF病儿进行资料收集及统计分析.结果 在12个月间,151例RF病儿占同期NICU收治危重病儿的10.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羊水吸入性肺炎及呼吸暂停是新生儿RF(NRF)的主要构成疾病;NRF的院内病死率为29.8%.结论 NRF是我院NICU一种高患病率、高病死率的疾病,如何提高NRF的救治成功率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作者:孙立华;单若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仿生牙即刻种植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仿生牙与病牙置换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铸造工艺技术制作与实验山羊牙槽窝形态完全一致的纯钛仿生牙并即刻种植,用Periotest装置和共振频率分析仪测量仿生牙的初期稳定性,通过对仿生牙抗脱位拉力测试及X线片观察分析其骨结合情况.结果 实验山羊的6颗仿生牙植入时稳定系数(ISQ)的平均值为66.47±3.85(58.00~76.67),Periotest值(PTV)的平均值为-3.95±1.45(-6~0),仿生牙初期稳定性好;3个月后仿生牙脱位力值大于同名生理牙,X线片显示仿生牙与牙槽骨紧密贴合无透射间隙,仿生牙与牙槽骨产生了良好的骨整合.结论 应用铸造工艺技术制作与自然牙槽窝形态完全一致的纯钛仿生牙行龈上即刻种植,初期稳定性好,能够产生良好的骨整合.仿生牙与病牙置换方法可行.

    作者:丁玉宝;杨建军;耿新杰;徐宏;邓悦;赵文科;王万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牛羊膜联合应用rb-bFGF对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

    目的 观察牛羊膜覆盖烧伤创面联合应用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对烧伤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以Ⅱ度烧伤创面为主的中小面积热力烧伤病人43例,试验创面面积为1%~2%.将每例病人相同性质的创面等分为3份,分别应用有孔牛羊膜(治疗组)、牛羊膜(对照组1)、凡士林油纱布(对照组2)覆盖烧伤创面,3组均联合应用rb-bFGF.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1和对照组2相比,以深Ⅱ度烧伤创面为主的病人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F=25.36,q=7.25、3.46,P<0.01);在治疗以浅Ⅱ度烧伤创面为主的病人过程中,治疗组与对照组2相比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F=12.29,q=5.21,P<0.01),而与对照组1相比没有明显差别(q=2.60,P>0.05).结论 有孔牛羊膜覆盖烧伤创面及联合应用rb-bFGF能加速烧伤创面的愈合.

    作者:郭华;徐国士;刘贝贝;朱志军;柯家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阶梯式留置尿道支架管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病儿的效果

    目的 探讨阶梯式留置尿道支架管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效果.方法 对2000-2010年82例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病儿在进行尿道扩张同时阶梯式留置尿道支架管,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 82例病儿治愈69例(85%),其余13例再次行狭窄段切开尿道成形术.结论 在进行尿道扩张同时阶梯式增加留置尿道支架管的管径治疗尿道狭窄早期效果满意,术后6个月以上经上述方法扩张失败者则应行狭窄段尿道切开尿道成形术.

    作者:赵汉鹏;卢旭生;沈益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EMMPRIN和MMP-2表达与胰腺癌生物学行为关系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胰腺癌组织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 6000法检测47例胰腺癌组织中EMMPRIN和MMP-2的表达.结果 47例胰腺癌组织中EMMPRIN及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7%、66.0%,二者均与胰腺癌的转移、临床分期和预后有关(χ2=6.61~9.91,P<0.05).EMMPRIN和MMP-2阳性表达率与胰腺癌大小、病人性别、病人年龄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胰腺癌组织中EMMPRIN的表达与MMP-2的表达呈正相关(r=0.516,P<0.01).结论 EMMPRIN和MMP-2可能共同参与胰腺癌的浸润和转移过程,可作为判断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作者:战明侨;李玉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对精神病病人突发冲击行为的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精神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精神科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部分病人不仅否认患病,且在失去正常理智的情况下突发冲击行为,可对医护人员造成很大的危害.本文对2008年1月-2009年7月在我院发生突发冲击行为的33例病人的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纪玉秀;田博;吕江玲;王艳艳;刘媛媛;李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慢性肝病病人282例胃镜与B超检查结果分析

    B超是慢性肝病病人的常规检查手段,但对部分非典型肝硬化病人容易出现漏诊[1].并且慢性肝病病人普遍存在上消化道黏膜病变,这些病变可能导致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腹胀等症状,常与肝病症状相混淆,将B超和胃镜检查相结合有利于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本文对我院282例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住院病人胃镜和B超检查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付慧玲;张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齐鲁医学杂志

齐鲁医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青岛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