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冈上肌腱钙化关节镜治疗的效果

马振华;滕学仁;朱金强;张其亮;胡光亮;戴世友;刘玉新;李宁

关键词:冈上肌腱, 钙质沉着症, 关节镜检查
摘要:目的 探讨冈上肌腱钙化的关节镜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13例冈上肌腱钙化病人,应用关节镜行微创手术清理病灶,评价其术后的疼痛缓解情况,HSS肩关节评分.结果 所有病人术后疼痛得到了即刻缓解.术后随访2~6个月,平均3个月,HSS评分优良率达92.3%,无感染病例.结论 冈上肌腱钙化应用关节镜行微创清理术,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齐鲁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RNA干扰survivin基因对HepG2细胞凋亡及化疗影响

    目的 探讨RNA干扰survivin基因对HepG2细胞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针对HepG2细胞 survivin基因的 shRNA真核表达载体pshRNA-survivin-387.将HepG2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加药物)、阴性对照组(每孔加pshRNA-survivin-NC为3.2 μg)、低浓度转染组(每孔加pshRNA-survivin-387为0.8 μg)、中浓度转染组(每孔加pshRNA-survivin-387为1.6 μg)、高浓度转染组(每孔加pshRNA-survivin-387为3.2 μg),作用48 h后收集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指数;将HepG2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不加药物)、阴性对照组(每孔加pshRNA-survivin-NC为0.2 μg)、实验组(每孔加 pshRNA-survivin-387为0.2 μg),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各组细胞分别与顺铂(2.0 mg/L)作用24、36、48、60 h后的增殖水平.结果 各浓度转染组细胞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F=228.87,q=10.45~38.21,P<0.01),高浓度转染组细胞凋亡指数高于低浓度转染组(q=23.99,P<0.01).顺铂对实验组细胞的细胞抑制率在24、36、48、60 h时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F=235.88~910.86,q=28.04~52.28,P<0.01).结论 pshRNA-survivin-387转染能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增强肝癌细胞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

    作者:孙瑶;雷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实习护生护理记录书写的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护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转化,向护士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以往的带教中普遍存在重操作、轻记录的现象.

    作者:孙文欣;李君;万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晚期膀胱癌病人25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手术(TUR-Bt)、动脉化疗和膀胱灌注化疗联合应用对晚期膀胱癌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25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膀胱癌病人采用TUR-Bt、动脉化疗和膀胱灌注化疗进行联合治疗.结果 25例病人在TUR-Bt后血尿即减轻或消失.随访6~24个月,平均20个月,完全缓解率32%(8/25),部分缓解率40%(10/25),有效率为72%,死亡7例.1、2年带瘤生存率分别达80%、72%.结论 TUR-Bt、动脉化疗和膀胱灌注化疗联合应用是晚期膀胱癌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作者:陈长宜;杨春;祝昌明;王友宝;韩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慢性肝病病人282例胃镜与B超检查结果分析

    B超是慢性肝病病人的常规检查手段,但对部分非典型肝硬化病人容易出现漏诊[1].并且慢性肝病病人普遍存在上消化道黏膜病变,这些病变可能导致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腹胀等症状,常与肝病症状相混淆,将B超和胃镜检查相结合有利于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本文对我院282例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住院病人胃镜和B超检查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付慧玲;张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男性附件的超声诊断及分型

    男性附件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退化器官,有较高的发生率,由于体积小,解剖结构特殊,目前尚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我们通过高频超声观察其声像图特征,将其分型.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轶;王宇;于英;刘卫侠;夏青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P物质在BARRETT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P物质在BARRETT食管(BE)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B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P物质在正常对照组(n=25)及BE组(n=58)中的表达,并比较P物质在不同化生程度、伴或不伴胆汁反流BE组中表达的差异.结果 P物质在BE中的表达低于对照组,且胃化生(+)BE组P物质表达高于肠化生(+)BE组,差异均有显著性(t=9.98、3.25,P<0.05);伴胆汁反流BE组P物质表达明显低于不伴胆汁反流BE组(t=3.04,P<0.05),而伴胆汁反流BE组肠化生阳性率高于不伴胆汁反流BE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99,P<0.05).结论 BE组存在P物质分泌失调,其可能在BE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作用;胆汁反流可能影响BE黏膜P物质的分泌,而与肠化生的发生可能有关.

    作者:王淑平;卫红军;王青;张巍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抑癌基因LKB1在胃癌组织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LKB1在胃癌组织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胃腺癌组织(胃癌组)、1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正常组)和21例癌旁胃黏膜组织(癌旁组)标本LKB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LKB1正常组100.0%强阳性表达,癌旁组61.9%强阳性、38.1%弱阳性表达,胃癌组46.7%弱阳性表达,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60.412,P<0.001).胃癌组LKB1阳性表达与pT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χ2=9.386、4.275,P<0.05),与病人年龄、性别、大体分型、解剖位置及淋巴结有无转移无关(P>0.05).结论 LKB1基因表达与胃癌存在密切关联,检测其在胃癌组织或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可为胃癌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葛明珠;崔涛;梁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18F-FDG PET/CT显像在结直肠癌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消化道肿瘤中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居第三位.随着人们生活条件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作者:路晓雯;崔新建;刘林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结肠癌RKO细胞P物质和NK-1免疫细胞化学检测

    目的 探讨P物质及其受体神经激肽1(NK-1)在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系RKO 中的表达及免疫细胞化学定位.方法 将RKO细胞接种于提前放入盖玻片的6 孔板进行细胞培养,细胞融合30%时将盖玻片取出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在RKO 细胞系中P物质和NK-1呈阳性表达,P物质阳性表达多数位于细胞浆;而NK-1阳性表达多数位于细胞浆,少数位于细胞膜.结论 神经内分泌机制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病过程.

    作者:赵岭岭;陈桦;王继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壮骨颗粒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壮骨颗粒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2只,于兔左侧桡骨中段做3 mm骨缺损,然后随机分为壮骨颗粒组、伤科接骨片组和生理盐水组,术后1 d开始给药.在第4、6、8周进行X线观察,第4、8周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X线片评分半定量分析显示, 壮骨颗粒组骨折愈合速度明显快于伤科接骨片组和生理盐水组(F=8.97、10.44,q=2.599~10.391,P<0.05);壮骨颗粒组Ⅰ型胶原表达明显强于伤科接骨片组和生理盐水组(F=50.63、85.89,P<0.05).结论 壮骨颗粒有明显促进骨折愈合作用.

    作者:詹金华;陈德喜;万修阳;郎继孝;李巍;刘玉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情感危机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病人心身健康状况与血浆皮质醇水平变化

    目的 探讨情感危机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病人的心身健康状况及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收集情感危机所致PTSD病人28例为研究对象,进行PTSD症状调查,测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皮质醇浓度.结果 28例病人中,PTSD症状出现频率较高的依次是兴趣爱好范围变窄(100.00%),激惹或易发怒(96.43%),难以入睡或睡眠不深与难以集中注意力(均为92.86%),不由自主地重现创伤事件(89.29%),情感范围有所限制(85.71%).PTSD组SCL-90总分及9个因子分均高于常模(t=6.367~13.114,P<0.01).PTSD组血浆皮质醇浓度低于对照组(t=2.221,P<0.05).结论 情感危机所致PTSD严重影响病人心身健康,较多出现警觉性增高症状;其血浆皮质醇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作者:段妮;张心华;于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稳定转染靶向bcl-2的shRNA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增殖影响

    目的 探讨稳定转染靶向bcl-2的小发夹RNA(shRNA)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长效影响.方法 构建针对bcl-2的shRNA质粒表达载体,转入SGC-7901细胞,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继续压力培养.RT-PCR方法检测稳定转染后SGC-7901细胞bcl-2 mRNA的表达以及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稳定转染shRNA后,SGC-7901细胞的bcl-2 mRNA表达明显下降;细胞增殖能力及凋亡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稳定转染shRNA能长效抑制SGC-7901细胞bcl-2 mRNA的表达,为后续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林明刚;沈方臻;肖文静;牟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As2O3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皮下移植瘤抗肿瘤作用

    目的 检测不同浓度As2O3对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及对瘤细胞内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ERK)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As2O3的抗肿瘤机制.方法 建立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即As2O3低剂量(1.0 mg/kg)、中剂量(2.5 mg/kg)、高剂量(5.0 mg/kg)剂量组,生理盐水(NS)组及顺铂组(5 mg/kg),腹腔内注射给药,连续8 d.观察用药前后裸鼠体质量改变.剥取瘤组织,计算药物的抑瘤率.检测用药后裸鼠的肝肾功能及血常规.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周期和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p-ERK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As2O3和顺铂均有不同程度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中As2O3低剂量组的抑瘤率为34.3%,p-ERK的表达率为37.5%,该组在亚G1期出现典型的凋亡峰,且As2O3低剂量组与NS组比较,凋亡率、瘤质量差异均有显著意义(F=27.20、33.92,q=9.19、13.34,P<0.05).As2O3低剂量组与顺铂组相比,无明显血液及肝肾毒性.结论 低剂量As2O3组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HEC-1-B生长,且毒副作用轻,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抑制p-ERK表达有关.

    作者:王明芳;赵园园;张碧媛;何信佳;于丽;尚庆军;胡晓晓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举证责任倒置对医生影响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举证责任倒置实施以来,该政策对医生的影响.方法 应用自制问卷,对青岛、西安两地9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共256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举证责任倒置一方面给医生的医疗行为带来了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也给医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发生过纠纷、被起诉的医生,对其以后的行为产生了消极影响.结论 医院除应加强对医生医疗技术、法律知识培训外,还应成立专门的机构来缓解医生的心理压力,解除其心理问题.

    作者:聂晓瑛;姜宏;舒志荣;胡雁;鲍国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新生儿呼吸衰竭151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呼吸衰竭(RF)病儿的临床发病、治疗、预后等情况.方法 对2008-2009年收入NICU的151例RF病儿进行资料收集及统计分析.结果 在12个月间,151例RF病儿占同期NICU收治危重病儿的10.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羊水吸入性肺炎及呼吸暂停是新生儿RF(NRF)的主要构成疾病;NRF的院内病死率为29.8%.结论 NRF是我院NICU一种高患病率、高病死率的疾病,如何提高NRF的救治成功率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作者:孙立华;单若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跟腱断裂术后早期等速康复训练的效果

    目的 通过尝试对跟腱断裂术后病人早期应用Isomed-2000等速训练仪进行康复,探讨跟腱断裂术后早期康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跟腱断裂术后病人18例,手术后4周应用Isomed-2000等速训练仪进行康复,共8周.康复后对ARNER-LINDHOLM评分、踝关节活动范围、屈伸肌峰力矩值等进行评价. 结果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病人ARNER-LINDHOLM评分优良率94.4%.踝关节活动范围、屈伸肌峰力矩值等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t=8.25~26.90,P<0.05).无感染和再断裂病例. 结论跟腱断裂术后4周行等速康复训练是安全和有效的,为跟腱断裂后早期活动提供了依据.

    作者:朱金强;滕学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99mTcO4-动态显像对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甲状腺99mTcO4-动态显像对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37例经临床证实的亚甲炎病人行99mTcO4-动态显像,根据就诊时血清FT3、FT4水平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期组(25例)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期组(12例);依显像后甲状腺单叶或双叶显像异常分为单叶显像异常组(11例)和双叶显像异常组(26例),分别对其动态显像中的血流相、血池相和延迟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例单叶显像异常和26例双叶显像异常的亚甲炎病人血流相、血池相和延迟相显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甲亢期和12例甲减期亚甲炎病人血流相、血池相和延迟相显像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0~0.03),甲亢期甲状腺血流灌注相多表现为血流灌注增强(13/25),血池丰富(17/25);延迟相甲状腺轮廓不清、放射性分布明显稀疏(18/25).甲减期动态显像多表现为血流灌注减低(7/12),血池减少(9/12);延迟相甲状腺隐约显影、局部明显稀疏、缺损(9/12).结论 99mTcO4-动态显像不仅能反映亚甲炎病人的甲状腺血流灌注情况,还可判断甲状腺受累的程度和范围及功能变化,有助于亚甲炎的临床诊断.

    作者:刘彬;左书耀;王国明;马超;王叙馥;武凤玉;吴红玉;杨贵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IFN-γ+87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和蛋白表达水平与肠道病毒71感染关系

    目的 研究干扰素Ⅱ型(IFN-γ)基因+87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及IFN-γ在血清中表达水平与肠道病毒71 (EV71)感染的关系,探讨EV71感染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 取急性期手足口病病儿粪便进行病毒分离,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检测EV71感染者及正常对照儿童IFN-γ基因第一内含子+874位点T/A单核苷酸多态性;ELISA法测定血清中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 78例手足口病病儿中有43例为EV71感染.EV71感染病儿血清中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6.477,P<0.01).EV71感染病儿IFN-γ基因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149,P<0.05).EV71感染病儿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486,P<0.05).EV71一般感染组IFN-γ基因型分布与脑炎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脑炎组IFN-γ等位基因A频率明显高于一般感染组(χ2=6.211,P<0.05).结论 IFN-γ表达水平和其基因第一内含子+874位点多态性与EV71感染有关,与是否发生EV71脑炎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赵娜;陈宗波;钱娜;陈真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结直肠癌组织c-met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

    目的 研究人结直肠癌组织中c-met蛋白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50例结直肠癌组织、50例正常黏膜组织及20例结直肠腺瘤组织中c-met蛋白的表达以及CD105 标记的MVD.结果 c-met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组织与正常黏膜组织(χ2=31.929,P<0.01).结直肠癌组织中MVD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和正常黏膜组织(H=92.435,P<0.01).结直肠癌组织c-met蛋白表达和MVD与肿瘤部位、组织学分级无关,而与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χ2=4.000~9.018,t=2.605~4.024,P<0.05、0.01),c-met阳性表达的结直肠癌组织中MVD显著高于c-met 阴性者(t=2.752,P<0.01).结论 c-met在结直肠癌的侵袭与转移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c-met的表达及MVD可能有助于结直肠癌预后的判断.

    作者:张可爽;孔心涓;赵清喜;姜英俊;田字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白血病儿童家庭环境分析

    目的 了解白血病儿童的家庭环境,为开展家庭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入住我院的白血病病儿60例、住院非白血病病儿60例以及正常儿童600例,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其家庭环境进行评定和分析.结果 白血病儿童家庭亲密度、知识性和娱乐性评分明显低于非白血病病儿以及正常儿童家庭,矛盾性评分明显高于非白血病病儿以及正常儿童家庭,差异均有显著性(F=7.74~8.89,q=2.912~9.891,P<0.01).而非白血病儿童与正常儿童家庭相比,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及控制性10个分量表家庭环境特征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白血病儿童家庭环境存在缺陷,为改善病儿预后和提高健康生活质量,应对其家庭环境进行干预.

    作者:王薇;赵春玲;吴枫;李堂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齐鲁医学杂志

齐鲁医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青岛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