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越性探讨

张斌;张敏;张三旺

关键词:凝聚胺, 输血检验, 优越性
摘要:目的 探讨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越性.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124例输血正常受试者,分别给予凝聚胺法、抗球蛋白试验法、酶法和盐水法,对比4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与其他3种方法相比,凝聚胺技术灵敏度高,优势明显,能检验出IgG和IgM不完全抗体.结论 临床输血检验中运用凝聚胺技术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干预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6例接受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夜间呼叫率和住院满意度.结果 2组术后1d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4d评分均低于术后1d,且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术后7d时夜间呼叫率为12.70%(8/63)低于对照组的30.16% (19/63);住院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缓解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紧张焦虑,降低了夜间呼叫率,提高了患者住院满意度.

    作者:朱秋红;孙立;黄丽;刘迪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胃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胃溃疡临床效果.方法 将232例老年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6例,对照组以常规方法予以止酸抗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川芎嗪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改善状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83%高于对照组的8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治疗老年胃溃疡症状效果明显,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马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2型糖尿病合并妊振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采用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并观察2组产妇情况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体质量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低血糖及羊水过多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合并症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30.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起强化降糖作用,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是治疗的优选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内皮祖细胞CD34+水平与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内皮祖细胞(EPCs) CD34+水平与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 将EH患者81例按照是否并发CHD,分为EH并发CHD组50例和EH未并CHD组31例,选取22例一切生理指标正常者为正常组.检测3组EPCs CD34+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 EH并发CHD组患者的EPCs CD34+显著低于EH未并CHD组和正常组,而EH未并CHD组亦明显低于正常组;EH并发CHD组患者的动脉IMT水平显著高于EH未并CHD组和正常组,EH未并CHD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程度加重,EPCs CD34+显著下降,动脉IMT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H并发CHD患者的EPCsCD34+水平明显下降,二者呈相关性,且随着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呈显著下降,因此,将EPCs CD34+水平作为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的预测因子具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李斌;胡文斐;王芙蕊;李博;胡晓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儿童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及营养风险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及营养风险调查状况.方法 使用STAMP对住院儿童进行营养状况的调查,将STAMP评分≥4分作为高营养风险标准.结果 1600例住院患儿中营养不良高风险患儿占31.31%,消瘦患儿占13.50%,生长迟缓患儿占10.88%,超重患儿占8.69%;不同病因患儿营养不良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存在高风险患儿进行院内干预后营养不良高风险患儿检出率降低,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STAMP评分法对于住院儿童的营养风险进行评估,能将患儿的营养状况客观地反映出来,为儿科患者进行合理营养支持提供依据,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葆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内科综合治疗糖尿病足67例疗效分析

    糖尿病足(DF)是指由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病变的总称,病情进展导致DF肢端坏疽,是DF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1].据WHO统计,在各种非外伤性截肢中,DF截肢占50%,DF的发病率和截肢(趾)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中晚期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2].因此,如何有效治疗DF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内科药物结合清创换药治疗DF的方法及费用报道如下,为广大基层内科医师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闫慧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2012年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该院2012年门、急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以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该院2012年1-12月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4900张,对其中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4900张抗菌药物处方中,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350张,占总抗菌药物处方数的7.14%.其中包括单用抗菌药物处方266张占76.00%;二联抗菌药物处方77张占22.00%;三联抗菌药物处方7张占2.00%.不合理处方在给药方案、溶媒选用、联用抗菌药物以及药理作用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 该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仍需要进一步提高,需要医院予以重视,尽可能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及对其的监管能力.

    作者:郭兆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规范化管理对癌症患者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规范化管理对癌痛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癌症疼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施癌痛护理;干预组采用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实施癌痛管理.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疼痛感评分为(1.76±0.32)分低于对照组的(2.35±0.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癌痛规范化管理能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

    作者:邓贤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尿液中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iver-type fatty-acid binding protein,L-FABP)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4月确诊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DM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作为DN组,以及30例体检确认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同时试验室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24h尿蛋白定量(24hpro),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空腹血糖(FPG)、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H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尿酸(SU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G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统计年龄、性别、病史、体质量及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随着糖尿病肾损伤程度的加重,尿液中L-FABP、mALB、α1-MG、β2-MG,24hpro,血液中THC、LDL-C、FBG水平逐渐增高.DN组中尿L-FABP敏感性高于SUA,尿mALB、α1-MG、β2-MG,24hpro.尿L-FABP与尿液中mALB、α1-MG、β2-MG、24hpro,HbA1c,THC、TG、LDL-C、SUA、ALT、FPG、SBP、病史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尿L-FABP与BUN、SCr、BMI、DBP、HGB、年龄、性别无相关关系(P>0.05).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显示α1-MG、HbA1c、TG、病史是L-FABP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尿L-FABP水平能准确反映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可作为诊断糖尿病肾损伤的标志物.

    作者:赵瑛;张惠莉;高继东;张瑞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治疗,治疗组给予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2%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娄志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头孢呋辛治疗细菌性痢疾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又称菌痢,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之一.该病是一种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腹泻、腹痛、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较为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等[1].该病多发于夏秋季,患者以儿童居多、中年人次之,老年患者少.本文探讨了头孢呋辛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8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细菌性痢疾患者162例,其中男83例,女79例;年龄2 ~61(8.5±3.4)岁.经临床确诊为细菌性痢疾,需进行抗菌药物治疗,且开始使用头孢呋辛治疗前2d内未使用过其他抗菌药物[2];排除对头孢菌素类过敏,肝肾功能异常,心肺、造血、神经系统功能严重损害者及孕妇.

    作者:张淑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103例护理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分为自发性SAH和创伤性SAH,自发性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SAH起病急骤,突发的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及血性脑脊液是本病基本的症状和体征,其再出血率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针对SAH的病因及诱因,采取科学性的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SAH再出血的发生率,对预后的生活质量和降低病死率均非常重要[2].我院对收治的103例SAH患者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春霞;高丽梅;李瑾花;李录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嵌顿环状混合痔肛垫复位断桥整复术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嵌顿环状混合痔肛垫复位断桥整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嵌顿环状混合痔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行肛垫复位断桥整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外剥内扎术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Barthel指数评分统计.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垫复位断桥整复术应用于嵌顿环状混合痔的治疗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同时辅以优质的护理服务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杂眼外伤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杂眼外伤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复杂眼外伤患者45例(45眼),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患者均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基础上行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患者均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术中患者血压均较平稳,且心率稳定,术后45例患者的视力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且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 在给予复杂眼外伤患者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视力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闫瑞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喉癌患者术后饮食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喉癌是喉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耳鼻喉恶性肿瘤的7.9%~35%,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长趋势[1].目前治疗喉癌的主要方法仍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喉部参与呼吸、言语及吞咽等生理功能,咽喉是呼吸和进食的重要通道,如误咽入气管及食欲不振等,进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并发营养不良,影响切口愈合,甚至导致切口感染、咽瘘等情况.因此,临床上对喉癌患者术后的饮食管理提出了很高要求.我科2011年1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施行喉裂开部分喉切除或全喉切除术治疗的喉癌患者49例,分析术后饮食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并探讨处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曼曼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326例,对其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并统计患者各个相关实验指标,判定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各类影响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力劳动、慢性乙型肝炎病史、重叠HEV病毒感染、父亲乙型肝炎史、母亲乙型肝炎史、手术史、饮酒史、甜食摄入、血型、PCR-HBV DNA定量、肝组织炎性反应程度高、肝组织免疫组化HBeAg阳性、白细胞均会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程度造成一定影响.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疾病复发的影响因素很多,但肝活检能较为有效地诊断其是否存在复发的可能性,并可根据其复发程度有效调整治疗方案,临床应用价值较为明显.

    作者:杨学谨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团队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团队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医护患团队护理模式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110例进行护理干预,比较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血糖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110例患者治疗后FPG、2hPG、HbA1c、SDS和HAMD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患团队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中,为患者提供了全面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使患者的抑郁状态得到了显著改善,血糖水平得到降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值得在护理领域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段洁明;解坤;马华;邵彦青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磺脲类降糖药致低血糖昏迷的急救护理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是指血浆葡萄糖浓度< 3.9mmol/L.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具有确切降糖效果,且价格低廉,深受患者及基层医师的欢迎[1].但如不掌握药物的特性,使用不当,极易造成医源性低血糖,带来不良后果.2008年6月-2012年3月我科对磺脲类降糖药致严重低血糖患者42例,实施了院前急救与护理,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6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磺脲类降糖药致严重低血糖患者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8 ~76岁,中位年龄60.8岁;入院时患者均出现大汗、意识障碍、昏睡昏迷;发作时血糖0.5~3.8mmol/L.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1999):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耐量试验中服糖后2h血糖≥11.1 mmol/L,或随机血糖≥11.1 mmol/L[2].所有患者分型均属于2型糖尿病,发病前均服用磺脲类降糖药,其中服用格列苯脲24例,服用格列齐特15例,服用格列吡嗪3例;合并使用二甲双胍10例,阿卡波糖8例;慢性肾衰竭9例,感染6例,使用磺胺类抗炎药5例,饮酒5例,未按时进餐4例.

    作者:胡小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细菌性阴道炎的研究新进展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育龄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患者年龄多在15 ~44岁,是由多种致病性厌氧菌感染引起的无明显黏膜炎性反应疾病,感染率在15%~30%,占外阴、阴道感染的40%~50%,在阴道感染性疾病中,发病率远高于阴道滴虫和霉菌感染,且易复发[1].BV与盆腔炎、输卵管炎、泌尿系感染、术后感染、异位妊娠、不孕症及妇科肿瘤等有关.如不及时治疗,可转为慢性感染或带菌者,病原体因外来或生理因素影响可再次复活而侵袭传播,使病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BV可通过性传播,是由加德纳杆菌和某些厌氧菌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临床上由于应用大量抗生素,使加德纳杆菌的感染率不断升高,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BV对患者影响较大,增大BV孕妇胎膜感染,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早产及低体质量新生儿的发生率,BV还可引起组织性绒毛膜炎、羊水感染等妊娠并发症[2].

    作者:付金红;董英;李素清;李淑媛;周艳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小剂量雌激素预防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8例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69例,A组给予抗生素治疗,B组给予雌三醇软膏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63.8%低于B组的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复发率为29.0%高于B组的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史宝智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