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杨学谨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 反复发作,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326例,对其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并统计患者各个相关实验指标,判定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各类影响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力劳动、慢性乙型肝炎病史、重叠HEV病毒感染、父亲乙型肝炎史、母亲乙型肝炎史、手术史、饮酒史、甜食摄入、血型、PCR-HBV DNA定量、肝组织炎性反应程度高、肝组织免疫组化HBeAg阳性、白细胞均会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程度造成一定影响.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疾病复发的影响因素很多,但肝活检能较为有效地诊断其是否存在复发的可能性,并可根据其复发程度有效调整治疗方案,临床应用价值较为明显.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方法在防治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失衡综合征(D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46例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DDS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进行循证护理干预.结果 循证护理后1个月46例患者中DDS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循证护理前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是临床护理的基础,可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护士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作者:陈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盐酸小诺霉素与炎琥宁配伍禁忌

    硫酸小诺霉素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肠道、呼吸道等炎性反应;炎琥宁具有灭活腺病毒、呼吸道病毒等病毒的作用[1].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此二种药物连续使用时茂菲滴管和输液器内出现乳白色混浊.为证实此二者是否存在配伍禁忌,我科进行了相关试验,现报道如下.1 病例分析患者,男,20岁.因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就诊.遵医嘱给予炎琥宁2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待其将滴完时,加入硫酸小诺霉素氯化钠注射液100ml时发现茂菲滴管内出现白色乳状浑浊,立即更换输液器,同时更换液体,密切观察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2 试验方法

    作者:庞淑芬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生物因素预防教育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生物因素,探讨加强自我防护措施的重要性,为临床手术室护理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该院手术室护理人员5名,观察组为2010年9月后进入手术室的3名护理人员,对照组为2008年9月进入手术室的2名护理人员,对照组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理论和操作培训,而观察组在上述培训的基础上,进行生物因素预防教育.记录2组护理人员被感染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措施,可有效地减少护理人员的感染率,加强了护士的自身防护,提高护理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伦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规范化管理对癌症患者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规范化管理对癌痛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癌症疼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施癌痛护理;干预组采用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实施癌痛管理.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疼痛感评分为(1.76±0.32)分低于对照组的(2.35±0.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癌痛规范化管理能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

    作者:邓贤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乳腺纤维瘤是妇女常见疾病,多见于青年女性,常规手术术后多留下瘢痕,影响美观性,而且对患者心理会造成影响[1].而近年来微创手术的应用,可避免手术创伤,更为重要的是配合科学的护理,可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提升手术治疗效果,为此,笔者对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的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陶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3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患者切口脂肪液化出现的不同特点,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柴秋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经显微镜下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经显微镜下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垂体瘤患者38例,所有患者均行经显微镜下鼻蝶垂体瘤切除术,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大出血、死亡病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其中视力衰退改善率为86.67%,肥胖与肢端肥大改善率为100.00%,激素异常患者改善率为96.55%.结论 经显微镜下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在垂体瘤治疗中疗效显著,可保证手术视野清楚,创伤小,术后患者可快速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素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我院静脉配置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静脉配置药物情况,以提高静脉配置的合理性,增加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说明书及相关资料,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2012年1-12月静脉输液医嘱4857份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静脉输液医嘱4857份中不合理性医嘱340份,占7.0%.我院各科室存在的静脉配置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可分为给药方式不当、溶剂选择错误、药物配伍不当和给药剂量不当.结论 提高临床药师专业能力,让其应充分发挥与临床紧密结合,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马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抗抑郁干预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抗抑郁干预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抗抑郁治疗(帕罗西汀治疗).2组治疗前后均进行症状评分,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宗氏自我评定抑郁量表(SDS)评分.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D及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状态,抗抑郁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雅文;张雪孪;赵伟;刘勇;宋金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2012年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2012年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该院门急诊处方50 647张,对不合理的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 50 647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9471张,占抽查处方18.7%,合理处方9367张,占98.9%,不合理处方104张,占1.1%.主要表现在选药不合理、未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剂量不合理、处方超使用天数等方面.结论 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显改善,抗菌药物使用比例达到国家≤20%的标准,但仍存在少数不合理现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需持续改进.

    作者:吴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优秀护士的护理能力分析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半边天.护理工作看似简单,服药、打针、换床单.但如何做好护理工作,特别是成为一名优秀护士,却是一个高深的命题.随着医学模式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随着护理学的发展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患者为中心,再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1].所以,护理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地及时转变和更新思想观念、业务技能等服务病患的综合能力.护理工作是集知识、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多门学科的综合表现.做好护理工作,就是护理人员将自身的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对病患发挥睿智护理的作用,结合从事护理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优秀护士应具备“六个能力”.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芬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内腔出现出血,表现为黑便和呕血,严重时可伴有一定程度的血容量减少及周围循环衰竭等.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很多,常见包括溃疡、肝硬化等,属于临床急性症状,若不能及时有效急救会导致生命危险.笔者对我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了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欧阳美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急诊内科老年急性腹痛的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老年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0例急性腹痛患者,其中老年患者240例,年龄>60岁,设定为研究组,其余360例为中青年,设定为对照组,分析对比2组患者疾病分类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大部分为泌尿系统疾病,对照组消化系统发病率高,研究组循环系统疾病发病率为11.7%高于对照组的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8.3%低于对照组95.0%,研究组误诊漏诊率为6.7%高于对照组的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腹痛病因复杂,病情无典型性,易误诊漏诊,治疗效果差,诊治时需全面分析,注意临床用药安全性.

    作者:郭丛径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分娩前后糖尿病的管理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指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合并妊娠或妊娠期糖尿病(GDM)[1].前者糖尿病类型主要为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T1DM)旧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以胰岛B细胞选择性破坏导致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2].糖尿病合并妊娠临床经过复杂,对孕产妇和围生儿影响较大,不仅增加孕婴的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了病死率;同时,妊娠期产生胰岛素抵抗又进一步加重糖尿病的病情,两者相互影响.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与糖尿病血糖水平及孕期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孕前、孕期的管理,更好的控制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血糖,对于降低母婴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十分重要[3].

    作者:高冬梅;韩秀林;梁婉迪;赵莹;许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4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管再通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6%高于对照组的72.2%,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治疗STEMI患者能明显改善心肌灌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韩艳敏;张大海;齐连华;刘桂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高压氧联合红景天治疗高原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红景天治疗高原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高原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A组24例和B组32例.A组给予高压氧治疗,B组给予高压氧联合红景天治疗.治疗后3、7、15d分别观察2组GCS评分.结果 A组治疗后3d、7d GC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15d 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红景天治疗高原脑水肿有明显疗效.

    作者:吴华;孔晨曦;李超;魏林节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股骨颈骨折卧床患者的压疮防治综合护理体会

    压疮,俗称褥疮,是因长期保持同一体位,致躯干四肢骨骼突起部位由浅渐深的皮肤软组织溃疡.长期平卧位者好发于骶尾部、足跟、甚至肘部、尺骨茎突;侧卧位者好发于大粗隆、内外踝;坐位者常见于坐骨结节部位.压疮的发生是由于长时间的压迫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营养不良,进而组织溃疡形成.常见于长期卧床者,年老体弱、截瘫、糖尿病患者发生率更高[1].压疮的防治不当,常形成恶性循环,增加患者的生理、心理痛苦和经济压力,增加护理工作难度,甚至可继发感染、骨外露、败血症而危及生命.骨科创伤中股骨颈骨折发生率较高,而其高发人群即为老年人,合并营养不良、慢性贫血、糖尿病者居多,术前、术后均需卧床休养,因此压疮发生的几率很高.压疮的预防与护理已成为骨科护理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护理的主要评价指标之一.我科通过采用综合措施,股骨颈骨折卧床患者压疮预防及治疗工作取得较为满意结果,现总结经验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牛晓慧;肖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治疗,治疗组给予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2%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娄志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8例,A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是B组,术中出血量多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高于B组的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疗效更加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祥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嵌顿环状混合痔肛垫复位断桥整复术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嵌顿环状混合痔肛垫复位断桥整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嵌顿环状混合痔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行肛垫复位断桥整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外剥内扎术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Barthel指数评分统计.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垫复位断桥整复术应用于嵌顿环状混合痔的治疗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同时辅以优质的护理服务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