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晓慧;肖娜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中西药联合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低于治疗前,白蛋白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透明质酸、LN、PCⅢ及Ⅳ-C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朝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对比观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8例,A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是B组,术中出血量多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高于B组的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疗效更加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祥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卒中后抑郁患者22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采用益心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益心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全;杨新国;李学良;田欣;肖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嵌顿环状混合痔肛垫复位断桥整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嵌顿环状混合痔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行肛垫复位断桥整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外剥内扎术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Barthel指数评分统计.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垫复位断桥整复术应用于嵌顿环状混合痔的治疗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同时辅以优质的护理服务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是一种与人种和遗传因素有关的发病机制不明的肺部弥漫性疾病,早在日本发现,中国、韩国等国家与地区均有病例报道.在大环内酯疗法发现前,一旦出现呼吸衰竭,DPB的五年生存率只有5%左右,自20世纪80年代在日本广泛开展大环内酯疗法后其5年生存率已提高到95%.DPB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威胁很大的疾病,能否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与患者的预后关系十分密切,因而广大医务人员应对该病有所认识[1].我院将DPB患者1例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顺旺;冯淑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经显微镜下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垂体瘤患者38例,所有患者均行经显微镜下鼻蝶垂体瘤切除术,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大出血、死亡病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其中视力衰退改善率为86.67%,肥胖与肢端肥大改善率为100.00%,激素异常患者改善率为96.55%.结论 经显微镜下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在垂体瘤治疗中疗效显著,可保证手术视野清楚,创伤小,术后患者可快速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素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腹部护理利于增加腹部手术的舒适程度,是整体护理中主要理念之一,也是评价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指标,为探讨舒适护理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笔者选取2012年6月-2013年4月该院治疗的腹部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该院行腹部手术患者120例,其中行直肠癌术21例,胆囊切除术39例,胃切除术29例,阑尾切除术31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3±9.8)岁.对照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46.3±7.9)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模式.试验组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方式如下.
作者:周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性中毒性疾病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部分重症患者可因呼吸中枢麻痹、呕吐物窒息或严重外伤致死[1].我院急诊科2012年1-12月收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57例,在使用纳洛酮救治的同时,给予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措施,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57例,男135例,女22例;年龄16 ~69岁,中位年龄32.4岁;饮白酒82例,啤酒23例,红酒14例,数酒混合38例,其中饮白酒量200~1050ml;饮酒到就诊时间0.5~10h,平均1.35h;轻度中毒43例,中度中毒93例,重度中毒21例;自杀性饮酒12例,合并外伤24例.
作者:黄青松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肠球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分离出的352株肠球菌,应用常规方法或Vitek系统进行鉴定,琼脂扩散法(k-b法)予以药敏试验.结果 肠球菌标本主要来源于尿液、血液、创面及伤口分泌物、痰液.其中粪肠球菌216株(61.4%),屎肠球菌132株(37.5%),母鸡肠球菌与铅黄肠球菌各2株,共4株(1.1%).结论 肠球菌在血液、创面及伤口分泌物和痰液中具有较高分离率,与目前侵入性治疗方法增加,免疫抑制剂大量使用,重症患者免疫力下降具有一定相关性;肠球菌对抗生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具有较高敏感性,对其他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耐药性,临床应用时需注意其合理性.
作者:郎少磊;常婧;安淑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越性.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124例输血正常受试者,分别给予凝聚胺法、抗球蛋白试验法、酶法和盐水法,对比4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与其他3种方法相比,凝聚胺技术灵敏度高,优势明显,能检验出IgG和IgM不完全抗体.结论 临床输血检验中运用凝聚胺技术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斌;张敏;张三旺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肿瘤作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甚至生命的疾病之一,已成为了中国大陆的第二大人口死亡原因.目前,低龄肿瘤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现代医学深入发展、护理模式愈加多样化的过程中,对肿瘤患者的护理方式愈加人性化[1].本文从分析青少年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入手,就其护理方式报道如下.
作者:吉小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牙拔除术是口腔科门诊常见,基本的治疗性手术,而其中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因牙齿周围阻力及牙体本身的解剖变异,操作空间有限,拔除时难度大或常发生断根,易造成术后疼痛、肿胀、出血,或一定程度的全身反应,亦或造成某些并发症如下牙槽神经损伤等.传统拔除术常采用凿骨劈冠法和敲锤增隙法,局部创伤大,患牙易被推挤移位,可能进入舌下间隙或颌下间隙,甚至造成颌骨骨折等并发症;而且劈冠的方向不易确定,锤击时强烈的震动可能引起颞下颌关节损伤[1].我院自2010年起,引进了微创拔牙理念和技术,采用标准化器械、微创化技术、规范化操作,拔除下颌低位埋伏第三磨牙136例,现将治疗效果进行讨论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童振宇;李婷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方法 将126例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G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近期疗效,免疫功能变化,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8+、CD4 +/CD8+和NK均低于治疗前,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稳定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伟波;罗丽红;侯超;王灿;王璇;宋风林;解然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青光眼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80例高眼压青光眼患者进行前房穿刺,将房水缓慢放出,再对患者进行复合性的改良骨小梁的切除手术,手术完成后,对滤过泡、眼压、患者的视力情况、前房进行仔细观察.结果 术后1年,患者的眼压控制在21mm Hg以下68例;需进行局部用药控制12例;患者手术后,出院时的视力保持不变或有提高80例.患者在手术后发生瞳孔区渗出8例,前房出血4例,浅前房12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高眼压青光眼患者进行改良小梁切除术,可使高眼压的时间缩短,保护患者的视力及功能.
作者:赵德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儿童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及营养风险调查状况.方法 使用STAMP对住院儿童进行营养状况的调查,将STAMP评分≥4分作为高营养风险标准.结果 1600例住院患儿中营养不良高风险患儿占31.31%,消瘦患儿占13.50%,生长迟缓患儿占10.88%,超重患儿占8.69%;不同病因患儿营养不良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存在高风险患儿进行院内干预后营养不良高风险患儿检出率降低,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STAMP评分法对于住院儿童的营养风险进行评估,能将患儿的营养状况客观地反映出来,为儿科患者进行合理营养支持提供依据,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葆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8个月,15 ~20周实现骨性愈合30例,常规检查显示患者的伤椎基本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的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有1~2级恢复.结论 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在符合适应症的情况下可推广应用.
作者:冯利君;刘凯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岗前教育是医院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帮助新员工了解医院的发展历史,融入医院的文化理念,熟知医院规章制度,包括医疗核心制度等,以提升新员工的道德情操、职业素养、专业水平,增强青年医务人员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医院的向心力、凝聚力.医德医风教育是岗前教育的重要一课.针对新护士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将心理疏导渗透入医德医风教育中,不仅增强新护士的医德修养,而且能帮助新护士以佳的心理状态走上工作岗位.
作者:陆海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急诊科急性中毒患者的特点,为防治急性中毒提供一定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急诊科收治的300例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急性中毒的特点,探讨防止急性中毒的措施.结果 300例患者中,服用乙醇药物过量而出现急性中毒270例,占90.0%,误服毒性较强的毒物10例,占3.3%;因欲服用药物自杀20例,占6.7%.乙醇中毒200例,占66.7%;镇静催眠药中毒90例,占30.0%;鼠药中毒10例,占3.3%.患者中毒后出现神志不清、昏迷、休克、呕吐、瞳孔缩小等症状.结论 镇静安眠药和乙醇是导致临床出现中毒的主要原因,临床救治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症治疗,同时应做好镇静催眠药、乙醇等易引起中毒的药物的管理,引导患者正确使用,防止急性中毒.
作者:张建彬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内皮祖细胞(EPCs) CD34+水平与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 将EH患者81例按照是否并发CHD,分为EH并发CHD组50例和EH未并CHD组31例,选取22例一切生理指标正常者为正常组.检测3组EPCs CD34+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 EH并发CHD组患者的EPCs CD34+显著低于EH未并CHD组和正常组,而EH未并CHD组亦明显低于正常组;EH并发CHD组患者的动脉IMT水平显著高于EH未并CHD组和正常组,EH未并CHD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程度加重,EPCs CD34+显著下降,动脉IMT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H并发CHD患者的EPCsCD34+水平明显下降,二者呈相关性,且随着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呈显著下降,因此,将EPCs CD34+水平作为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的预测因子具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李斌;胡文斐;王芙蕊;李博;胡晓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毒蕈又称毒蘑菇、毒菌,食用后可导致中毒,医学论著上常有学者报道[1],易群体发病,严重者可出现多脏器损害,因毒蕈种类较多,所含毒素不同,中毒后临床表现和脏器损害程度亦不相同,临床上以中毒性肝损伤导致死亡多见.云南省野生菌种类较多,也是毒蕈中毒的高发地区,每年夏季是发病高峰.2013年7-9月,我院急诊科收治急性重度毒蕈中毒病例10例,经抢救治疗均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永鸿;金艳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