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振宇;李婷玉
目的 动态监测原发性高血压(EH)血脂指标水平与动态血压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将100例EH患者按照血脂水平分为2组,EH血脂异常患者为观察组(n=60),EH血脂正常患者为对照组(n=40),对2组患者进行动态监测血压与血脂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BPSD)、24h舒张压变化系数(24hDBPCV)、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BPSD)、24h收缩压变化系数(24hSBPCV)数值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者水平均与血压变化系数(BPV)呈现正相关(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BPV呈现负相关(P<0.05).结论 血脂指标水平变化与血压异常具有明显相关性,EH并血脂异常患者TG、TC、LDL-C水平与血压异常呈现正相关;HDL-C水平与连续24h内血压异常呈明显负相关;血压水平与血脂指标水平很可能存在一定的生理联系,为降压调脂需要同时进行提出了要求.
作者:张彬;李中华;刘玉英;刘万瑜;赵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老年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0例急性腹痛患者,其中老年患者240例,年龄>60岁,设定为研究组,其余360例为中青年,设定为对照组,分析对比2组患者疾病分类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大部分为泌尿系统疾病,对照组消化系统发病率高,研究组循环系统疾病发病率为11.7%高于对照组的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8.3%低于对照组95.0%,研究组误诊漏诊率为6.7%高于对照组的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腹痛病因复杂,病情无典型性,易误诊漏诊,治疗效果差,诊治时需全面分析,注意临床用药安全性.
作者:郭丛径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青光眼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80例高眼压青光眼患者进行前房穿刺,将房水缓慢放出,再对患者进行复合性的改良骨小梁的切除手术,手术完成后,对滤过泡、眼压、患者的视力情况、前房进行仔细观察.结果 术后1年,患者的眼压控制在21mm Hg以下68例;需进行局部用药控制12例;患者手术后,出院时的视力保持不变或有提高80例.患者在手术后发生瞳孔区渗出8例,前房出血4例,浅前房12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高眼压青光眼患者进行改良小梁切除术,可使高眼压的时间缩短,保护患者的视力及功能.
作者:赵德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原因及诊治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患者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原因及治疗措施.结果 50例患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原因包括输卵管堵塞25例(50%),子宫内膜移位6例(12%),盆腔粘连10例(20%),宫颈或宫腔粘连9例(18%).结论 输卵管因素是造成人工流产患者出现不孕症症状的主要原因,需不断加强女性的生理卫生教育,及时发现与处理临床并发症,降低手术带来的创伤.
作者:杨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8个月,15 ~20周实现骨性愈合30例,常规检查显示患者的伤椎基本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的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有1~2级恢复.结论 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在符合适应症的情况下可推广应用.
作者:冯利君;刘凯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管理对癌痛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癌症疼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施癌痛护理;干预组采用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实施癌痛管理.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疼痛感评分为(1.76±0.32)分低于对照组的(2.35±0.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癌痛规范化管理能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
作者:邓贤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美沙拉嗪肠溶片和水杨酸柳氮磺胺嘧啶肠溶片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UC患者按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和水杨酸柳氮磺胺嘧啶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沙拉嗪肠溶片和水杨酸柳氮磺胺嘧啶肠溶片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UC疗效满意,优于单纯口服西药.
作者:孙现周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腹部护理利于增加腹部手术的舒适程度,是整体护理中主要理念之一,也是评价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指标,为探讨舒适护理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笔者选取2012年6月-2013年4月该院治疗的腹部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该院行腹部手术患者120例,其中行直肠癌术21例,胆囊切除术39例,胃切除术29例,阑尾切除术31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3±9.8)岁.对照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46.3±7.9)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模式.试验组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方式如下.
作者:周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育龄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患者年龄多在15 ~44岁,是由多种致病性厌氧菌感染引起的无明显黏膜炎性反应疾病,感染率在15%~30%,占外阴、阴道感染的40%~50%,在阴道感染性疾病中,发病率远高于阴道滴虫和霉菌感染,且易复发[1].BV与盆腔炎、输卵管炎、泌尿系感染、术后感染、异位妊娠、不孕症及妇科肿瘤等有关.如不及时治疗,可转为慢性感染或带菌者,病原体因外来或生理因素影响可再次复活而侵袭传播,使病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BV可通过性传播,是由加德纳杆菌和某些厌氧菌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临床上由于应用大量抗生素,使加德纳杆菌的感染率不断升高,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BV对患者影响较大,增大BV孕妇胎膜感染,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早产及低体质量新生儿的发生率,BV还可引起组织性绒毛膜炎、羊水感染等妊娠并发症[2].
作者:付金红;董英;李素清;李淑媛;周艳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联合亚标准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ITP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各30例.A组给予地塞米松+泼尼松治疗,B组给予大剂量IVIG治疗,C组给予亚标准剂量IVIG治疗,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出血控制、血小板开始上升及血小板恢复时间.结果 B组、C组总有效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出血控制时间、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及血小板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出血控制时间、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及血小板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标准剂量IVIG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ITP能快速控制出血状况,促进血小板水平的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且更加具有经济性,值得重视.
作者:王海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血清糖类抗原(CA125、CA153及CA199)联合检测在呼吸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 择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患者100例作为恶性肿瘤组,呼吸系统良性病变患者100例为良性病变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组患者血清CA125、CA153及CA199阳性例数,并进行比较.并计算出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时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恶性肿瘤组血清CA125、CA153及CA199阳性比例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及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CEA及CA199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A125、CA153及CA199能提高呼吸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
作者:董庆梅;范素霞;陈永新;刘桂林;李文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毒蕈又称毒蘑菇、毒菌,食用后可导致中毒,医学论著上常有学者报道[1],易群体发病,严重者可出现多脏器损害,因毒蕈种类较多,所含毒素不同,中毒后临床表现和脏器损害程度亦不相同,临床上以中毒性肝损伤导致死亡多见.云南省野生菌种类较多,也是毒蕈中毒的高发地区,每年夏季是发病高峰.2013年7-9月,我院急诊科收治急性重度毒蕈中毒病例10例,经抢救治疗均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永鸿;金艳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门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健康教育.随访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 2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同时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血糖控制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调查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改进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及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为主,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监控人员配合,采用床旁和病历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对2011年9月16日、2012年10月11日及2013年8月28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现患率调查,填写个案调查表和床旁调查表,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次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平均为2.17%,例次感染率平均为2.61%,发生医院感染现患率前3位的科室是ICU、高内科、外一科;医院感染主要分布在下呼吸道;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为54.70%,呈逐年下降趋势.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培养送检率平均为45.81%,共检出病原菌67株,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 3次现患率调查,阐明了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及发展动态,发现了医院感染高危科室和感染主要部位,对于今后制定感染控制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监督检查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牛家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痰热清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63.64%,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肺X线示浸润影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配合痰热清治疗老年COPD能较快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是治疗老年COPD的理想方法.
作者:黄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规范中药饮片处方书写,提高中药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对该院2012年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结果中不合理处方1058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058张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中,不规范处方861张(81.4%),不适宜处方133张(12.6%),超常处方64张(6.0%).结论 中药饮片处方问题较多,需加强《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和中医药理论相关知识的学习,规范处方.
作者:杨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开展药学服务的宗旨是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经济性,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药学服务的关键是合理用药,通过加强临床药学服务,可促进药学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作者:易佑奎;王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白内障是65岁以上老年人中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为目前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术方式.具有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视力恢复好等特点.由于手术操作本身引起的机械性损伤、超声能量及人工晶体植入后的异物反应等,均可引起前房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局部滴用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被广泛用于白内障术后的炎性反应控制[1].笔者对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眼科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旨在探讨其在白内障术后患者应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史素恩;赵广喜;张荣霞;王志红;王姝蕊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破泡促排卵联合中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破泡促排卵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超声引导下破泡促排卵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妊娠情况,治疗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等激素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妊娠率71.7%高于对照组的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L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破泡促排卵联合中药治疗不孕症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亚杰;孙秀丽;吴亚丽;宗淑云;刘坤红;马振伏;吴美眸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患者,女,41岁,主因腹泻、腹痛、恶心、呕吐3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d,无明确诱因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多,为水样便,量多,无黏液脓血,自行口服药物治疗(具体用药种类不详),效果欠佳而来院.既往体健,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性疾病史.查体:T 39.5℃,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中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血常规:白细胞11×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87;大便常规示白细胞(++),余无明显异常;腹部超声:腹腔少量积液.考虑诊断:急性胃肠炎.给予抗感染、补液等综合治疗7d,患者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症状缓解,办理出院.出院后6d,患者再次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症状,体温达39℃左右,再次入院治疗,复查腹部超声示:腹腔积液量增多,抽取腹水化验,符合渗出液诊断标准.患者住院治疗3d,症状改善不明显,转入省级某医院住院治疗10d,复查腹腔积液为血性,仍有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考虑为结核性腹膜炎,后转入北京协和医院治疗,检查结果:抗SM抗体为阳性,抗核抗体阳性.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给予标准环磷酰胺冲击治疗6个月,环孢素A治疗1个月,经治疗1个月后,患者无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症状,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
作者:房大明;刘俊;崔俊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