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态监测血脂指标水平变化与动态血压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张彬;李中华;刘玉英;刘万瑜;赵建华

关键词:血脂指标, 血压异常, 总胆固醇, 相关性
摘要:目的 动态监测原发性高血压(EH)血脂指标水平与动态血压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将100例EH患者按照血脂水平分为2组,EH血脂异常患者为观察组(n=60),EH血脂正常患者为对照组(n=40),对2组患者进行动态监测血压与血脂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BPSD)、24h舒张压变化系数(24hDBPCV)、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BPSD)、24h收缩压变化系数(24hSBPCV)数值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者水平均与血压变化系数(BPV)呈现正相关(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BPV呈现负相关(P<0.05).结论 血脂指标水平变化与血压异常具有明显相关性,EH并血脂异常患者TG、TC、LDL-C水平与血压异常呈现正相关;HDL-C水平与连续24h内血压异常呈明显负相关;血压水平与血脂指标水平很可能存在一定的生理联系,为降压调脂需要同时进行提出了要求.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术中的应用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又称节育环)因方便、长效、无创伤,而被我国广大育龄妇女普遍接受,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节育措施之一,但IUD在体内放置是有时限的,好是在绝经1年内取出.原因为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萎缩变小,使IUD移位嵌顿,给取环带来很大困难,机械性扩张宫颈以及宫腔镜取环方法较复杂,且在取环时易发生疼痛、子宫损伤等并发症[1].为减轻患者痛苦,我院在绝经后妇女取IUD术中采用米索前列醇400μg阴道后穹窿放入后取环6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红;姚文龙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支原体肺炎感染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应用红霉素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3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效果优于红霉素,不良反应少,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梅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方法在防治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失衡综合征(D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46例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DDS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进行循证护理干预.结果 循证护理后1个月46例患者中DDS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循证护理前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是临床护理的基础,可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护士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作者:陈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药物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在一定意义上讲,所有药物都具有某种不良反应,用药本身就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纵观近几年各大媒体报道,药物不良反应信息频见报端,即使是国人无人不晓、无人不知的药箱常备药——维C银翘片,也难过此关.所以,为了提高用药安全,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全面了解并掌握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显得愈发重要.

    作者:黄志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手术室护理中的隐患及预防措施分析

    手术室是为患者实施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由于手术室的工作集高技术、高强度、高风险于一身,使得其护理工作的开展也存在着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这就不仅要求护士具备高精的专业水平,而且需要严谨、规范、安全的护理服务态度,对患者、医师,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安全负起高度的责任.我院为此分析和总结了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有关不安全因素,并制定出相应的预防办法,改进管理和操作章程,现报道如下.1 手术室常见的护理问题1.1接送患者时可能发生的问题 因患者术前紧张或使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或护士未仔细核对等,易将患者错放手术间或接错患者.移动患者至手术台或平车时,因无人协助、固定不当,或手术床、担架车未保持功能完好,而导致患者出现摔伤、碰伤、导管脱落、坠床等意外.1.2 压疮 因手术体位安置不当,导致骨隆突部位或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出现压疮.

    作者:苏渝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8个月,15 ~20周实现骨性愈合30例,常规检查显示患者的伤椎基本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的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有1~2级恢复.结论 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在符合适应症的情况下可推广应用.

    作者:冯利君;刘凯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严重腹腔感染术后并发急性肺损伤42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严重腹腔感染术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严重腹腔感染术后患者在常规拔出气管导管后出现急性肺损伤,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记录无创通气前、无创通气2h、24h和撤机时的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pH值、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的动态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2例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有效37例,占88.1%,无效5例,改行有创通气,占11.9%.37例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RR显著下降,SpO2逐步升高,PaO2及PaO2/FiO2逐渐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HR下降、MAP及CVP上升,恢复至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出现较轻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早期无创通气治疗可改善严重腹腔感染术后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低氧血症,缓解呼吸窘迫症状,不良反应轻.

    作者:杨龙峰;瞿星光;叶永青;叶均强;张飞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患者给予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黄体酮治疗.观察比较2组保胎效果、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保胎成功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82.86%;试验组治疗时间为(6.5±2.7)d长于对照组的(5.9±3.2)d,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屈孕酮能有效地治疗先兆流产,不良反应小,服用方便.

    作者:刘德浪;叶静;张亚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小剂量雌激素预防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8例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69例,A组给予抗生素治疗,B组给予雌三醇软膏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63.8%低于B组的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复发率为29.0%高于B组的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史宝智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基层医院开展药学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开展药学服务的宗旨是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经济性,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药学服务的关键是合理用药,通过加强临床药学服务,可促进药学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作者:易佑奎;王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CK-MB、cTnT及MYO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及肌红蛋白(MYO)测定用于诊断临床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66例AMI患者,应用免疫金标法分别测定患者血清CK-MB、cTnT及MYO三种标志物的水平,统计比较各自作为AMI诊断价值的差别.结果 AMI患者发生胸痛6h内MYO的敏感性高;在6~24h内cTnT的敏感性高.CK-MB的敏感性显著低于cTnT和MYO,cTnT的特异性显著高于CK-MB和MYO,cTnT的漏诊率显著低于CK-MB和MY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nT在CK-MB、cTnT及MYO三种标志物中检测AMI的准确度、特异性、敏感性高,尤其在AMI发病早期具较高的诊断价值;三者联合检测用于AMI的检测更加准确.

    作者:刘全良;王晓玲;任大勇;李晓民;石慧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10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10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四物合剂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105例患者痊愈79例(75.2%),好转20例(19.0%),无效6例(5.7%),总有效率为94.3%.治疗后105例患者血红蛋白含量为(112.3±9.2) g/L显著高于治疗前的(89.7±7.5) g/L,雌激素(E2)、孕酮(P)、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为(7.8±1.6)mm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5.4±2.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贫血状态,且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颖;石营;陈燕;李亚平;赵玉敏;赵玉环;赵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痰热清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痰热清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63.64%,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肺X线示浸润影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配合痰热清治疗老年COPD能较快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是治疗老年COPD的理想方法.

    作者:黄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麻醉镇痛术在消化内镜诊治中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运用丙泊酚联合布托啡诺作为镇痛的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与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将64例需进行消化内镜诊疗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无痛组各32例.常规组选用常规消化内镜诊疗,无痛组采用无痛消化内镜诊疗.比较2组患者血压、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等及无痛效果.结果 无痛组检查中血压、HR、SpO2均下降,而常规组检查中血压、HR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组无痛效果优于常规组.结论 麻醉镇痛术可有效缓解诊治所致不良反应,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新建;力士大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内腔出现出血,表现为黑便和呕血,严重时可伴有一定程度的血容量减少及周围循环衰竭等.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很多,常见包括溃疡、肝硬化等,属于临床急性症状,若不能及时有效急救会导致生命危险.笔者对我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了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欧阳美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类抗原联合检测在呼吸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糖类抗原(CA125、CA153及CA199)联合检测在呼吸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 择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患者100例作为恶性肿瘤组,呼吸系统良性病变患者100例为良性病变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组患者血清CA125、CA153及CA199阳性例数,并进行比较.并计算出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时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恶性肿瘤组血清CA125、CA153及CA199阳性比例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及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CEA及CA199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A125、CA153及CA199能提高呼吸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

    作者:董庆梅;范素霞;陈永新;刘桂林;李文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抗抑郁干预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抗抑郁干预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抗抑郁治疗(帕罗西汀治疗).2组治疗前后均进行症状评分,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宗氏自我评定抑郁量表(SDS)评分.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D及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状态,抗抑郁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雅文;张雪孪;赵伟;刘勇;宋金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我院急诊科急性中毒患者3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急诊科急性中毒患者的特点,为防治急性中毒提供一定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急诊科收治的300例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急性中毒的特点,探讨防止急性中毒的措施.结果 300例患者中,服用乙醇药物过量而出现急性中毒270例,占90.0%,误服毒性较强的毒物10例,占3.3%;因欲服用药物自杀20例,占6.7%.乙醇中毒200例,占66.7%;镇静催眠药中毒90例,占30.0%;鼠药中毒10例,占3.3%.患者中毒后出现神志不清、昏迷、休克、呕吐、瞳孔缩小等症状.结论 镇静安眠药和乙醇是导致临床出现中毒的主要原因,临床救治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症治疗,同时应做好镇静催眠药、乙醇等易引起中毒的药物的管理,引导患者正确使用,防止急性中毒.

    作者:张建彬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急诊内科老年急性腹痛的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老年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0例急性腹痛患者,其中老年患者240例,年龄>60岁,设定为研究组,其余360例为中青年,设定为对照组,分析对比2组患者疾病分类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大部分为泌尿系统疾病,对照组消化系统发病率高,研究组循环系统疾病发病率为11.7%高于对照组的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8.3%低于对照组95.0%,研究组误诊漏诊率为6.7%高于对照组的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腹痛病因复杂,病情无典型性,易误诊漏诊,治疗效果差,诊治时需全面分析,注意临床用药安全性.

    作者:郭丛径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自拟消栓通脉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消栓通脉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试验组采用自拟消栓通脉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通塞脉片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自拟消栓通脉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明显,优于通塞脉片.

    作者:赵罡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