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祥瑞
目的 探讨基于胞络不通新论自拟通络助孕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8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自拟通络助孕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输卵管西药通液术.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77.3%.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 于胞络不通新论采用自拟通络助孕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效果较佳,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炜;杨雁;张海霞;牛海玲;张涛;王燕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326例,对其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并统计患者各个相关实验指标,判定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各类影响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力劳动、慢性乙型肝炎病史、重叠HEV病毒感染、父亲乙型肝炎史、母亲乙型肝炎史、手术史、饮酒史、甜食摄入、血型、PCR-HBV DNA定量、肝组织炎性反应程度高、肝组织免疫组化HBeAg阳性、白细胞均会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程度造成一定影响.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疾病复发的影响因素很多,但肝活检能较为有效地诊断其是否存在复发的可能性,并可根据其复发程度有效调整治疗方案,临床应用价值较为明显.
作者:杨学谨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中药组方联合西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组方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的71.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低于对照组的15.6%,复发率为3.1%低于对照组的1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组方联合西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且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海林;王振祥;王娟;邢冬梅;徐黔灵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卒中后抑郁患者22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采用益心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益心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全;杨新国;李学良;田欣;肖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调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并与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进行对比.方法 抽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9月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试验数据,进行抗生素耐药性统计分析.结果 从2009年1月-2011年12月肺炎克雷伯菌总的ESBLs发生率为25.0%、34.3%、56.8%,呈上升趋势,而2012年1-9月,ESBLs发生率为31.0%.对13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外,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均显著高于非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第3代头孢菌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常用抗菌药物均不同程度的耐药,且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 治疗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应选用亚胺培南、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青霉素类及其药敏试验显示敏感的药物.
作者:周丽燕;洪滟;蒋晓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该院2012年门、急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以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该院2012年1-12月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4900张,对其中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4900张抗菌药物处方中,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350张,占总抗菌药物处方数的7.14%.其中包括单用抗菌药物处方266张占76.00%;二联抗菌药物处方77张占22.00%;三联抗菌药物处方7张占2.00%.不合理处方在给药方案、溶媒选用、联用抗菌药物以及药理作用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 该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仍需要进一步提高,需要医院予以重视,尽可能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及对其的监管能力.
作者:郭兆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蒙脱石散(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腹泻患儿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止泻时间为(45.3 ±5.2)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98.6±6.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腹泻治疗中,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用药方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卢光慧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嵌顿环状混合痔肛垫复位断桥整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嵌顿环状混合痔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行肛垫复位断桥整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外剥内扎术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Barthel指数评分统计.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垫复位断桥整复术应用于嵌顿环状混合痔的治疗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同时辅以优质的护理服务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采用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中显效73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3%.100例患者中出现恶心2例,腹胀2例,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玉涛;张进;苏宝印;孙会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患者给予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黄体酮治疗.观察比较2组保胎效果、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保胎成功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82.86%;试验组治疗时间为(6.5±2.7)d长于对照组的(5.9±3.2)d,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屈孕酮能有效地治疗先兆流产,不良反应小,服用方便.
作者:刘德浪;叶静;张亚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性中毒性疾病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部分重症患者可因呼吸中枢麻痹、呕吐物窒息或严重外伤致死[1].我院急诊科2012年1-12月收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57例,在使用纳洛酮救治的同时,给予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措施,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57例,男135例,女22例;年龄16 ~69岁,中位年龄32.4岁;饮白酒82例,啤酒23例,红酒14例,数酒混合38例,其中饮白酒量200~1050ml;饮酒到就诊时间0.5~10h,平均1.35h;轻度中毒43例,中度中毒93例,重度中毒21例;自杀性饮酒12例,合并外伤24例.
作者:黄青松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天然黄体酮针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先兆流产的效果.方法 将138例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先兆流产患者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首次肌内注射hCG5000U,黄体酮针60mg,之后黄体酮针40mg每天肌内注射,hCG 3000U隔天肌内注射,直至孕13周.对照组黄体酮20mg,隔天1次,直至孕13周.观察2组治疗效果,2周后保胎成功者血清中β-hCG及孕酮(P)水平,并进行随访.结果 2组治疗后保胎成功112例,保胎失败26例.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时间<8周14例;8~10周8例,10~12周4例.保胎成功后2周观察组β-hCG、孕酮值接近于正常孕妇,而对照组低于观察组.2组保胎成功112例中,已足月分娩80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38例.2组已分娩的新生儿出生体格检查未见异常.32例处于孕晚期,定期孕检未见异常情况.结论 天然黄体酮针联合hCG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先兆流产安全有效.
作者:林春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药物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在一定意义上讲,所有药物都具有某种不良反应,用药本身就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纵观近几年各大媒体报道,药物不良反应信息频见报端,即使是国人无人不晓、无人不知的药箱常备药——维C银翘片,也难过此关.所以,为了提高用药安全,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全面了解并掌握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显得愈发重要.
作者:黄志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调查该院剖宫产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调查方法,对该院2013年1-6月120例剖宫产患者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剖宫产患者围术期均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应用品种以头孢西丁、头孢替安、头孢曲松为主;120例均术前未用术后用;平均用药天数为2.04d.结论 该院剖宫产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问题是部分用药品种选择不当、给药时机不当和用药时间偏长等;应加强用药监管,以促进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周开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外科手术是对患者所发生的组织原发病变或畸形进行解除,但在手术过程中,其麻醉因素、镇痛药使用及创伤出血等均会导致患者的低血压的出现,甚至危及生命低血压表现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如方法不当,则会延误治疗,加重病情[1].现将我科出现术后低血压的68例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外科手术后出现低血压患者68例,低血压均发生在手术后1~3d.其中1d内出现的主要为麻醉性低血压及失血性低血压;1~3d出现的主要为镇痛药导致的低血压、心血管疾病低血压、体位性和年龄因素的低血压.1.2 方法 对我院外科手术后出血的低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从麻醉因素、失血因素、镇痛泵药物使用、年龄因素合并心血管疾病及体位性的低血压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外科手术后低血压的原因和护理对策.
作者:张亚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运用丙泊酚联合布托啡诺作为镇痛的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与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将64例需进行消化内镜诊疗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无痛组各32例.常规组选用常规消化内镜诊疗,无痛组采用无痛消化内镜诊疗.比较2组患者血压、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等及无痛效果.结果 无痛组检查中血压、HR、SpO2均下降,而常规组检查中血压、HR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组无痛效果优于常规组.结论 麻醉镇痛术可有效缓解诊治所致不良反应,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新建;力士大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手术室是为患者实施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由于手术室的工作集高技术、高强度、高风险于一身,使得其护理工作的开展也存在着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这就不仅要求护士具备高精的专业水平,而且需要严谨、规范、安全的护理服务态度,对患者、医师,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安全负起高度的责任.我院为此分析和总结了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有关不安全因素,并制定出相应的预防办法,改进管理和操作章程,现报道如下.1 手术室常见的护理问题1.1接送患者时可能发生的问题 因患者术前紧张或使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或护士未仔细核对等,易将患者错放手术间或接错患者.移动患者至手术台或平车时,因无人协助、固定不当,或手术床、担架车未保持功能完好,而导致患者出现摔伤、碰伤、导管脱落、坠床等意外.1.2 压疮 因手术体位安置不当,导致骨隆突部位或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出现压疮.
作者:苏渝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抗血小板,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预防应激性溃疡等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14d,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Barthel指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CRP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和C反应蛋白水平,并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纪信寿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俊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抗抑郁干预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抗抑郁治疗(帕罗西汀治疗).2组治疗前后均进行症状评分,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宗氏自我评定抑郁量表(SDS)评分.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D及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状态,抗抑郁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雅文;张雪孪;赵伟;刘勇;宋金平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