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慧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10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四物合剂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105例患者痊愈79例(75.2%),好转20例(19.0%),无效6例(5.7%),总有效率为94.3%.治疗后105例患者血红蛋白含量为(112.3±9.2) g/L显著高于治疗前的(89.7±7.5) g/L,雌激素(E2)、孕酮(P)、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为(7.8±1.6)mm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5.4±2.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贫血状态,且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颖;石营;陈燕;李亚平;赵玉敏;赵玉环;赵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近年来由于药物品种发展迅速,许多药物如心血管药、抗生素、激素、各种中药及中西药组方制剂等,因治疗与抢救工作需要,联合用药机会越来越多,其目的为达到治标又治本,取长补短,增强疗效,提高临床治愈率等.但对不同的中药与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在体内的变化,临床上必须慎重考虑.各种药物均有其各自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配伍得当可达预期目的,若配伍不当不仅在体外可能产生变化,如沉淀、结块、变色等,而且在体内有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甚至失效或产生毒性等[1],现将中西药联合应用易出现的相互作用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党晓英;柴图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自拟消栓通脉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试验组采用自拟消栓通脉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通塞脉片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自拟消栓通脉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明显,优于通塞脉片.
作者:赵罡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的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张英岚;陶利勇;周忠群;葛玉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合并高脂血症45例作为观察组,未合并高脂血症41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高尿酸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高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吸烟、高胆固醇血症等因素是导致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几种高危因素.结论 导致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几种高危因素主要为年龄、高尿酸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高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吸烟、高胆固醇血症等.
作者:龚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作为化疗增效剂作用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4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采用同样的药物联合化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服米非司酮,跟踪随访3个月,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全部缓解率(CR)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抑制骨髓和胃肠道反应的不良反应中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作为化疗增效剂作用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治疗中,明显提高化疗效果,但对不良反应减弱作用不显著.
作者:邓秀莲;宁淑敏;王玖珍;李林权;董林林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行内镜下介入治疗,同时辅助中药联合放疗,对照组行单纯放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癌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瑞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先给予泮托拉唑80mg静脉推注,后以8mg/h速度持续静脉滴注72h;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4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治疗72h.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大剂量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较好,无严重不良发应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薄德峰;李瑞霄;曹文功;田永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狭窄、阻塞,出现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冠心病危险因素明显增多,导致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心脏病及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头号杀手[1].充分认识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和危害,对于预防冠心病,降低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饮食方式与冠心病的发生密不可分,因此更应注重对冠心病患者的饮食营养.本文就冠心病患者的饮食营养教育报道如下.
作者:郜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调查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改进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及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为主,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监控人员配合,采用床旁和病历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对2011年9月16日、2012年10月11日及2013年8月28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现患率调查,填写个案调查表和床旁调查表,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次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平均为2.17%,例次感染率平均为2.61%,发生医院感染现患率前3位的科室是ICU、高内科、外一科;医院感染主要分布在下呼吸道;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为54.70%,呈逐年下降趋势.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培养送检率平均为45.81%,共检出病原菌67株,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 3次现患率调查,阐明了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及发展动态,发现了医院感染高危科室和感染主要部位,对于今后制定感染控制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监督检查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牛家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老年性慢性鼻窦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奇霉素,对照组短期口服大剂量阿奇霉素.半年后复查鼻腔镜,了解老年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情况.结果 试验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出现呕吐恶心及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受损的不良反应4例,短期内停用或减少阿奇霉素的剂量,上述不良反应均消失.试验组治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书锋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卡培他宾和多西他赛(XT)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既往接受XT方案治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87例,主要观察终点为临床缓解率,疗效达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或稳定(SD)则继续进行治疗,直至病情出现进展(PD)或主动提出终止治疗.结果 87例患者中CR 1例(1.15%),PR34例(39.08%),SD 38例(43.68%),PD 14例(16.09%),总缓解率(CR +PR)为40.23%;不同受体阳性患者中,以ER、PR双阳性疗效好.结论 XT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可耐受,为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朝晖;贾海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的定义是以骨强度受损,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骨强度主要反映了骨密度和骨质量两个方面的综合特征[1].1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性全球约有2亿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我国约有8千万.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的发病人数极大地增加.骨质疏松症可引起长期的疼痛甚至致残致死,有文献报道髋部骨折第1年病死率为15%~20%,存活者50%会终生残疾.骨痛骨折严重患者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下降,病死率增加.骨质疏松导致畸形、功能障碍,给患者造成生理及精神伤害.总之,骨质疏松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增加了家庭负担及社会负担[2].
作者:李瑞霄;薄德峰;曹文功;田永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326例,对其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并统计患者各个相关实验指标,判定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各类影响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力劳动、慢性乙型肝炎病史、重叠HEV病毒感染、父亲乙型肝炎史、母亲乙型肝炎史、手术史、饮酒史、甜食摄入、血型、PCR-HBV DNA定量、肝组织炎性反应程度高、肝组织免疫组化HBeAg阳性、白细胞均会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程度造成一定影响.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疾病复发的影响因素很多,但肝活检能较为有效地诊断其是否存在复发的可能性,并可根据其复发程度有效调整治疗方案,临床应用价值较为明显.
作者:杨学谨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开展药学服务的宗旨是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经济性,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药学服务的关键是合理用药,通过加强临床药学服务,可促进药学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作者:易佑奎;王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血清糖类抗原(CA125、CA153及CA199)联合检测在呼吸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 择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患者100例作为恶性肿瘤组,呼吸系统良性病变患者100例为良性病变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组患者血清CA125、CA153及CA199阳性例数,并进行比较.并计算出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时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恶性肿瘤组血清CA125、CA153及CA199阳性比例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及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CEA及CA199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A125、CA153及CA199能提高呼吸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
作者:董庆梅;范素霞;陈永新;刘桂林;李文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包裹性胸腔积液引流后注入尿激酶治疗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50例,采用引流后向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同时进行护理,观察治疗前后胸膜厚度变化和疗效.结果 治疗后50例患者中显效41例(82%),有效7例(14%),无效2例(4%),总有效率为96%.治疗后B型超声检查患者胸膜厚度为(1.91±0.76) mm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15±0.83)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引流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有良好的疗效,具有临床推广意义.在护理中应该坚持无菌操作,做好巡视,防止引流管出血堵塞、滑出,并检察引流液的颜色、流速等,防止感染和皮下渗液.同时,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治疗和尿激酶灌注的护理.
作者:王建梅;李东玲;王丽娟;包磊;薛娜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白内障术后角膜毒性反应易与手术引起的角膜反应相混淆,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会严重影响视力[1].临床上抗生素滴眼液品种繁多,角膜毒性反应也越来越多见,大多为医源性疾病.现对2012年1月-2013年11月16眼白内障术后发生的角膜毒性反应做进行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白内障术后角膜毒性反应16例,男6例(6眼),女10例(10眼);年龄60~84岁,中位年龄72岁;其中糖尿病病史8例.白内障术后使用的滴眼液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典必殊滴眼液)每天6次,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典必殊眼膏)每晚1次,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每天4次,用药时间均为4周.
作者:熊朝晖;李亚楠;王会芳;王海燕;孙朝晖;冯艳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阻力指数(RI)的影像特点.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炎及正常子宫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RI>0.49例,占33.3%;RI≤0.4 18例,占66.7%.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子宫内膜的厚度及分析内膜的血流特征,有助于对绝经后阴道流血妇女子宫内膜的良恶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庞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试验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70.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低于对照组的2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史换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