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催乳方治疗产后缺乳56例疗效观察

谷蓓蓓

关键词:催乳方, 缺乳, 产后
摘要:产后缺乳是指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全无。亦称“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1]。产后缺乳与产妇素体虚弱,产时失血过多或产后焦虑、惊恐、悲伤等情志不遂有关。西医在治疗产后缺乳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现将我科运用中药治疗治疗产后缺乳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丹参片预防社区心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丹参在社区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8岁以上人口4.2万人的较大社区2008-2010年患有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人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片治疗,比较2组死亡率情况。结果2008年观察组死亡率为0.64%,对照组0.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009年和2010年观察组死亡率分别0.81%、0.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3%、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丹参片防治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金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钼靶X线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1]。好发于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钼靶 X 线检查是目前使用广泛且技术较为成熟的乳腺检查方法,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经手术病例证实的4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乳腺癌患者钼靶 X线片特征,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京南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社区医院氧气湿化瓶除垢新方法

    社区医院是基层的医疗专业组织,管辖辖区内卫生所,直接面对群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与综合医院一次性的吸氧宝(或湿化瓶)不同,只有原始的吸氧设备,仍需护理人员自己处理多次使用的湿化瓶,其中湿化瓶除垢是一个难题,通过多次临床试验,总结除垢的新方法如下。

    作者:陈秋莲;孙亚东;王庆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1340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孕妇为 HBsAg 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通过孕期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对新生儿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主、被动联合免疫)阻断母婴传播的免疫效果。方法对医院2001年1月-2011年12月门诊产前检查、分娩并定期随访的 HBsAg 阳性孕产妇382例进行母婴传播阻断干预措施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82例的孕妇在孕7、8、9月注射了 HBIG,胎儿出生后接受主、被动联合免疫;新生儿7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失败率为2%,其余375例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均为阴性,阻断率达98%。结论孕妇 HBIG 注射和新生儿主、被动联合免疫是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故应对母亲为 HBsAg 阳性的婴儿加强出生后的联合免疫,对合并 HBeAg 阳性孕产妇及其婴儿应加强系统管理。

    作者:王维;温凯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心脏手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1例

    血管麻痹综合征[1](VS),是指心脏手术患者在术中或术后早期出现的以顽固性低血压为主要表现,伴血流动力学高排低阻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补充液体后症状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患者出现器官灌注不良,直至多器官功能衰竭。VS 预后差,患者一旦发生 VS,死亡率高达25%[2],亟需临床关注。

    作者:王洪涛;钱金娣;耿玥;阮智刚;王翔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消毒供应中心实习生带教体会

    医院内各个科室承担着不同的教学任务。消毒供应中心不同于其他临床科室,虽然不直接接触患者,但却是医院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门,是一个技术性很强,而且具有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科室。随着我国公共医疗事业的发展,消毒供应中心在预防医院感染及保障医疗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临床护理教学是实习生从学校课堂到临床实践、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的过程。学校课堂及书本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提及很少,学生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缺乏了解,不够重视。许多实习生认为消毒供应中的工作就是清洗器械,发放物品,与患者不接触,无技术含量,因此不必要实习,这种想法是绝对错误的。实习生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全面了解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特点,才能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达到实习大纲的要求。因此,科学的、合理的安排和带教尤为重要,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宝清;谢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G试验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 G 试验与体液真菌培养结果的相关性,探讨 G 试验在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统计深圳市人民医院2009年10月-2010年12月进行 G 试验的住院患者887例,86例同时留取血液、脑脊液、胸腔或腹腔引流液等体液标本做真菌培养。观察 G 试验和真菌培养的符合率。结果在887例患者中 G 试验阳性标本146份,阳性率16.46%。标本阳性率居前三位的科室为老干部科、呼吸重症监护室、血液内科。在同时做体液真菌培养的86例患者中 G 试验阳性符合率80.00%;阴性符合率85.19%。结论 G 试验在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淑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替沙星滴眼液在细菌性结膜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8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1例,观察组给予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用药7d 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用药7d 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高于对照组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替沙星治疗细菌性结膜炎效果优于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轻,安全有效,值得应用。

    作者:刘吉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儿童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12月医院收治的慢性咳嗽患儿11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医院就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8例作为对照组,2组进行 MP-IgM 抗体检测,比较2组 MP-IgM 抗体阳性率,对 MP 感染患儿进行对应治疗。结果观察组 MP-IgM抗体阳性患儿63例(54.78%),高于对照组的18例(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63例 MP 感染患儿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序贯疗法抗感染,76.19%(48/63)的患儿均在2周内咳嗽明显减少,93.65%(59/63)的患儿咳嗽1个月内消失。结论 MP 感染与小儿慢性咳嗽关系密切,在对慢性咳嗽患儿寻找病因时,应常规进行 MP-IgM检测。对于确诊 MP 感染患儿治疗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序贯治疗为佳。

    作者:杨顺海;贾立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高压氧联合七叶皂甙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七叶皂甙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均给予七叶皂甙静脉滴注,治疗组联合高压氧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92.3%、3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2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压氧联合七叶皂甙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远华;黄立成;梁敏仪;余金胜;魏国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肝胆术后胆漏发生的原因及防治策略

    胆漏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肝胆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是指胆汁通过胆道系统的异常破口漏出胆道的病理过程,其发生率为0.5~2.4%[1]。胆漏出现后,往往造成医师、患者及其家属的恐慌。胆漏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是处理不当也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我院在2005年7月-2012年7月共施行肝胆手术5890例,发生术后胆漏42例,发生率为0.71%。现就其发生原因、预防措施、治疗方法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吉瑞更;赵东娜;曹立瀛;刘四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与治疗体验

    腰椎间盘突出症即腰椎间盘在退行性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纤维环膨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以致相应神经根受累的病症,属中医“腰痛”范畴。以腰痛,坐骨神经痛以及向腿部放射痛为其主要临床特征,影像学上 CT 或 MRI 可明确诊断。

    作者:李明康;王慎堂;孟惠君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新止骨增生丸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新止骨增生丸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腰椎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新止骨增生丸治疗,对照组予美洛昔康胶囊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止骨增生丸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皓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病区护理安全规范化管理

    护理安全是医院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1],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2]。因此护理安全是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与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息息相关[3],是护理管理的重点。为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我科自2011年1月对护理安全进行规范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宫颈上皮内瘤变环形电切术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环形电切术(LEEP)后随访中联合检测鳞状上皮癌抗原(SCC)、组织多肽抗原(TPA)、糖类抗原125(CA-125)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K-19)对预测 CIN 癌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70例 LEEP 患者于术后随访中联合检测 SCC、TPA、CA-125和 CK-19,并行阴道镜或直视下取宫颈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病理学检查为癌变的金标准,计算2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170例患者中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癌变27例。SCC、TPA、CA-125和 CK-19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即检出率)、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病理学检查检出率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CC、TPA、CA-125和 CK-19联合检测可较为敏感地预测 CIN 患者 LEEP 术后癌变。

    作者:王晓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炎琥宁注射液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1月在医院治疗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进行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76.47%和97.06%高于对照组的47.06%和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体温恢复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和 X 线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炎琥宁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可以更好的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并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赵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人性化护理在 CCU 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 CCU 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9月 CCU 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对2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满意度、并发症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为95.0%、97.5%和5.0%均优于对照组的72.5%、77.5%和15.0%,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 CCU 病房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还可以增加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文婷;雷霞;车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11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医院心律失常患者116例,予胺碘酮负荷量静脉滴注,并酌情调整用药量,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本组116例患者经胺碘酮治疗2周后,显效:73例(62.9%);有效:34例(29.3%);无效9例(7.8%);恶化:0例。服药期间未见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胺碘酮对多种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佩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糖尿病新药 Xigduo(达格列净+二甲双胍)在英国上市

    阿斯利康( AstraZeneca)3月11日宣布,在英国推出糖尿病新药 Xigduo( dapagliflozin +盐酸二甲双胍,5mg/850mg、5mg/1000mg 片剂),该药由阿斯利康和前合作伙伴百时美施贵宝(BMS)达成的全球糖尿病联盟开发。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介入导管室工作人员职业性危害与防护

    目的:分析介入导管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根据介入导管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介入导管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较多,主要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及心理社会压力因素。可通过相应的防护避免或减少对介入工作人员身心造成的危害。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护措施的关键。

    作者:王志鹏;朱伟;郁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