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超;沈杰;万建华
目的:分析中西药保留灌肠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后脱疮期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38例 PPH 术后脱疮期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消炎、止血治疗3~4d、中药坐浴、肛泰栓纳肛换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0.5%甲硝唑液加康复新液小剂量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3.9±1.1)d 少于对照组(5.1±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药保留灌肠在 PPH 术后脱疮期出血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缩短止血时间。
作者:余志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对病原菌检出及抗生素管理进行分析。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分别对其痰、尿、血等标本进行病原菌进行分离、病原菌分析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3317例,其中分离出 G -菌2333例,比例为70.33%;分离出 G +菌541例,比例为16.3%;分离出真菌443例,比例为13.36%,其中病原菌比例高的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等,针对本院病原菌感染情况,均在药敏试验下进行抗生素的应用和管理。结论医院病原菌感染较为复杂、多样,在药敏试验下进行抗生素的应用和管理,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感染的控制,同时还可以更好的降低耐药性的发生。
作者:陈颖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技术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45例,分为非鼻饲组、一般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根据吞咽功能的实际情况和吸入性肺炎的情况视为标准对3组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非鼻饲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80.0%(8/10),一般护理组为26.7%(4/15),综合护理组为10.0%(2/20),一般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非鼻饲组与一般护理组、综合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一般护理组吞咽困难有效率53.3%(8/15)低于综合护理的85.0%(1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技术可以有效的应用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上,并且可以很好地避免患者出现吸入性肺炎。
作者:徐燕;张延停;乔丰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5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55%(28/2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97%(2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兰洣;陈思炬;杨易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癌性疼痛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患者82例,根据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进行辨证护理、情志护理等来配合治疗。结果82例癌性疼痛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护理,显效49例,有效2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24%。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治疗癌性疼痛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丹;姜霞;许大雪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恶性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情绪的特点分析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56例,对其进行焦虑情绪特点分析,实施心理护理和针对性护理,观察护理后的结果。结果56例患者经焦虑情绪特点分析和心理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后的 SAS 评分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有效分析患者焦虑情绪的特点和合理化的临床护理可以促进恶性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使患者早日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慧;刘秋红;才会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配伍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行剖宫产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吗啡加罗哌卡因,治疗组采用地佐辛加罗哌卡因,比较两组产妇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各时间点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24 h 内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地佐辛配伍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黄广翔;罗冠贤 刊期: 2014年第15期
2014年可谓是国产疫苗的多事之秋。年初的乙肝疫苗事件将国产疫苗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民众对国产疫苗质量与安全的质疑。4月30日,媒体再次曝出,陕西西安8名儿童接种过期疫苗,再次引起恐慌。在国产疫苗遭受质疑的同时,儿童免疫接种纷纷转向高价进口疫苗,各地纷传高价进口疫苗脱销。
作者:摘自: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视觉模拟(VAS)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促进骨折的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陈建;徐韵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引起 COPD 的原因很多,包括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个体遗传因素是 COPD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遗传因素中的α1-抗胰蛋白酶缺乏亦是迄今发现的较肯定的遗传性危险因素[1]。机体的气道高反应性与环境因素中的一些诱发因素相互作用,是 COPD 发生的重要环节。常见的环境因素如吸烟、职业粉尘、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都是诱发COPD 发生及加重的不可避免的环境因素[2]。
作者:侯开花;姜鲜娥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3月-2011年10月收治的42例纵隔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其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经过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42例患者中有畸胎瘤17例占40.48%,主要处于前纵隔;神经源性肿瘤11例,占26.19%,主要处于后纵隔;胸腺瘤8例,占19.05%,都处于前纵隔;淋巴瘤6例,占14.28%,主要处于前纵隔。肿瘤全切39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死亡1例,病死率为2.38%。结论纵隔部位的肿瘤手术治疗需结合胸部 CT 与X 线确定发病部位,进行针对性外科治疗,术后的综合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氯胺酮是目前儿科急诊手术时广泛应用的镇静麻醉药,为一种拟交感神经药,可通过升高血压、增加眼外肌张力升高眼压。但目前为止,氯胺酮升高眼压的程度尚无定论。
作者:摘自: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审核处方是药师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需要加强此工作才能保证消费者的用药安全。本文概述了窗口处方审核的内容与要求,分析了窗口处方审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窗口处方审核的模式建立:培训处方审核员、实行用药安全防火墙、实行电子处方即时审核制度和实行处方的多重监管。
作者:尹可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对本院2010-2013年高危药品管理的改进措施及干预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药剂人员和医护人员对高危药品的风险管理意识。
作者:薛玉华;吕娜;高青青;张立刚;杨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焦虑和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分析两组产妇的焦虑情绪以及分娩质量等。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分娩方式与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合理应用产科护理新模式,有利于消除产妇焦虑情绪,提高分娩质量。
作者:顾海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评价本院2010-2012年抑酸剂的应用情况,为合理使用制酸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本院2010-2012年抑酸剂的使用金额、用药频度及限定日费用的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抑酸药销售总金额及用药频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质子泵抑制剂占各年度抑酸药销售金额的85%以上,H2受体拮抗剂所占比例极少且逐年下降;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比例逐年上升。结论本院抑酸剂应用合理,质子泵抑制剂因其安全高效的特点占本院抑酸剂使用的主导地位,但 H2受体拮抗剂因其价格优势部分被临床所认可。
作者:陆茵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调查某院肿瘤化疗科康艾注射液使用情况,评价其使用合理性。方法选取某院肿瘤化疗科2012年使用过康艾注射液的住院病历268例,对其使用康艾注射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康艾注射液在肿瘤化疗科的使用存在疗程不足(100.0%)、联合用药不合理(2.9%)、溶媒品种选用不合理(2.1%)及超日剂量(1.3%)等现象。结论该院肿瘤化疗科在使用康艾注射液中存在不规范的表现,需要改进。
作者:万正兰;卓飞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阴道置入用于人工流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本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人工流产的妊娠妇女20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4组,组4为对照组,组1、组2及组3阴道后穹窿分别置入米索前列醇200μg、400μg 和600μg。比较各组妊娠妇女宫颈软化程度、手术时间、疼痛程度评分及术中出血量及全身不良反应。结果组1、2、3的宫颈充分软化程度均高于组4,且组2、3均高于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3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8/50),高于组1的2%(1/50)及组2的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1、2、3手术时间、疼痛程度评分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组4,组2、3手术时间、疼痛程度评分及术中出血量低于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阴道穹窿置入应用人工流产术中可提高宫颈软化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中疼痛,缓解术中疼痛,且400μg 为应用佳剂量。
作者:冯会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分析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3月来本院治疗的64例结核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心理特征,其中包括恐惧与焦虑、孤独无助、失落自怜、自卑、盲目乐观,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试验组(心理护理),每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53.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及时掌握患者心理状况,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这样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从而更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作者:黄自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宫颈注射缩宫素和子宫按摩联合应用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本院自然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00例,采用宫颈注射宫缩素联合子宫按摩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性措施预防产后出血。观察比较两组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的宫缩恢复情况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产后出血量为(210.3±21.6)ml,低于对照组的(354.4±26.5)ml,两组产后24h 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5%,对照组为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颈注射宫缩素和子宫按摩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增强产妇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产后出血率,同时提高了产妇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红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