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后脱疮期出血的疗效观察

余志友

关键词:灌肠, 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药保留灌肠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后脱疮期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38例 PPH 术后脱疮期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消炎、止血治疗3~4d、中药坐浴、肛泰栓纳肛换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0.5%甲硝唑液加康复新液小剂量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3.9±1.1)d 少于对照组(5.1±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药保留灌肠在 PPH 术后脱疮期出血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缩短止血时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应用方式的探究

    目的:探究注射清开灵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合理化建议。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因注射清开灵注射液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30例。研究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并将其按照不良反应损害器官分类,统计人数分布状况与所占比例。结果患者不良反应多出现于全身性损害,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在消化与神经体统方面的损害比例较小。患者不良反应出现在用药后2min ~2h,多为1h 出现反应;年龄多集中于10~25岁。结论医师在使用清开灵注射液时需注意药物的禁忌证与适应证,在用药过程中加强监护,让药物使用更为合理,减少患者不良反应产生概率,提升治疗有效性。

    作者:侯明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67例产妇,按自主选择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6例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31例不采取任何镇痛方法。观察比较两组在生产疼痛程度、生产时长、终分娩方式及对胎儿的影响等情况。结果试验组的麻醉镇痛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难产率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宫口扩张速度快于对照组,活跃期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后两个产程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新生儿宫内窘迫、窒息和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给药方式简便、用药见效快,达到分娩有效镇痛、加快生产进程的效果,并且对胎儿并无不良影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杰;万建国;叶文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HIV 感染人群用药过量现象严重

    美国罗德岛医院进行了首个系统性地评价和分析 HIV 感染与用药过量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 HIV 感染者中,用药过量的风险上升了75%。用药过量是造成 HIV 感染者死亡的主要的非艾滋病病因,同时也是注射用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HIV 感染者通常会使用阿片类药物作为治疗药物之一,但有些人却不顾自己的病情,违法使用阿片类药物。以上两种情况都增加了致死性和非致死性用药的风险。虽然 HIV 感染与注射用药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清楚,但 HIV 和过量用药之间的潜在关系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摘自: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3年本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止咳时间、气喘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胸 X 线片阴影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显著,并可缩短疗程,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雅敏;吴雅玲;宋伟仓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64例脑出血患者,按住院号奇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效果、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燕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诊治

    目的:探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以本院门诊2010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老年 RE 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依据临床症状、内镜诊断标准诊断后,对患者采取抑酸剂和胃促动力药物治疗。结果用药疗程结束后,治愈患者19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89.47%。27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并且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内镜是诊断老年 RE 的有效方式,诊断后采取抑酸剂药物和胃促动力药物对患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管仁方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初产妇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选用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方式进行分娩,对照组采用自然分娩方式。观察两组产妇各产程的持续时间、产后失血量、镇痛效果、胎儿窘迫情况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胎儿发生窘迫、剖宫产和阴道助产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能够减轻产妇在分娩中的痛苦和缩短产程,还能减少胎儿窘迫和剖宫产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重视。

    作者:聂彩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推行洁净手术室管理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推行洁净手术室管理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1年本院收治的需经手术治疗的患者1156例,分别观察两年中的手术切口的总感染率、不同类型手术切口的总感染率、手术室两年平均菌落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1年手术切口的总感染率为1.90%,其中择期手术感染率为1.05%,急诊手术感染率为4.38%,Ⅰ型切口总感染率为0.26%,Ⅱ型切口总感染率为0.52%,Ⅲ型切口总感染率为1.12%;2011、2012年手术室的平均菌落数分别为(46.4±4.9)cfu/ m3和(39.5±3.8)cfu/ m3。结论手术室开展洁净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合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妇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合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妇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69例合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对照组)和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观察组),根据宫缩和阴道出血情况判断临床疗效,观察出血情况,并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法计算产后2、24h 的出血量,根据止血时间、输血及子宫切除情况评价治疗情况并记录分娩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为40.0%(14/35),低于对照组的64.7%(2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后2、24h 的出血量分别为(214.6±51.6)ml 和(327.5±62.9)ml,均低于对照组的(322.5±82.4)ml 和(462.1±89.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合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较好,安全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张琼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影响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以及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00例被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护理方式,而对于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并在护理前后对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组 SF -36量表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也可以增强患者体质。

    作者:彭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奥硝唑与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硝唑与甲硝唑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80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奥硝唑组和甲硝唑组。奥硝唑组患者采用奥硝唑治疗,甲硝唑组患者则采用甲硝唑治疗,分别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奥硝唑组总有效率高于甲硝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奥硝唑组发生胃肠道反应6例,头晕2例,皮疹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甲硝唑组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21例,头晕5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上,奥硝唑较甲硝唑疗效更为确切,治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王红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冬病夏治”黑膏药制剂的皮肤刺激性和过敏性研究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黑膏药制剂小儿咳喘贴、坎离贴对实验动物皮肤的刺激性和过敏性。方法通过同体比较法对新西兰兔进行皮肤刺激性实验,分组法对豚鼠进行皮肤过敏性实验。分别观察新西兰兔及豚鼠有无皮肤刺激反应及过敏反应。结果小儿咳喘贴、坎离贴对新西兰兔完整皮肤与破损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无致敏性。结论皮肤安全性评价实验表明黑膏药制剂小儿咳喘贴、坎离贴对实验动物皮肤安全性实验合格,可安全用于临床。

    作者:李琛;李杰;范彦博;张义生;周才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应用三黄膏纱条外敷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三黄膏纱布条外敷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本院住院治疗的38例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均接受相同的全身治疗,局部治疗:治疗组以三黄膏外敷止痛,对照组外敷美宝湿润烧伤膏( MEBO),比较观察其局部疼痛例数、创面痊愈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膏外敷止痛效果较外敷 MEBO 好。

    作者:魏晓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2012年新矿集团中心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11月 ADR 报告85例,分别从 ADR 患者的基本情况、药品的使用情况、引起 ADR 的种类、ADR 的临床特征等多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 患者中男53例(占62.35%),女32例(占37.65%);年龄4个月~86岁。ADR 涉及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科及其附件损害多,其次是血管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等。引起 ADR 的药物种类中抗微生物药物多,其次是中成药、循环系统药。引起 ADR 的抗生素中青霉素类多,共涉及4种药物,报告11次,占41.67%;其次是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结论老年人、儿童应慎重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和中药制剂,慎用中药注射剂,加强 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王丽先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的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9例产妇,对其在产前、分娩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轻度疼痛39例,中度疼痛82例,重度疼痛8例,分娩顺利,未出现转剖宫产现象。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轻产妇对疼痛的注意力,缓解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降低不必要的剖宫产及并发症。

    作者:李柯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关注吡格列酮的膀胱癌风险

    吡格列酮为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吡格列酮的使用可能小幅增加膀胱癌的发生风险,长期使用风险增加。鉴于吡格列酮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的结果,医务人员和患者应该对吡格列酮的膀胱癌风险进行关注,采取适当措施防范吡格列酮可能带来的疾患,主动报告药品的不良反应。

    作者:摘自: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窗口处方审核模式的探索

    审核处方是药师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需要加强此工作才能保证消费者的用药安全。本文概述了窗口处方审核的内容与要求,分析了窗口处方审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窗口处方审核的模式建立:培训处方审核员、实行用药安全防火墙、实行电子处方即时审核制度和实行处方的多重监管。

    作者:尹可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本刊“用药指导”栏目征稿启事

    “用药指导”栏目主要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类疾病、感染性疾病、流行病、传染病等常见病几多发病的新药的介绍,包括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药物的选择和比较,用药注意事项,老药新用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后脱疮期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中西药保留灌肠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后脱疮期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38例 PPH 术后脱疮期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消炎、止血治疗3~4d、中药坐浴、肛泰栓纳肛换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0.5%甲硝唑液加康复新液小剂量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3.9±1.1)d 少于对照组(5.1±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药保留灌肠在 PPH 术后脱疮期出血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缩短止血时间。

    作者:余志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炎琥宁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86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炎琥宁静脉滴注治疗,疗程均为7d。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7%(34/43),低于观察组的93.02%(4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儿在治疗期间身体特征等状况良好,没有出现贫血、白细胞计数减少等不良症状。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出现溶血性贫血等症状。结论炎琥宁对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汇昌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