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三黄膏纱条外敷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研究

魏晓东

关键词:痔, 三黄膏纱布条外敷,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观察三黄膏纱布条外敷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本院住院治疗的38例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均接受相同的全身治疗,局部治疗:治疗组以三黄膏外敷止痛,对照组外敷美宝湿润烧伤膏( MEBO),比较观察其局部疼痛例数、创面痊愈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膏外敷止痛效果较外敷 MEBO 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脑肿瘤放疗期间的心理特点分析及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患者在脑肿瘤放疗期间的心理特点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需进行放疗的脑肿瘤患者79例,对其进行心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相应的护理,找出适合他们的护理方法。结果79例脑肿瘤放疗患者经过系统有效的护理,治愈23例,好转4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8.61%。结论对脑肿瘤放疗期间的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增强治疗效果,而且还能相对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立娜;魏丽萍;刘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糖尿病治疗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分析糖尿病治疗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9月糖尿病治疗后抑郁患者7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控制水平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h 血糖(2hPB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护理后 FBG、2hPBG 均降低,且观察组 FBG、2hPBG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护理前 HAMD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护理后 HAMD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 HAMD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糖尿病治疗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有利于患者的血糖达标。

    作者:冯瑞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31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并给予宫颈注射甲氨蝶呤联合口服米非司酮胶丸的治疗方案,观察临床效果。结果31例在治疗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均呈下降趋势,彩超均提示下段瘢痕妊娠处血流信号消失或减弱,其中15例在血 HCG 下降至正常或较低水平;彩超提示局部血流信号消失后于 B 超监护下行清宫术,术中出血约50~320ml。1例患者行注射甲氨蝶呤1次后复查彩超示子宫下段肌层异常回声处血流信号减弱,血 HCG 下降未达满意水平,但患者坚决要求行 B 超监护下清宫,术中出血较多,约800ml,给予补液,输血,应用宫缩药物并按摩子宫等治疗后出血减少。14例因血 HCG 下降不满意而行子宫瘢痕妊娠切除修补术,术中出血约50~160ml。1例患者因已41岁,合并子宫腺肌病,在胚胎死亡,局部血流信号消失后要求切除子宫而行子宫全切术,术中出血约150ml。结论宫颈注射甲氨蝶呤并口服米非司酮胶丸的治疗方案简单易操作,可取得明显效果,降低了清宫术中出血量,减少开腹手术的概率。

    作者:李冬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5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对照组未给予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术中出血量、阴道切缘阳性及治疗效果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阴道切缘阳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为93.1%,对照组治愈率为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有25例患者脉管癌栓显示为阴性,4例患者为阳性;对照组中有20例患者脉管癌栓显示为阴性,9例患者为阳性,观察组阴性率为86.2%,对照组阴性率为69.0%,两组阴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在治疗宫颈癌患者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减小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作者:王阿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癌性疼痛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癌性疼痛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患者82例,根据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进行辨证护理、情志护理等来配合治疗。结果82例癌性疼痛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护理,显效49例,有效2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24%。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治疗癌性疼痛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丹;姜霞;许大雪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的应用

    目的:观察临床人工流产术前通过不同给药方式给予患者米索前列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就诊于本院自愿行人工流产术的298例患者,分为4组:PO(口服)组98例:术前3h 空腹顿服400μg 米索前列醇;PV(阴道放置)组76例:术前3h 于阴道后穹隆部放置0.9%氯化钠溶液湿化的400μg 米索前列醇;SL(舌下含服)组69例:术前3h 舌下含服400μg 米索前列醇;CG(空白对照)组55例:不使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比较宫颈扩张程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征和不良反应。结果 PO、PV、SL 组宫颈扩张程度均大于 CG 组,PV、SL 组的扩张程度大于 PO 组,PO、PV、SL 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低于 CG组,PO、PV、SL 组患者的阴道流血、下腹痛的发生率均低于 CG 组,其中 PV 组高于 PO、SL 组,PO 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于 PV、SL、CG 组,CG 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高于 PO、PV、SL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可有效扩张宫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李红燕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第二产程异常时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异常时行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的利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分娩第二产程异常时行产钳助产和剖宫产术的167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两组分娩方式的分娩用时、产后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产钳组从决策到分娩结束平均用时少于剖宫产组,产钳组手术出血率、产褥感染率和新生儿重度窒息率低于剖宫产组,剖宫产组新生儿颜面擦伤率低于产钳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产妇软产道损伤、新生儿轻度窒息新生儿头皮血肿和新生儿肺炎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第二产程异常时,产钳助产较于剖宫产术更能保护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健康,是解决难产的首选手术方式,能够降低剖宫产率。产科医生应当熟练掌握产钳技术,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尽量减少产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季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不典型心绞痛的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不典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8月来本院就诊的40例不典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不典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均≥50%;24h 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心肌缺血35例,左前降支34例,左回旋支4例,双支3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33例,左前降支26例,左回旋支2例,右冠状动脉2例,双支病变3例。结论不典型心绞痛部位不典型,症状多样化,相较于女性男性存在更多的危险因素,心脏增大且合并糖尿病的男性患者病变较严重。

    作者:裴雁璐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结核病住院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3月来本院治疗的64例结核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心理特征,其中包括恐惧与焦虑、孤独无助、失落自怜、自卑、盲目乐观,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试验组(心理护理),每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53.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及时掌握患者心理状况,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这样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从而更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作者:黄自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5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55%(28/2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97%(2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兰洣;陈思炬;杨易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67例产妇,按自主选择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6例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31例不采取任何镇痛方法。观察比较两组在生产疼痛程度、生产时长、终分娩方式及对胎儿的影响等情况。结果试验组的麻醉镇痛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难产率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宫口扩张速度快于对照组,活跃期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后两个产程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新生儿宫内窘迫、窒息和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给药方式简便、用药见效快,达到分娩有效镇痛、加快生产进程的效果,并且对胎儿并无不良影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杰;万建国;叶文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3月-2011年10月收治的42例纵隔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其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经过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42例患者中有畸胎瘤17例占40.48%,主要处于前纵隔;神经源性肿瘤11例,占26.19%,主要处于后纵隔;胸腺瘤8例,占19.05%,都处于前纵隔;淋巴瘤6例,占14.28%,主要处于前纵隔。肿瘤全切39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死亡1例,病死率为2.38%。结论纵隔部位的肿瘤手术治疗需结合胸部 CT 与X 线确定发病部位,进行针对性外科治疗,术后的综合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普通型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本院收治的5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热毒宁组(27例),予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西医对症治疗组(27例),予维生素 C、维生素 B6加入10%葡萄糖静脉滴注,布洛芬或赖氨匹林退热。结果热毒宁组退热有效率77.8%;西医对症治疗组退热有效有效率74.1%。热毒宁组退热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热毒宁组与西医对症治疗组退热起效时间、体温降至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手、足皮疹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热毒宁组转重症比例为29.6%,西医对症治疗组转重症比例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ALT、AST、尿素氮、肌酐、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ALT、AST、尿素氮、肌酐、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热毒宁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血红蛋白、血小板、ALT、AST、血糖、尿素及肌酐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西医对症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率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热毒宁对手足口病所致发热具有肯定的退热作用,与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布洛芬、赖氨匹林)疗效相当。热毒宁对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肝肾功能等无明显影响,且过敏反应很少见。

    作者:黄定栋;张舒婷;卓志强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直肠下段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直肠下段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在肛肠疾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2月在本院直肠外科进行治疗的80例直肠下段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直肠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直肠下段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复发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直肠下端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在肛肠疾病治疗中效果优越,术后复发率低,患者满意率高。

    作者:杨国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孕妇胎盘早剥症状的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临床中出现孕妇胎盘早剥症状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12年5月于本院妇产科就诊的胎盘早剥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护理措施和护理目标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经过科学严密的护理和干预,86例胎盘早剥患者中,除9例由于孕周偏小,选择终止妊娠之外,其余全部痊愈,母婴健康出院。结论胎盘早剥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的特点,及时启用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密切观察病情进展,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是护理工作的关键,可起到改善妊娠结局的作用。

    作者:屈英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病原菌检出及抗生素管理分析

    目的:对病原菌检出及抗生素管理进行分析。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分别对其痰、尿、血等标本进行病原菌进行分离、病原菌分析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3317例,其中分离出 G -菌2333例,比例为70.33%;分离出 G +菌541例,比例为16.3%;分离出真菌443例,比例为13.36%,其中病原菌比例高的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等,针对本院病原菌感染情况,均在药敏试验下进行抗生素的应用和管理。结论医院病原菌感染较为复杂、多样,在药敏试验下进行抗生素的应用和管理,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感染的控制,同时还可以更好的降低耐药性的发生。

    作者:陈颖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后脱疮期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中西药保留灌肠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后脱疮期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38例 PPH 术后脱疮期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消炎、止血治疗3~4d、中药坐浴、肛泰栓纳肛换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0.5%甲硝唑液加康复新液小剂量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3.9±1.1)d 少于对照组(5.1±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药保留灌肠在 PPH 术后脱疮期出血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缩短止血时间。

    作者:余志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的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9例产妇,对其在产前、分娩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轻度疼痛39例,中度疼痛82例,重度疼痛8例,分娩顺利,未出现转剖宫产现象。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轻产妇对疼痛的注意力,缓解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降低不必要的剖宫产及并发症。

    作者:李柯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炎琥宁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86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炎琥宁静脉滴注治疗,疗程均为7d。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7%(34/43),低于观察组的93.02%(4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儿在治疗期间身体特征等状况良好,没有出现贫血、白细胞计数减少等不良症状。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出现溶血性贫血等症状。结论炎琥宁对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汇昌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氯吡格雷联合常规治疗急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氯吡格雷联合常规治疗急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为该病症的临床治疗和理论研究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3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38例,按照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性心绞痛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予以患者氯吡格雷治疗,8周后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生存率均为100.00%;治疗组总有效率84.06%(58/69),对照组总有效率63.77%(44/69);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绞痛复发率、心力衰竭发生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常规急性心绞痛治疗方法中应用氯吡格雷临床效果良好,疗效明显,安全性佳。

    作者:黄荷叶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