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杰;万建国;叶文超
目的:探讨手术室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的效果,建立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手术室麻醉患者1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7例,采用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对照组97例,采用常规静脉滴注。分析不同静脉滴注方式的疗效,优化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97例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患者中,首次穿刺成功81例(83.51%),再次穿刺成功14例(14.43%),穿刺失败2例(2.06%);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80例(82.47%),再次穿刺成功17例(17.53%),无穿刺失败病例。静脉滴注不良反应或并发症:观察组15例(15.79%);对照组25例(25.77%)。经过精心护理,手术室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为84.54%。两组并发症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手术室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并发症较低,穿刺成功率与常规静脉滴注相当,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高健;刘莹莹;于微微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综合治疗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2011年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鼻息肉患者10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治疗组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激素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治疗后分别对疗效、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术后3、6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鼻内镜行综合治疗鼻息肉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肖士卿;王亚玲;高密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临床人工流产术前通过不同给药方式给予患者米索前列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就诊于本院自愿行人工流产术的298例患者,分为4组:PO(口服)组98例:术前3h 空腹顿服400μg 米索前列醇;PV(阴道放置)组76例:术前3h 于阴道后穹隆部放置0.9%氯化钠溶液湿化的400μg 米索前列醇;SL(舌下含服)组69例:术前3h 舌下含服400μg 米索前列醇;CG(空白对照)组55例:不使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比较宫颈扩张程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征和不良反应。结果 PO、PV、SL 组宫颈扩张程度均大于 CG 组,PV、SL 组的扩张程度大于 PO 组,PO、PV、SL 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低于 CG组,PO、PV、SL 组患者的阴道流血、下腹痛的发生率均低于 CG 组,其中 PV 组高于 PO、SL 组,PO 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于 PV、SL、CG 组,CG 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高于 PO、PV、SL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可有效扩张宫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李红燕 刊期: 2014年第15期
2013年6月,美国医学会认为肥胖是一种疾病。近期,美国耶鲁大学预防研究中心主任、《儿童肥胖》杂志主编 D. L. Katz 在《自然》杂志上发文反驳这一观点,认为肥胖不是病。Katz 承认,体质指数(BMI)≥30kg/ m2是肥胖相关疾病、残疾或死亡的高危因素,但并不能说是一种疾病。例如,心脏病与糖尿病尽管在肥胖人群中发生率更高,但并不是所有 BMI 升高者都会患这些疾病,同样不肥胖的人也可罹患这两种疾病。他指出,如把肥胖归为一种疾病,会让成千上万的人一夜之间成为“患者”,且会误导其认为自己身心不健康。他认为,就像呼吸空气一样,积累脂肪也是身体的一种本能。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中西药保留灌肠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后脱疮期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38例 PPH 术后脱疮期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消炎、止血治疗3~4d、中药坐浴、肛泰栓纳肛换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0.5%甲硝唑液加康复新液小剂量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3.9±1.1)d 少于对照组(5.1±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药保留灌肠在 PPH 术后脱疮期出血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缩短止血时间。
作者:余志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以及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00例被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护理方式,而对于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并在护理前后对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组 SF -36量表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也可以增强患者体质。
作者:彭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86例,对其实施灌注前护理、心理护理、灌注中护理和灌注后护理。结果86例膀胱癌患者经灌注前护理、心理护理、灌注中护理和灌注后护理后,有效7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70%。结论对术后进行膀胱灌注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实施灌注前护理、心理护理、灌注中护理和灌注后护理,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家属的负担,而且使患者恢复了自信,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姜宏宇;许大雪;王恩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对胃癌患者术后采用空肠穿刺置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进行综述,并利用特定的调查表进行综合分析,探讨空肠穿刺置管肠内营养方式对胃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叶华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细菌培养结果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2-2013年急性腹泻患者160例,分析其临床诊断、特征、细菌培养的结果。结果160例急性腹泻患者中,62例为急性肠炎,6例为消化不良,18例为急性菌痢,60例为胃肠功能紊乱,其余14例腹泻待查;粪便培养结果为阳性的有43例(26.88%),其中包括16例副溶血弧菌、11例志贺菌属、6例沙门菌、5例类志贺邻单胞菌、3例温和气单胞菌以及2例霍乱弧菌;针对此43例粪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临床诊断确认分别为:2例消化不良,4例胃肠功能紊乱,25例急性肠炎,9例急性菌痢以及3例腹泻待查。结论副溶血弧菌为主要的急性腹泻患者肠道致病菌,其次为志贺菌属。在以往临床对急性腹泻患者的诊断中,有过分依赖便常规化验的现象存在,应引起重视。
作者:方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对病原菌检出及抗生素管理进行分析。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分别对其痰、尿、血等标本进行病原菌进行分离、病原菌分析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3317例,其中分离出 G -菌2333例,比例为70.33%;分离出 G +菌541例,比例为16.3%;分离出真菌443例,比例为13.36%,其中病原菌比例高的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等,针对本院病原菌感染情况,均在药敏试验下进行抗生素的应用和管理。结论医院病原菌感染较为复杂、多样,在药敏试验下进行抗生素的应用和管理,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感染的控制,同时还可以更好的降低耐药性的发生。
作者:陈颖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肿瘤患者留置 PICC 共76例,对留置PICC 肿瘤患者76例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其解决措施。结果 PICC 置管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共30例,其中1例出现心律失常,2例患者置管不成功,3例患者穿刺口出现渗血,16例出现静脉炎,1例出现导管异位,2例患者皮肤出现过敏,2例患者导管发生脱出,1例患者导管出现堵塞,1例患者出现静脉血栓,1例患者出现拔管困难。结论在 PICC 留置过程中,要对护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视并积极解决,从而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作者:黎余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1例胃癌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头孢唑林钠2g,1次/12h 静脉滴注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第3天,患者搔抓右大腿内侧皮肤后出现小片皮肤剥脱。第4天,患者右下肢皮肤剥脱较前扩大,会阴部出现大片状皮肤红斑,红斑处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和表皮松解。停用五水头孢唑林,加用甲泼尼龙60mg,复方甘草酸苷60mg 静脉滴注。4d 后,患者皮疹逐渐好转至消退。
作者:房敏杰;童本定;魏青;吴楠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107例胃癌术后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常规西医护理、中医治疗的护理、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等,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07例胃癌术后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后,手术及化疗痛苦均减轻,住院时间缩短,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对胃癌术后患者进行合适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许大雪;姜宏宇;韩天雪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抗蛇毒血清联合季德胜蛇药治疗蝮蛇咬伤致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蝮蛇咬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仅接受抗蛇毒血清治疗,试验组接受抗蛇毒血清联合季德胜蛇药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脏器功能。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脏器功能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抗蛇毒血清联合季德胜蛇药片治疗蝮蛇咬伤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泽彪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初产妇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选用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方式进行分娩,对照组采用自然分娩方式。观察两组产妇各产程的持续时间、产后失血量、镇痛效果、胎儿窘迫情况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胎儿发生窘迫、剖宫产和阴道助产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能够减轻产妇在分娩中的痛苦和缩短产程,还能减少胎儿窘迫和剖宫产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重视。
作者:聂彩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3年本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止咳时间、气喘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胸 X 线片阴影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显著,并可缩短疗程,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雅敏;吴雅玲;宋伟仓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临床抗生素使用情况,提出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增强抗生素使用合理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集的8800份病历,其中3000份病历中使用抗生素,后分析统计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类别以及联合使用情况。结果抗生素使用率为34.09%。3000份病历中,抗生素单用率为74.67%、二联用药率为21.03%、三联用药率为4.30%。外科使用率、内科使用率高于其他科室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临床抗生素应用类型包括: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使用使用频率高的包括:头孢曲松、青霉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头孢克肟等。3000份病历中,不合理病历一共225份(7.50%),其中用药剂量不合理使用率、无适应证用药使用率高。结论本院临床抗生素使用比较合理,但是在抗生素使用中,还是普遍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要不断加强抗生素管理,增强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与规范性。
作者:甘晓冬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64例脑出血患者,按住院号奇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效果、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燕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构建农村地区社区人口健康档案,掌握该地区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并探讨其初步干预方式,为科学的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和可行思路。方法选取2013年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某村社区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抽样,抽取594例,将问卷调查和生化检查相结合,以1990年 WHO 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为判断依据,对研究对象进行2型糖尿病筛查,并结合相关条件对患者进行初步干预。结果在排除27例已知糖尿病患者后,对567例未知患者全部进行75g OGTT 筛查,共得到476例正常居民,91例2型糖尿病患者,筛查出患者占总筛查人数的16.05%。594份健康档案中正常居民476例,占80.13%;通过调查问卷确定的患者27例(4.54%),男16例,女11例;通过75g OGTT 筛查所确定的患者91例(15.32%),男52例,女39例。老年组患病率高于青年组。初步干预6个月后,单一护理干预组和运动、护理联合干预组的理论知识知晓率、饮食控制率、主观幸福率、合理运动率和血糖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对农村人口中2型糖尿病的调查与筛查,初步了解了该地区人口的健康状况,并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干预,较好地提高了群众对2型糖尿病知识的普及,有效地控制了患者的病情,为该地区2型糖尿病的诊断与防治夯实了基础。
作者:马秀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剖宫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62例高危剖宫产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仅观察组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由专人记录及测量产后出血情况,分析两组的产后出血情况(发生率和产后2h、24h 出血量),出血治疗情况(止血时间和输血率),并记录两组产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22.6%)低于对照组(51.6%),且产后2h、24h 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和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高危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且可降低止血时间,同时应配合及时有效的护理。
作者:张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