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焦虑和分娩质量的影响分析

顾海兰

关键词:产科护理, 焦虑, 分娩
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焦虑和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分析两组产妇的焦虑情绪以及分娩质量等。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分娩方式与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合理应用产科护理新模式,有利于消除产妇焦虑情绪,提高分娩质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是否相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10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已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20例,采用循环酶法检测其血浆 Hcy 水平,按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围分为对照组,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按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评分分为低、中、高组。按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评分结果,分析各组间血浆 Hcy、吸烟、年龄、血糖、血脂等临床生化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血浆 Hcy 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2支病变组及3支病变组的血浆 Hcy 高于1支组,高分数组及中分数组的血浆 Hcy 高于低分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cy 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独立相关(P <0.05)。结论血浆 Hcy 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正相关。

    作者:刘帆;黄新平;黄伟;杨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窗口处方审核模式的探索

    审核处方是药师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需要加强此工作才能保证消费者的用药安全。本文概述了窗口处方审核的内容与要求,分析了窗口处方审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窗口处方审核的模式建立:培训处方审核员、实行用药安全防火墙、实行电子处方即时审核制度和实行处方的多重监管。

    作者:尹可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2012年新矿集团中心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11月 ADR 报告85例,分别从 ADR 患者的基本情况、药品的使用情况、引起 ADR 的种类、ADR 的临床特征等多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 患者中男53例(占62.35%),女32例(占37.65%);年龄4个月~86岁。ADR 涉及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科及其附件损害多,其次是血管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等。引起 ADR 的药物种类中抗微生物药物多,其次是中成药、循环系统药。引起 ADR 的抗生素中青霉素类多,共涉及4种药物,报告11次,占41.67%;其次是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结论老年人、儿童应慎重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和中药制剂,慎用中药注射剂,加强 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王丽先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来氟米特治疗伴有中等量蛋白尿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治疗伴有中等量蛋白尿的慢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合并有中等量蛋白尿的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来氟米特,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h 尿蛋白以及血浆清蛋白含量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24h 尿蛋白以及血浆清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均下降,血浆清蛋白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的24h 尿蛋白下降程度以及血浆清蛋白上升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来氟米特对伴有中等量蛋白尿的慢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彩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及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3例,均给予硫酸镁静脉滴注联合肌肉注射,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3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9%;治疗前后患者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产后并发症发生率5.48%,积极采取措施后均有效控制,无新生儿发生窒息或死亡。结论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效果显著,安全可行。

    作者:史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病原菌检出及抗生素管理分析

    目的:对病原菌检出及抗生素管理进行分析。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分别对其痰、尿、血等标本进行病原菌进行分离、病原菌分析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3317例,其中分离出 G -菌2333例,比例为70.33%;分离出 G +菌541例,比例为16.3%;分离出真菌443例,比例为13.36%,其中病原菌比例高的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等,针对本院病原菌感染情况,均在药敏试验下进行抗生素的应用和管理。结论医院病原菌感染较为复杂、多样,在药敏试验下进行抗生素的应用和管理,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感染的控制,同时还可以更好的降低耐药性的发生。

    作者:陈颖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美国专家认为“肥胖不是病”

    2013年6月,美国医学会认为肥胖是一种疾病。近期,美国耶鲁大学预防研究中心主任、《儿童肥胖》杂志主编 D. L. Katz 在《自然》杂志上发文反驳这一观点,认为肥胖不是病。Katz 承认,体质指数(BMI)≥30kg/ m2是肥胖相关疾病、残疾或死亡的高危因素,但并不能说是一种疾病。例如,心脏病与糖尿病尽管在肥胖人群中发生率更高,但并不是所有 BMI 升高者都会患这些疾病,同样不肥胖的人也可罹患这两种疾病。他指出,如把肥胖归为一种疾病,会让成千上万的人一夜之间成为“患者”,且会误导其认为自己身心不健康。他认为,就像呼吸空气一样,积累脂肪也是身体的一种本能。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脑肿瘤患者术后放疗的综合护理对策

    目的:讨论脑肿瘤患者术后放疗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脑肿瘤术后放疗患者72例,对脑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疾病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疗效。结果72例患者经过心理护理、疾病护理和健康教育,显效43例(59.72%),有效22例(30.56%),无效7例(9.72%),总有效率90.28%。结论加强脑肿瘤术后放疗的护理,可以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压力,提高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显效的比例和总有效率。

    作者:才会敏;刘秋红;赵慧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手术室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的效果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手术室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的效果,建立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手术室麻醉患者1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7例,采用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对照组97例,采用常规静脉滴注。分析不同静脉滴注方式的疗效,优化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97例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患者中,首次穿刺成功81例(83.51%),再次穿刺成功14例(14.43%),穿刺失败2例(2.06%);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80例(82.47%),再次穿刺成功17例(17.53%),无穿刺失败病例。静脉滴注不良反应或并发症:观察组15例(15.79%);对照组25例(25.77%)。经过精心护理,手术室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为84.54%。两组并发症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手术室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并发症较低,穿刺成功率与常规静脉滴注相当,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高健;刘莹莹;于微微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进行引产的中期妊娠孕妇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口服引产,比较引产成功率、用药至宫缩时间、用药至胎儿娩出的时间以及宫颈成熟度(Bishop)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引产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孕妇的宫颈 Bishop 评分均有升高,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孕妇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中具有引产率高、不良反应小、宫颈 Bishop 评分高、减少清宫率等方面的优势,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高晓燕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3年本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止咳时间、气喘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胸 X 线片阴影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显著,并可缩短疗程,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雅敏;吴雅玲;宋伟仓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超声检查在诊断急性胆囊炎中应用的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急性胆囊炎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急性胆囊炎患者90例,对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1d 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根据胆囊轮廓是否清晰分为三组,胆囊轮廓清晰患者为组一,胆囊轮廓不清晰患者为组二,胆囊轮廓模糊或不规则患者为组三。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其应用的意义。结果组二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及胆囊周围有积液的例数均多于组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9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8例转为开腹手术,开腹率为88.89%(8/90)。组一的35例患者中,有4例黏连超声检查未检出,LC 检出。结论超声检查可显示胆囊壁炎性增厚及胆囊积液,诊断负荷率高,为临床确诊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王秋惠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31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并给予宫颈注射甲氨蝶呤联合口服米非司酮胶丸的治疗方案,观察临床效果。结果31例在治疗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均呈下降趋势,彩超均提示下段瘢痕妊娠处血流信号消失或减弱,其中15例在血 HCG 下降至正常或较低水平;彩超提示局部血流信号消失后于 B 超监护下行清宫术,术中出血约50~320ml。1例患者行注射甲氨蝶呤1次后复查彩超示子宫下段肌层异常回声处血流信号减弱,血 HCG 下降未达满意水平,但患者坚决要求行 B 超监护下清宫,术中出血较多,约800ml,给予补液,输血,应用宫缩药物并按摩子宫等治疗后出血减少。14例因血 HCG 下降不满意而行子宫瘢痕妊娠切除修补术,术中出血约50~160ml。1例患者因已41岁,合并子宫腺肌病,在胚胎死亡,局部血流信号消失后要求切除子宫而行子宫全切术,术中出血约150ml。结论宫颈注射甲氨蝶呤并口服米非司酮胶丸的治疗方案简单易操作,可取得明显效果,降低了清宫术中出血量,减少开腹手术的概率。

    作者:李冬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67例产妇,按自主选择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6例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31例不采取任何镇痛方法。观察比较两组在生产疼痛程度、生产时长、终分娩方式及对胎儿的影响等情况。结果试验组的麻醉镇痛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难产率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宫口扩张速度快于对照组,活跃期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后两个产程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新生儿宫内窘迫、窒息和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给药方式简便、用药见效快,达到分娩有效镇痛、加快生产进程的效果,并且对胎儿并无不良影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杰;万建国;叶文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农村社区2型糖尿病筛查及初步干预研究

    目的:构建农村地区社区人口健康档案,掌握该地区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并探讨其初步干预方式,为科学的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和可行思路。方法选取2013年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某村社区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抽样,抽取594例,将问卷调查和生化检查相结合,以1990年 WHO 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为判断依据,对研究对象进行2型糖尿病筛查,并结合相关条件对患者进行初步干预。结果在排除27例已知糖尿病患者后,对567例未知患者全部进行75g OGTT 筛查,共得到476例正常居民,91例2型糖尿病患者,筛查出患者占总筛查人数的16.05%。594份健康档案中正常居民476例,占80.13%;通过调查问卷确定的患者27例(4.54%),男16例,女11例;通过75g OGTT 筛查所确定的患者91例(15.32%),男52例,女39例。老年组患病率高于青年组。初步干预6个月后,单一护理干预组和运动、护理联合干预组的理论知识知晓率、饮食控制率、主观幸福率、合理运动率和血糖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对农村人口中2型糖尿病的调查与筛查,初步了解了该地区人口的健康状况,并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干预,较好地提高了群众对2型糖尿病知识的普及,有效地控制了患者的病情,为该地区2型糖尿病的诊断与防治夯实了基础。

    作者:马秀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癌性疼痛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癌性疼痛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患者82例,根据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进行辨证护理、情志护理等来配合治疗。结果82例癌性疼痛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护理,显效49例,有效2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24%。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治疗癌性疼痛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丹;姜霞;许大雪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入院后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时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后观察组恢复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临床效果明显,能明显减轻脑水肿和颅内高压,保护神经组织,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樊应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应用方式的探究

    目的:探究注射清开灵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合理化建议。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因注射清开灵注射液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30例。研究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并将其按照不良反应损害器官分类,统计人数分布状况与所占比例。结果患者不良反应多出现于全身性损害,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在消化与神经体统方面的损害比例较小。患者不良反应出现在用药后2min ~2h,多为1h 出现反应;年龄多集中于10~25岁。结论医师在使用清开灵注射液时需注意药物的禁忌证与适应证,在用药过程中加强监护,让药物使用更为合理,减少患者不良反应产生概率,提升治疗有效性。

    作者:侯明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不典型心绞痛的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不典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8月来本院就诊的40例不典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不典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均≥50%;24h 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心肌缺血35例,左前降支34例,左回旋支4例,双支3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33例,左前降支26例,左回旋支2例,右冠状动脉2例,双支病变3例。结论不典型心绞痛部位不典型,症状多样化,相较于女性男性存在更多的危险因素,心脏增大且合并糖尿病的男性患者病变较严重。

    作者:裴雁璐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创伤性骨折应用辨证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应用辨证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创伤性骨折患者12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辨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得分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得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护理可较好促进骨折患者的功能恢复,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丁雪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