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女保健及妇产科常见健康问题分析

迟少珍

关键词:妇女保健, 妇产科, 产后康复
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常见的健康问题,为今后妇女保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方法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并发放给本辖区1000名妇女,指导其填写的注意事项。此次发放1000份,回收1000份,然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70.0%的妇女通过主动获取妇女保健知识,不需要其帮助者占4.0%;了解>3种妇科疾病的妇女占45.0%。产后不知如何康复者占21.0%。不知纯母乳喂养与产后子宫修复关系者占65.0%。知道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妇科者占60.0%;但咨询率只占9.0%。结论大多数妇女对妇女保健的需求较高,但其对相关妇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利用还相对比较低,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妇女人群的健康宣传力度,同时应开展更多的妇科疾病治疗和妇女健康保健服务工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标准化带教在手术室的应用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手术室的工作专科性强,无菌程度要求高,对护士的灵敏度、快捷度、工作效率有很高要求[1],与病房护士工作性质、环境、处理问题方式、方法截然不同。近几年医院新进护士大多为90后,依赖性强,工作缺乏主动性,动手能力较差。与病房截然不同的环境,各种不熟悉的新设备、新仪器,甚至一个简单的外科洗手都必须慎独,势必会产生心理压力。标准化教学是长期实践总结的一种可行性带教方法,提高了手术室带教质量。

    作者:刘雯爽;刘慧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延伸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病( EH)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36例E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12个月,对照组未给予任何护理干预。结果2组出院后6、12个月的依从性评分均较出院前1d减低(P<0.05),但观察组评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的血压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延伸护理可显著增加EH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

    作者:曹政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所有患者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为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糖、血脂及颈动脉超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 FB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及血脂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MT和斑块积分分别为(1.02±0.11)mm和(3.15±0.59)分分别低于治疗前的(1.66±0.32)mm和(5.85±1.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可显著降低血糖、血脂,降低颈动脉IMT,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兰;蒋文化;李录花;翟明霞;李辉;方玉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超高频电波刀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超高频电波( LEEP )刀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98例行LEEP刀手术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8例患者中治愈97例,治愈率达99.0%;术后患者均未发生盆腔继发感染,未对妊娠分娩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较高。结论 LEEP刀在治疗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各类宫颈疾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史宝智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集中开展白内障手术的体会

    2012年9月,四川省防盲办在壤塘县开展了为期5天的白内障复明工作,完成手术210例,期间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得到当地群众高度赞扬。针对基层医疗条件差,卫生条件落后的现状,笔者就如何在基层医院顺利开展防盲手术,总结了几点心得体会。

    作者:苏茜;雷春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基层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1月内出院病例使用抗菌药物的资料。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58.6%,外科系统高于内科系统;联合用药35.7%,病原学送检率为15.2%。术前及术后用药时间过长,部分病例未采取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结论基层医院要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特别是加强用药指征和病原学检查。

    作者:丁圣楠;程磊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骨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深静脉血栓(DVT)指在深静脉内血液非正常地凝结,为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骨科手术后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对骨科术后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非常重要。我科对骨科术后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管云凤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解脲支原体感染对不孕不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不育症的关系。方法将188对不孕不育夫妇作为不孕不育组,30对正常生育夫妇为正常组,分别对2组的精液及阴道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培养,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孕不育组精液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51.06%高于正常组的20.00%,阴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率为46.28%高于正常组的23.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不育密切相关。

    作者:李红;张瑶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血脂及 hs-CRP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血脂及hs-CRP的影响。方法将2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血浆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及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TC、TG及LDL-C低于治疗前,HDL-C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可通过迅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及血脂水平而改善病情。

    作者:刘丽;张英岚;陶利勇;周忠群;葛玉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复方左氧氟沙星锌乳膏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左氧氟沙星锌乳膏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9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对症处理、营养支持和抗感染等治疗措施,治疗组用复方左氧氟沙星锌乳膏,对照组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观察2组烧伤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感染控制及对全身情况的影响。结果在浅Ⅱ度烧伤和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及感染控制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左氧氟沙星锌乳膏用于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疗效确切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并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刘联合;时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会计电算化对医院传统会计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已成为各行各业至关重要的发展要素。以信息收集、处理及生成为核心职能的会计工作在信息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得到迅速发展和创新。会计信息化已成为会计工作发展的大趋势,它将会计工作与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集成管理企业内部各种信息和资源[1]。医院会计电算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这门学科通过运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技术将信息学、管理学知识渗透融合进会计工作中,代替传统人工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工作。会计电算化是对传统会计学科知识的改革创新,是传统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巨大变革。

    作者:陈国栋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二氧化锆全瓷系统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二氧化锆全瓷系统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该院收治的65例采用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相关情况,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65例患者的二氧化锆修复体未出现脱落、崩瓷、变色及桥体折裂等情况,牙龈也无出血、红肿、牙龈黑线等现象。修复前龈沟出血指数3级者7例,4级者6例,修复后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龈沟出血指数分别为0级和1级。结论二氧化锆全瓷系统在口腔修复中能够明显改善牙龈健康状态,保证修复体的稳定性,值得推广。

    作者:鲍萍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地西泮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酒依赖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地西泮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酒依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4例酒依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2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立哌唑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戒断症状评分。结果2组治疗前戒断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戒断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泮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酒依赖患者疗效较好,且起效时间短,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晓奇;冯芳;刘艳江;石秀华;李克松;张国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超声心动图在无痛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无痛性心肌缺血( SMI)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对90例心电监护的冠心病患者在心肌缺血发作时和ST段大压低时进行检查。结果本组90例患者中共监测出心肌缺血发作1025阵次,每例发作1~23阵次。结论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监护能及早检出SMI的存在,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评价SMI时的心功能状况,因而具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作者:蒋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吗啡硬膜外镇痛致皮肤瘙痒症的预防

    目的:对比观察异丙嗪及氟美松预防吗啡所致皮肤瘙痒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4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患者随机分为PM组50例和DM组34例。 PM组给予异丙嗪治疗,DM组给予氟美松治疗,另选91例患者为对照组不给予预防用药,对比3组皮肤瘙痒情况。结果 PM组和DM组皮肤瘙痒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PM组瘙痒例数和涉及躯干部瘙痒例数均少于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异丙嗪和氟美松均能改善吗啡所致皮肤瘙痒情况,但异丙酚疗效优于氟美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金生;陈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83例,均予微波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83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其中轻、中度宫颈糜烂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重度糜烂的患者(P<0.05),单纯型宫颈糜烂患者的治愈率高于颗粒型糜烂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型宫颈糜烂患者的治愈率高于乳头型糜烂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是一种操作简单且无不良反应的治疗形式,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苏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心理干预在口腔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口腔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口腔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在给予手术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手术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将两组患者分别与全国常模进行测评对比,并将随访5年2组患者的癌变控制率和5年内患者存活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人际关系略高于全国常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因子均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中偏执、敌对及精神病性SCL-90细胞因子与全国常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SCL-90因子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癌变控制率和5年内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手术治疗的口腔癌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行心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的消除患者恐惧、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并能显著提高癌变控制率和存活率,明显改善口腔癌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志纺;张桂华;李农;王玉娟;赵爽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综合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将6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4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科学的综合护理方法,显著提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重获健康,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廖秀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护士在使用中药注射剂需要把握的要点

    中药注射剂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物中提取有效成分或物质制成的无菌制剂。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等特点,较好地发挥中药治疗急重病症的作用[1]。近年来随着品种增多,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曾通报了清开灵、双黄连、葛根素、穿琥宁、鱼腥草等多种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问题,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护理工作是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实际操作阶段,把好这关格外重要。下面从5个方面来讨论护士应具备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作者:滕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人群疾病的增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在当前社会中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该病的特点有:病发率高、情况复杂、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患者死亡的原因多是由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所致,因此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实施整体护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1]。2010年7月-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5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