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琳
儿童股骨颈骨折比较少见,占儿童骨折的1%。但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的增多,发生率也较以前增高[1]。儿童股骨颈骨折因其解剖生理的特殊性,并发症多,后遗畸形严重。如早期治疗护理不当,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我院2007-2010年收治<14岁儿童股骨颈骨折3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佐治女性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输卵管阻塞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脱落0例)和对照组58例(脱落2例)。对照组给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灌肠联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女性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华丽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 Fg)水平与缺血性肠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9月肛肠科就诊的42例缺血性肠炎患者为观察组,选取39例健康同龄人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观察组发病后72h内及健康组的Fg水平,分析Fg水平与缺血性肠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Fg 水平为(4.26±1.04) g/L高于对照组的(2.94±0.64)g/L,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PC组Fg水平为(4.82±1.06)g/L高于SC组的(3.75±0.8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发病程度看U组患者Fg水平为(4.63±1.02)g/L高于NU组的(3.61±0.8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得出,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与Fg水平无相关性(r=0.01,0.02,P=0.998,0.923)。而缺血性结肠炎患病程度和患病范围均与Fg水平呈正相关( r=0.972,0.882,0.843,P<0.01)。结论 Fg水平与缺血性结肠炎发病呈正相关,且随着病情加重而升高,可作为缺血性肠炎的检测及评定指标。
作者:王辉;康志龙;王海强;习伟然;赵小锋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对比观察异丙嗪及氟美松预防吗啡所致皮肤瘙痒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4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患者随机分为PM组50例和DM组34例。 PM组给予异丙嗪治疗,DM组给予氟美松治疗,另选91例患者为对照组不给予预防用药,对比3组皮肤瘙痒情况。结果 PM组和DM组皮肤瘙痒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PM组瘙痒例数和涉及躯干部瘙痒例数均少于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异丙嗪和氟美松均能改善吗啡所致皮肤瘙痒情况,但异丙酚疗效优于氟美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金生;陈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辅治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将40例支原体肺炎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儿均规范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并辅以传统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支原体肺炎早期及时给予激素可明显缩短病程,利于病情的恢复。
作者:刘俊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酸(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应用于预防阴道分娩后产后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对该院4年阴道分娩病例进行分析,前2年阴道分娩病例(对照组)单用缩宫素肌内注射预防产后出血,近2年阴道分娩病例(试验组)采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结果试验组阴道分娩患者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可增强子宫缩收,加快子宫胎盘剥离面血窦关闭,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作者:林素琴;颜文美;熊俊;陈燕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复方左氧氟沙星锌乳膏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9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对症处理、营养支持和抗感染等治疗措施,治疗组用复方左氧氟沙星锌乳膏,对照组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观察2组烧伤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感染控制及对全身情况的影响。结果在浅Ⅱ度烧伤和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及感染控制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左氧氟沙星锌乳膏用于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疗效确切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并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刘联合;时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将90例接受腹腔镜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5例。甲组采用常规护理,乙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接受护理后,乙组痊愈率明显高于甲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妇科肿瘤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于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惠婷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抗生素在剖宫产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2组均给予抗生素,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和术后12h用药,用药1d,而对照组则在术后用药,用药3d,比较2组住院时间、体温、术后病率、切口感染率。结果2组住院时间、体温、术后病率、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仅能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同时还能减少用药剂量,减少患者住院费用,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岳金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患者,男,60岁。因精神异常、行为怪异达1个月于2012年9月10日由家属强送入院。患者大量饮酒40年,每天约500g,1个月前自行停饮,即出现发呆、无故自笑,经常诉头痛,但不能与人正常交流,或不理人,或答不切题,或无故骂人,怕见陌生人,有时不认识自己的家人,无主动性,无目的走动。拒食,白天多睡眠,但易醒,夜间睡眠少。体质量下降5 kg。在当地查头颅CT未见异常,诊治不详。半月前病情加重,入我院治疗。既往体健,40年饮酒史,每天约500g。40年吸烟史,每天2~3支。病前性格内向,且越来越自私,自我中心,固执。无精神疾病家族遗传史。入院后查体:T 36.6℃,P 87次/min, R 20次/min,BP 116/74 mm Hg。心肺腹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偶有肌肉细颤、出汗。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度下降,接触被动,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丧失。胡言乱语,抓住人想说话又说不出,表情痛苦,有时哭泣喊叫,用手敲头,不能静卧,反复上床、下床,随地大小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甲状腺功能、心电图、脑电图、胸片均正常。电解质:血钠浓度126.10mmol/l(正常值135~145mmol/L),血氯83.6mmol/L(正常值96~108mmol/L),血钾3.9mmol/L(正常值3.5~5.5 mmol/L)。头颅CT示:老年脑改变。根据ICD-10诊断标准,入院诊断:(1)谵妄状态;(2)使用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伴有谵妄的戒断状态;(3)电解质紊乱。入院后观察患者意识清晰度下降,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力不准确,不能与人正常交流,生活不能自理,仍拒食,上厕所均需家人照顾,间断睡眠,夜间无故大喊,不能静卧,补液需约束。给予喹硫平100mg午,200mg晚,改善精神症状;地西泮15mg,每天3次,改善戒断症状;营养支持治疗,高渗盐、高渗糖补充电解质,每天补钠10g。多次复查血钠,在106~120mmol/L,血氯80~88mmol/L。患者19d后血钠维持在120mmol/L左右,精神症状仍无明显好转,40d后精神症状好转出院。院外可自理生活,2个月后逐渐出现头面部、颈部皮肤潮红、憋胀、水肿、声音嘶哑,2013年1月5日突然晕倒,憋气。外院进一步检查,头颅CT示:右侧小脑半球靠近中线区低密度病变?脑干密度似欠均匀,老年脑改变。脑脊液结果示:异常脑脊液细胞学,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激活性单核细胞增多,可见2%嗜中性粒细胞。胸片示:右侧肺野内高密度影,考虑肺不张,右肺门影增大,建议进一步检查,除外占位。结合临床,考虑肺小细胞癌。讨论肺小细胞癌为肺癌中恶性程度高的一种,占原发性肺癌的10%~15%,癌细胞生长快,侵袭力强,远处转移早[1]。癌细胞多为类圆形或棱形,胞质内含有神经分泌型颗粒,具有内分泌和化学受体功能,分泌5-羟色胺、儿茶酚胺、激肽等肽类物质,引起副癌综合征,是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多的肿瘤[2],有报道,约50%的患者以低钠血症起病,比发现肿瘤的时间早0.5~5个月[3]。而严重的低钠血症可出现精神症状。本例患者发病以精神异常,行为怪异,顽固性低钠血症为主要表现,2个月后出现典型的憋气晕倒,声音嘶哑、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症状,考虑为肺小细胞癌副癌综合征的表现。因此,在精神科临床中老年人出现精神障碍,应当注意检查其躯体情况,排除器质性疾病,以免延误病情。
作者:张炜;董淑清;李英亭;许立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该院88例老年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老年患者出院3个半月后,在62例GCS 9~12分中,恢复良好40例占64.5%,中度伤残8例占12.9%,重残5例占8.1%,植物生存1例占1.6%,死亡8例占12.9%。26例GCS 3~8分中,恢复良好3例占11.5%,中残6例占23.1%,植物生存4例占15.4%,重残5例占19.2%,死亡8例占30.8%。结论在治疗老年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时应做到时时观察,密切关注,及时发现病情,尽早治疗。尤其应时刻注意术后并发症,并进行有效治疗,降低老年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
作者:陈素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口服药物小贴士在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将960例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80例。 A组使用口服药物小贴士,B组未使用口服药物小贴士。动态观察2组住院及非住院期间服药依从性、复诊率、住院间期及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 A组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平均住院间期明显延长,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B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下降,平均住院间期明显缩短,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增长。结论口服药物小贴士能明显提高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红良;赵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必要时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对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停用原治疗方案,改为三餐前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观察用药情况及治疗后血糖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入院时HbA1c水平与治疗2周后平均基础血糖及平均餐后血糖之间均无相关性。治疗2周后仅空腹血糖( FBG)≥10mmol/L组早餐前血糖较FBG≤8mmol/L组增高(P<0.05),其余各基础及餐后血糖值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每天3次皮下注射治疗,安全,迅速,可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钟玉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治疗对策。方法选取心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心血管病未并发肺部感染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及护理,观察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并对比分析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因素。结果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所有患者感染现象均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年龄、吸烟史、意识昏迷、侵入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吞咽困难等均是导致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因素多样,医护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需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宝玫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或胰岛素的生物效应降低引起的体内代谢失调和高血糖状态。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1]。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是一个慢性的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其并发症有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慢性病变可涉及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肾脏、视网膜、皮肤等;其诱因有肥胖、感染、缺少体力活动、多次妊娠等。糖尿病治疗主要是饮食与药物治疗,通过控制饮食将血糖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为了使患者有效地配合治疗,护士应着重进行心理指导和饮食护理的宣教指导。
作者:吴玉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50例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失败的妇女作为观察组;按照1∶2选择100例药物流产成功的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影响药物流产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有剖宫产史、子宫后倾屈位、胚囊径≥23mm、孕产次≥3次、停经时间>49d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年龄≥35岁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败率,影响因素复杂,对具有影响药物流产效果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可能避免使用药物流产,同时服药前需充分与患者沟通,说明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效果。
作者:孙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腮腺多形性腺瘤又称腮腺混合瘤,是常见的涎腺肿瘤,约占所有涎腺肿瘤的60%~70%。该肿瘤以组织病理形态学多样性为特点,主要由包膜、上皮细胞、黏液间质及软骨样组织等成分组成,属于良性肿瘤,其标准处理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1,2]。2008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腮腺多形性腺瘤58例,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手术后给予舒适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甘柳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尿激酶加肝素封管在永久性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试验组用尿激酶肝素混合液封管,对照组用纯肝素封管。对比2组导管阻塞、溶栓后再通和导管留置时间。结果试验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导管堵塞例数少于对照组,溶栓后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肝素混合液封管对永久性静脉置管的患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连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中药注射剂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物中提取有效成分或物质制成的无菌制剂。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等特点,较好地发挥中药治疗急重病症的作用[1]。近年来随着品种增多,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曾通报了清开灵、双黄连、葛根素、穿琥宁、鱼腥草等多种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问题,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护理工作是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实际操作阶段,把好这关格外重要。下面从5个方面来讨论护士应具备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作者:滕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技巧。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3月260例患儿的静脉穿刺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60例患儿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249例,成功率达96%。结论小儿静脉穿刺相对难度较大,但只要充满信心,情绪稳定,赢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与配合,学习掌握小儿静脉的解剖特点和分布特征,按步骤进行穿刺和固定,善于观察总结并指导用于实践,能有效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白梦颖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