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苏琳

关键词:微波, 宫颈糜烂,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83例,均予微波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83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其中轻、中度宫颈糜烂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重度糜烂的患者(P<0.05),单纯型宫颈糜烂患者的治愈率高于颗粒型糜烂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型宫颈糜烂患者的治愈率高于乳头型糜烂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是一种操作简单且无不良反应的治疗形式,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心动图在无痛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无痛性心肌缺血( SMI)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对90例心电监护的冠心病患者在心肌缺血发作时和ST段大压低时进行检查。结果本组90例患者中共监测出心肌缺血发作1025阵次,每例发作1~23阵次。结论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监护能及早检出SMI的存在,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评价SMI时的心功能状况,因而具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作者:蒋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抗凝、降脂、扩冠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心电图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膜蛋白-140(GMP-14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并可改善血小板活化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建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2组患者均给予吸氧、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局部抗生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咯痰量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咯痰量少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有助于改善血气指标,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彭瑞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结肠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6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例结肠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结果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肠癌7例,1例误诊为回盲部隆起型高分化腺癌伴大片坏死术前诊断阑尾周围脓肿。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结肠癌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和手术范围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郑海艳;冯颖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益心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采用益心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在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8周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定2组的抑郁状态,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评定2组的神经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2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4、8周2组患者HAMD、S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全;杨新国;李学良;田欣;肖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抗生素在剖宫产围术期的应用

    目的:观察抗生素在剖宫产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2组均给予抗生素,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和术后12h用药,用药1d,而对照组则在术后用药,用药3d,比较2组住院时间、体温、术后病率、切口感染率。结果2组住院时间、体温、术后病率、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仅能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同时还能减少用药剂量,减少患者住院费用,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岳金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磷酸肌酸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综合治疗及磷酸肌酸钠静脉注射。观察2组患者治疗15d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6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2%高于对照组的6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治疗后治疗组6MWT距离为(485.8±72.1)m长于对照组的(360.4±86.5)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明显,能提高患者6MWT距离,安全有效。

    作者:张孟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普通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普通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予普通钢板治疗,试验组予锁定钢板治疗,随访半年。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于术后1、3、6月对患者行Neer肩关节评分,比较Neer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1、3个月Neer肩关节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术后6个月Ne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安全性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华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miRNA与膀胱癌的研究进展

    膀胱癌作为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增高趋势[1],美国2012年膀胱癌估计有73510例新病例,14880例死亡[2,3]。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证实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关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尚不清楚,且缺乏有效的早期无创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标记物。近年来微小RNA(microRNA或miRNA)在肿瘤中的异常表达及其在致癌中的作用阐明,为肿瘤发生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依据索,也为膀胱癌分子机制阐明及指导临床工作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张朋来;张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术前健康宣教对围术期患者应激状况和手术配合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健康宣教对围术期患者应激状况和手术配合度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所有的患者依据住院患者相关护理理论指导,并根据具体科室要求、患者特殊护理要求,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引入术前宣教,比较2组患者不良情绪出现情况、临床诊疗满意度、对待手术的态度。结果试验组临床诊疗满意度、对待手术态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不良情绪出现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纳入健康宣教有助于减少患者应激状况发生,提高手术配合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制痂酊治疗ICU老年患者压疮的临床效果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而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我国医院老年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约为10%~25%,且8%与死亡有关。我科运用院内外科制剂制痂酊治疗老年患者带入压疮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一梅;徐凤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的变化,计算血糖比值( FINS/FPG)。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2组HbA1c、FPG和2h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HbA1c、FPG,2hPG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BMI、FINS、FINS/FPG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娜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血清促卵泡激素检测在鉴别梗阻性无精子症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促卵泡激素( FSH)在鉴别梗阻性无精子症( OA)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 NOA)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应有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6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和22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血清FSH水平,同时检测25例男性健康生育者血清FSH水平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FSH水平,探讨其在OA和NOA中的价值。结果 NOA患者的FSH水平为(8.82±0.87) U/L明显高于OA的(3.01±1.00) U/L和对照组的(2.89±1.03)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OA患者的FSH水平与对照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FSH对OA与NOA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董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83例,均予微波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83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其中轻、中度宫颈糜烂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重度糜烂的患者(P<0.05),单纯型宫颈糜烂患者的治愈率高于颗粒型糜烂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型宫颈糜烂患者的治愈率高于乳头型糜烂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是一种操作简单且无不良反应的治疗形式,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苏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 A组选择常规小梁切除术,B组选择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眼压变化、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眼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第1、14和90d,B组眼压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满意度为98.3%高于A组的66.7%,并发症发生率为8.3%低于A组的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采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对患者的眼压情况进行有效治疗,且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效领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内科护理沟通中的问题及对策

    医院护理人员与患者在相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关系即护患关系,它与患者的康复状态息息相关,也与医院的精神风貌不可分割。护患关系通常处理的不到位,尤其是在内科护理中,其危重患者较多,病情较复杂,护理人员在和患者或其家属沟通时,易出现矛盾。找出内科护理沟通中常见问题,并分析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对策。

    作者:李晓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双纳米金免疫试纸条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标志物肌钙蛋白 I和肌红蛋白

    目的:分析双纳米金免疫试纸条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yo)的性能,为临床AMI的诊断提供简便快捷的操作方法。方法制备直径为13nm和41nm的纳米胶体金的免疫层析试纸条,选取2013年4-9月就诊的42例AMI患者为观察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使用双纳米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进行血清中cTnI和Myo的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TcI和Myo水平显著高于体检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纳米免疫层析试纸条对于心肌梗死标志物的测定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双纳米金免疫试纸条联合检测AMI标志物cTcI和Myo具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精确度。因此双纳米免疫试纸条是作为AMI诊断的一种兼并多蛋白,高准确度,快捷简便的方法。

    作者:刘全良;王晓玲;任大勇;李晓民;石慧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肺小细胞癌1例

    患者,男,60岁。因精神异常、行为怪异达1个月于2012年9月10日由家属强送入院。患者大量饮酒40年,每天约500g,1个月前自行停饮,即出现发呆、无故自笑,经常诉头痛,但不能与人正常交流,或不理人,或答不切题,或无故骂人,怕见陌生人,有时不认识自己的家人,无主动性,无目的走动。拒食,白天多睡眠,但易醒,夜间睡眠少。体质量下降5 kg。在当地查头颅CT未见异常,诊治不详。半月前病情加重,入我院治疗。既往体健,40年饮酒史,每天约500g。40年吸烟史,每天2~3支。病前性格内向,且越来越自私,自我中心,固执。无精神疾病家族遗传史。入院后查体:T 36.6℃,P 87次/min, R 20次/min,BP 116/74 mm Hg。心肺腹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偶有肌肉细颤、出汗。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度下降,接触被动,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丧失。胡言乱语,抓住人想说话又说不出,表情痛苦,有时哭泣喊叫,用手敲头,不能静卧,反复上床、下床,随地大小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甲状腺功能、心电图、脑电图、胸片均正常。电解质:血钠浓度126.10mmol/l(正常值135~145mmol/L),血氯83.6mmol/L(正常值96~108mmol/L),血钾3.9mmol/L(正常值3.5~5.5 mmol/L)。头颅CT示:老年脑改变。根据ICD-10诊断标准,入院诊断:(1)谵妄状态;(2)使用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伴有谵妄的戒断状态;(3)电解质紊乱。入院后观察患者意识清晰度下降,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力不准确,不能与人正常交流,生活不能自理,仍拒食,上厕所均需家人照顾,间断睡眠,夜间无故大喊,不能静卧,补液需约束。给予喹硫平100mg午,200mg晚,改善精神症状;地西泮15mg,每天3次,改善戒断症状;营养支持治疗,高渗盐、高渗糖补充电解质,每天补钠10g。多次复查血钠,在106~120mmol/L,血氯80~88mmol/L。患者19d后血钠维持在120mmol/L左右,精神症状仍无明显好转,40d后精神症状好转出院。院外可自理生活,2个月后逐渐出现头面部、颈部皮肤潮红、憋胀、水肿、声音嘶哑,2013年1月5日突然晕倒,憋气。外院进一步检查,头颅CT示:右侧小脑半球靠近中线区低密度病变?脑干密度似欠均匀,老年脑改变。脑脊液结果示:异常脑脊液细胞学,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激活性单核细胞增多,可见2%嗜中性粒细胞。胸片示:右侧肺野内高密度影,考虑肺不张,右肺门影增大,建议进一步检查,除外占位。结合临床,考虑肺小细胞癌。讨论肺小细胞癌为肺癌中恶性程度高的一种,占原发性肺癌的10%~15%,癌细胞生长快,侵袭力强,远处转移早[1]。癌细胞多为类圆形或棱形,胞质内含有神经分泌型颗粒,具有内分泌和化学受体功能,分泌5-羟色胺、儿茶酚胺、激肽等肽类物质,引起副癌综合征,是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多的肿瘤[2],有报道,约50%的患者以低钠血症起病,比发现肿瘤的时间早0.5~5个月[3]。而严重的低钠血症可出现精神症状。本例患者发病以精神异常,行为怪异,顽固性低钠血症为主要表现,2个月后出现典型的憋气晕倒,声音嘶哑、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症状,考虑为肺小细胞癌副癌综合征的表现。因此,在精神科临床中老年人出现精神障碍,应当注意检查其躯体情况,排除器质性疾病,以免延误病情。

    作者:张炜;董淑清;李英亭;许立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朱氏痛点骨贴联合骨液热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朱氏痛点骨贴联合骨液热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50例。 A组采用朱氏强力骨贴治疗,B组采用朱氏强力骨液热疗,C组采用二者联合的治疗方法。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再发率。结果 C组显效率高于A组和B组,再发率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朱氏痛点骨贴联合骨液热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明显,治愈后不易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利平;王红;周利平;刘淑霞;刘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5例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TIA发作的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TIA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取得较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霞;李瑾花;高丽梅;李录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