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苏琳

关键词:微波, 宫颈糜烂,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83例,均予微波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83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其中轻、中度宫颈糜烂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重度糜烂的患者(P<0.05),单纯型宫颈糜烂患者的治愈率高于颗粒型糜烂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型宫颈糜烂患者的治愈率高于乳头型糜烂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是一种操作简单且无不良反应的治疗形式,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会计电算化对医院传统会计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已成为各行各业至关重要的发展要素。以信息收集、处理及生成为核心职能的会计工作在信息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得到迅速发展和创新。会计信息化已成为会计工作发展的大趋势,它将会计工作与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集成管理企业内部各种信息和资源[1]。医院会计电算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这门学科通过运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技术将信息学、管理学知识渗透融合进会计工作中,代替传统人工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工作。会计电算化是对传统会计学科知识的改革创新,是传统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巨大变革。

    作者:陈国栋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抗凝、降脂、扩冠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心电图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膜蛋白-140(GMP-14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并可改善血小板活化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建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FPG、2hPG、HbA1c、肝、肾功能及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FPG、2hPG、HbA1c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2hPG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FPG、HbA1c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且疗效显著。

    作者:赵新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延长反复静脉滴注甘露醇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护理体会

    在神经内外科静脉输注20%甘露醇是快速降低颅内压的急救措施。甘露醇为高渗性液体,对血管刺激性强,快速输注时甘露醇局部浓度过高,且每天需使用3~6次,因此甘露醇所致静脉炎在临床极为常见,据文献报道,反复静脉输注20%甘露醇,2d内静脉炎发生率为45.69%,2d后静脉炎发生率为100%[1]。有报道指出头皮针穿刺引起的静脉炎为17.9%,留置针为16.2%,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2]。留置针以其套管柔软,对血管的刺激小,输液畅通,广泛应用于临床,采用留置套管针的方法不但减少了反复多次静脉穿刺造成血管壁机械损伤,且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但反复静脉注射甘露醇后,仍可观察到不同程度不同的浅静脉炎。留置时间比静脉滴注普通药液时间明显减少,如何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针对以上问题,我科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实施了系统护理,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王丽;孙建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行脑脓肿切除术麻醉1例

    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由于其病理异常改变,对手术麻醉耐受性低,围术期发生心脏及其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风险显著增加[1],对麻醉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笔者成功处理了1例术前合并有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行脑脓肿切除术的麻醉,现报道如下。

    作者:边步荣;艾伟;刘斌;孙波;韩利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超高频电波刀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超高频电波( LEEP )刀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98例行LEEP刀手术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8例患者中治愈97例,治愈率达99.0%;术后患者均未发生盆腔继发感染,未对妊娠分娩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较高。结论 LEEP刀在治疗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各类宫颈疾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史宝智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控制感染、常规吸氧、祛痰、解痉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治疗;对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血气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PaCO2和Pa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CO2水平低于治疗前,PaO2水平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疗效明显优于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瑞忠;肖丽丽;许书萍;刘爽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产后出血的处理。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5月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48例,用常规方法治疗无效后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深部肌内注射。必要时15min重复注射。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7例患者止血效果满意,均无再次发生大出血,保留了子宫,总有效率97.92%。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黄疸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为(8.46±2.5)d短于对照组的(10.86±2.9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显著,相对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艾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新生儿抚触的临床应用

    抚触是近年来流行起来的一种新型健康概念,抚触或按摩。有报道,抚触能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增进亲子间的感情,提高小儿的情商,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新生儿抚触,也称新生儿触摸,是通过医护人员或母亲的双手科学、有技巧地触摸婴儿皮肤的一种育婴新方法。通过抚触新生儿的皮肤和机体,可达到视觉、触觉、平衡觉的综合信息传递,使大量温和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使婴儿更加有安全感,促进新生儿身心健康发育。越早触摸效果越好,一般在婴儿出生后第2天即可开始。

    作者:胡亚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发生低血糖的观察和护理

    糖尿病肾病( DN )是糖尿病危害性较大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血液透析是终末期DN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对延长DN患者的生存期有重要作用。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有多种并发症,低血糖是常见急症,老年人更易发生[1]。持久严重的低血糖不能及时纠正,将会导致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甚至危及生命。轻度的低血糖症状有发抖、出汗、虚弱无力、恶心,呕吐、烦躁、易激惹,而中到重度的低血糖可导致患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因而早期诊断和应对低血糖,对老年DN患者非常重要。

    作者:王权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基于 Gensini评分探究高血压患者内皮祖细胞 CD3+4与冠心病相关性

    目的:基于Gensini评分探究高血压患者内皮祖细胞CD3+4与冠心病相关性,为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按是否患有冠心病分为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组(A组)46例和高血压未并发冠心病组(B组)34例,另选取20例正常无相关疾病者作为对照组(C组)。分析3组颈动脉的管壁厚度(IMT)、Gensini评分和EPCs CD3+4水平及其与EH并发冠心病的相关性。通过彩色多谱勒超声仪诊断IMT,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祖细胞CD3+4水平。结果动脉IMT、Gensini评分,A、B、C 3组呈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s CD3+4A、B、C 3组呈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EH并发冠心病为因变量,以动脉IMT、Gensini评分及EPCs CD3+4为3个自变量,通过多元方程分析相关性,其中动脉IMT、Gensini评分均与EH并发冠心病呈正相关(P<0.05);EPCs CD3+4与EH并发冠心病呈负相关(P<0.05)。结论 Gensini评分、内皮祖细胞CD3+4、动脉IMT均与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有相关性,因此将Gensini评分、内皮祖细胞CD3+4、动脉IMT联合作为高血压患者对冠心病发病的预测因子的临床价值较高,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作者:李斌;胡文斐;王芙蕊;李博;胡晓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慢性皮肤溃疡临床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皮肤溃疡临床综合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将66例慢性皮肤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白玉膏治疗,观察组在全身支持治疗基础上同时进行局部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5.6±15.1)d短于对照组的(36.2±11.5)d,复发率为6.1%低于对照组的2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慢性皮肤溃疡能显著促进溃疡皮肤愈合,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较低。

    作者:刘天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抗生素在剖宫产围术期的应用

    目的:观察抗生素在剖宫产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2组均给予抗生素,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和术后12h用药,用药1d,而对照组则在术后用药,用药3d,比较2组住院时间、体温、术后病率、切口感染率。结果2组住院时间、体温、术后病率、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仅能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同时还能减少用药剂量,减少患者住院费用,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岳金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磷酸肌酸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综合治疗及磷酸肌酸钠静脉注射。观察2组患者治疗15d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6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2%高于对照组的6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治疗后治疗组6MWT距离为(485.8±72.1)m长于对照组的(360.4±86.5)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明显,能提高患者6MWT距离,安全有效。

    作者:张孟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集中开展白内障手术的体会

    2012年9月,四川省防盲办在壤塘县开展了为期5天的白内障复明工作,完成手术210例,期间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得到当地群众高度赞扬。针对基层医疗条件差,卫生条件落后的现状,笔者就如何在基层医院顺利开展防盲手术,总结了几点心得体会。

    作者:苏茜;雷春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卡前列酸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卡前列酸(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应用于预防阴道分娩后产后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对该院4年阴道分娩病例进行分析,前2年阴道分娩病例(对照组)单用缩宫素肌内注射预防产后出血,近2年阴道分娩病例(试验组)采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结果试验组阴道分娩患者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可增强子宫缩收,加快子宫胎盘剥离面血窦关闭,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作者:林素琴;颜文美;熊俊;陈燕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安诺治疗仪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安诺治疗仪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安诺治疗仪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对照组单用腺苷钴胺治疗。2组疗程均为14d,比较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尺神经、腓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感觉传导速度(S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NCV、SNCV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诺治疗仪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明晖;张桥;林媛媛;朱汝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及健康宣教、工作态度、防范风险意识的评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医院的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不仅可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还能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伶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的变化,计算血糖比值( FINS/FPG)。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2组HbA1c、FPG和2h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HbA1c、FPG,2hPG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BMI、FINS、FINS/FPG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娜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