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仪
门诊输液中心是医院的窗口,是联系医院和社会的纽带,就诊的患者密集,流动性大,护理人员工作量大,护理风险无时无刻不伴随在工作中,因此,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态度要求非常高。护理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医院的形象和经济效益,加强对护理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向零缺陷的工作目标靠拢,是目前门诊输液中心护理上需面临解决的问题。现对我院门诊输液室2012年6月-2013年7月存在护理风险的1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研究组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HP清除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清除率为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进行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临床效果显著,清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儿童股骨颈骨折比较少见,占儿童骨折的1%。但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的增多,发生率也较以前增高[1]。儿童股骨颈骨折因其解剖生理的特殊性,并发症多,后遗畸形严重。如早期治疗护理不当,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我院2007-2010年收治<14岁儿童股骨颈骨折3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儿科迁延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迁延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予综合疗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止咳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止咳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迁延性肺炎患儿采用综合疗法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贤春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进行硝酸甘油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肌耗氧量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压疮的新定义是指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肌肉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压疮的发生给患者增加痛苦、加重病情、延长病程,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对压疮患者的救治十分重要[1]。本文结合相关文献,通过探讨压疮发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及护理方法,以缓解或消除压疮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的痛苦。
作者:赵爱民;张晓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对比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确诊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的相符程度。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1月-2013年5月收治并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20例,测试患者的生化指标,并统计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观察对象中临床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程度。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慢性乙肝患者的其生化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及丙氨酸转氨酶(A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的总体符合率为66.82%。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确诊过程中,临床诊断只能作为初级诊断,医务人员及患者应及时进行病理检查,以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李芬;陈薪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患者,男,60岁。因精神异常、行为怪异达1个月于2012年9月10日由家属强送入院。患者大量饮酒40年,每天约500g,1个月前自行停饮,即出现发呆、无故自笑,经常诉头痛,但不能与人正常交流,或不理人,或答不切题,或无故骂人,怕见陌生人,有时不认识自己的家人,无主动性,无目的走动。拒食,白天多睡眠,但易醒,夜间睡眠少。体质量下降5 kg。在当地查头颅CT未见异常,诊治不详。半月前病情加重,入我院治疗。既往体健,40年饮酒史,每天约500g。40年吸烟史,每天2~3支。病前性格内向,且越来越自私,自我中心,固执。无精神疾病家族遗传史。入院后查体:T 36.6℃,P 87次/min, R 20次/min,BP 116/74 mm Hg。心肺腹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偶有肌肉细颤、出汗。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度下降,接触被动,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丧失。胡言乱语,抓住人想说话又说不出,表情痛苦,有时哭泣喊叫,用手敲头,不能静卧,反复上床、下床,随地大小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甲状腺功能、心电图、脑电图、胸片均正常。电解质:血钠浓度126.10mmol/l(正常值135~145mmol/L),血氯83.6mmol/L(正常值96~108mmol/L),血钾3.9mmol/L(正常值3.5~5.5 mmol/L)。头颅CT示:老年脑改变。根据ICD-10诊断标准,入院诊断:(1)谵妄状态;(2)使用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伴有谵妄的戒断状态;(3)电解质紊乱。入院后观察患者意识清晰度下降,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力不准确,不能与人正常交流,生活不能自理,仍拒食,上厕所均需家人照顾,间断睡眠,夜间无故大喊,不能静卧,补液需约束。给予喹硫平100mg午,200mg晚,改善精神症状;地西泮15mg,每天3次,改善戒断症状;营养支持治疗,高渗盐、高渗糖补充电解质,每天补钠10g。多次复查血钠,在106~120mmol/L,血氯80~88mmol/L。患者19d后血钠维持在120mmol/L左右,精神症状仍无明显好转,40d后精神症状好转出院。院外可自理生活,2个月后逐渐出现头面部、颈部皮肤潮红、憋胀、水肿、声音嘶哑,2013年1月5日突然晕倒,憋气。外院进一步检查,头颅CT示:右侧小脑半球靠近中线区低密度病变?脑干密度似欠均匀,老年脑改变。脑脊液结果示:异常脑脊液细胞学,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激活性单核细胞增多,可见2%嗜中性粒细胞。胸片示:右侧肺野内高密度影,考虑肺不张,右肺门影增大,建议进一步检查,除外占位。结合临床,考虑肺小细胞癌。讨论肺小细胞癌为肺癌中恶性程度高的一种,占原发性肺癌的10%~15%,癌细胞生长快,侵袭力强,远处转移早[1]。癌细胞多为类圆形或棱形,胞质内含有神经分泌型颗粒,具有内分泌和化学受体功能,分泌5-羟色胺、儿茶酚胺、激肽等肽类物质,引起副癌综合征,是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多的肿瘤[2],有报道,约50%的患者以低钠血症起病,比发现肿瘤的时间早0.5~5个月[3]。而严重的低钠血症可出现精神症状。本例患者发病以精神异常,行为怪异,顽固性低钠血症为主要表现,2个月后出现典型的憋气晕倒,声音嘶哑、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症状,考虑为肺小细胞癌副癌综合征的表现。因此,在精神科临床中老年人出现精神障碍,应当注意检查其躯体情况,排除器质性疾病,以免延误病情。
作者:张炜;董淑清;李英亭;许立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6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例结肠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结果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肠癌7例,1例误诊为回盲部隆起型高分化腺癌伴大片坏死术前诊断阑尾周围脓肿。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结肠癌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和手术范围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郑海艳;冯颖 刊期: 2014年第16期
2012年9月,四川省防盲办在壤塘县开展了为期5天的白内障复明工作,完成手术210例,期间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得到当地群众高度赞扬。针对基层医疗条件差,卫生条件落后的现状,笔者就如何在基层医院顺利开展防盲手术,总结了几点心得体会。
作者:苏茜;雷春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对麻醉科工作中的弹性排班制度的利弊进行探讨。对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质量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方法采用工作压力调查表对麻醉科医护人员2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超负荷工作量、长期精神紧张、患者、家属及社会对麻醉科工作的偏见和过高期望等,对麻醉科医护人员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结论根据基层医院麻醉科人力资源不足、工作量分配不均衡的特点、合理安排人员的班次。既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又提高了科室管理效率。
作者:潘志强;沈桂仙;张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技巧。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3月260例患儿的静脉穿刺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60例患儿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249例,成功率达96%。结论小儿静脉穿刺相对难度较大,但只要充满信心,情绪稳定,赢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与配合,学习掌握小儿静脉的解剖特点和分布特征,按步骤进行穿刺和固定,善于观察总结并指导用于实践,能有效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白梦颖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5例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TIA发作的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TIA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取得较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霞;李瑾花;高丽梅;李录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诺氟沙星联合复方黄连素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诺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黄连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腹痛、呕吐及发热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高于对照组的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对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在作出准确的诊断前提下,早期应用诺氟沙星和复方黄连素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并且具有价格便宜的优点。
作者:区健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双纳米金免疫试纸条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yo)的性能,为临床AMI的诊断提供简便快捷的操作方法。方法制备直径为13nm和41nm的纳米胶体金的免疫层析试纸条,选取2013年4-9月就诊的42例AMI患者为观察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使用双纳米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进行血清中cTnI和Myo的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TcI和Myo水平显著高于体检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纳米免疫层析试纸条对于心肌梗死标志物的测定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双纳米金免疫试纸条联合检测AMI标志物cTcI和Myo具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精确度。因此双纳米免疫试纸条是作为AMI诊断的一种兼并多蛋白,高准确度,快捷简便的方法。
作者:刘全良;王晓玲;任大勇;李晓民;石慧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不育症的关系。方法将188对不孕不育夫妇作为不孕不育组,30对正常生育夫妇为正常组,分别对2组的精液及阴道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培养,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孕不育组精液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51.06%高于正常组的20.00%,阴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率为46.28%高于正常组的23.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不育密切相关。
作者:李红;张瑶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畸形筛查的价值。方法对该院在近3年内收治的5471例实施产检的孕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并将诊断为畸形胎儿的筛查结果与临床结果相互印证,从而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筛查胎儿畸形的意义做出评价。结果5471例行产前检查的孕产妇中有114例产妇临床诊断为胎儿畸形,占产妇总数的2.08%。其中102例孕产妇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时确诊,诊断符合率为89.4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可较为清晰的显现畸形胎儿的异常结构形态,临床应用该种手段进行产前筛查,可及早的对畸形胎儿实施终止妊娠,对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勇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矿物和骨基质的比例减少或称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使得骨的正常负载功能减弱,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综合征[1]。临床根椐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分为三类:(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及绝经后骨质疏松;(2)症状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遗传性骨质疏松,内分泌疾病所致骨质疏松,与饮食及药物有关的骨质疏松,废用性骨质疏松及其他疾病导致的骨质疏松;(3)特发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骨量降低,微结构退化,易发生骨折的一种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系指不伴随引起骨质疏松状态的其他疾病或紊乱[2]。本文就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报道如下。
作者:孙凯;刘红丽;金社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外伤性脾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伤性脾破裂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促进其康复,有效预防并发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小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抗凝、降脂、扩冠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心电图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膜蛋白-140(GMP-14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并可改善血小板活化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建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