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辅治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观察

刘俊香

关键词: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支原体肺炎, 小儿
摘要: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辅治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将40例支原体肺炎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儿均规范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并辅以传统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支原体肺炎早期及时给予激素可明显缩短病程,利于病情的恢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输液中心护理风险及对策探讨

    门诊输液中心是医院的窗口,是联系医院和社会的纽带,就诊的患者密集,流动性大,护理人员工作量大,护理风险无时无刻不伴随在工作中,因此,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态度要求非常高。护理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医院的形象和经济效益,加强对护理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向零缺陷的工作目标靠拢,是目前门诊输液中心护理上需面临解决的问题。现对我院门诊输液室2012年6月-2013年7月存在护理风险的1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转移性下咽癌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下咽癌是头颈外科中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之一,占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生率的0.8%~1.5%,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2%[1]。下咽又称喉咽,位于会厌上缘至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之间,其功能障碍可影响到吞咽和呼吸两方面,因此,下咽癌手术复杂难度较大,术后护理困难。2012年3月本科室收治了1例下咽癌转移至喉,食道上端,颈部淋巴结的患者,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后,实施了“全喉切除术+胃咽吻合术+气管造口术+颈淋巴结清扫术”及“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上段食道癌根治术”,手术成功,经精心护理,患者恢复良好,术后16d出院,1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曼曼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2型糖尿病1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2012年4月-2013年4月该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对150例患者实行胰岛素注射治疗,结合其他降糖药物并调节患者的膳食结构综合治疗,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的1~2个月之内,150例患者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141例,治愈率为94.0%,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2型糖尿病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达到治愈的效果,后期通过合理的饮食可有效防止2型糖尿病的复发,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愈效率。

    作者:于文静;闫静慧;赵子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126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采用生物性可吸收缝线缝合;对照组采用传统普通细线缝合。观察2组住院天数、切口疼痛、拆线疼痛情况,对比2组术后感染和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切口疼痛和拆线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康复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有很好的疗效,有利于切口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月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二分髌骨误诊为髌骨骨折1例

    二分髌骨常是由于在少年阶段的髌骨骨化异常而形成的,通常无症状,临床中较为罕见,一般是在健康查体或膝关节外伤行X线检查时才被发现,常被误诊为髌骨骨折。我院收治1例膝关节外伤患者,初被误诊为髌骨骨折,报道如下。

    作者:邓剑锋;高大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诊断性抗结核治疗腺苷脱氨酶测定正常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诊断性抗结核治疗腺苷脱氨酶( ADA)测定在正常范围内的胸腔积液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0例ADA测定正常的胸腔积液患者给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观察治疗后胸腔积液吸收情况及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率。结果胸腔积液明显减少29例,胸腔积液无明显变化8例,胸腔积液明显增加3例。结论 ADA测定正常时给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左俊丽;王淑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术前健康宣教对围术期患者应激状况和手术配合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健康宣教对围术期患者应激状况和手术配合度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所有的患者依据住院患者相关护理理论指导,并根据具体科室要求、患者特殊护理要求,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引入术前宣教,比较2组患者不良情绪出现情况、临床诊疗满意度、对待手术的态度。结果试验组临床诊疗满意度、对待手术态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不良情绪出现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纳入健康宣教有助于减少患者应激状况发生,提高手术配合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双纳米金免疫试纸条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标志物肌钙蛋白 I和肌红蛋白

    目的:分析双纳米金免疫试纸条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yo)的性能,为临床AMI的诊断提供简便快捷的操作方法。方法制备直径为13nm和41nm的纳米胶体金的免疫层析试纸条,选取2013年4-9月就诊的42例AMI患者为观察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使用双纳米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进行血清中cTnI和Myo的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TcI和Myo水平显著高于体检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纳米免疫层析试纸条对于心肌梗死标志物的测定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双纳米金免疫试纸条联合检测AMI标志物cTcI和Myo具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精确度。因此双纳米免疫试纸条是作为AMI诊断的一种兼并多蛋白,高准确度,快捷简便的方法。

    作者:刘全良;王晓玲;任大勇;李晓民;石慧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标准化带教在手术室的应用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手术室的工作专科性强,无菌程度要求高,对护士的灵敏度、快捷度、工作效率有很高要求[1],与病房护士工作性质、环境、处理问题方式、方法截然不同。近几年医院新进护士大多为90后,依赖性强,工作缺乏主动性,动手能力较差。与病房截然不同的环境,各种不熟悉的新设备、新仪器,甚至一个简单的外科洗手都必须慎独,势必会产生心理压力。标准化教学是长期实践总结的一种可行性带教方法,提高了手术室带教质量。

    作者:刘雯爽;刘慧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基于 Gensini评分探究高血压患者内皮祖细胞 CD3+4与冠心病相关性

    目的:基于Gensini评分探究高血压患者内皮祖细胞CD3+4与冠心病相关性,为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按是否患有冠心病分为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组(A组)46例和高血压未并发冠心病组(B组)34例,另选取20例正常无相关疾病者作为对照组(C组)。分析3组颈动脉的管壁厚度(IMT)、Gensini评分和EPCs CD3+4水平及其与EH并发冠心病的相关性。通过彩色多谱勒超声仪诊断IMT,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祖细胞CD3+4水平。结果动脉IMT、Gensini评分,A、B、C 3组呈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s CD3+4A、B、C 3组呈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EH并发冠心病为因变量,以动脉IMT、Gensini评分及EPCs CD3+4为3个自变量,通过多元方程分析相关性,其中动脉IMT、Gensini评分均与EH并发冠心病呈正相关(P<0.05);EPCs CD3+4与EH并发冠心病呈负相关(P<0.05)。结论 Gensini评分、内皮祖细胞CD3+4、动脉IMT均与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有相关性,因此将Gensini评分、内皮祖细胞CD3+4、动脉IMT联合作为高血压患者对冠心病发病的预测因子的临床价值较高,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作者:李斌;胡文斐;王芙蕊;李博;胡晓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朱氏痛点骨贴联合骨液热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朱氏痛点骨贴联合骨液热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50例。 A组采用朱氏强力骨贴治疗,B组采用朱氏强力骨液热疗,C组采用二者联合的治疗方法。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再发率。结果 C组显效率高于A组和B组,再发率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朱氏痛点骨贴联合骨液热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明显,治愈后不易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利平;王红;周利平;刘淑霞;刘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循证护理在子宫内膜电切术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EBN),是指护士慎重、准确和明确地应用所能获得的好证据,同时结合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并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意愿,将三者完美结合,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1]。子宫内膜电切术是利用宫腔镜在显示器下切除或破坏子宫内膜,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是替代子宫切除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我科于2012年9月-2013年3月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65例,根据65名患者的个体情况开展EBN,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胡丹;万卫红;曹翾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扶正化瘀葫芦素片治疗小儿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葫芦素片治疗小儿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患儿60例,给予扶正化瘀胶囊联合胡萝卜素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 HA)、层粘连蛋白( LN)、Ⅲ型前胶原( PCⅢ)、Ⅳ型胶原(Ⅳ-C)。同时观察治疗前后ALT、AST、三酰甘油和铁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60例患儿HA、LN、PCⅢ和Ⅳ-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ALT、AST、三酰甘油和铁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瘀葫芦素片治疗小儿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雪华;郑黎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56例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的内科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内科治疗的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观察治疗时间、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乳酸脱氢酶, C反应蛋白,白细胞和血淀粉酶水平。结果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内科治疗的时间为5~13(7.9±1.6)d;56例患者中治愈42例(75.00%),明显好转11例(19.64%),无好转3例(5.36%),治疗有效率为94.64%;患者治疗后乳酸脱氢酶较治疗前明显上升,C反应蛋白、白细胞、血淀粉酶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采用内科治疗效果良好,治疗安全、可靠,当患者使用内科手段治疗无好转时需及时将其转入外科治疗,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剑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心血管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

    目的:对心血管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的原因及预防策略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心血管住院患者76例,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均并发肺部感染;对照组均未并发肺部感染。记录2组患者≥65岁例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合并心力衰竭、卧床、侵入性操作等指标,分析肺部发生感染原因及预防策略。结果观察组年龄≥65岁、COPD病史、合并心力衰竭与卧床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年龄为≥65岁、COPD病史、合并心力衰竭与卧床均是心血管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应对心血管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予以准确把握,并展开有效预防,降低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慢性皮肤溃疡临床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皮肤溃疡临床综合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将66例慢性皮肤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白玉膏治疗,观察组在全身支持治疗基础上同时进行局部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5.6±15.1)d短于对照组的(36.2±11.5)d,复发率为6.1%低于对照组的2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慢性皮肤溃疡能显著促进溃疡皮肤愈合,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较低。

    作者:刘天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进行降压饮食及合理运动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更能提高高血压治疗的总有效率,且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聂爱蝉;郭玉华;熊良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消化内科护士长的素质要求及护理管理技巧

    在现代临床护理中,管理是改善护理质量的关键。护士长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的好坏。因此,要求护士长有较高的素质与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了消化内科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与护理管理技巧,现报道如下。

    作者:祝三秀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发生低血糖的观察和护理

    糖尿病肾病( DN )是糖尿病危害性较大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血液透析是终末期DN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对延长DN患者的生存期有重要作用。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有多种并发症,低血糖是常见急症,老年人更易发生[1]。持久严重的低血糖不能及时纠正,将会导致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甚至危及生命。轻度的低血糖症状有发抖、出汗、虚弱无力、恶心,呕吐、烦躁、易激惹,而中到重度的低血糖可导致患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因而早期诊断和应对低血糖,对老年DN患者非常重要。

    作者:王权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诺氟沙星联合复方黄连素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诺氟沙星联合复方黄连素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诺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黄连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腹痛、呕吐及发热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高于对照组的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对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在作出准确的诊断前提下,早期应用诺氟沙星和复方黄连素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并且具有价格便宜的优点。

    作者:区健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