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徐红兵;徐俊华;花红林

关键词:奥扎格雷, 颅内血栓形成,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奥扎格雷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脑血栓形成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治疗,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 NIHSS)程度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18.8±7.6)分,观察组(19.1±7.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10.4±3.2)分,观察组(6.2±1.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29/30)、76.7%(23/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扎格雷应用于脑血栓形成的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消痔灵注射液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痔灵注射液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6月-2010年1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3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采用消痔灵注射液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6个月~4年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术后2年和术后4年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消痔灵注射液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方法整体优于单纯外剥内扎术,在术后并发症和远期术后复发率上显著低于单纯外剥内扎术。

    作者:熊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止吐药应用时间对镇痛泵使用患者止吐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止吐药物应用时间对镇痛泵使用患者的止吐效果,为临床预防镇痛泵患者恶心呕吐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11月本院60例镇痛泵使用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患者不给予昂丹司琼止吐,术前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给予昂丹司琼,术后组患者在连接镇痛泵前给予昂丹司琼,观察比较3组患者的疼痛感、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在术后4h、12h、48h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术后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术后组患者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镇痛泵使用患者在手术结束后镇痛泵连接前给予止吐药物的效果更好,能够在保证镇痛效果的前提下更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恶心呕吐感受。

    作者:郭敏;伍元川;姚爱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观察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6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症状、病理特征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鼻塞20例,有带血样鼻涕8例,鼻腔异味11例,灰褐色颗粒样鼻异物7例,头痛22例,鼻中隔偏曲10例,鼻内积脓22例,多发性鼻息肉7例,发病位置单侧上颌窦50例,双侧上颌窦6例,CT检查不均匀密度增高47例,均匀密度增高9例,存在金属样异物影30例,存在点状钙化斑19例,其中曲霉菌32例,未确定真菌种类24例,存在较多浆细胞浸润42例,较多嗜酸性粒细胞7例,毛细血管增生55例,腺体增生30例,纤维组织增生7例。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经术后随访6个月,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征主要是患者存在干酪样、肉芽肿样、灰黑色团块状病变组织,在内镜下观察可见鼻窦黏膜水肿、增生,多为单窦发病,病理检查多为曲霉菌感染,黏膜存在非特异性炎性改变,经内镜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赵建辉;莫云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检查听力的护理干预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在听力检查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74例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儿单纯接受临床常规听力检查;观察组患儿在接受听力检查前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分泌性中耳炎病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听力检查共计用时和临床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主动接受并配合检查的人数多于对照组;检查期间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在听力检查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建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抗生素选择策略的讨论

    目的:探讨抗生素选择策略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治疗中的选择。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的老年CAP患者150例,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两组,各75例。A组按指南推荐的路径进行抗生素治疗,B组不依从指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稳定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失败情况。结果 A组临床稳定率为58.7%,高于B组的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临床稳定时间为(6.0±0.3) d,高于B组的(10.0±0.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0±0.2)d,低于B组的(16.0±0.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Cox分析,符合指南路径进行抗生素的使用和8h内给予抗生素治疗能够缩短住院时间( P﹤0.05)。A组治疗失败10例(13.33%),B组治疗失败18例(2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1个月后,死亡患者共16例(10.67%),其中A组5例(6.67%),B组11例(1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按照指南推荐的路径进行老年CAP患者的抗生素治疗能够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稳定率。

    作者:吉桂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一类新型肿瘤治疗药

    急性髓样白血病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肿瘤,以及治疗后的残存肿瘤存活都有赖于氧化磷酸化( OXPHOS)。因此,抑制这类肿瘤中的线粒体复合物I是条独特的治疗途径。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新型高效复合体I OXPHOS抑制剂( IC50﹤10nM),包括IACS-10759。IACS-1131的优化造就了IACS-10759,在小鼠、大鼠、犬和食蟹猴种表现出良好的药动学性质,口服生物利用度极佳(﹥90%),清除率适中,t1/2长。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血塞通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血塞通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122例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认知康复护理及早期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采用洛文斯顿认知功能评定表( LOTCA)评价干预前后的认知功能,同时分析两组对康复治疗的依从性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为41.0%,高于对照组的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除注意力及专注力外,观察组的LOTCA总分及其余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得分为(3.02±1.27)分,高于对照组的(2.25±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血塞通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同时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康复治疗依从性。

    作者:朱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氩氦刀治疗肿瘤术前术后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肿瘤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12月收治的20例采用消融术治疗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共出现3例不良反应,其中包括轻度咳嗽3例,发热1例,刀道感染1例,胸腔积液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经对症治疗后,均已缓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结论在肿瘤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中给予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能有效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刘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性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对妇产科术后疼痛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4例施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 VAS )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VAS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艳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人工流产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人工流产潜在的各种危险以及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人工流产的25例孕妇的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孕妇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观察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孕妇均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术后1例孕妇存在残留,行清宫术后,恢复正常。手术进行过程中3例孕妇存在大量出血现象,经对症治疗后,孕妇病情获得改善,终均康复出院。结论瘢痕子宫妊娠具有一定的流产难度,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及早使孕妇确诊能够为临床医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在B超引导下对孕妇进行人工流产术,能够降低漏吸以及子宫穿孔的发生率。

    作者:黄淑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及护理效果评定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运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106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等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安全用药护理。患者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分别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自觉用药、血糖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死亡人数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血糖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用药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吕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多种措施综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多种措施综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和效果。结果显效23例,好转4例,无效2例,死亡1例,治疗总有效率90%;且随访无患儿出现病情反复和死亡。结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多种措施综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陈换如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认知疗法对不同文化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戒烟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认知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戒烟效果的影响。方法2010-2012年在或曾在本院住院并且诊断为COPD的老年吸烟患者3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85例,各组再按照文化程度差异分为小学及以下组、中学组、专科及以上三组,干预组予认知疗法+药物治疗,对照组仅予药物治疗,入组1年后对两组患者戒烟成功率及焦虑表现进行比较。结果1年后干预组4例失访,3例死亡;对照组6例失访,4例死亡。小学及以下戒烟成功率低于中学、专科及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入组时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60.50±1.25)分,对照组 SAS 评分(60.64±1.3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1年后干预组SAS评分(50.85±1.16)分,对照组(60.79±1.4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认知疗法可有效增加中学及以上文化水平COPD患者的戒烟成功率。

    作者:李新鹏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6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糖尿病护理组)45例和观察组(优质护理组)4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Zung自评量表评估结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Zung自评量表两个方面的阳性率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1周与4周时的Zung自评量表中两个指标的阳性率与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预后的影响好于常规糖尿病护理,更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作者:冯瑞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干预方法和干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11月本院行慢性胃溃疡治疗的84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行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为总有效率为80.00%(32/40),复发率为25.00%(10/4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43/44),复发率为4.55%(2/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3例患者胃穿孔,4例患者胃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观察组1例患者胃出血,1例患者胃穿孔,并发症发生率为4.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慢性胃溃疡患者行整体护理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作者:王淑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中药坐浴方联合一次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中药坐浴方联合一次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一次根治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坐浴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20/21),高于对照组的76.2%(1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中药坐浴方联合一次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乔海元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顺铂用于舌鳞癌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采用顺铂( CDDP)进行化疗对治疗舌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口腔外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2例舌鳞癌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CDDP进行化疗,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进行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体积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级别。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CDDP对舌鳞癌的患者进行化疗可以取得显著的化疗效果,且并发症较少,可以成为临床上舌鳞癌化疗的一线药物。

    作者:郭琦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的应用探讨

    目的:对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应用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24例,对所有患者的围术期抗生素的应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抗生素应用的类型、时间以及联用等具体情况。结果普外科围术期124例手术患者均有应用相关的抗生素配合治疗,使用频率达到了100.00%,所用药物的种类非常繁多,使用比较普遍的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此外,出现了44例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的情况,主要包括20例患者使用时机不当,5例患者药物类型使用不合理,3例患者无指征用药,16例患者用药疗程太长,用药不合格率达到35.48%。结论本院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的应用还存在着不合理情况,对于患者的恢复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鉴于此,医院必须加强对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应用的监督和重视,相关管理机构也必须做出反映,发挥自身的监管作用,制定抗生素应用的实施细则和建立抗生素应用监测机制,从源头上打击用药不合理的情况,从而提升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应用的准确性。

    作者:张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探讨及社区预防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同时采取有效的社区预防治疗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0月354例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共39例患者罹患高血压,将3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9例,观察组20例。统计和分析高血压发生率,同时对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并采取有效的社区预防对策,观察和分析防治效果。结果年龄较长、高血压家族史、高盐饮食、高脂饮食、喝酒、吸烟以及较高BMI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0.05),不同性别人群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定时定量服药、遵医、合理饮食、生活方式良好、适量运动以及良好疾病知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和掌握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同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能够使患者病情获得有效改善和优化。

    作者:安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