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痔灵注射液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熊建华

关键词:消痔灵注射液, 外剥内扎术, 痔,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观察消痔灵注射液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6月-2010年1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3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采用消痔灵注射液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6个月~4年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术后2年和术后4年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消痔灵注射液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方法整体优于单纯外剥内扎术,在术后并发症和远期术后复发率上显著低于单纯外剥内扎术。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五种抗精神病类药物对于患者血糖影响的比较

    目的:探讨5种常用抗精神病类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2010年本院精神科收治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25例,按照用药不同随机分成5组,即奥氮平组、阿立哌唑组、齐拉西酮组、喹硫平组、利培酮组,分别测定单药治疗前、后10周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以及餐后2h血糖并进行比较。结果5组治疗后的血糖代谢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5组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均能不同程度的引起患者血糖发生变化,临床医生应给予特别重视。

    作者:王微微;李砚峰;周朝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疾患之一,易受心理、精神等因素影响,西医治疗主要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避孕药治疗,取效虽然快捷,但易产生消化道溃疡、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且疗效难以持久。中医药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此外,经期预防保健对疾病的治疗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沈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美托洛尔与地尔硫艹卓治疗心肌反复梗死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究美托洛尔与地尔硫卓艹治疗心肌反复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63例心肌反复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32例,使用美托洛尔治疗)和对照组(31例,使用地尔硫卓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24h疼痛症状缓解率为53.13%(17/32),对照组为19.35%(6/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1个月内病死率、疼痛再发率、心力衰竭出现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心肌反复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作者:张永康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中成药与纯西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中成药与纯西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2012年妇科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2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采用妇科千金胶囊+保妇康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分散片+重组人α-2a 干扰素栓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个疗程,15d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分别从疗效、停药后1个月和6个月的复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疗效、停药后1个月和6个月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运用纯中成药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低。

    作者:吕亚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透析低血压的产生因素及对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

    血液透析低血压( IDH)是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发生率可达到20%~30%。低血压不仅会对患者的肾功能造成进一步的损害,而且会导致其他器官的缺血性伤害及病变。本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进行了总结,以期能够减少和避免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为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刘雪芹;邵海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一类新型肿瘤治疗药

    急性髓样白血病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肿瘤,以及治疗后的残存肿瘤存活都有赖于氧化磷酸化( OXPHOS)。因此,抑制这类肿瘤中的线粒体复合物I是条独特的治疗途径。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新型高效复合体I OXPHOS抑制剂( IC50﹤10nM),包括IACS-10759。IACS-1131的优化造就了IACS-10759,在小鼠、大鼠、犬和食蟹猴种表现出良好的药动学性质,口服生物利用度极佳(﹥90%),清除率适中,t1/2长。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认知疗法对不同文化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戒烟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认知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戒烟效果的影响。方法2010-2012年在或曾在本院住院并且诊断为COPD的老年吸烟患者3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85例,各组再按照文化程度差异分为小学及以下组、中学组、专科及以上三组,干预组予认知疗法+药物治疗,对照组仅予药物治疗,入组1年后对两组患者戒烟成功率及焦虑表现进行比较。结果1年后干预组4例失访,3例死亡;对照组6例失访,4例死亡。小学及以下戒烟成功率低于中学、专科及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入组时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60.50±1.25)分,对照组 SAS 评分(60.64±1.3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1年后干预组SAS评分(50.85±1.16)分,对照组(60.79±1.4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认知疗法可有效增加中学及以上文化水平COPD患者的戒烟成功率。

    作者:李新鹏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人性化护理对产妇术后疼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产妇术后疼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择期手术分娩的产妇1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对照组产妇采取传统的基础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疼痛情况和护理质量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质量在基础护理质量方面,包括针对性护理质量、术前准备工作质量、术后工作质量、整体护理程序衔接质量以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产妇术后疼痛情况,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作者:顾海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2012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应用氨茶碱治疗,治疗组应用多索茶碱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aO2升幅与PaCO2的降幅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黄誉;刘祁汨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氩氦刀治疗肿瘤术前术后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肿瘤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12月收治的20例采用消融术治疗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共出现3例不良反应,其中包括轻度咳嗽3例,发热1例,刀道感染1例,胸腔积液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经对症治疗后,均已缓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结论在肿瘤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中给予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能有效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刘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加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疗程为6个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18/19),对照组为78.9%(15/19);治疗组的日常生活功能评分为(80.9±18.2)分,对照组为(63.2±2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李继忠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行个性化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治疗的7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满意度(94.7%)高于对照组患儿(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可在提高患儿满意度的同时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

    作者:赵俊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丹红注射液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丹红注射液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前后内皮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0%)高于对照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MD)、氧化亚氮(N2O)高于对照组,血浆内皮素-1(ET-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实施丹红注射液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内皮功能,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贺小武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处2011-2013年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38例患者经治疗后,21例治愈,13例好转,4例无效,其中2例出现阿奇霉素用后不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已好转并能坚持到疗程结束。阿奇霉素治疗总有效率为89.5%,治愈率为55.3%,阿奇霉素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结论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常玉贵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阿奇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9月32例确诊为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进行阿奇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对照组行葡萄糖联合乳酸环丙沙星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3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5d后,观察组环丙沙星的小抑菌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小抑菌浓度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甘晓冬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扎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扎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南省怀化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3月-2013年1月内科住院及门诊患儿8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的基础上加用白三烯拮抗剂扎鲁司特;疗程均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37/41),高于对照组的74.4%(2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实/预)、峰值呼气流速(PEF)(实/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实/预)、PEF(实/预)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在行肺功能检查过程中,治疗组有2例,对照组有3例配合不满意,未能完成相关检查。结论扎鲁司特与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运用改善哮喘患儿临床效果及肺功能的效果较单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更具优势,并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谌洪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的干预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急救护理路径干预体会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AMI患者9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照急救护理程序采取AMI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急救护理路径干预,观察两组护理结果。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进出急诊时间、心肌梗死院内的复发率及病死率各项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心率、呼吸、舒张压、收缩压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及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AMI患者采取急救护理路径干预,使护理人员可以准确、全面地观察病情,避免了因主观原因所致的护理疏忽及遗漏现象,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保障了AMI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作者:郝雁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自拟散疣汤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散疣汤浸泡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门诊多发性跖疣患者220例,予自拟散疣汤浸泡治疗,1次/d,每次1h以上,如时间允许可2次/d,每次半小时及以上,水温保持在能耐受高温度,连续2周为1疗程。通过观察结果评价中药自拟散疣汤浸泡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结果痊愈137例,显效30例,有效20例,无效29例,复发4例,总有效率为85.00%,痊愈后随访1年,复发率3%。结论自拟散疣汤具有显著疗效,并且简便易实施,无创伤及痛苦,患者依从性好,可推广开来成为多发性跖疣患者提供简便易行、安全无创且不易复发的中医治疗手段。

    作者:黄仲平;刘光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快速康复护理对经尿道电切术膀胱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患者开展经尿道电切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84%(4/51),低于对照组的27.45%(1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电切术的膀胱肿瘤患者在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付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