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左俊丽;王淑琴

关键词: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噻托溴铵, 支气管哮喘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和B组44例,A组采用舒利迭治疗,B组采用舒利迭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 FEV1)、大呼吸中期流速( MMEF)及吸气流量峰值(PEF)改善情况。结果 B组患者FEV1、MMEF及PEF改善幅度大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疗效优于单独应用舒利迭治疗,值得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助产士对产妇分娩时疼痛的认知与护理

    医院产科护理队伍中,助产士是一个特殊的服务群体,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工作的专业性,使得他们在工作中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风险。孕产妇分娩过程是否顺利,娩出的婴儿是否健康均与助产士的护理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实施,绝大多数孕产妇均是初产妇,无分娩经验,自信心不足及对分娩疼痛的恐惧,导致自然分娩率急剧下降。分娩痛是一种伴随分娩而产生的疼痛,从产程开始至胎儿娩出,在这个过程中产妇会因子宫收缩而产生剧烈的疼痛[1],正是因大多数产妇对疼痛的认识不足而产生畏惧心理,放弃自然分娩而选择高风险的剖宫产手术。助产士作为产妇分娩的全程陪伴者,应对分娩痛有全面的、充分的认知,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方法,减轻产妇的痛苦,提高产妇分娩质量。

    作者:张贤娃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给予2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65.7%;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治疗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丁荣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曲安奈德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66例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穿刺关节腔,积液抽尽,注入玻璃酸钠注射液2.5ml,每周1次,连续8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安奈德10mg,每周1次,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Lequesne 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9%高于对照组的8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前Lequesne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Lequesne症状积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玻璃酸钠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曲安奈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剑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虚假药品广告的有效监管探讨

    广告作为一种强有力的促销手段,发展速度迅猛。药品广告作为其中一员,其发展逐步深入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看病买药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2013年1-3月,全国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并移送工商部门查处的违法药品广告达3.6万多条次,违法医疗器械广告近4000条次,违法保健食品广告近5000条次。虚假药品广告泛滥,不仅严重扰乱了药品市场管理秩序,还给公众用药安全带来严重隐患[1]。据国家权威部门不完全统计,由于虚假药品广告误导等原因,我国每年大约有250万人吃错药,严重贻误病情。

    作者:于肖利;徐文;刘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中西药联合救治百草枯中毒的护理体会

    百草枯属有机杂环类触杀、灭生型高毒性除草剂,对人毒性较强,口服致死量为20mg/kg,其病死率达25%~80%,无特效解毒剂。百草枯中毒的特征是多脏器损伤和衰竭,常见的为肾脏、肝脏和肺损伤,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衰竭[1]。我科运用中西药联合疗法救治百草枯中毒患者,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海燕;靳萍;吴瑞;魏永坤;刘小妹;苗木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不耐热眼科器械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机灭菌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技术对不耐热眼科手术器械的灭菌效果。方法对该院手术室使用的不耐热眼科器械189份运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机灭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测。结果189份不耐热眼科器械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机灭菌,所有的化学指示卡、指示胶带均变色合格,合格率为100%;生物监测均为阴性;所有器械均无损伤。结论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环保、灭菌面广、灭菌迅速,灭菌效果好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3年2月该院行剖宫产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70例产妇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收治的剖宫产术未出现切口感染者7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剖宫产术后引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试验组胎膜早破、检查次数>2次的患者多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体质量指数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给予积极防治与护理,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保障产妇的就医质量。

    作者:田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润肠汤加减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润肠汤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性便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润肠汤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均有2例发生口干舌燥的不良反应,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润肠汤治疗老年性便秘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化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化治疗的基础上行盐酸氨溴索药物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病症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1.1%,咳嗽、气喘缓解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咯痰量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行盐酸氨溴索药物治疗能切实改善患者病症,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永均;冯阳春;李海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三维超声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150例,先通过三维超声诊断其良恶性,再经病理及手术进一步证实,得出三维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结果三维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敏感度为73.1%(19/26),特异度为95.2%(118/124),阳性预测值为81.0%(17/21),阴性预测值为91.5%(118/129),诊断准确率为88.1%。结论三维超声技术可以为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提供较为丰富的信息和可靠的依据,能够弥补二维超声技术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缺点,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窦付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对银屑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治疗的银屑病患者135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皮肤科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8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指数(DLQI)在患者入院当天和出院前1d对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性、护理总满意度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SDS、SAS及DL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应用于银屑病患者的护理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减轻银屑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在银屑病的治疗、预防、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林雪香;张峰;卢婉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奥美拉唑辅治中重度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辅治中重度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NER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中重度NERD患者120例,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口服。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随访半年观察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20例患者中显效77例(64.2%),有效26例(21.7%),无效17例(14.2%),总有效率为85.8%。复发28例,复发率为23.3%,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奥美拉唑辅治中重度NERD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疗程短,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光波;高向红;赵可检;王胜;徐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术后将进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对照组给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化疗。患者术后6个月行胸部CT复查,观察患者术后6个月肿瘤复发情况,并比较2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良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单孔双通道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鞘状突未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单孔双通道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鞘状突未闭的可行性。方法2013年3-10月间采用单孔双通道法腹腔镜治疗鞘状突未闭患儿21例。患儿脐下缘做约1.0cm小切口,切口内先后置入5mm和3m两个通道。用带7号丝线的套管针刺入内环口,于腹膜外间隙潜行,先内侧后外侧绕鞘状突一圈皮下打结,结扎鞘膜囊。结果21例患儿均手术成功,术中发现对侧隐性鞘状突未闭1例。平均手术时间约43min,术后未发现阴囊肿胀,出血,血肿形成等并发症,随访1~7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单孔双通道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鞘状突未闭,操作简单,疗效肯定,美容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吕共生;林超;时少显;贾英姿;申秀芹;张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牙髓室底与根管侧壁意外穿孔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牙髓室底与根管侧壁意外穿孔的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牙髓室底与根管侧壁意外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封闭穿孔治疗,观察组则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行针对性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牙齿拔出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59%高于对照组的48.98%,牙齿拔出率为16.33%(8/49)低于对照组的38.78%(19/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牙髓室底与根管侧壁意外穿孔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给予其针对性的治疗可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牙齿拔出,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范娅妮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将45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改善情况。结果45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FT3、FT4均低于治疗前,TSH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合并糖尿病要进行综合治疗,及时诊断、正确诊断,治疗甲亢时,也要有效治疗糖尿病;控制甲亢同时也能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段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PDCA 循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利用PDCA循环法制定医院的感染管理计划,检查标准并组织实施。结果从2010年10月1日全院实施PDCA循环法后,医院的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明显好转,与未实施PDCA循环法时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法是一种程序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方式,可使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作者:罗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行为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护理中行为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行为疗法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心理状况、心绞痛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中,应用行为疗法展开护理工作可有效消除患者心理障碍,促使心绞痛发生率显著降低,从而对患者健康给予大限度维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朱俊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手术配合

    三叉神经痛( TN)、面肌痉挛( HFS)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其中TN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难以忍受的阵发性剧痛,历时短暂,数秒钟至2分钟;HFS是面神经支配的面部肌肉不自主的抽动,多从眼轮匝肌开始,逐渐向下扩大至面部表情肌及口轮匝肌。 TN和HFS虽无生命危险,但一般病程较长,使患者饱受病痛折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传统的药物治疗、射频热凝治疗、纯乙醇封闭治疗、神经末支切断术等,但效果不佳,且易造成面部肌肉瘫痪等严重并发症。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显微血管减压术作为治疗TN、HFS等颅神经疾病的有效手段,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1]。患者不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且较少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我院从2012年1-12月,对146例TN、HFS患者实施了显微血管减压术,效果较好,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燕喃;张敏;沈桂仙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病情严重、复杂多变,且大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呼吸系统问题,患者并发症多、愈后差,需医护人员进行周密的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综合分析正确判断患者的病情,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近年来,各大医院纷纷建立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检测技术对患者病情进行检测,同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与优质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起到了促进作用[1]。现对我院接收的36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冯翠;夏小敬;孙利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