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种不同麻醉方式在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效果分析

孙仁波;王耀华;孙福德;唐祖恩

关键词:连续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全子宫切除术
摘要:目的:分析2种不同麻醉方式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拟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CEA),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ESA),对照分析2组在麻醉前(T0)、给药后5min(T1)、给药后15min(T2)、给药后30min(T3)、手术结束后(T4)的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以及痛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和肌肉松弛效果。结果观察组T1、T2、T3、T4各时间点的MAP、HR波动幅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痛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效果和肌肉松弛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ESA对循环系统影响较小,具有痛觉阻滞起效时间快、麻醉效果和肌肉松弛较好等优点,可作为全子宫切除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银屑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易复发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俗称牛皮癣。该病以青壮年发病较多,顽固难治,病程迁延不愈,皮肤受损,常伴痛痒,导致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生活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1]。本文以寻常型银屑病为例对该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心理护理进行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赵爱民;张晓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右旋美托咪定在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插管过程中的镇静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不同负荷剂量右旋美托咪定对喉癌患者术前气管切开插管过程中的镇静效果。方法将择期喉癌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 A组气管切开插管过程中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B组泵入右旋美托咪定1.0μg/kg,时间均为10min。记录2组入手术室后平静时( T0)、气管插管前即刻( T1)、气管插管后即刻( T2)的平均动脉血压( MAP)、心率、SpO2、BIS及管插管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 T1时B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低于T0及A组;在T2时A组的MAP及心率较T1升高且高于B组(P<0.05)。2组SpO2在T0、T1及T2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A组T1时BIS无明显差异(P>0.05),B组T1时BIS降低(P<0.05);T1时,B组BIS低于A组(P<0.05)。 T2时2组间BIS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T1相比,A组T2时BIS无明显差异(P>0.05),B组T2时BIS升高(P<0.05)。 A组BIS出现躁动、呛咳8例(26.7%),B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定对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插管有较好的镇静效果,且易于唤醒。

    作者:白洁;杨金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剖宫产后个体化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的个体化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分为甲组与乙组各60例。甲组产妇采用常规的产后护理,乙组给予个体化护理方式。对比2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产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乙组产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泌乳时间明显早于甲组。甲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乙组,护理满意度高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实施个体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产妇生活质量,有利于产妇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赵利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术后将进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对照组给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化疗。患者术后6个月行胸部CT复查,观察患者术后6个月肿瘤复发情况,并比较2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良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老年食管癌贲门癌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贲门癌的围术期处理经验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56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实施围术期针对性护理,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56例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围术期给予针对性护理,其中术后出现并发症17例,死亡2例,五年随访生存22例,5年生存率达到39.29%。结论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围术期予以正确护理措施,有效营养支持,保持呼吸道畅通等措施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延堂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不耐热眼科器械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机灭菌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技术对不耐热眼科手术器械的灭菌效果。方法对该院手术室使用的不耐热眼科器械189份运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机灭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测。结果189份不耐热眼科器械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机灭菌,所有的化学指示卡、指示胶带均变色合格,合格率为100%;生物监测均为阴性;所有器械均无损伤。结论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环保、灭菌面广、灭菌迅速,灭菌效果好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参芪补血胶囊联合促血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参芪补血胶囊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治疗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肾性贫血患者12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我院制剂参芪补血胶囊联合EPO等治疗,对照组则仅用EPO等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71%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b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RBC、HCT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RBC、H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BUN及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Scr、BUN及尿蛋白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比例为8.06%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参芪补血胶囊联合EPO治疗肾性贫血是十分有效的方法,能改善肾性贫血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董安民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奥美拉唑辅治中重度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辅治中重度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NER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中重度NERD患者120例,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口服。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随访半年观察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20例患者中显效77例(64.2%),有效26例(21.7%),无效17例(14.2%),总有效率为85.8%。复发28例,复发率为23.3%,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奥美拉唑辅治中重度NERD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疗程短,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光波;高向红;赵可检;王胜;徐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细节护理在供应室细菌消毒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在供应室细菌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全年实施细节护理作为研究阶段,2010年一般护理阶段为对照阶段。比较2010年与2011年各项指标检测合格率、供应室人员差错防范意识、服务态度、医务人员满意度。结果2011年供应室加强细节护理后,供应室各项指标检测合格率、供应室人员差错防范意识、服务态度、医务人员满意度均显著高于2010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医院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细节护理,提高了供应室的服务质量和各科室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美香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心理护理对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的影响。方法将86例糖尿病伴精神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组各4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干预前后BECE评分。结果2组心理护理干预前BEC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后2组BECE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且护理组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伴精神抑郁障碍患者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抑郁评分,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冬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镇痛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术后采用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镇痛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取常规术后静脉镇痛,研究组则采用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镇痛,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后镇痛与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镇痛与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镇痛中效果明显,安全、有效,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值得借鉴。

    作者:李定醌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妈富隆)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妈富隆治疗的252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2例患者中痊愈174例(69.05%),显效65例(25.79%),无效13例(5.16%),总有效率为94.84%,其中正常月经102例(40.48%),少量月经78例(30.95%),点滴月经56例(22.22%),多量月经16例(6.35%),控制出血时间为(24.85±6.54)d,完全止血时间为(39.12±17.65)d。治疗后患者血清促卵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水平(E)及血红蛋白(Hb)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具有止血迅速,用药安全,服用简单,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丹参多酚酸盐辅治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辅治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采用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评定定向力,采用蒙特利尔量表(MoCA)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及HDS-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2组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及HDS-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辅治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王颖;介李璞;鲁雅琴;蒋珍秀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乳腺增生伴癌变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增生伴癌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癌变性乳腺增生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外科手术方法进行切除,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化疗手段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增生癌变病症可取得明显疗效,较传统化疗治疗方式而言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在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和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廖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加速康复计划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在直肠癌外科治疗中应用加速康复计划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将68例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取加速康复计划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2组患者首次排气、排便、进食时间,并记录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排便、进食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应用加速康复计划方案,不仅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而且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薛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自拟中药方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内生型早期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内生型早期子宫瘢痕妊娠( CSP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内生型早期CSP患者30例为观察组,给予自拟中药方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另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内生型早期CSP患者20例为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药物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观察组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中2组患者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拟中药方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内生型早期CSP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是治疗剖宫产术后内生型早期子宫瘢痕妊娠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玉侠;刘士梅;石琳;高淑凤;孙丽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4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遵医行为、糖尿病知识及危险因素知晓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护理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优于常规组,遵医行为、糖尿病知识及危险因素知晓情况等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糖尿病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于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4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均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4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52例患者术后1周内拆线,1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现象,给予其针对性的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血肿现象,经理疗及皮下抽吸治疗后症状消失。术后随访24个月,无1例患者出现肿块复发现象。结论给予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无复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辛永利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不同部位采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末梢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接受体检的健康者120例,血常规检验均分别进行静脉血和末梢血采集血标本,比较两部位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两部位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检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小板(PLT)、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检测值静脉血均低于末梢血,血红蛋白(Hb)高于末梢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静脉采血优于末梢血,可作为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首选部位。

    作者:张利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对银屑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治疗的银屑病患者135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皮肤科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8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指数(DLQI)在患者入院当天和出院前1d对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性、护理总满意度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SDS、SAS及DL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应用于银屑病患者的护理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减轻银屑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在银屑病的治疗、预防、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林雪香;张峰;卢婉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